都是背叛,孟德為何放過陳宮家眷,卻殺掉張邈家人?
曹操在創(chuàng)業(yè)時期,有一些助力,甚至是貴人。比如張邈、衛(wèi)茲、鮑信、陳宮等人。可以說沒有這些人,曹操在創(chuàng)業(yè)的前期不會這么順利。就在曹操的事業(yè)發(fā)展到一個頂峰,也就是兗州牧的時候,突然遭遇一次巨大的挫敗,就是“兗州之變”。有兩個人親密的戰(zhàn)友背叛了曹操,就是陳宮和張邈。兩個人迎接呂布,襲取兗州。后來曹操從呂布手中奪回兗州,把呂布趕到徐州,殺死張邈的弟弟張超以及其他的家眷;后來曹操攻取徐州,殺了陳宮。不過與張邈不同,陳宮的家眷卻被曹操保存、贍養(yǎng)下來。同樣是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助力,同樣是背叛,曹操對二人的態(tài)度為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曹操、張邈、陳宮之間的關(guān)系
首先說說曹操和張邈之間的關(guān)系。兩個人的關(guān)系其實還是比較親密的。在討伐董卓之前,曹操、張邈和袁紹的關(guān)系就很不錯。曹操、袁紹好游俠,張邈輕財重義,也算是游俠的一種。當然這種友誼的關(guān)系在當時的亂世中是比較虛的,為了利益親人都有可能反目成仇,何況交游的關(guān)系。而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張邈可以說是曹操的貴人。
當時曹操從洛陽中逃出來,沒有回到家鄉(xiāng)沛國譙縣,而是來到了陳留己吾,在這里起兵,小編認為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張邈的存在,當時張邈就是陳留太守。而張邈也確實給予曹操一定的支持。曹操起兵的時候,有一個叫衛(wèi)茲的人出了很多錢。而衛(wèi)茲就曾被張邈舉為孝廉,在討董的戰(zhàn)爭中也是隸屬于張邈。所以小編推測,衛(wèi)茲支持曹操,除了本身對曹操的認可以外,很有可能也是出于張邈的授意。
而曹操和張邈的關(guān)系也非常好,至少在表面上看是這樣的。當時討董聯(lián)軍的盟主是袁紹,袁紹是一個很自傲的人,張邈很是不滿,責(zé)備袁紹。袁紹讓曹操殺死張邈,曹操堅定維護張邈,拒絕了袁紹;后來曹操成為兗州牧,他去攻打陶謙的時候,告訴家眷,如果自己有不測,就依托于張邈。如果沒有“兗州之變”,那么張邈在曹操集團中的地位應(yīng)該是可以保證的。
再來看曹操和陳宮的關(guān)系。《三國演義》中陳宮對曹操有救命之恩,歷史上并沒有。不過陳宮的功勞同樣不小。陳宮是東郡人,曹操擊敗黑山軍,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應(yīng)該是在這段時間,曹操將陳宮吸收進來。沒過多久,青州、徐州黃巾進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死,陳宮用自己出色的外交能力,說服兗州州吏,迎接曹操為兗州牧。隨后曹操擊敗黃巾軍,組建青州兵,如果不是“兗州之變”打斷了發(fā)展的進程,曹操與袁紹之間孰強孰弱還是未知數(shù)。
陳宮與張邈的背叛
在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進攻陶謙的時候,陳宮和張邈背叛了曹操,把呂布接過來奪取兗州。其他郡縣長吏也脫離曹操的控制,在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的防備下,只有東阿、鄄城、范三縣保存下來。這就是“兗州之變”。“兗州之變”對于曹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挫折,和劉備丟徐州是一樣的。劉備丟徐州后可以說是窮途末路,不得已向呂布投降,再投靠曹操。而曹操與劉備相比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他有袁紹的支持。即便如此,曹操也是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徹底收復(fù)兗州,浪費了很多時間。
