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世說新語全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百度網(wǎng)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U9sPloBrZcsXDdnJZ4Wj7Q

     提取碼:buf9    

    《世說新語》一書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雅量、識鑒、賞譽(yù)、品藻、規(guī)箴、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shù)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diào)、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xiǎn)、尤悔、紕漏、惑溺、仇隙三十六篇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德行第一
    一陳仲舉禮賢
    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末年人。與竇武等人謀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人們的楷模。
    ③登車攬轡:指為官上任。轡(p i ):馬韁繩。
    ④豫章:漢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隱士。
    ⑥主薄:掌管文書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閭:武王,周武王。式,同" 軾" ,車前作扶手的橫木,此為動詞,意思是乘車時(shí)雙手扶軾,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時(shí)期的賢哲,老子的老師。閭:里巷的門。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dān)任豫章太守時(shí),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quot;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jīng)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yīng)該呢?"
    二鄙吝復(fù)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時(shí)月不見黃叔度②,則鄙吝之心已復(fù)生矣③!"
    「注釋」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東漢末年賢人。
    ②黃叔度:黃憲,字叔度,東漢末年賢人。
    ③鄙吝:粗鄙貪婪。已復(fù):竟然。
    「譯文」
    周子居(周乘)經(jīng)常說:" 我只要一段時(shí)間見不到黃叔度(黃憲),粗俗貪婪的念頭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萬頃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車不停軌,鸞不輟軛③;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④。人問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⑤,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⑥,難測量也。"
    「注釋」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東漢末年太學(xué)生領(lǐng)袖。
    ②造:拜訪。袁奉高:袁閬,字奉高,東漢末年賢人。
    ③車不停軌,鸞不輟軛:比喻停留的時(shí)間短暫。軌:車轍。鸞:鸞鈴,此指馬車。軛: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彌日:整日。信宿:連住兩夜。
    ⑤汪汪:水深廣的樣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氣度。
    「譯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訪袁奉高(袁閬),車不停駛,馬不駐足,就告辭了;到黃叔度(黃憲)那里,卻住了整整兩天。有人問他原委,郭林宗說:" 叔度猶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攪不濁,他的氣度很寬廣,實(shí)在讓人難測呀。"
    四身登龍門
    李元禮風(fēng)格秀整,高自標(biāo)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②。后進(jìn)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③。
    「注釋」
    ①李元禮:李膺,字元禮,東漢名臣,被宦官殺害。風(fēng)格秀整:風(fēng)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標(biāo)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對自己期許很高。
    ②名教:儒家禮教。
    ③登龍門:喻身價(jià)提高。龍門: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陜西韓城之間,黃河流此地,兩岸峭壁聳立,水位落差大。傳說魚游到此處,能跳過去即可成龍。
    「譯文」
    李元禮(李膺)風(fēng)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視甚高。以弘揚(yáng)儒教,正定天下是非為己任。后輩的讀書人到了李元禮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認(rèn)為自己登龍門了。
    五李元禮贊賢
    李元禮(李鷹)嘗嘆荀淑、鐘浩①曰:" 荀君清識難尚,鐘君至德可師②。"
    「注釋」
    ①荀淑:字季和,東漢人。鐘皓:字季明,東漢人,歸隱后收徒達(dá)千人。
    ②清識:高明的見識。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師:動詞,指可為人師表。
    「譯文」
    李元禮曾經(jīng)贊揚(yáng)荀淑、鐘浩二人說:" 荀淑見識卓越,別人很難超過。鐘浩道德高尚,足以為人師表。"
    六真人東行
    陳太丘詣荀朗陵①,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后從②,長文尚小③,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yīng)門,慈明行酒④,余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時(shí),太史奏:" 真人東行。"
    「注釋」
    ①陳太丘:陳寔(sh ),東漢人,曾作太丘長。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陳寔長子陳紀(jì)字。將車:駕車。季方:陳寔次子陳諶字。
    ③長文:陳群字,為陳紀(jì)子,陳寔孫。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兒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兒子。
    「譯文」
    陳太丘(陳寔)去拜訪荀淑,因?yàn)榧依锔F,雇不起仆人,就讓大兒子元方趕著車,二兒子季方手持節(jié)杖在后面跟著,孫子長文年歲還小,也坐在車?yán)铩5搅塑魇缒抢铮魇缱屓齼鹤邮宕鹊介T口迎接,六兒子慈明敬酒,其余六個(gè)兒子上菜,孫子文若還小,就坐在爺爺膝前。當(dāng)時(shí)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說:" 道德高尚的人已經(jīng)向東去了。"
    七泰山桂樹
    客有問陳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②,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③,下為淵泉所潤。當(dāng)斯之時(shí),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注釋」
    ①足下:對人的敬稱,多用于同輩之間。家君:尊稱別人的父親,或者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荷:擔(dān)負(fù),承受。
    ②阿(ē):山腳。
    ③沾:浸潤。
    「譯文」
    有客人問陳季方(陳諶):" 您的父親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負(fù)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說:"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樹,上有萬仞高峰,下有萬丈深淵;上承甘露浸濕,下被淵泉滋潤。這時(shí)候桂樹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難為兄弟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①。"
    「注釋」
    ①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是說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難兄難弟" 來贊揚(yáng)兄弟才華俱佳。
    「譯文」
    陳元方(陳紀(jì))的兒子長文才華出眾,他和叔叔陳季方(陳諶)的兒子孝先各自評論自己父親的功德,一時(shí)爭執(zhí)不下,就到爺爺陳太丘那里問訊,請求公斷。太丘先生說:" 元方是哥哥,但難說勝過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難說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義
    荀巨伯①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遠(yuǎn)來相視④,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 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注釋」
    ①荀巨伯:東漢人。
    ②胡賊:胡人,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
    ③可:應(yīng)該。
    ④相視: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譯文」
