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詩句(寫華山最有名的一首詩)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題記
我國名山眾多,三山五岳如雷貫耳,異彩紛呈,還各有膾炙人口、流傳廣遠的詩句 。
寫東岳泰山最為赫赫有名的詩歌要算詩圣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南岳衡山最為引人入勝的詩句要算詩仙李白《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寫中岳最為有氣勢的詩句應該是風流才子杜牧的《洛中送冀處士東游唐 》:“……嵩山高萬尺,洛水流千秋。往事不可問,天地空悠悠。”
寫北岳恒山最為氣勢磅礴的要算明代汪承爵的《登恒山》:“云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仙臺臨日迥,風窟護云屯。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那么,寫西岳華山最為名聲大震的詩歌,應該是誰的呢?
筆者大膽表示,這是一個7歲神童所寫,雖然他長大以后并不是以詩聞名。作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曾經(jīng)兩度為相。
他,就是北宋知名宰相寇準。
寇準是北宋時的一個稀世神童,他自小聰慧過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早慧詩人屢見不鮮。
比如初唐四杰之首王勃14歲寫出千古流傳的《滕王閣序》,詩王白居易16歲寫出《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鬼李賀17歲寫出《雁門太守行》,他們后來都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詩人。
據(jù)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仰慕小寇準卓越才華,以附近華山為題,請其作《詠華山》一詩。
小小少年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了這首五言絕句,傳為千古佳話。
詠華山 (宋)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還有一個版本則更為神奇,說是寇準父親與友人相約爬華山,年僅7歲的小寇準也要跟去。
父親以其年少體弱,勸他不要自討苦吃,免得半途而廢。誰知小寇準意志堅定,不僅沒有體力不支,而且爬到華山頂上后,身臨其境,有感而發(fā),一首杰出的即景即情之作脫口而出,令人刮目相看,拍案叫絕。
《詠華山》每一句都突出了華山的高峻陡峭,氣勢不凡,顯得貼合山勢,準確傳神,別說是出自7歲兒童之手,就是對于成年詩人來說,也可謂是難能可貴的佳作。
古往今來,神童能寫出如此著名詩歌的,只有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他寫婦孺皆知的《鵝》時,年僅7歲。
但平心而論,《鵝》更像是一首兒歌,勝在生動形象,朗朗上口。
而《詠華山》一開頭就氣勢不凡,“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這樣的詩句,其意境完全可以與杜甫的千古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相媲美。
而后兩句“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其神韻與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相比,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像寇準在如此年幼的時候,就能寫出《詠華山》如此高屋建瓴、沉穩(wěn)大氣的詩句,真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詠華山》無論是對仗修辭手法的運用,還是遣詞煉字的功力,都說明了絕非等閑之輩所能為之,教人斷然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個7歲孩童之口。
《詠華山》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字里行間卻展示出了寇準視野開闊、氣勢非凡與志向遠大。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據(jù)包括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在內(nèi)的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后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中華之“華”,源于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攀爬華山,吟詠華山。
寇準之前,韓愈、岑參都寫過與華山有關(guān)的詩,詩仙李白寫過一首描寫華山的詩《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他們的作品各具特色,也有氣勢,卻均不及寇準詩之意境,也不及寇準詩之簡練。
寇準之后,陸游更是反復創(chuàng)作描寫華山的詩,都不及寇準詩淺顯易懂,讓人過目成誦。
由于寇準仕途通達,兩度為相,主張真宗親征抗遼,在“澶淵之役”中戰(zhàn)功卓越是北宋最有風骨的歷史人物。
由于寇準為國事軍政勞心勞力,他沒能像范仲淹、辛棄疾那樣文武雙全,全面開花。
由于神童寇準后來“誤入”政壇,中國歷史上由此少了一個杰出的詩人,不知這是北宋朝廷的慶幸,還是北宋詩壇的不幸?
華山的詩句有哪些
華山的詩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詩句:1. “華山青翠接天高,萬仞千峰入云霄。”這句詩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青翠的山色與天空相接,山峰高聳入云,給人一種壯麗震撼的感覺。2. “舉頭紅日近蒼穹,回首白云下翠微。”這句詩表現(xiàn)了站在華山高峰的壯闊視野,抬頭可見紅日接近...