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有所體現(xiàn),曹操殺了兗州名士邊讓,陳宮也是名士,曹操殺邊讓讓陳宮很憤怒,也很沒有安全感,包括其他脫離曹操控制的兗州州吏和地方官員,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張邈背叛曹操的原因,在《三國志》中也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張邈和呂布的關(guān)系很好,呂布又得罪了袁紹,袁紹和曹操的關(guān)系又是盟友,張邈擔(dān)心曹操會因為袁紹的關(guān)系對付自己,于是和陳宮一起背叛曹操,支持呂布。后來呂布失敗,張邈讓弟弟張超和自己的家眷受雍丘,自己去找袁術(shù)求援,曹操攻破雍丘,殺死張超和張邈的家眷,張邈也死于內(nèi)訌;陳宮一直跟隨呂布到徐州,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冬,曹操消滅呂布,擒獲陳宮。曹操對陳宮似乎表露出生意,但陳宮一心求死。陳宮被處死后,曹操善待他的家人,與對張邈形成鮮明對比。
曹操對二人家眷態(tài)度不同的原因
同樣是曹操創(chuàng)業(yè)的貴人,同樣是“兗州之變”中的主要發(fā)起者,為什么曹操對待二人家眷的態(tài)度不同呢?小編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曹操和張邈的矛盾由來已久
曹操和張邈的關(guān)系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和諧,但是二人之間已經(jīng)有矛盾在滋生。在心態(tài)上,曹操原先受到張邈的支持,后來卻成為張邈的上司,這種身份上的轉(zhuǎn)變很有可能會造成張邈的不滿。高柔對此就看得非常清楚:“張府君先得志於陳留。”而且根據(jù)方詩銘先生的論點,故河內(nèi)太守王匡曾經(jīng)與張邈聯(lián)合,但是被曹操所殺。這個時候張邈和曹操的矛盾就已經(jīng)很突出,所以張邈才會擔(dān)心曹操為了迎合袁紹對自己下手。曹操后來對張邈夷三族,其中有對“兗州之變”的痛恨,也有長期積怨的爆發(fā)。
二、曹操對袁紹獻投名狀
在擊敗黑山軍之后,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將曹操拉攏到自己的陣營;后來曹操進攻陶謙的時候,袁紹還派朱靈幫助曹操;“兗州之變”中,袁紹又給曹操五千兵馬的援助,幫助他對抗呂布。在最艱苦的時候,曹操甚至想要放棄霸業(yè),徹底投靠袁紹。即便打贏了呂布,重新控制兗州,曹操的實力相對于袁紹來說也比較落后了。這個時候說曹操是袁紹的小弟,應(yīng)該是不過分的。
張邈和袁紹是有仇的。在討董聯(lián)盟的時候,張邈看不慣袁紹的嘴臉,袁紹要求曹操干掉張邈,這個時候曹操和袁紹沒有利益上的關(guān)系,沒必要聽袁紹的;呂布干掉了董卓,又被董卓舊部趕出長安,他投奔過袁紹,因為爭權(quán)的舉動差點被袁紹所殺,自己逃了出來。呂布在投奔河內(nèi)張楊的時候,和張邈見過一次面,舉動很親密,又引起袁紹的不滿。這個時候曹操和袁紹已經(jīng)是同一陣營,但是不算袁紹的小弟,也不必過多理會袁紹的感受;等到“兗州之變”以后,曹操受到袁紹的支持,實力上也不如袁紹,用殘酷的夷族的手段對待張邈,既可以發(fā)泄怒火,對袁紹也算是一個交代。
三、陳宮用大義逼迫曹操
曹操俘虜陳宮的時候,似乎是要放過陳宮。然而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曹操有一個習(xí)慣,“其所刑殺,輒對之垂涕嗟痛之,終無所活。”對誰都像要網(wǎng)開一面似的,但是誰都活不了。陳宮作為曹操曾經(jīng)的臂助,很清楚曹操這個虛偽的性格。他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不用為了乞活浪費唇舌。不過在自己的家眷上,陳宮還是花費了一些心思。陳宮對曹操說:“宮聞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以孝和仁兩頂大帽子扣在曹操頭上。曹操放過陳宮家人,陳宮就算是臨死之前再抬曹操一手;曹操如果大開殺戒,陳宮的兩頂高帽就會影響他的名望。這個時候距離“兗州之變”結(jié)束已經(jīng)三年的時間,曹操的怒火消散了一些,政治上也成熟了很多。在權(quán)衡利弊之下,曹操贍養(yǎng)陳宮家人,保存自己的名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都是背叛,孟德為何放過陳宮家眷,卻殺掉張邈家人?
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有所體現(xiàn),曹操殺了兗州名士邊讓,陳宮也是名士,曹操殺邊讓讓陳宮很憤怒,也很沒有安全感,包括其他脫離曹操控制的兗州州吏和地方官員,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張邈背叛曹操的原因,在《三國志》中也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張邈和呂布的關(guān)系很好,呂布又得罪了袁紹,...