    荀巨伯遠(yuǎn)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里。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快點(diǎn)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yuǎn)道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jìn)城內(nèi),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一個(gè)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jìn)的是有道之國啊。" 于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華歆遇子弟甚整①,雖閑室之內(nèi),嚴(yán)若朝典②;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③,而二門之里④,兩不失雍熙之軌焉。⑤
    「注釋」
    ①華歆:字子魚,東漢人,桓帝時(shí)任尚書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對待。整:嚴(yán)整,嚴(yán)肅。
    ②閑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見皇帝的禮儀典制。
    ③恣:放縱。
    ④二門:兩家。
    ⑤雍熙:和樂。
    「譯文」
    華歆和晚輩相處很嚴(yán)肅。即使在家中,也儀態(tài)莊重,猶如朝見皇帝那樣講求規(guī)矩。陳元方兄弟卻極隨和,兩家之間并沒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寧①、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釋」
    ①管寧:字幼安,漢末魏時(shí)人,不仕而終。
    ②軒冕:此單指車子。
    ③寧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寧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斷交。
    「譯文」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jīng)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并對華歆說:" 你已經(jīng)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①。歆臘日嘗集子侄燕飲②,王亦學(xué)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jiān)唬?quot; 王之學(xué)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yuǎn)。"
    「注釋」
    ①王朗:字景興,漢末魏時(shí)人,儒雅博學(xué),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臘日:年終祭祀的日子。燕飲:舉行宴會飲酒,燕,同" 宴".
    ③張華:字茂先,以博學(xué)著稱,官至司空,被趙王司馬倫殺害
    「譯文」
    王朗常常推崇華歆的見識和氣度。華歆臘日那天曾召集子侄們宴飲,王朗也學(xué)著華歆那樣做。有人把這事兒說給張華聽,張華說:" 王朗學(xué)華歆,學(xué)的都是外表的東西,所以王朗和華歆的距離就更遠(yuǎn)了。"
    十三急不相棄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 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gè)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gè)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哪里能因?yàn)榍闆r危急就丟下他呢。" 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謹(jǐn)①。家有一李樹,結(jié)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時(shí)風(fēng)雨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于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注釋」
    ①王祥:字休征,魏晉時(shí)人,以孝著稱。因侍奉母親,很晚才出來做官。謹(jǐn):謹(jǐn)慎,小心。
    ②私起:起來小便。
    「譯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謹(jǐn)慎,家中有一棵李樹,結(jié)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讓王祥一直看著它。一天突然風(fēng)雨大作,王祥抱著李樹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覺,后母進(jìn)來躲在暗處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來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沒殺成王祥。王祥回來后,得知后母為此事遺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請求處死。后母于是感動醒悟了,從此像關(guān)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關(guān)愛王祥。
    十五嗣宗謹(jǐn)慎
    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①,每與之言,言皆玄遠(yuǎn),未嘗臧否人物②。
    「注釋」
    ①晉文王:司馬昭,司馬懿的二兒子。魏時(shí)任大將軍,專攬朝政,死后謚" 文" ,因此稱晉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賢" 之一,好老莊,縱酒放達(dá)。
    ②臧否:褒貶,評價(jià)。
    「譯文」
    晉文王(司馬昭)稱贊阮籍極其謹(jǐn)慎,每次和他聊天,說的都是玄虛高遠(yuǎn)的事情,從不評判人物。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德行第一
    一陳仲舉禮賢
    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末年人。與竇武等人謀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人們的楷模。
    ③登車攬轡:指為官上任。轡(p i ):馬韁繩。
    ④豫章:漢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隱士。
    ⑥主薄:掌管文書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閭:武王,周武王。式,同" 軾" ,車前作扶手的橫木,此為動詞,意思是乘車時(shí)雙手扶軾,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時(shí)期的賢哲,老子的老師。閭:里巷的門。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dān)任豫章太守時(shí),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quot;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jīng)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yīng)該呢?"
    二鄙吝復(fù)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時(shí)月不見黃叔度②,則鄙吝之心已復(fù)生矣③!"
    「注釋」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東漢末年賢人。
    ②黃叔度:黃憲,字叔度,東漢末年賢人。
    ③鄙吝:粗鄙貪婪。已復(fù):竟然。
    「譯文」
    周子居(周乘)經(jīng)常說:" 我只要一段時(shí)間見不到黃叔度(黃憲),粗俗貪婪的念頭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萬頃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車不停軌,鸞不輟軛③;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④。人問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⑤,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⑥,難測量也。"
    「注釋」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東漢末年太學(xué)生領(lǐng)袖。
    ②造:拜訪。袁奉高:袁閬,字奉高,東漢末年賢人。
    ③車不停軌,鸞不輟軛:比喻停留的時(shí)間短暫。軌:車轍。鸞:鸞鈴,此指馬車。軛: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彌日:整日。信宿:連住兩夜。
    ⑤汪汪:水深廣的樣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氣度。
    「譯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訪袁奉高(袁閬),車不停駛,馬不駐足,就告辭了;到黃叔度(黃憲)那里,卻住了整整兩天。有人問他原委,郭林宗說:" 叔度猶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攪不濁,他的氣度很寬廣,實(shí)在讓人難測呀。"
    四身登龍門
    李元禮風(fēng)格秀整,高自標(biāo)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②。后進(jìn)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③。
    「注釋」
    ①李元禮:李膺,字元禮,東漢名臣,被宦官殺害。風(fēng)格秀整:風(fēng)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標(biāo)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對自己期許很高。
    ②名教:儒家禮教。
    ③登龍門:喻身價(jià)提高。龍門: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陜西韓城之間,黃河流此地,兩岸峭壁聳立,水位落差大。傳說魚游到此處,能跳過去即可成龍。
    「譯文」
    李元禮(李膺)風(fēng)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視甚高。以弘揚(yáng)儒教,正定天下是非為己任。后輩的讀書人到了李元禮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認(rèn)為自己登龍門了。
    五李元禮贊賢
