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被打到大漠以北的匈奴人去了哪里,他們對歐洲民族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被漢武帝打到大漠以北的匈奴人后來去了哪里
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
漢武帝對匈奴的猛烈反擊,大傷了匈奴的元氣。到西漢晚期,匈奴發(fā)生了分裂,呼韓邪單于率部歸順漢朝,而流竄到中亞與漢朝為敵的郅支單于也被漢將陳湯以“明犯強(qiáng)漢者,雖遠(yuǎn)必誅”為理由消滅掉了,漢匈關(guān)系從此走向和解。東漢初年,在匈奴貴族中反漢的勢力重新抬頭,導(dǎo)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漢朝,而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jīng)常發(fā)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
而當(dāng)時東漢剛剛建立,國力還屬于恢復(fù)期,因此,直到漢明帝時,才發(fā)動了對北匈奴的反擊戰(zhàn)。公元73年,漢軍四路出擊北匈奴,竇固、耿忠的漢軍一直追擊到天山一帶,并奪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漢和帝時,又發(fā)動了針對北匈奴的反擊戰(zhàn),公元89年,竇憲、耿秉率領(lǐng)漢軍大敗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公元91年,漢軍再次出擊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單于,北單于只得向西逃竄。至此,東漢對北匈奴的戰(zhàn)爭取得了全面勝利,而與漢為敵的北匈奴,則受到漢與南匈奴的合擊,已無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竄。
北匈奴西遷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
與其說是西遷,還不如西逃貼切一些。在公元91年北單于戰(zhàn)敗后,率殘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沒于天山南北,實施掠奪。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殺死了漢將索班。為了對付西域的北匈奴,東漢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魯番一帶),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兩次擊敗北匈奴,西域的局勢開始穩(wěn)定。在班勇離職后,北匈奴勢力又重新抬頭,漢將斐岑于137年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漢將司馬達(dá)率漢軍出擊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開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北匈奴西遷的第二站:錫爾河流域
錫爾河是中亞的內(nèi)陸河,流經(jīng)今天的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國,注入咸海。在漢時,這里是康居國。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漢朝的反擊,已無法立足,大約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就不得而知了。
北匈奴西遷的第三站:頓河以東、里海以北
大約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現(xiàn)在頓河以東的阿蘭國,這段歷史在我國《北史.西域傳》和羅馬帝國的《歷史》中,都有過記載。北匈奴殺死了阿蘭國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北匈奴西遷的第四站:頓河以西、多瑙河以東