都是背叛曹操,為啥張邈全家被殺,陳宮的家人卻安然無恙?
張邈是因為私反叛曹操,陳宮是為了義;張邈是帶著家人一起反派,陳宮一人反派。一、張邈和陳宮反叛曹操。在曹操還未得到兗州時,張邈就和曹操關(guān)系極好,張邈錢多而且大方,曹操有才,張邈經(jīng)常資助曹操。據(jù)說當初陳留衛(wèi)滋資助曹操就是張邈勸說的。后來兗州黃巾軍起義,兗州劉岱被殺,張邈就擁護曹操為兗州牧,...
同是背叛曹操,為何張邈全家被殺,陳宮家人卻安然無恙?
當然了,曹操對陳宮也沒有特別的深仇大恨,不像張邈,是在非常信任的情況下背叛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曹操并不是很恨陳宮,也就沒有必要屠殺陳宮的家人,雖然曹操有這個能力,也不擔(dān)心這個名聲。
同樣是背叛,處理張邈和陳宮上,曹操為何行事作風(fēng)卻大相徑庭?
因此,保全陳宮家眷,并非老曹強盜發(fā)善心,而在于陳宮的智慧,以及對老曹而言,如此抉擇帶來的政治收益遠大于單純泄憤。再看反觀張邈,客觀來說,曹操滅張氏三族的做法是相當幼稚。張邈可是名滿天下之人,并且是兗州士人的領(lǐng)袖。之所以曹操治下出現(xiàn)如此大規(guī)模的叛曹行動,恐怕與曹操擅殺名士的做法有關(guān),所以...
同樣是背叛曹操,為何張邈和陳宮的家人待遇截然不同?
這就解釋為什么曹操對這二人的家眷態(tài)度不同:一個有錢有勢力的家族,你曹操把人的把人家當家人給殺了,這個家族的人會不會反叛報仇?千萬別忘了他家里有錢有勢力。而另外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殺了也就殺了,贍養(yǎng)他的妻兒老小還能獲得每名這一舉兩得的事兒,誰能不干。曹操與張邈的關(guān)系比與陳宮...
曹孟德曾經(jīng)的哪兩位好友,后來變成了他的敵人?
總而言之,曹操與袁紹、張邈、劉備等人曾經(jīng)的關(guān)系都十分親密,既是好友也是盟友。不過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形勢的變化,人心的離合,他們最終都走向了曹操的對立面。有的是遭到曹操的背叛,有的是對曹操的后背插刀。這種情況在漢末三國的亂世中卻是很常見的事情,在亂世當中道德往往是最淡薄的事情。這可能也是...
張邈為什么背叛兄弟曹操?
袁紹害怕呂布以后回過頭來危害自己,就表面答應(yīng)下來,背地里安排武士想趁夜殺掉呂布。事情敗露,呂布打算逃亡河內(nèi),和張揚合兵一處。在投奔張揚的途中,呂布特別登門拜訪了張邈,兩人想談甚歡,還執(zhí)手發(fā)誓。袁紹聽說了這件事情,就更加痛恨張邈。 陳宮的挑撥離間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有了前面討董卓時的嫌隙,再加上這次呂布的...
張邈讓誰保護家眷張邈
1、以三國志來說,三國演義里陳宮看見曹操殺呂伯奢而棄之而去的情節(jié)是沒有的。2、曹操起兵之初,曾經(jīng)顯示出對于豪門大族的支持和對于士族的擁護,因而得到張邈和陳宮的效忠。3、因為陳宮和張邈代表的是兗州豪強士族的利益,支持曹操就是一種互相有利的行為。4、但是后來曹操對于士族與自己制衡中自己并不...
有哪些原因,導(dǎo)致最終張邈背叛了曹操?
那么后來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張邈勾結(jié)呂布背叛了曹操的呢?其實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獲罪袁紹,怕被曹操所殺 這個原因可能許多人聽起來會很牽強,事實上曹操的確有殺張邈的可能。除了上文提到的張邈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得罪過袁紹以外,后來又因為和呂布結(jié)交而激怒了袁紹。為什么張邈和呂布結(jié)交會激怒袁紹呢?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譯文
1.張邈對曹操的背叛很大程度是因為對袁紹的擔(dān)憂,因為袁紹曾令曹操殺張邈,而曹操在兗州徐州的所作所為使他擔(dān)心曹操會為了得到袁紹支持而殺了自己。而曹豹則擔(dān)憂的是劉備或者說劉備親信對自己的威脅,三國志注引英雄記中稱張飛和曹豹火并,演義中推導(dǎo)出曹豹和張飛的沖突,可見劉備雖然對徐州內(nèi)部采取保持原狀的做法,但是...