    李元禮(李鷹)嘗嘆荀淑、鐘浩①曰:" 荀君清識難尚,鐘君至德可師②。"
    「注釋」
    ①荀淑:字季和,東漢人。鐘皓:字季明,東漢人,歸隱后收徒達(dá)千人。
    ②清識:高明的見識。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師:動詞,指可為人師表。
    「譯文」
    李元禮曾經(jīng)贊揚(yáng)荀淑、鐘浩二人說:" 荀淑見識卓越,別人很難超過。鐘浩道德高尚,足以為人師表。"
    六真人東行
    陳太丘詣荀朗陵①,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后從②,長文尚小③,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yīng)門,慈明行酒④,余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時(shí),太史奏:" 真人東行。"
    「注釋」
    ①陳太丘:陳寔(sh ),東漢人,曾作太丘長。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陳寔長子陳紀(jì)字。將車:駕車。季方:陳寔次子陳諶字。
    ③長文:陳群字,為陳紀(jì)子,陳寔孫。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兒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兒子。
    「譯文」
    陳太丘(陳寔)去拜訪荀淑,因?yàn)榧依锔F,雇不起仆人,就讓大兒子元方趕著車,二兒子季方手持節(jié)杖在后面跟著,孫子長文年歲還小,也坐在車?yán)铩5搅塑魇缒抢铮魇缱屓齼鹤邮宕鹊介T口迎接,六兒子慈明敬酒,其余六個(gè)兒子上菜,孫子文若還小,就坐在爺爺膝前。當(dāng)時(shí)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說:" 道德高尚的人已經(jīng)向東去了。"
    七泰山桂樹
    客有問陳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②,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③,下為淵泉所潤。當(dāng)斯之時(shí),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注釋」
    ①足下:對人的敬稱,多用于同輩之間。家君:尊稱別人的父親,或者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荷:擔(dān)負(fù),承受。
    ②阿(ē):山腳。
    ③沾:浸潤。
    「譯文」
    有客人問陳季方(陳諶):" 您的父親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負(fù)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說:"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樹,上有萬仞高峰,下有萬丈深淵;上承甘露浸濕,下被淵泉滋潤。這時(shí)候桂樹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難為兄弟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①。"
    「注釋」
    ①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是說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 元方季方" 、" 難兄難弟" 來贊揚(yáng)兄弟才華俱佳。
    「譯文」
    陳元方(陳紀(jì))的兒子長文才華出眾,他和叔叔陳季方(陳諶)的兒子孝先各自評論自己父親的功德,一時(shí)爭執(zhí)不下,就到爺爺陳太丘那里問訊,請求公斷。太丘先生說:" 元方是哥哥,但難說勝過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難說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義
    荀巨伯①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遠(yuǎn)來相視④,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 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注釋」
    ①荀巨伯:東漢人。
    ②胡賊:胡人,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
    ③可:應(yīng)該。
    ④相視: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譯文」
    荀巨伯遠(yuǎn)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里。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快點(diǎn)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yuǎn)道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jìn)城內(nèi),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一個(gè)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jìn)的是有道之國啊。" 于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華歆遇子弟甚整①,雖閑室之內(nèi),嚴(yán)若朝典②;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③,而二門之里④,兩不失雍熙之軌焉。⑤
    「注釋」
    ①華歆:字子魚,東漢人,桓帝時(shí)任尚書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對待。整:嚴(yán)整,嚴(yán)肅。
    ②閑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見皇帝的禮儀典制。
    ③恣:放縱。
    ④二門:兩家。
    ⑤雍熙:和樂。
    「譯文」
    華歆和晚輩相處很嚴(yán)肅。即使在家中,也儀態(tài)莊重,猶如朝見皇帝那樣講求規(guī)矩。陳元方兄弟卻極隨和,兩家之間并沒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寧①、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釋」
    ①管寧:字幼安,漢末魏時(shí)人,不仕而終。
    ②軒冕:此單指車子。
    ③寧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寧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斷交。
    「譯文」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jīng)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并對華歆說:" 你已經(jīng)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①。歆臘日嘗集子侄燕飲②,王亦學(xué)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jiān)唬?quot; 王之學(xué)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yuǎn)。"
    「注釋」
    ①王朗:字景興,漢末魏時(shí)人,儒雅博學(xué),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臘日:年終祭祀的日子。燕飲:舉行宴會飲酒,燕,同" 宴".
    ③張華:字茂先,以博學(xué)著稱,官至司空,被趙王司馬倫殺害
    「譯文」
    王朗常常推崇華歆的見識和氣度。華歆臘日那天曾召集子侄們宴飲,王朗也學(xué)著華歆那樣做。有人把這事兒說給張華聽,張華說:" 王朗學(xué)華歆,學(xué)的都是外表的東西,所以王朗和華歆的距離就更遠(yuǎn)了。"
    十三急不相棄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 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gè)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gè)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哪里能因?yàn)榍闆r危急就丟下他呢。" 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謹(jǐn)①。家有一李樹,結(jié)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時(shí)風(fēng)雨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于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注釋」
    ①王祥:字休征,魏晉時(shí)人,以孝著稱。因侍奉母親,很晚才出來做官。謹(jǐn):謹(jǐn)慎,小心。
    ②私起:起來小便。
    「譯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謹(jǐn)慎,家中有一棵李樹,結(jié)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讓王祥一直看著它。一天突然風(fēng)雨大作,王祥抱著李樹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覺,后母進(jìn)來躲在暗處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來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沒殺成王祥。王祥回來后,得知后母為此事遺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請求處死。后母于是感動醒悟了,從此像關(guān)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關(guān)愛王祥。
    十五嗣宗謹(jǐn)慎
    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①,每與之言,言皆玄遠(yuǎn),未嘗臧否人物②。
    「注釋」
    ①晉文王:司馬昭,司馬懿的二兒子。魏時(shí)任大將軍,專攬朝政,死后謚" 文" ,因此稱晉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賢" 之一,好老莊,縱酒放達(dá)。
    ②臧否:褒貶,評價(jià)。
    「譯文」?