憑借著在阿蘭國的休整和補(bǔ)給,北匈奴徹底恢復(fù)了元氣,掠奪、貪婪的本性讓他們對頓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單于巴蘭姆伯爾的率領(lǐng)下,渡過了頓河,向東哥特人發(fā)動了進(jìn)攻,東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對手,經(jīng)過奮戰(zhàn),依然慘敗,一部分東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竄,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隨其后,追擊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經(jīng)今天的烏克蘭和摩爾多瓦)擺下軍陣,準(zhǔn)備迎擊匈奴,而匈奴人則趁夜晚偷偷從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襲西哥特人軍陣背后,西哥特人慘敗,只得向西逃竄至多瑙河。后經(jīng)羅馬帝國皇帝的批準(zhǔn),東、西哥特人得以渡過多瑙河,進(jìn)入到羅馬帝國避難。此后,由于羅馬帝國對哥特人殘酷的壓榨,逼迫哥特人又起兵反叛,公元378年,羅馬帝國皇帝瓦連斯親征哥特人,結(jié)果被哥特人殺死,帝國遭受到沉重打擊。而此時的匈奴,由于占據(jù)了南俄羅斯大草原,暫時穩(wěn)定了下來。
占據(jù)南俄羅斯草原后,匈奴人的活動
在打敗哥特人,占據(jù)南俄羅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開始急劇增加,同時,小部分的匈奴騎兵仍然在騷擾臨國:一股匈奴騎兵渡過了多瑙河,與哥特人一起騷擾羅馬帝國;另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84年進(jìn)攻美索不達(dá)米亞,攻占了愛德沙城;還有一股匈奴人于396年,侵入了薩珊波斯帝國。整體而言,匈奴人這段時期,基本是以在南俄羅斯草原休整為主,為下一步的大規(guī)模入侵積蓄力量。
匈奴烏爾丁大單于的活動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而此時的匈奴正處于烏爾丁大單于的統(tǒng)治。烏爾丁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曾對東羅馬帝國色雷斯省總督說過,凡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愿意,他都能征服。公元400年,匈奴在烏爾丁大單于領(lǐng)導(dǎo)下,又開始向西大規(guī)模入侵,一舉奪得了整個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這一事件的連鎖反應(yīng)就是逼迫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為躲避匈奴人,只得向西羅馬腹地進(jìn)軍,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西羅馬帝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烏爾丁大單于的宏圖大志還未實現(xiàn)就一命嗚呼了,公元408年,烏爾丁率軍騷擾東羅馬帝國,在搶得大量財物準(zhǔn)備撤退時,遭羅馬人的襲擊,烏爾丁大單于就這樣戰(zhàn)死在沙場。
匈奴帝國的建立
在疆土不斷擴(kuò)大的情況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tǒng)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在奧克塔爾大單于時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wěn)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dá)佩斯附近,這個軍事帝國成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最嚴(yán)重的威脅。烏爾丁大單于死后,匈奴帝國沉寂了一段時間,而在奧克塔爾大單于率領(lǐng)下,匈奴帝國又開始興盛起來,奧克塔爾死后,他的兄弟盧加繼承了王位。盧加大單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兩次蹂躪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逼迫東羅馬帝國皇帝向匈奴帝國年貢350磅黃金,此后,東羅馬帝國又被迫在邊境向匈奴帝國開放互市,來確保邊境的安寧,匈奴人的榮耀終于在西方找了回來。
阿提拉大單于統(tǒng)治的確立
