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三秋”的詩句大全(124句)
“三秋”開頭的詩句
1、萬里同為客,三秋契不凋。——出自唐·盧照鄰《還京贈別》
2、萬里天浮水,三秋露洗空。——出自元·李齊賢《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
3、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jié)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4、九夏高眠無暑氣,三秋結(jié)實有新瓜。——出自元·尹志平《瑞鷓鴣 詠西山》
5、九日報仙家,三秋轉(zhuǎn)歲華。——出自唐·趙彥伯《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花字》
6、半夜魚龍沸,三秋河漢明。——出自南宋·文天祥《山中泛舟觴客》
7、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出自唐·駱賓王《詠懷》
8、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出自唐·沈佺期《白蓮花亭侍宴應制》
9、河漢雖云闊,三秋尚有期。——出自唐·織女《贈郭翰二首》
10、九辨人猶擯,三秋雁始過。——出自唐·張說《荊州亭入朝》
11、十年倡家婦,三秋邊地人。——出自唐·李嶠《倡婦行》
12、五里無因霧,三秋只見河。——出自唐·李商隱《鏡檻》
13、八表歡無事,三秋賀有成。——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晉朝饗樂章·四舉酒》
14、九日重陽節(jié),三秋季月殘。——出自唐·崔善為《九月九日》
15、九日泣黃花,三秋悲白露。——出自唐·李端《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
“三秋”結(jié)尾的詩句
1、離汗漫飄蓬九有,向壺山小隱三秋。——出自元·阿魯威《雙調(diào) 山鬼》
2、龍吟雜虎嘯,九夏含三秋。——出自宋·陳與義《過君山不獲登覽》
3、路遙千萬里,人別十三秋。——出自唐·賈島《懷博陵故人》
4、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出自宋·李彌遜《水調(diào)歌頭》
5、故舊相思空萬里,妻孥不見滿三秋。——出自南宋·文天祥《有感》
6、柳殘花謝宛三秋,雨閣云低風撼樓。——出自近代·陳去病《哭鈍初》
7、燈里偶然同一笑,書來已似隔三秋。——出自宋·陳與義《次韻謝表兄張元東見寄》
8、宋玉怨三秋,張衡復四愁。——出自唐·李嘉祐《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
9、頗厭人間枯槁句,裁云剪月畫三秋。——出自明·陳子龍《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歸復相訪,贈之以詩》
10、信甲子題詩五柳,算庚寅合賦三秋。——出自元·阿魯威《雙調(diào) 山鬼》
11、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歲。——出自宋·呂渭老《卜算子》
12、誰分迢迢經(jīng)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出自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百問中文原創(chuàng)
13、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出自唐·李白《江夏行》
14、違別未幾日,一日如三秋。——出自唐·趙微明《雜曲歌辭·古離別》
15、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出自宋·謝驛《杭州》
16、六載遠相憶,一日似三秋。——出自元·謝應芳《水調(diào)歌頭 再和寄酬袁子英蕭寺》
17、思君帶將緩,豈直日三秋。——出自唐·獨孤及《將赴京答李紓贈別》
18、與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出自北宋·黃庭堅《寄懷藍六在延平》
19、直發(fā)上沖冠,壯氣橫三秋。——出自唐·盧照鄰《詠史四首》
20、為別未幾日,去日如三秋。——出自唐·趙徵明《思歸》
21、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出自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22、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彌敦。——出自唐·吳筠《過天門山懷友》
“三秋”在中間的詩句
1、爽氣三秋近,浮生一笑稀。——出自唐·溫庭筠《題僧泰恭院二首》
2、空山搖落三秋暮,螢過疏簾月露團。——出自唐·武元衡《宿青陽驛》
3、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出自唐·苗發(fā)《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
4、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出自唐·盧照鄰《昭君怨》
5、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出自唐·鄭愔《塞外三首》
6、玄子蹙迫三秋盡,青女摧殘一夜空。——出自北宋·黃庭堅《陳季張有蜀芙蓉長飲客至開輒剪去作詩戲之》
7、昔從九春徂,方此三秋遇。——出自唐·任希古《和李公七夕》
8、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出自唐·李商隱《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9、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出自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10、漢壘三秋靜,胡沙萬里空。——出自唐·劉禹錫《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
11、虜騎三秋入,關(guān)云萬里平。——出自唐·盧照鄰《雨雪曲》
12、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頃間。——出自唐·杜甫《茅堂檢校收稻二首》
13、三秋倦行役,千里泛歸潮。——出自唐·駱賓王《晚泊河曲》
14、鳴蟬性分殊迂闊,空解三秋噪夕陽。——出自唐·徐夤《蝴蝶二首》
15、堂堂一年長,渺渺三秋闊。——出自宋·陳與義《別大光》
16、涼似三秋景,清無九陌塵。——出自唐·唐彥謙《上巳》
17、三秋稽顙叩真靈,龍虎交時金液成。——出自唐·佚名《太白山魔誑道士詩》
18、三秋陌上早霜飛,羽獵平田淺草齊。——出自唐·佚名《雜曲歌辭·排遍第一》
19、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時。——出自唐·白居易《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
20、遺簪可惜三秋白,蠟燭猶殘一寸紅。——出自唐·溫庭筠《晚坐寄友人》
21、令節(jié)三秋晚,重陽九日歡。——出自唐·李嶠《九日應制得歡字》
22、青女三秋節(jié),黃姑七日期。——出自唐·趙彥昭《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23、三秋每為仙題想,一日多因累句傾。——出自唐·陸龜蒙《寒夜文宴得驚字》
24、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出自唐·劉禹錫《贈眼醫(yī)婆羅門僧》
25、曾經(jīng)庾亮三秋月,下盡羊曇兩路棋。——出自唐·李郢《上裴晉公》
26、野心一片湖云外,灝氣三秋海日旁。——出自清·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27、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出自宋·吳文英《思佳客》
28、散漫三秋雨,疏蕪萬里煙。——出自唐·郎士元《賦得長洲苑送李惠》
29、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出自宋·朱晞顏《南歌子》
30、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出自唐·白居易《太湖石》
31、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風。——出自唐·白居易《題噴玉泉》