相關(guān)評說:
延長縣插齒: ______ 【簡介】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權(quán): 曹魏 在世: 155年-220年3月15日 外貌描述: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
延長縣插齒: ______ 1、《三國演義》第一回概括 東漢末年,張角發(fā)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fēng)喪膽.為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當時,劉備、關(guān)羽、張飛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為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被張飛拉到自家莊后的桃園...
延長縣插齒: ______ 《三國演義》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概括: 【一句話】 董卓廢掉少帝,立陳留王為帝,引起朝臣不滿.曹操自告奮勇前去刺殺董卓,但卻失敗了. 【一百五十字】 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為獻帝(九歲),強迫蔡邕為侍中. 少帝作怨詩,李儒奉卓命以鴆酒毒害之. 董卓攝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寶刀刺卓,不成,騎卓所賜之馬而逃.被中牟縣令陳宮抓住,棄官同逃.八路諸侯戰(zhàn)呂布而敗,劉關(guān)張戰(zhàn)呂布,呂布逃至虎牢關(guān)上.操因多疑而殺呂后奢全家.并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視操卓為一路人.
延長縣插齒: ______ 原文; 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至相府,問:“丞相何在?”從人云:“在小閣中.”操徑入.見董卓坐于床上,呂布侍立于側(cè).卓曰:“孟德來何遲?”操曰:“馬羸行遲耳.”卓顧謂布曰:“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
延長縣插齒: ______ 董卓專權(quán),朝廷重臣議論如何除掉他.曹操借王允寶刀,說要假意獻給董卓希望乘機刺殺董他,王允給了他刀.曹操藏刀來到董府,等到一旁伺候的呂布走后,與說些閑話,乘董卓不耐煩倒向床上時拔刀企圖行刺,被董卓從鏡子中發(fā)現(xiàn).曹操忙撒謊說是來獻刀的,然后把刀呈給董卓,自己急急忙忙逃跑了.董卓醒悟曹操來意,急忙命人捉拿曹操.
延長縣插齒: ______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故事背景:董卓稱霸京師,忠臣義士紛紛落淚.主要人物:董卓,李儒,曹操,陳留王,陳宮,王允,呂布 主要事件:董卓廢帝立陳留王為漢獻帝,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亡.經(jīng)典詞句:董...
延長縣插齒: ______ 我知道是怎么逃走,但是要形容,我語文水品不是很好. 曹操(字孟德)在司徒王允家借了七星寶刀,為了就是能在乘機時候刺殺董卓. 剛好在第二天,董卓找孟德來府上議事,孟德就知道有機可趁.就帶上七星寶刀來到董府,在門口剛好碰...
延長縣插齒: ______ 第一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二 殘殺呂伯奢 性格就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多疑,兇殘.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執(zhí)掌朝政引起群臣不滿,陳宮覺得曹操要殺董卓,其志向遠大,就跟著他了.后來曹操殘殺呂伯奢,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發(fā)現(xiàn)他生性多疑,“驚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延長縣插齒: ______ 中牟縣陳宮捉放曹主要內(nèi)容:在“孟德獻刀”之后,接下來敘述曹操東歸,路過中牟縣,為守關(guān)軍士所獲,押解著去見縣令陳宮.陳宮認出是曹操,在夜里暗把曹操從監(jiān)牢中提出,進行盤查.曹操說:“吾將歸鄉(xiāng)里,發(fā)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陳宮為曹操的忠心所感動,棄官與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于曹操父親的結(jié)義弟兄呂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騎驢到西村去沽酒.
延長縣插齒: ______ 殺呂伯奢:曹操刺殺董卓事敗逃跑,途中經(jīng)過他父親的結(jié)義兄弟呂伯奢住處,呂伯奢留曹操住一晚,當夜,呂伯奢出去買酒,吩咐家人殺豬來款待曹操.曹操半夜聽到磨刀聲,并聽到呂家人說“先綁了再殺”.曹操生疑,以為呂伯奢要加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