434年,盧加單于去世,他的兩個侄兒阿提拉和布列達(dá)共同繼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領(lǐng)土。兩位單于即位不久,便發(fā)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zhàn)爭,要求東羅馬皇帝交出匈奴的叛逆,還要年貢翻番,由350磅黃金上漲到700磅黃金,東羅馬皇帝受武力脅迫,只得答應(yīng)。445年,布列達(dá)單于神秘的遇刺身亡,阿提拉成為匈奴帝國唯一的大單于。阿提拉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在他的率領(lǐng)下,整個歐洲都沉浸在對匈奴的恐懼之中,匈奴帝國的鼎盛時期來到了。
鼎盛時期的匈奴帝國
阿提拉大單于獨自掌權(quán)后,馬上就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不過戰(zhàn)爭的矛頭卻指向了北歐和東歐。在北歐和東歐,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倫三島,而許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戰(zhàn)敗,紛紛向匈奴投降。在鞏固了東方和北方后,阿提拉大單于在447年大舉進(jìn)犯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軍隊接連戰(zhàn)敗,匈奴的騎兵一直深入到達(dá)達(dá)尼爾海峽和希臘的溫泉關(guān),嚴(yán)重威脅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東羅馬帝國皇帝被迫求和,雙方在448年簽定和約,東羅馬除了馬上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鎊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黃金。至此,匈奴帝國的疆域東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盛極一時。而東羅馬帝國經(jīng)過匈奴的長期劫掠和年貢的沉重負(fù)擔(dān),財富已基本耗盡,于是,阿提拉大單于又將目光投向了西羅馬帝國。
阿提拉的高盧戰(zhàn)記
450年,阿提拉大單于在完成了對東、北、南的征服后,將矛頭指向了西羅馬帝國。該年,阿提拉派使者來到羅馬,要求娶西羅馬皇帝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為妻,并要求西羅馬帝國拿一半的國土作為嫁妝。如此過分和羞辱的要求,自然遭到西羅馬皇帝的拒絕,于是阿提拉大單于以此為借口發(fā)動了對西羅馬的戰(zhàn)爭。當(dāng)年,阿提拉集結(jié)了大批匈奴戰(zhàn)士以及被征服民族的仆從軍,號稱50萬,渡過萊茵河,向西羅馬的高盧(今法國)發(fā)動進(jìn)攻。高盧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獵物一樣,被匈奴人一個接一個地摧毀,最終匈奴軍主力又圍攻高盧重鎮(zhèn)奧爾良。
此時,面對共同的敵人,西羅馬人和西哥特人暫時放下他們的爭斗,組成聯(lián)軍來救援奧爾良。面對聯(lián)軍,阿提拉放棄了對奧爾良的圍攻,開始機(jī)動迂回,尋機(jī)與敵決戰(zhàn)。公元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軍與西羅馬、西哥特聯(lián)軍,在今天的巴黎市郊展開了大決戰(zhàn)。戰(zhàn)斗打得非常慘烈,僅過了一天,雙方戰(zhàn)死者就達(dá)15萬人,最終,西哥特國王戰(zhàn)死,余部也撤離戰(zhàn)場,而匈奴也損失慘重,無力再進(jìn)攻,只得退回萊茵河,重新積聚力量。
上帝之鞭對西羅馬的懲罰
452年,得到休整的匈奴帝國再次發(fā)動了對西羅馬的戰(zhàn)爭,被稱做“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開始了對西羅馬的懲罰。阿提拉率領(lǐng)的匈奴軍隊翻過了阿爾卑斯山,攻入了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地區(qū)遭到了匈奴人瘋狂的攻擊,北部所有的城市都被匈奴人摧毀。此后,匈奴人攻占了重鎮(zhèn)阿奎萊亞,揮師直搗帝國的首都羅馬城。西羅馬皇帝萬分驚恐,只得派羅馬教皇利奧一世與匈奴人議和。此時,匈奴軍中突發(fā)瘟疫,而東羅馬帝國的援軍也快到達(dá)羅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應(yīng)議和,但在撤軍前仍揚言,如果西羅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諾利亞公主送到匈奴,他還會來攻打西羅馬。就這樣,羅馬人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滿載著搶奪來的財物揚長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廢墟。