    晉文王(司馬昭)稱贊阮籍極其謹(jǐn)慎,每次和他聊天,說的都是玄虛高遠(yuǎn)的事情,從不評判人物。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德行第一

    一陳仲舉禮賢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dān)任豫章太守時(shí),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quot;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jīng)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yīng)該呢?"

    二鄙吝復(fù)生

    「譯文」

    周子居(周乘)經(jīng)常說:" 我只要一段時(shí)間見不到黃叔度(黃憲),粗俗貪婪的念頭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萬頃之陂

    「譯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訪袁奉高(袁閬),車不停駛,馬不駐足,就告辭了;到黃叔度(黃憲)那里,卻住了整整兩天。有人問他原委,郭林宗說:" 叔度猶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攪不濁,他的氣度很寬廣,實(shí)在讓人難測呀。"

    四身登龍門
    「譯文」

    李元禮(李膺)風(fēng)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視甚高。以弘揚(yáng)儒教,正定天下是非為己任。后輩的讀書人到了李元禮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認(rèn)為自己登龍門了。

    五李元禮贊賢
    「譯文」

    李元禮曾經(jīng)贊揚(yáng)荀淑、鐘浩二人說:" 荀淑見識卓越,別人很難超過。鐘浩道德高尚,足以為人師表。"

    六真人東行

    「譯文」

    陳太丘(陳寔)去拜訪荀淑,因?yàn)榧依锔F,雇不起仆人,就讓大兒子元方趕著車,二兒子季方手持節(jié)杖在后面跟著,孫子長文年歲還小,也坐在車?yán)铩5搅塑魇缒抢铮魇缱屓齼鹤邮宕鹊介T口迎接,六兒子慈明敬酒,其余六個(gè)兒子上菜,孫子文若還小,就坐在爺爺膝前。當(dāng)時(shí)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說:" 道德高尚的人已經(jīng)向東去了。"

    七泰山桂樹

    「譯文」

    有客人問陳季方(陳諶):" 您的父親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負(fù)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說:"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樹,上有萬仞高峰,下有萬丈深淵;上承甘露浸濕,下被淵泉滋潤。這時(shí)候桂樹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八難為兄弟
    「譯文」

    陳元方(陳紀(jì))的兒子長文才華出眾,他和叔叔陳季方(陳諶)的兒子孝先各自評論自己父親的功德,一時(shí)爭執(zhí)不下,就到爺爺陳太丘那里問訊,請求公斷。太丘先生說:" 元方是哥哥,但難說勝過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難說不如哥哥。"

    九舍生取義



    「譯文」

    荀巨伯遠(yuǎn)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里。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快點(diǎn)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yuǎn)道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jìn)城內(nèi),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一個(gè)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jìn)的是有道之國啊。" 于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譯文」

    華歆和晚輩相處很嚴(yán)肅。即使在家中,也儀態(tài)莊重,猶如朝見皇帝那樣講求規(guī)矩。陳元方兄弟卻極隨和,兩家之間并沒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譯文」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jīng)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并對華歆說:" 你已經(jīng)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譯文」

    王朗常常推崇華歆的見識和氣度。華歆臘日那天曾召集子侄們宴飲,王朗也學(xué)著華歆那樣做。有人把這事兒說給張華聽,張華說:" 王朗學(xué)華歆,學(xué)的都是外表的東西,所以王朗和華歆的距離就更遠(yuǎn)了。"

    十三急不相棄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gè)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gè)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哪里能因?yàn)榍闆r危急就丟下他呢。" 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

    十四王祥事母
    「譯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謹(jǐn)慎,家中有一棵李樹,結(jié)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讓王祥一直看著它。一天突然風(fēng)雨大作,王祥抱著李樹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覺,后母進(jìn)來躲在暗處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來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沒殺成王祥。王祥回來后,得知后母為此事遺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請求處死。后母于是感動醒悟了,從此像關(guān)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關(guān)愛王祥。

    十五嗣宗謹(jǐn)慎
    「譯文」

    晉文王(司馬昭)稱贊阮籍極其謹(jǐn)慎,每次和他聊天,說的都是玄虛高遠(yuǎn)的事情,從不評判人物。

    十六未見喜慍

    「譯文」浚

    王戎說:" 我和嵇康相處二十年,也沒見過他有喜怒的表情。"