32、三秋客路湖光外,萬里鄉(xiāng)關(guān)楚邑東。——出自唐·杜荀鶴《秋日湖外書事》
33、雨散三秋別,風傳一字書。——出自唐·包佶《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
34、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出自清·屈大均《魯連臺》
35、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出自唐·溫庭筠《西江上送漁父》
36、城閉三秋雨,帆飛一夜風。——出自唐·許渾《送韓校書》
37、三秋倚練飛金盞,洞庭波定平如刬。——出自唐·張碧《秋日登岳陽樓晴望》
38、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出自唐·杜審言《登襄陽城》
39、春三秋九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出自明·唐寅《一年歌》
40、三秋木落半年客,滿地月明何處砧。——出自唐·薛能《秋夜旅舍寓懷》
41、落成恰值三秋半,為我吹開白兔宮。——出自宋·馮取洽《自題交游風月樓》
42、畫屏繡閣三秋雨,香唇膩臉偎人語。——出自唐·歐陽炯《菩薩蠻》
43、風月三秋興,尊罍一笑同。——出自宋·曾覿《南柯子》
44、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出自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45、三秋北地雪皚皚,萬里南翔渡海來。——出自唐·盧照鄰《失群雁》
46、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寺間。——出自唐·杜荀鶴《霽后登唐興寺水閣》
47、愁見三秋水,分為兩地泉。——出自唐·沈佺期《隴頭水》
48、御氣三秋節(jié),登高九曲門。——出自唐·于經(jīng)野《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樽字》
49、菜剪三秋綠,飧炊百日黃。——出自唐·王績《食后》
50、誰能招喚三秋月我欲憑陵萬里風。——出自南宋·陸游《雨後獨登擬峴臺》
51、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出自唐·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
52、悵望三秋后,參差萬里期。——出自唐·賈島《寄河中楊少尹》
53、夢澤三秋日,蒼梧一片云。——出自唐·宋之問《在荊州重赴嶺南》
54、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出自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
55、俱嘆三秋阻,共敘一宵歡。——出自唐·李治《七夕宴懸圃二首》
56、佛國三秋別,云臺五色連。——出自唐·戴叔倫《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三首》
57、三秋庭綠盡迎霜,惟有荷花守紅死。——出自唐·溫庭筠《懊惱曲》
58、三秋不見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出自北宋·王安石《詩奉送覺之奉使東川》
59、皎潔三秋月,巍峨百丈樓。——出自唐·劉辟《登樓望月二首》
60、三秋萬里五溪行,風里孤云不計程。——出自唐·方干《送僧南游》
61、定觀明月三秋夜,妙趣玄風九夏天。——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 贈郭公》
62、三秋多濕雨,十月見黃花。——出自元·王冕《對雨 其五》
63、天垂萬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氣間。——出自宋·趙子發(fā)《鷓鴣天》
64、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出自唐·盧照鄰《同臨津紀明府孤雁》
65、天畔三秋空復情,袖中一字無由得。——出自唐·皇甫冉《寄劉方平》
66、三秋方一日,少別比千年。——出自唐·楊炯《有所思》
67、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出自唐·楊炯《送臨津房少府》
68、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見搏擊三秋兵。——出自唐·劉禹錫《觀棋歌送儇師西游》
69、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開。——出自唐·李嶠《菊》
70、海月三秋別,江云一日同。——出自南宋·文天祥《和前人賦別》
71、回首三秋如一夢,夢中不覺到新安。——出自元·耶律楚材《過夏國新安縣》
72、藥石三秋病,風波萬里身。——出自南宋·陸游《舍北野望》
73、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葉盡紅。——出自唐·溫庭筠《盤石寺留別成公》
74、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出自宋·汪洙《神童詩》
75、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出自唐·李嶠《云》
76、煙塵永息三秋戍,瑞氣遙清九折河。——出自唐·崔鉉《進宣宗收復河湟詩》
77、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出自唐·蕭至忠《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馀字》
78、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出自唐·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菊》
79、白露三秋盡,清霜十月初。——出自元·丘處機《悟南柯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南柯子 西虢》
80、一宿三秋寺,閑忙與曉分。——出自唐·杜荀鶴《秋宿棲賢寺懷友人》
81、三秋告稔三農(nóng)慶,九日追歡九客同。——出自宋·李廷忠《鷓鴣天》
82、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出自唐·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
83、迢遞三秋夢,殷勤獨夜心。——出自唐·武元衡《夜坐聞雨寄嚴十少府》
84、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徹曉吟。——出自唐·王仁裕《放猿》
85、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出自清·乾隆《盧溝曉月》
86、豈謂三秋節(jié),重傷千里分。——出自唐·孔紹安《別徐永元秀才》
87、三秋異鄉(xiāng)節(jié),一紙故人書。——出自唐·白行簡《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zhuǎn)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帶“三秋”的詩句大全(124句)
9、頗厭人間枯槁句,裁云剪月畫三秋。——出自明·陳子龍《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歸復相訪,贈之以詩》10、信甲子題詩五柳,算庚寅合賦三秋。——出自元·阿魯威《雙調(diào) 山鬼》11、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歲。——出自宋·呂渭老《卜算子》12、誰分迢迢經(jīng)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出自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
秋的詩句,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5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58、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59、誰似東山老,談笑靜胡沙。葉夢得《水調(diào)歌頭秋色漸將晚》 6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6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62...