阿提拉神秘的死亡與匈奴帝國的瓦解
453年,阿提拉大單于又娶了一名少女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卻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兒子們?yōu)闋帄Z大單于之位,打起了內(nèi)戰(zhàn),匈奴帝國在瞬間瓦解崩潰了。匈奴帝國的內(nèi)戰(zhàn),給了被奴役民族以機(jī)會,454年,東哥特、吉皮底人組成聯(lián)軍,在匈牙利打敗了匈奴,從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個兒子妄圖重建匈奴帝國,發(fā)動了對多瑙河流域的東哥特人戰(zhàn)爭,遭到失敗。468年,他又發(fā)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zhàn)爭,結(jié)果自己戰(zhàn)死沙場,從此匈奴人逐漸沉寂了下去,直至被歷史徹底遺忘。
后記
匈奴帝國崩潰不久,深受匈奴摧殘以及匈奴引發(fā)的蠻族西遷影響的西羅馬帝國也徹底走向了絕路,公元476年,日耳曼雇傭軍攻占了羅馬城,末代皇帝、6歲的羅慕洛被俘虜,西羅馬帝國自此滅亡,標(biāo)志著歐洲封建時代的開始。
公元前 一二三年 二月,漢衛(wèi)青統(tǒng)六將軍擊匈奴。
公元前 一二二年 五月,匈奴入上谷。
公元前 一二一年 三月,霍去病擊匈奴。夏,去病再擊匈奴。匈奴入代、雁門。秋,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并其眾降漢。漢分徙匈奴前后降者子隴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五郡外為五屬國。
公元前 一二零年 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
公元前 一一九年 春,漢大攻匈奴。匈奴漠南無王庭。
公元前 一一五年 漢于原渾邪王地設(shè)酒泉郡,休屠王地設(shè)武威郡。
公元前 一一四年 匈奴伊秩邪死,烏維立。
公元前 一一二年 西羌結(jié)匈奴攻漢安故,圍抱罕。匈奴入五原。
公元前 一一一年 漢二將軍率騎入匈奴二千里,無功。
公元前 一一零年 十月,漢武帝北巡、登單于臺、向匈奴挑戰(zhàn),匈奴單于殺主張接見漢使者,拘漢使。
公元前 一零七年 秋,匈奴數(shù)擾漢邊。
公元前 一零五年 烏維死;詹師廬即單于位。匈奴王庭益西北。匈奴境大雨雪。國中不安。
公元前 一零四年 漢筑受降城于塞外。
公元前 一零三年 漢二萬騎侵匈奴,被殲,趙破奴被擒。匈奴入雙邊。
公元前 一零二年 詹師廬死,句犁湖即單于位。漢于五原塞外數(shù)百里至千里,筑城障。秋,匈奴入漢定襄、云中、酒泉、張掖等郡。
公元前 一零一年 漢使樓蘭王侯伺匈奴。冬,匈奴盡歸向所拘漢使,使人聘于漢。
公元前 一零零年 三月,漢使蘇武送匈奴使之留在漢者。武以密謀匈奴事發(fā),被拘。句犁湖死,且鞮侯立為單于。
公元前 九九年 五月,漢擊匈奴于天山。軍還,為匈奴所圍,大敗。李陵敗降匈奴。漢以匈奴叛王介和王成娩將.樓蘭兵擊車師,為匈奴救兵所敗。
公元前 九八年 秋,匈奴入雁門。
公元前 九七年 正月,漢分路擊匈奴,無功。
公元前 九六年 且鞮侯死,狐鹿姑即單于位。
公元前 九一年 秋,匈奴入上谷,五原。
公元前 九零年 三月,漢李廣利擊匈奴,敗降。匈奴介和王率六國兵攻車師。狐鹿姑致書漢武帝、約邊界。
公元前 八七年 冬,匈奴入朔方。
公元前 八五年 狐鹿姑死,壺衍鞮即單于位。匈奴爭亂。
公元前 八一年 匈奴與漢議和,釋蘇武歸。
公元前 八零年 匈奴入漢邊,大敗。
公元前 七九年 匈奴備漢進(jìn)攻,筑余吾水橋。
公元前 七七年 烏桓發(fā)匈奴先單于墓棘。匈奴與烏桓戰(zhàn)。
公元前 七二年 匈奴伐烏孫,漢救之。
公元前 七一年 五月,漢攻匈奴軍罷。冬,匈奴擊烏孫。匈境大雨雪。西、北、東鄰國進(jìn)攻。屬國瓦解。
公元前 六八年 壺衍鞮死,虛閭權(quán)渠立為單于。匈奴發(fā)屯兵備漢。秋,匈奴投屬之辱居種居左地者起兵,與甌脫戰(zhàn),敗而降漢。
公元前 六七年 漢鄭吉破車師,其王奔匈奴。
公元前 六四年 匈奴攻車師,鄭吉被圍,漢以車師地歸匈奴。
公元前 六零年 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將眾降漢。匈奴罷西域僮仆都尉。
公元前 五九年 匈奴擊車師。匈奴使人奉獻(xiàn)于漢,賀漢明年正旦。
公元前 五八年 丁零掠匈奴。單于使弟朝于漢。匈奴庭內(nèi)爭, 呼韓邪立。
公元前 五七年 七月,匈奴五單于爭立。郅支立為單于。
公元前 五六年 八月,匈奴屠營單于子右谷蠡王以相爭兵敗,降漢。十一月,匈奴左大將烏厲屈等降漢。