    十七王戎死孝

    「譯文」

    王戎、和嶠同時(shí)遭遇大喪。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稱,此時(shí)王戎瘦得皮包骨頭,幾乎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和嶠則哀號哭泣,一切都合乎喪葬的禮儀。晉武帝(司馬炎)對劉仲雄(劉毅)說:"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嶠嗎?我聽說和嶠悲傷過度,這讓人很擔(dān)心。" 劉仲雄回答道:" 和嶠雖然極盡禮數(shù),但精神元?dú)獠]有受損;王戎雖然沒拘守禮法,卻因?yàn)榘^度已經(jīng)形銷骨立了。所以我認(rèn)為和嶠是盡孝道而不毀生,王戎卻是以死去盡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擔(dān)心和嶠,而應(yīng)該去為王戎擔(dān)心呀。"

    十八裴公施惠

    「譯文」

    梁王、趙王都是皇帝的近親,煊赫一時(shí)。裴令公(裴楷)每年都向這二王索要幾百萬租錢,來救濟(jì)自己家中的窮親戚。有人嘲笑他:" 怎么能靠乞討來施恩惠呢?" 裴令公說:" 消損富足的,補(bǔ)充不足的,這正是天道啊。"

    十九德掩其言

    「譯文」

    悲傷過度而危及生命,古人認(rèn)為這是不合孝道的。

    「譯文」

    王安豐(王戎)喪母后,他的盡孝之情超過了平常人。裴令公(裴楷)去他那里吊唁后回來說:" 如果悲痛可以傷及人的生命,那么浚沖(王戎)一定會遭到以孝傷生的指責(zé)"

    二十一不受賻儀

    「譯文」

    劉道真(劉寶)曾因犯事而服勞役。扶風(fēng)王司馬駿用五百匹布將他贖出,并任命他為從事中郎。這在當(dāng)時(shí)被傳為美談。

    二十三任放為達(dá)
    「譯文」

    郗公(郗鑒)在永嘉喪亂時(shí),避居鄉(xiāng)下,很窮困,甚至要挨餓。鄉(xiāng)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輪流給他做飯吃。郗公帶著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飯。鄉(xiāng)里人嘆道:" 大家都饑餓困乏,因?yàn)槟馁t德,所以我們要共同幫助您,如果再加上兩個(gè)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養(yǎng)活了。" 從此郗公就一個(gè)人去吃飯,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后吐給倆孩子吃。兩個(gè)孩子活了下來,一同南渡過江。郗公去世時(shí),周翼任剡縣令,他辭職回家,在郗公靈床前鋪了草墊,為郗公守喪,一共三年。

    二十五顧榮施炙

    「譯文」

    顧榮在洛陽時(shí),曾應(yīng)人之邀去赴宴。席間他發(fā)現(xiàn),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來,把自己的那份給了他。同座的人譏笑他,顧榮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卻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來遭遇永嘉之亂,大家紛紛渡江避難,每次遇到危急,總有一人幫助自己,顧榮問他緣故,原來正是那個(gè)接受烤肉的人。

    二十六奴價(jià)倍婢

    ⑥百里奚:春秋時(shí)虞國大夫,晉獻(xiàn)公滅虞國時(shí)俘虜了他,讓他作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仆人。百里奚途中逃跑,至宛被楚人俘獲。秦穆公聞知他的才華,用五張黑羊皮將其贖回,委以國政,后人稱他為" 五羖大夫".羖((g ǔ):黑色公羊。

    「譯文」

    祖光祿(祖納)少年喪父,家境貧寒。他為人十分孝順,常常自己做飯給他母親吃。王平北(王乂)聽到他的名聲,就送給他兩個(gè)婢女,繼而任命他為中郎。有人譏諷祖納說:" 你也就值兩個(gè)婢女。" 祖納說:" 百里奚難道比五張黑羊皮還便宜嗎?"

    二十七周鎮(zhèn)船漏

    「譯文」

    周鎮(zhèn)被罷臨川郡守一職,返回京都。船停泊在清溪渚,周鎮(zhèn)還沒上岸,丞相王導(dǎo)來看他。當(dāng)時(shí)是夏季,突降暴雨,船很窄小,又漏得很厲害,幾乎連坐的地方都沒有。王導(dǎo)說:" 胡威的清廉,也不過如此!馬上向朝廷進(jìn)呈,任命周鎮(zhèn)為吳興郡守"

    二十八鄧攸買妾

    「譯文」

    鄧攸避難的時(shí)候,為了保全弟弟的孩子,在路上舍棄了自己的兒子。渡江以后,娶了一妾,鄧攸很寵愛。一年后,鄧攸問她的來歷,妾陳說自己是江北人,遭遇戰(zhàn)亂逃亡于此。待追憶父母的姓名時(shí),鄧攸發(fā)現(xiàn)此妾竟是他的外甥女。鄧攸一向有道德操守,言行高潔,聽了此事后,鄧攸悔恨終生,從此不再納妾了。

    二十九長豫謹(jǐn)慎

    「譯文」

    王長豫(王悅)為人謹(jǐn)慎謙和,對雙親也很孝順。丞相(王導(dǎo))見到長子長豫就高興,見到次子敬豫(王恬)就生氣。長豫和父親談話,總是以縝密謹(jǐn)慎為本。丞相回尚書臺,每次要走的時(shí)候,長豫都父親送到車上,他還經(jīng)常和曹夫人一起整理箱子。長豫去世后,丞相回尚書臺,上車后一直哭到尚書臺門口;曹夫人整理箱子時(shí),望著箱子就想到長豫,竟不忍打開。

    三十不宜議論

    「譯文」

    桓長侍(桓彝)聽人議論深公(竺法深),就說:" 深公素有美名,前輩高人也推舉贊揚(yáng)過他,他又是我先人的好友,所以我看不應(yīng)該議論他。"

    三十一不賣的盧

    「譯文」

    庾公(庾亮)騎的馬里有一匹的盧兇馬,有人讓他賣掉。庾公說:" 我賣它就有人買它,那樣也會傷害它的主人,難道因?yàn)閷ψ约翰话踩删鸵约薜溗藛幔繌那皩O叔敖為了后人殺了兩條蛇,古人傳為美談,我效仿他,不也算是通達(dá)事理嗎!"