描寫秋天的古詩大全
40.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陳德武《水龍吟·東南第一名州》 41.冷眼盡歸圖畫上,認隔岸、微茫云屋。 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42.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米芾《水調(diào)歌頭·中秋》 43.砧聲已急不可緩,檐景既短難為長。 黃庭堅《秋懷二首》 44.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曹丕《燕歌行》...
金秋九月的優(yōu)美詩句精選131句
——李白《贈廬司戶》44、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45、時維九月,序?qū)偃铩!醪肚锶盏呛楦ネ蹰w餞別序》46、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47、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4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帶“三”的詩句大全(416句)
40、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出自唐·駱賓王《詠懷》41、二十舉秀才,三十為諫臣。——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42、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陽城。——出自唐·王建《贈王侍御》43、不然學仁貴,三矢平虜庭。——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詩十首·答箭鏃》44、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出自唐·白居易《九日...
悲秋的詩句250句詩詞
1、僅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2、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秦觀《浣溪沙》3、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瓊《浣溪沙》4、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悲秋的詩句。柳永《雨霖鈴》6、漸霜風凄緊,關(guān)河...
帶“秋色”的詩句大全(281句)
71、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出自唐·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72、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出自唐·白居易《太湖石》73、水遠浮秋色,河空洗夜氛。——出自北宋·王安石《和仲庶夜過新開湖憶沖之仲涂共泛》74、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出自唐·方干《寄杭州于郎中》75、...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的意思
出自鄭板橋的詩: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意思就是寫文章要刪除繁瑣啰嗦的地方,盡量簡短,就好像深秋里樹葉掉光的樹一樣只留主要的枝干“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意思就是寫文章要刪除繁瑣啰嗦的地方,盡量簡短,就好像深秋里樹葉掉光的樹一樣只留主要的枝干 73058 | 發(fā)布于2008-...
有秋的詩句
有秋的詩句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2、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李白《古風·其五十九》3、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4、《秋晚的江上》劉大白5、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
關(guān)于熱愛祖國的詩詞的句子244句
關(guān)于熱愛祖國的詩詞的句子244句1、當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長。2、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3、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4、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5、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fā)揮英氣。6、舟行碧波上,人
相關(guān)評說:
許昌縣圓帶: ______ 秋天的古詩大全 1、《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許昌縣圓帶: ______ 《私語》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顆憔悴的秋柳里, 一條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將黃未黃的秋葉上, 聽他親親切切喁喁唼唼, 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語情節(jié), 臨了輕輕將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里,一渦半轉(zhuǎn), 跟著秋流去. 這...
許昌縣圓帶: ______ 秋天景色: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許昌縣圓帶: ______ 《秋晚的江上》 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裷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一九二三年) 《鴿子》 胡適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
許昌縣圓帶: ______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是雄姿高華,臨霜不懼,從肅殺中發(fā)現(xiàn)亮點,樂觀灑脫的豪情令人回腸蕩氣. 時維九月,序?qū)偃?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
許昌縣圓帶: ______ 我來試試吧,加油啊!《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
許昌縣圓帶: ______ 秋扇見捐 秋實春華 秋收冬藏 秋水伊人 秋水盈盈 秋荼密網(wǎng) 秋行夏令 秋月春風 秋月春花 秋月寒江 社燕秋鴻 霜氣橫秋 望穿秋水 望秋先零 微察秋毫 葉落知秋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 一葉報秋 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葉知秋 一字千秋 盈盈秋水 ...
許昌縣圓帶: ______ 1、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 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xiāng)節(jié),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