公元前 五五年 六月,漢設(shè)西河、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
公元前 五四年 正月,匈奴單于稱臣于漢,使弟右谷蠡王入侍漢。
公元前 五三年 正月,匈奴庭內(nèi)就降漢與否政策爭論。呼韓、郅支各遣子入侍漢。冬.匈奴單于賀漢正旦。
公元前 五二年 冬,呼韓邪請明年朝漢。
公元前 五一年 正月,呼韓邪入漢朝,漢授璽綬。二月,漢使騎送之歸國,允其居漢光祿塞下。
公元前 五零年 冬,呼韓、郅支各獻(xiàn)于漢。
公元前 四九年 正月,呼韓朝漢。 二月歸國。
公元前 四八年 漢使云中、五原輸谷,救呼韓邪困貧。
公元前 四四年 郅支殺漢使谷吉,徙帳康居。
公元前 四三年 呼韓邪北歸庭。與漢盟誓。
公元前 三六年 秋,漢西域都護(hù)甘延壽發(fā)西域兵攻入康居,殺郅支。匈奴隨郅支西遷者幾盡。
公元前 三三年 正月,呼韓邪朝漢。漢以王嬙嫁之。呼韓邪為漢保塞。
公元前 三一年 呼韓邪死,雕陶莫皋立為復(fù)株累若鞮單于。
公元前 二七年 匈奴單于使朝漢。
公元前 二五年 正月,雕陶莫皋朝漢。
公元前 二零年 雕陶莫皋死,且麇胥立為搜諧若鞮單于,搜諧使子入侍。
公元前 一二年 搜諧入漢,病死漢塞下。
公元前 十一年 且莫車立為車牙若鞮單于。
公元前 八年 車牙死,囊知牙斯立為烏株留若鞮單于。漢使單子獻(xiàn)地。
公元前 三年 匈奴單于請朝漢。
公元前 一年 正月,烏珠留入朝。
公元 二年 漢要王嬙須卜居次入侍。車師后王忤漢戊己校尉,亡入匈奴。婼羌去胡來王率妻子人民入匈奴。王莽迫匈奴允四條件;要匈奴改一字名。烏桓殺匈奴使者,拒絕納稅。
公元 九年 王莽換單于璽,授新章。
公元 十年 漢改匈奴單于為匈奴服于。備甲率三十萬攻匈奴,預(yù)分其地為十五國。
公元 十一年 王莽使人誘賂呼韓邪諸子。烏株留分告諸部入漢塞、大賂。車師降匈奴。
公元 十三年 烏株留死,成立為烏累若鞮單于。匈奴單于改左賢王為護(hù)于。
公元 十四年 匈奴請和。
公元 十五年 春,漢改匈奴單于為恭奴善于。
公元 十六年 漢擊匈奴、兵屯于邊。
公元 十八年 咸死,輿立為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單于。單于遣使向漢奉獻(xiàn)。漢迫匈奴大臣須卜當(dāng)至長安,拜為須卜單于。匈奴入漢邊。
公元 十九年 漢“豬突豨勇”擊匈奴。
公元 二一年 漢轉(zhuǎn)谷、帛到邊郡,備擊匈奴。
公元 二三年 冬,更始帝使人至匈奴。單于不再稱臣。
公元 二五年 盧芳稱西平王,結(jié)匈奴,匈奴立為漢皇帝。
公元 二七年 二月,漢漁陽太守彭寵自立為燕王。結(jié)匈奴。
公元 二八年 五月,匈奴助彭寵戰(zhàn),敗。
公元 二九年 十一月,漢五原李典等結(jié)匈奴,迎盧芳都九原,據(jù)五原等郡。
公元 三零年 十二月,漢馮異破盧芳、匈奴兵。匈奴遣使向漢奉獻(xiàn)。漢報命、通舊好。
公元 三十一年 三月,公孫述立瑰器為朔寧王。冬,盧芳所設(shè)云中、朔方太守降漢。
公元 三二年 十一月,隴西等郡附瑰囂。
公元 三三年 漢遷雁門吏民于太原。六月,匈奴敗漢兵。漢兵屯常山備匈奴。
公元 三四年 正月,漢吳漢破匈奴兵。漢省定襄郡,遷民于西河。
公元 三五年 漢省朔方牧并于并州。
公元 三六年 匈奴與烏桓助盧芳擾漢邊。
公元 三七年 二月,盧芳入匈奴。五月,匈奴入漢河?xùn)|。
公元 三八年 西域諸國苦匈奴重斂,請漢置都護(hù),不許。
公元 三九年 二月,吳漢攻匈奴。漢遷雁門、代、上谷吏民于居庸、常山關(guān)以東,避匈奴。匈奴左部轉(zhuǎn)居塞內(nèi)。十二月,匈奴護(hù)盧芳居高柳。
公元 四零年 十二月,盧芳降漢,被封代王。
公元 四一年 匈奴、烏桓、鮮卑連兵入漢塞。
公元 四二年 五月,盧芳又入匈奴。十年后死于此。
公元 四四年 五月,匈奴掠上黨等地。十二月,匈奴略天水等地。漢遷五原民于河?xùn)|。
公元 四五年 四月,安定屬國胡據(jù)青山。冬,匈奴入上谷。
公元 四六年 匈奴求和親。匈奴為烏桓所破,北遷。都善、車師均附匈奴。
公元 四六年 呼都而尸死,蒲奴立。匈奴連年蝗旱;
公元 四七年 薁鞬日逐王比使人奉匈奴地圖至西河,向漢求內(nèi)附。
公元 四八年 正月,日逐王比與八部大人叩漢五原塞,請為漢扦邊.漢許之。十月,比立為單于,是為“南”單于。 從此,匈奴被分稱為南、北匈奴。
公元 四九年 正月,漢祭彤賂鮮卑攻匈奴。南單于向漢稱藩。三月,使子入侍漢。
公元 五零年 正月,漢授南單于璽綬。聽入居云中,設(shè)使匈奴中郎將。夏,南單于部下內(nèi)訌,左賢王自立為單于,月余死。冬,北匈奴始攻南單于,漢使南單于,居西河美稷,使西河長吏以兵衛(wèi)之。南單于以兵屯八郡,為漢偵侯。
公元 五一年 北匈奴至漢武威,請和親。
公元 五二年 北匈奴使人向漢貢馬裘,請和親。
公元 五五年 北匈奴遣使向漢奉獻(xiàn)。
公元 五六年 比死,莫立為臣浮尤鞮勞單于。一年后,汗立為何伐于慮鞮單于。