    三十二阮裕焚車

    「譯文」

    阮光祿(阮裕)在剡縣的時(shí)候,曾有一輛好馬車,凡來借的人沒有不借的。有一個(gè)人要安葬他媽媽,心里很想借車,但沒敢開口。阮光祿后來聽說了這事兒,感嘆道:" 我有車,卻讓人不敢來借,還要這車子有什么用?" 于是就把車給燒了。

    三十三老翁可念

    「譯文」

    謝奕任剡縣令時(shí),有一個(gè)老頭犯了法,謝奕就讓他喝烈酒來懲罰他,老頭都已經(jīng)喝得大醉了,還不讓停。太傅謝安當(dāng)時(shí)七八歲,穿著青布褲,在哥哥謝奕的身邊坐著,勸道:" 哥哥,老頭很可憐,你怎么能這樣做!" 謝奕神色平和下來,說道:" 你是想放了他嗎?" 于是就把老頭放了。

    三十四備四時(shí)之氣
    「譯文」

    謝太傅(謝安)十分看重褚季野,常常稱道褚季野雖然不說話,可春夏秋冬的冷暖炎涼都裝在胸中。

    三十五莫得淫祀

    「譯文」

    劉尹(劉惔)在丹陽時(shí),臨終彌留之際,聽到祠堂有人在擊鼓舞蹈,祭祀神靈,正言厲色道:" 不要濫行祭祀!" 下人請求殺了駕車的牛祭神,劉真長(劉惔)答道:" 我也像孔丘那樣祈禱很久了,有什么用?不要再做這些麻煩事了。"

    三十六我常自教兒

    「譯文」

    謝公(謝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問太傅:" 怎么從來沒見到你教育孩子?" 謝公回答道:" 我總是用身教來教育孩子。"

    三十七以鼠損人

    晉簡文為撫軍時(shí)①,所坐床上,塵不聽拂②,見鼠行跡,視以為佳。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③,撫軍意色不說。門下起彈④,教⑤曰:" 鼠被害,尚不能忘懷,今復(fù)以鼠損人,無乃不可乎?⑥"

    「注釋」

    ①晉簡文:晉簡文帝司馬昱。司馬昱為晉元帝少子,封會嵇王,后任撫軍將軍。

    ②床:坐榻。聽:聽任,允許。

    ③手板:官吏上朝或謁見上司時(shí)拿的笏板。批殺:打死。

    ④門下:屬下官吏。起彈:進(jìn)行彈劾。

    ⑤教:諸侯言曰教。簡文帝時(shí)任會嵇王,撫軍將軍,故有此說。

    ⑥無乃:恐怕,表委婉語氣。

    「譯文」

    簡文帝(司馬昱)在任撫軍將軍的時(shí)候,他坐的床榻上,塵土不讓拂拭,見上面有老鼠的行跡,心里還挺高興。有個(gè)參軍看到老鼠白天亂跑,就用手板打死了老鼠,簡文帝很不高興。下屬要彈劾參軍,簡文帝告誡說:" 老鼠給打死了我們都不能忘懷,現(xiàn)在又因?yàn)槔鲜髞響徒淙耍@樣怕是不好吧。"

    三十八范宣受絹

    范宣年八歲①,后園挑菜②,誤傷指,大啼。人問:" 痛邪?" 答曰:" 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③,是以啼耳。" 宣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④,不受;減五十匹,復(fù)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 人寧可使婦無裈(巾軍)邪⑤?" 范笑而受之。

    「注釋」

    ①范宣:字宣子,晉時(shí)人。少好學(xué),家貧,躬耕不仕,以講論為業(yè)。

    ②挑:挖。

    ③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孝經(jīng)》中說:"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④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曾任豫章太守。

    ⑤巾軍(k ūn ):褲子。

    「譯文」

    范宣八歲的時(shí)候,在后園挖菜,不小心傷了手指頭,就大哭起來。有人問他:" 疼嗎?"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yàn)樯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我不敢傷毀,所以才哭啊。" 范宣簡樸廉潔,豫章太守韓伯曾送給他一百匹絹,他不接受。減到五十匹還是不接受。就這樣依次減半,他始終沒有接受。韓伯后來和范宣同乘一輛車,在車?yán)锼毫藘烧山伣o范宣,說:" 難道要讓老婆沒有褲子穿嗎?" 范宣才笑著接受了。

    三十九上章首過

    「譯文」

    王子敬(王獻(xiàn)之)病重,請道士來家消病祛災(zāi),按道家要求,應(yīng)懺悔自己的過失,道士問子敬:" 你歷來有什么過失?" 子敬回答:" 我沒覺得有什么別的事情,只記得和郗家離婚這件事兒。"

    四十不忘根本
    「譯文」

    殷仲堪做荊州刺史后,正趕上水災(zāi)歉收,所以他吃飯常常只是五碗盤,再沒有多余的菜肴了。如果飯粒掉在盤子或席子上,他就揀起來吃了。這樣做雖然是要給人做表率,但也是他生性簡樸使然。他常常對子弟們說:""不要因?yàn)槲易髁艘恢莸拇淌罚鸵詾槲視艞壠剿氐闹鞠颍F(xiàn)在我雖然地位變了,但我的志向不會改變。清貧是讀書人的本分,怎么會因?yàn)榈匚桓吡司妥兞吮灸兀∧銈円涀∵@些話啊。"