古詩詞中的詠華山
1.古詩《詠華山》 詩名:詠華山 作者:宋 - 寇準 內(nèi)容: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翻譯: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云都很低。 賞析: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詩的大意是:除了...
華山詩詞經(jīng)典名句
6、日暖山花笑語和,春深山鳥啼聲短。宋代吳文英《初春山居》 譯文:春天的華山,暖陽照耀下,山花開放,山鳥歡快地歌唱,給人一種愉悅感覺。7、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譯文:華山秋天的景色,山勢高峻,積雪覆蓋,云霧飄渺,給人一種秀麗的感覺。8、日暮...
有名的詩句(寫華山最有名的一首詩)
古往今來,神童能寫出如此著名詩歌的,只有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他寫婦孺皆知的《鵝》時,年僅7歲。但平心而論,《鵝》更像是一首兒歌,勝在生動形象,朗朗上口。而《詠華山》一開頭就氣勢不凡,“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這樣的詩句,其意境完全可以與杜甫的千古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華山詩句李白最有氣勢的兩句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這兩句詩生動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觀和黃河的蜿蜒曲折。華山以其崢嶸峻峭的山勢,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壯麗景象。而黃河則像一條細絲,從天邊延伸而來,展現(xiàn)了其蜿蜒不絕的氣勢。李白的《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是一首歌行詩,全詩通過對華山和黃河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描寫“華山”的詩句有哪些
1、《詠華山》宋代: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譯文: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云都很低。2、《送田卓入華山》唐代詩人賈島 原文: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譯文:瀑布高聳,在這瀑布...
寫關(guān)于華山的詩句
譯文:你像那五千仞的太華山,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嚴而靈秀。 10.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秋日赴闕題潼關(guān)驛樓》 唐 許渾 譯文:天上殘云飛回(太)華山上,稀疏的細雨越過中條嶺。 3.有哪些關(guān)于華山的詩句 描寫“華山”的詩句有: 1.詩名【華山歌】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五古】 洪...
贊美華山的詩句或名言
2.贊美華山的詩句有 1,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出自宋代:寇準《詠華山》 白話文釋義: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 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云都很低。 2,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有哪些關(guān)于華山的詩句
唐代李洞在《華山》一詩中寫道:“峰頂高眠靈藥熟,自無霜雪上人頭”,此句描繪了華山之巔的寧靜與神奇,隱居于此的人可以長生不老,不再經(jīng)歷歲月的侵蝕。賈島的《送田卓入華山》則以“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為題,生動地描繪了華山瀑布的壯觀景象,瀑布之下有一座草堂,為旅人提供了一處避風港。這...
寫華山的詩句
另一首詩出自東漢時期曹操的《秋胡行·其二》:“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曹操同樣表達了對華山的向往,他希望能與神人一同游歷,領(lǐng)略華山的壯麗景色。華山以其險峻和壯觀著稱,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抒發(fā)情懷的佳處。阮籍和曹操的詩句不僅體現(xiàn)了他們對華山美景的贊美,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自然的向往與...
相關(guān)評說:
武川縣跳動: ______ 崔顥(?--754) 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2)進士.天寶中,官尚書司勛員外郎,他以才名著稱,好飲酒賭博,行為輕薄,為時論不滿.早年為詩,情致浮艷.后游覽山川,從軍東北邊塞,風格轉(zhuǎn)為雄渾豪宕.他的短詩,清新...
武川縣跳動: ______ 詠華山 朝代:宋代 作者:寇準 原文: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武川縣跳動: ______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
武川縣跳動: ______ 這首詩寫出了【華山的高峻陡峭,氣勢不凡】
武川縣跳動: ______ “華山”是我國五岳中的(西)岳,《詠華山》是(北宋)朝宰相(寇準)7歲寫的,詩的內(nèi)容是 只應天山有,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邁,回首白云低.
武川縣跳動: ______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武川縣跳動: ______ 寇準 詠華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詩的大意是: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華山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武川縣跳動: ______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詠華山》是一首“文藏詩”,也就是把一首詩包含在一個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對“詩”的意境的啟發(fā). 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郅人.有《巴東集》.《全宋詞》收其詞四首.宋太宗時進士,真宗時官至宰相.他的詞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傷時惜別之作,而且寫得情致纏綿.
武川縣跳動: ______ 是“西岳華山”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登華山所作 全詩是: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云低.
武川縣跳動: ______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