公元 五九年 正月,漢明堂大禮,南匈奴侍子助祭。汗死,適立為醯僮尸逐侯鞮單于。
公元 六二年 十一月,北匈奴擾五原。十二月,擾云中,南單于擊卻之。單于適死,蘇立為丘徐車林鞮單于,數(shù)月死。
公元 六三年 長立為胡邪尸逐侯鞮單于。
公元 六四年 北匈奴向漢求市,許之。
公元 六五年 三月,漢鄭眾使北匈奴還。悉南、北匈奴交通狀,屯營五原曼柏以防之。十月,北匈奴擾西河諸郡。
公元 六六年 二月,南匈奴使子入漢學(xué)。
公元 七二年 十二月,漢耿秉、竇固等屯涼州,備擊匈奴。
公元 七三年 二月,漢四路擊北匈奴。竇固取伊吾廬、余無功。漢斑超使西域,殺北匈奴使者。九月,北匈奴大入云中。
公元 七四年 八月,漢令諸屬國囚任兵,赴軍營
公元 七五年 三月,北匈奴破車師后王,圍金滿城。七月,北匈奴圍攻漢耿恭。十一月,北匈奴圍柳中城。又攻耿恭于疏勒城。
公元 七六年 漢邊郡兵與南單于,共攻北匈奴。
公元 七七年 三月,北匈奴復(fù)據(jù)伊吾地。
公元 八三年 六月,北匈奴三木樓普大入請降漢。
公元 八四年 北匈奴向漢請市,許之。大且渠驅(qū)牛、羊至關(guān)市,為南單于抄掠而去。
公元 八五年 北匈奴大人降漢者七三人。西域、丁零、鮮卑共攻匈奴,單于遠(yuǎn)走。冬,北匈奴聲言回?fù)裟蠁斡冢瑵h使南單于還所掠。單于長死,宣立為伊屠于閭鞮單于。
公元 八七年 七月,鮮卑大破北匈奴,殺尤留單于。十月,北匈奴大亂,五十八部二八萬口降漢。
公元 八八年 七月,北匈奴饑亂,降南單于者歲數(shù)千人。南單于請漢兵擊北匈奴。宣死,屯屠河立為休蘭尸,逐侯疑單于。
公元 八九年 六月,漢竇憲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勒石燕然。北單于向漢奉獻(xiàn)。
公元 九零年 二月,漢復(fù)設(shè)西河、上郡屬國都尉。五月,竇憲攻北匈奴伊吾廬地。九月,北單于向漢稱臣。十月,南單于與漢兵襲北匈奴。
公元 九一年 二月,竇憲破北匈奴于金微山。單于遠(yuǎn)走。北匈奴于除鞬立為單于,至蒲類海、款漢塞請降。
公元 九二年 正月,漢授于除鞬單于璽緩,屯伊吾,以兵監(jiān)護(hù)之
公元 九三年 正月,于除鞬率眾北歸,北匈奴殘破,鮮卑據(jù)其地,匈奴余種十余萬落自稱鮮卑。屯屠河死,安國立為單于。
公元 九四年 正月,安國與師子不和。安國被屬下殺。師子立為亭獨尸逐侯鞮單于。十一月,北匈奴新降者十五部二十余萬人擁逢侯為單子而起事。漢、鮮卑攻逢侯。
公元 九六年 五月,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zhàn)出塞。七月,漢追擊。遷其余眾于安定,北地。冬,逢侯左部萬余人降漢。
公元 九八年 師子死,檀立為萬氏尸逐鞮單于。
公元 一零四年 十一月,北匈奴稱臣,愿和親,漢不許。
公元 一零五年 北匈奴至敦煌貢獻(xiàn),請漢修故約,漢不許。
公元 一零九年 九月,南匈奴骨都侯與鮮卑大人、雁門烏桓連兵犯五原,敗漢兵,圍美稷。十一月,漢兵破南匈奴薁鞬日逐王。
公元 一一零年 正月,耿夔、梁堇兵破南單于。二月,南匈奴攻常山。三月,南單于降漢,還所掠漢男女及羌所賣入匈奴者。
公元 一一六年 漢與南單于破先零羌于靈州。
公元 一一八年 春,逢侯降漢。
公元 一一九年 北匈奴復(fù)役屬西域諸國。
公元 一二零年 三月,北匈奴結(jié)車師后王,殺漢使,逐車師前王。
公元 一二三年 四月,北匈奴數(shù)擾河西,漢班勇屯柳中以遏之。十一月,鮮卑攻南單子於曼柏。
公元 一二四年 正月,班勇發(fā)西域兵攻北匈奴伊蠡王于車師前庭。五月,南匈奴大人阿族以單子征調(diào)煩累,北走,漢追之,斬獲殆盡。檀死,拔被立為南單于。
公元 一二五年 七月,班勇斬匈奴在車師后庭之使者。
公元 一二六年 班勇發(fā)諸國兵擊北匈奴呼衍王。呼衍王遷居枯梧河上。北單于來援,勇逐之。鮮卑數(shù)寇南匈奴,求漢復(fù)障塞。
公元 一二七年 正月,漢與南匈奴破鮮卑其至鞬。
公元 一二八年 拔死,休利立為去特若尸逐就單子。
公元 一三三年 三月,漢與南匈奴擊鮮卑。
公元 一三四年 四月,車師后部擊北匈奴于閶吾隆谷。
公元 一三五年 春,北匈奴呼衍王攻車師后部。
公元 一三七年 八月,漢兵攻呼衍王。
公元 一四零年 四月,南匈奴句龍大人吾斯、車紐等攻西河、圍美稷、擾朔方。五月,漢破之。漢中郎將陳龜殺南單于。九月,吾斯立車紐為單于,結(jié)烏桓,羌胡,略并州、涼、幽、冀等地。漢遷西河、上郡、朔方于內(nèi)地。十二月,破車紐于馬邑,車紐降。
公元 一四二年 吾斯略并州。
公元 一四三年 六月,漢立守義王兜樓儲為單于。十一月,漢中郎將暗殺吾斯。
公元 一四四年 四月,漢破南匈奴左部。
公元 一四七年 兜樓儲死,車居兒立為伊陵尸逐就單于。
公元 一五一年 四月,呼衍王擾伊吾。
公元 一五三年 車師后王進(jìn)入匈奴。
公元 一五五年 七月,南匈奴左薁鞬臺耆,且渠伯德等攻美程,東羌應(yīng)之。漢招誘東羌破臺營,伯德等。