    四十一殷覬棄官

    「譯文」

    當(dāng)初,桓南郡(桓玄)和楊廣一同勸說殷荊州(殷仲堪),應(yīng)該撤掉殷覬的南蠻校尉一職,以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殷覬很快得知了他們的意圖,就趁著行散的時(shí)候,迅速離開駐地,不再回來,里里外外沒有人預(yù)先知道這件事。殷覬神態(tài)灑脫,就像古代楚國的子文,三罷令尹而無慍色,當(dāng)時(shí)人們因此而贊揚(yáng)他。

    四十二試守孝子

    「譯文」

    王仆射(王愉)在荊州的時(shí)候,遭到殷仲堪、桓玄的驅(qū)逐,他逃到了豫章,生死未卜。兒子王綏在京都,聽到此事后滿臉憂傷,起居飲食都大不如從前。人們稱他為" 試守孝子".

    四十三羅母焚裘

    「譯文」

    桓南郡(桓玄)打敗了殷荊州(殷仲堪),俘虜了殷的將領(lǐng)十幾人,咨議參軍羅企生也在其中。桓玄素來厚愛羅企生,要?dú)⑺麜r(shí),先派人對羅企生說如果向桓宣道歉,就會免去死罪。羅企生回答道:" 我作為殷荊州的下屬,現(xiàn)在殷荊州跑了,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臉面向桓公謝罪。" 已經(jīng)到了刑場,桓玄又派人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說,羅企生答道:" 從前晉文王雖然殺了嵇康,但他的兒子嵇紹卻成了晉國的忠臣。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條性命,服侍我的老母。" 桓玄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赦免了他的弟弟。桓玄以前曾給羅企生的母親胡氏送了一件養(yǎng)皮袍子,胡氏當(dāng)時(shí)在豫章,得知兒子被殺的消息后,就把這件皮袍給燒了。

    四十四身無長物

    「譯文」

    王恭從會嵇回來,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著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就對他說:" 你從東邊回來,一定富裕這種東西,能不能給我一領(lǐng)?" 王恭沒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著的這張席子給王大送去了。自己沒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墊上。后來王大聽說此事,就對王恭說:" 我本來以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從來沒有多余的東西。"

    四十五純孝之報(bào)

    ⑤滬瀆:水名,在上海東北。

    「譯文」

    吳郡的陳遺,在家里十分孝順父母,他媽媽喜歡吃鍋巴,陳遺在任吳郡主薄的時(shí)候,總是帶著一個(gè)袋子,每次煮飯,就把鍋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時(shí)送給母親。后來遇上孫恩攻打吳郡,袁府君(袁山松)當(dāng)日帶兵出征,,此時(shí)陳遺已經(jīng)收集了好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就帶上隨軍出發(fā)了。滬瀆一仗,官軍大敗逃潰,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餓死了,惟獨(dú)陳遺因?yàn)橛绣伆偷靡曰盍讼聛怼H藗冋J(rèn)為這是他篤行孝道的報(bào)答。

    四十六安國涕淚

    「譯文」

    孔仆射(孔安國)作孝武帝的侍中時(shí),很受器重。孝武帝去世時(shí),孔仆射是太常卿,他身體一向瘦弱,穿著大孝的衣服,整日淚流不斷,看見他的人都覺得他是個(gè)真孝子。

    四十七二吳之哭

    吳道助(吳坦之)、吳附子(吳隱之)兄弟住在丹陽郡公署的后面時(shí),他們的母親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親的靈前跪拜,一念及母親,或者賓客吊唁時(shí),二人便捶胸頓足,號啕大哭,悲痛欲絕,路人都為之落淚。韓康伯當(dāng)時(shí)為丹陽尹,他母親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聽到吳家兄弟二人的哭聲,就心里感傷,對韓康伯說:" 你以后如果作了選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顧這兩個(gè)人。" 韓康伯也很欣賞二人。后來韓康伯果然作了吏部尚書,此時(shí)大哥吳道助已因悲傷過度身亡,小弟吳附子因此而富貴顯達(dá)了。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德行第一
    一陳仲舉禮賢
    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末年人。與竇武等人謀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人們的楷模。
    ③登車攬轡:指為官上任。轡(p i ):馬韁繩。
    ④豫章:漢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隱士。
    ⑥主薄:掌管文書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閭:武王,周武王。式,同" 軾" ,車前作扶手的橫木,此為動詞,意思是乘車時(shí)雙手扶軾,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時(shí)期的賢哲,老子的老師。閭:里巷的門。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dāng)時(shí)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dān)任豫章太守時(shí),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quot;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jīng)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yīng)該呢?"

    世說新語三則原文及翻譯
    譯文 荀巨伯遠(yuǎn)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進(jìn)攻郡城。朋友對荀巨伯說:“我現(xiàn)在就要死了!您還是離開吧。”荀巨伯說:“我遠(yuǎn)道來看你,你卻讓我離開,讓我舍棄正義來保全性命,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進(jìn)城后,對荀巨伯說:“我們的大軍一到,整個(gè)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獨(dú)自...

    世說新語50篇原文及翻譯注釋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德行第一一陳仲舉禮賢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注釋」①陳仲舉:陳蕃...