公元 一五六年 七月,鮮卑檀石槐盡有匈奴故地。
公元 一五八年 十二月,南匈奴諸部結(jié)烏桓、鮮卑擾沿邊九郡。漢誘烏桓殺匈奴屠各部帥,引兵擊南單于、破降之。
公元 一六六年 七月,鮮卑結(jié)南匈奴擾九邊。十二月,南匈奴、烏桓二十萬口降漢。
公元 一七四年 十二月,鮮卑擾北地,漢郡兵與屠各兵破之。
公元 一七七年 八月,漢與南匈奴兵擊鮮卑,大敗。車居兒死。
公元 一七八年 呼徵立為南單于。
公元 一七九年 漢中郎將殺呼徵,立羌渠。
公元 一八七年 十二月,屠各胡起事。
公元 一八八年 三月,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匈奴內(nèi)訌,一部與屠各胡合攻殺羌渠,其子于扶羅立為持至尸逐侯單子。起義者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九月,南單于于扶羅與白波、黃巾合攻河?xùn)|。
公元 一八九年 須卜骨都侯死。南單于虛其位,以老王行國事。
公元 一九一年 七月,於夫羅附董卓。
公元 一九二年 睦固結(jié)于於夫羅略。曹操破之于內(nèi)黃。
公元 一九三年 正月,黑山別部與於夫羅附袁述,屯封丘。六月,曹操擊屠各兵于常山,無功。
公元 一九五年 十一月,南匈奴右賢王去卑護(hù)衛(wèi)漢獻(xiàn)帝,擊退李榷、郭把兵。於夫羅死,呼廚泉立為單于。
公元 二零二年 九月,曹操擊降南單于。
公元 二一六年 七月,呼廚泉朝見魏,曹操留之,使去卑監(jiān)其國。分部為五,各立貴人為帥,以漢司馬監(jiān)之。
公元 二二零年 魏授呼廚泉魏璽綬。
公元290年,匈奴開始在阿蘭國周圍活動。
公元350年,匈奴滅阿蘭。
公元374年,攻入第聶伯河,與東哥特人戰(zhàn)。
公元375年,滅東哥特。
公元376年,匈奴大敗西哥特,后者逃入羅馬帝國境內(nèi)。
公元408年,烏丁王去世,奧克塔王朝開始,奧克塔成為國王(單于)。
公元434年,布雷達(dá)和阿提拉共同成為國王(單于),攻拜占庭,后者被迫開始向匈奴付700黃金年貢。
公元445年,布雷達(dá)去世,阿提拉獨掌大權(quán)。
公元447年,攻拜占庭,后者將年貢增到2100黃金。
公元451年,沙隆會戰(zhàn),西哥特與西羅馬聯(lián)軍勝阿提拉。
公元452年,匈奴人兵臨羅馬城,教皇里奧一世出城將阿提拉勸說回去。
公元453年,阿提拉去世,匈奴帝國崩潰。
公元468年,阿提拉一兒子發(fā)動對拜占庭的戰(zhàn)爭,自己戰(zhàn)敗死去。
從此,匈奴人從歷史上消失了,很可能被同化到保加利亞人中去。至于匈牙利的馬扎爾人,是不可能和匈奴人有關(guān)聯(lián)的。
后來打鬧歐洲的阿提拉,羅馬深受匈奴摧殘以及匈奴引發(fā)的蠻族西遷影響的西羅馬帝國也徹底走向了絕路,公元476年,日耳曼雇傭軍攻占了羅馬城,末代皇帝、6歲的羅慕洛被俘虜,西羅馬帝國自此滅亡,標(biāo)志著歐洲封建時代的開始。
誰有霍去病的介紹(詳細(xì)的!!!)^_^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展開全部 (前140—前117) 西漢名將,軍事家。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wèi)青的外甥。善騎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票姚校尉 ,隨衛(wèi)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余人 ,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驃騎將軍。于春、夏兩次率兵出...
西漢和東漢有沒有什么聯(lián)系?哪個更強(qiáng)?
因為西漢的漢武帝是真正把匈奴人趕到大漠以北的地區(qū),使他們再也不能威脅中原(后來匈奴人在歐洲闖出了一番事業(yè)),誕生了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等抗匈名將,西漢還有著名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灞橋地區(qū)出現(xiàn)了四大發(fā)明之一的——紙,開通了‘絲綢之路’,國土面積大于東漢,有蕭何、張良、韓信、呂后、樊噲、周昌、曹參、...
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主要是右賢王所部,為什么不打左賢王呢?
由此看來,從上谷到遼東這一帶以北以西都是屬于左賢王的匈奴人。烏桓暫時擺脫了匈奴的役屬,同時也結(jié)束了匈奴對這一帶的入侵,“匈奴遠(yuǎn)遁,而漠南無王庭”。需要說明的是,此處所說的“王庭”應(yīng)為左賢王王庭,非單于庭。左賢王的游牧區(qū)域,涉及匈奴的疆域,史籍記載的匈奴“各有分地”,也是在其統(tǒng)治...
漢朝的名人故事
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在戰(zhàn)場上,霍去病再三請戰(zhàn),衛(wèi)青便給了他八百騎兵。霍去病憑著一腔血氣驍勇,率領(lǐng)著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馳數(shù)百里尋找敵人蹤跡,結(jié)果他獨創(chuàng)的“長途奔襲”遭遇戰(zhàn)首戰(zhàn)告捷,斬敵二千余人,匈奴單于的兩個叔父一個斃命一個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
請介紹霍去病的一生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名將衛(wèi)青外甥,大司馬霍光兄長。善于騎射,勇猛果斷。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wèi)青,率領(lǐng)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長途奔襲、...
霍去病死亡真相:并非瘟疫是自殺
漢武帝時期的“文景之治”為反擊匈奴奠定的堅實的基礎(chǔ),也是匈奴人真正認(rèn)識到了漢人的可怕。武帝時期閃耀在大漠抗擊匈奴的兩位名臣事跡將千古流芳,衛(wèi)青和霍去病正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來的杰出將領(lǐng)。 抗擊匈奴的第一位杰出將領(lǐng)衛(wèi)青。 衛(wèi)青(?~公元前105年),字仲卿,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xùn)|平陽(今中國中西部...
中國古代的匈奴是中國人嗎
別跟我說什么“大漢族沙文主義”,沒必要。因為真正已經(jīng)依附漢朝的漢化匈奴,早就被融入“漢族”了。漢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全國都是華夏族,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說的“漢族”。漢化匈奴歸附漢朝之后,他們還會以匈奴人自居嗎?畢竟匈奴是敵人啊,被衛(wèi)青霍去病趕走了,長城以北再也見不到一個匈奴了。最后...
打匈奴?如果沒有文景二帝漢武帝就剩下做夢了
中國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國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間,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qū)。匈奴自漢武帝元光六年起開始受到漢朝軍隊的攻擊,漢武帝元朔六年匈奴將主力撤回漠北地區(qū),至漢武帝元狩四年匈奴國已經(jīng)完全退出漠南地區(qū)。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 公元前200年(漢高...
霍去病為大漢打下4座城,取了哪4個沿用至今的名字?
第一座城市就是甘肅酒泉。在公元前176年到公元前121年這50多年的時間里,酒泉一直是匈奴的居住地,被稱為“匈奴右地”。甚至還有一部分大月氏的族人生活在此,和匈奴保持著貿(mào)易。知道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直取河西,大破渾邪王,迫使匈奴殘部退到了玉門關(guān)外。這時漢朝派了幾十萬中原人...
漢武帝的個人享樂
世宗孝武帝徹,雄材偉略,承運濟(jì)世,大興漢室,北卻匈奴,南抵交趾,東巡于海,西絕大漠,極天罔地,莫不臣屬。更襲世家,推恩諸侯,盡得五岳,巡狩天下。罷黜百家...于是武帝派御史簿指責(zé)竇嬰,竇嬰情急下,想起當(dāng)初景帝遺詔,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于是派人把遺詔送給皇帝。可是武帝一查,尚書上并沒記載景帝崩時下過...
相關(guān)評說:
新縣疲勞: ______ 漢與匈奴的關(guān)系 秦漢之際,匈奴族在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的情況下,已經(jīng)建立了強(qiáng)大的奴隸... 國家的經(jīng)濟(jì)實力空前雄厚,反擊匈奴的條件完 全成熟了. 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的...
新縣疲勞: ______ 這兩位爺在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匈奴打到漠北了,害得人家匈奴都分裂了,一部分歸順了漢朝,一部分西遷. 當(dāng)然,也有不這么看的,說“漠北之戰(zhàn)”雖然是重創(chuàng)了匈奴,但并沒有完全使匈奴趴下,我們來看史料,并非如此.公元前99年,漢朝以...
新縣疲勞: ______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戰(zhàn)國末年,一個古老而強(qiáng)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堯舜時它稱做葷鬻(Xūnyù ),自稱是黃帝的后代.夏朝時與...
新縣疲勞: ______ 大概是受舅舅的影響,霍去病從小就喜歡騎射,而且胸有大志,不愿意在長安城中過皇家恩賜的安逸生活,總想著奮戰(zhàn)沙場,殺敵立功.元朔六年(前123年),漢武帝準(zhǔn)備發(fā)動對匈奴的更大規(guī)模的征討,不滿18歲的霍去病主動請戰(zhàn),漢武帝答...
新縣疲勞: ______ 匈奴的威脅,當(dāng)時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tǒng)領(lǐng)之下,逐漸征服各游牧民族,控弦四十余萬,對中原形成了巨大威脅.
新縣疲勞: ______ 樓蘭古國 夢中的人類樂園,活在歷史與傳說中的神秘國度樓蘭.關(guān)于海市蜃樓般的“... 漢獻(xiàn)帝時期,烏桓與袁紹共同對抗曹操.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遠(yuǎn)征烏桓,殺掉...
新縣疲勞: ______ 最西達(dá)到大宛國.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亞國名,位于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上、中游,當(dāng)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盆地.原始居民似以塞種為主.古希臘時代,亞歷山大東征,于錫爾河畔之俱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