    世說新語翻譯及原文
    世說新語翻譯及原文如下:翻譯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shí)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dāng)時(shí)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是什么?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是什么?  我來答 2個(gè)回答 #活動# 參與造句大挑戰(zhàn),答題瓜分萬元豪禮 爽朗的wly0628 推薦于2019-09-12 · TA獲得超過120個(gè)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33 采納率:75% 幫助的人:33.9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gè)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shí)期(420-581...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德行第一一陳仲舉禮賢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注釋」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末年人。

    世說新語30則名篇原文及翻譯
    一次,他看到幾個(gè)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說:“你要輸了。”那個(gè)人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說:“這個(gè)小孩就像從管子里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獻(xiàn)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yuǎn)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就甩開袖子走。原文+譯注:謝公因子弟集聚,問...

    世說新語方正篇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方正篇原文及翻譯如下:南陽宗世林,魏武同時(shí),而甚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魏武作司空,總朝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猶存。”世林既以忤旨見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dú)拜床下。其見禮如此。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籍。大將軍王敦護(hù)其兄,故于眾坐稱:家兄...

    求20個(gè)世說新語的原文加翻譯。越短越好,選最短的。急用!!!
    山公推舉阮咸為吏部郎,評價(jià)道:“清心寡欲,不為外物左右。”(譯)王戎評價(jià)阮文業(yè):“清純文雅,有人倫之鑒,自漢代以來,還從沒有這樣的人。”(譯)王戎簡約,裴楷清明通達(dá)。(譯)庾子嵩評價(jià)和嶠:“像松柏一樣高高聳立,雖然有枝杈,可用來建高樓,可以做棟梁。”(譯)王戎說:“太傅(王衍...

    《世說新語》二則翻譯譯文
    《世說新語》二則翻譯譯文如下:詠雪 謝太傅在一個(gè)冬雪紛飛的日子里,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wù)撛娢摹2灰粫海┫碌么罅耍凳指吲d地說:“這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個(gè)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fēng)而...

    世說新語30則翻譯及原文
    世說新語30則翻譯及原文如下:原文 鐘毓兄弟小時(shí),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shí)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譯文】鐘毓兄弟倆小時(shí)候,一次正碰上父親白天睡覺,于是一塊...

    相關(guān)評說: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的翻譯
    天水市錐面: ______ 詠雪,翻譯 一個(gè)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fēng)...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 "謝太傅盤桓東山時(shí)...朝野"譯文 -
    天水市錐面: ______[答案] 謝太傅盤桓①東山,時(shí)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①.風(fēng)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②,便唱③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④.舟人以公貌閑意說⑤,猶去⑥不止.既風(fēng)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⑦.公徐云:“如此,將無⑧歸?”眾人即承響而回⑨.于是...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言語》的全文意 -
    天水市錐面: ______[答案] 翻譯 徐孺子(徐稚)九歲的時(shí)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中沒有什么東西,是不是會更亮呢?"徐回答:"不對.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樣,沒有它眼睛一定不會亮的."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古文翻譯 -
    天水市錐面: ______ 晉武帝對和嶠說:“朕打算先把王武子痛哭一頓,然后賜給他爵位.”和嶠說:“王武子相貌英俊,為人豪爽,這么做臣恐怕他不會服氣.”晉武帝于是就如來王武子,嚴(yán)厲地斥責(zé)他,然后說:“你知道羞愧說了嗎?”王武子說:“關(guān)于“尺布斗粟”這種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的傳言,一向都被陛下所看不起!它能讓人疏遠(yuǎn)親情,臣卻不能做到疏遠(yuǎn)親情.因?yàn)檫@個(gè)原因,偶在陛下面前感到慚愧啊.”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的翻譯
    天水市錐面: ______ 王戎七歲的時(shí)候,有一次和一群小孩子出去玩,看見路邊一棵李子樹,結(jié)的果子很多,把樹枝都壓彎了,其他的小孩紛紛去采摘,只有王戎一個(gè)人沒有動.(以上為翻譯部分) 后來有個(gè)小孩問王戎:“大家都去去摘樹上的李子,你怎么不去呢?” 王戎答:“大路旁邊的李子樹,大家都能看見,卻沒有被摘光,想必是苦的吧!” 后來李子的確是苦的.眾小孩紛紛佩服王戎的思維.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部分文章翻譯 -
    天水市錐面: ______ 文學(xué)第四19 裴散騎娶王太尉女,婚后三日,諸婿大會,當(dāng)時(shí)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與裴談.子玄才甚豐贍,始數(shù)交,未快;郭陳張甚盛,裴徐理前語,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稱快,王亦以為奇,謂語諸人曰:「君輩勿為爾,將...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中文言文的翻譯 -
    天水市錐面: ______ 原文: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譯文: 管寧和華歆一起鋤菜園子,掘出了一塊金子,管寧如同沒見到一樣,照常干活;華歆將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寧和華歆一起同席讀書,門外邊有官員的儀仗喧嘩而來,管寧聽而不聞?wù)諛幽顣?華歆則放下書跑出去看熱鬧去了.等華歆回來,管寧已經(jīng)將坐席割開,表示志趣不同,要和華歆分座.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二則 《期行》、《乘船》的譯文 -
    天水市錐面: ______[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shí)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的譯文 -
    天水市錐面: ______ 《陳太丘與友期》 【選自】《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 【譯 文】 陳太丘和朋友預(yù)先約定好一起出行,預(yù)定在中午時(shí)分,約定的時(shí)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dāng)他離去以后,他的朋友才來到. 陳太丘的兒子陳元...
  • 愛新覺羅沿13724047547: 世說新語翻譯.
    天水市錐面: ______ 世說新語》 南北朝時(shí)期記述后漢至南朝劉宋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撰,梁劉峻(字孝標(biāo))注.漢代劉向曾著《世說》,早已亡佚.該書原名《世說》,后人為與劉向書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
  • 亚洲人成桃花岛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麻豆京东水蜜桃果冻传媒| 国产第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三年片免费观看国语|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