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在榆社縣文化館的辦公室,現(xiàn)年已是80歲高齡的孫鋼山老人,右手握著金色電光紙纏繞的霸王鞭,一邊唱一邊跳,“2321|2321|2552|17|6532……”隨著自己哼唱的節(jié)奏,他不斷用霸王鞭磕打著左手、右肩、左肩、左大腿(平抬)、左手腕、右大腿(平抬)、右腳、左腳……他在地下不斷翻騰跳躍著,當跳到過門的時候,他蹲著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造型,儼然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小伙子在跳霸王鞭!
孫鋼山老人是榆社籍北泉溝村人,二十歲便在榆社一中擔任教師,后歷任榆社二中校長、榆社一中副校長。1983年被調(diào)任河南鄭州郵電學院教研室主任。孫鋼山老先生自幼好學,文理全能,從小耳濡目染,受社火、霸王鞭、土灘秧歌的影響和熏陶,酷愛文藝。曾經(jīng)在左權(quán)上學期間,回鄉(xiāng)教唱左權(quán)小花戲。在任教期間親自主演話劇《屈原》《新局長到來之前》、歌劇《三月三》《白毛女》選段等各類節(jié)目十余個,組織指導學生排練三句半、話劇、梁歷豎歌劇、晉劇、京劇樣板戲選段等數(shù)十個節(jié)目,在縣大禮堂公演和在下鄉(xiāng)宣傳中,都深受群眾歡迎。通過組織文體活動,充分培養(yǎng)橡大學生文體才能,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孫鋼山老先生過去經(jīng)常參與指導北泉溝村秧歌隊,排演《收租院》等大型歌舞演唱節(jié)目。還為所在學校編寫校歌,作詞譜曲。退休后,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鄭州市紫荊山老來樂歌舞團的主要成員,化妝演出節(jié)目,如《夫妻識字》《兄妹開荒》《過河》、湖南花鼓戲《李海砍樵》、黃梅戲《打豬草》等。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學校合唱團主要領(lǐng)導人,是河南省郵電太極拳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在《漳源詩詞》《鄭州武術(shù)詞刊》上,都能見到他的詩文。現(xiàn)在只要孫老帶頭參加的壽宴、婚禮及師生聯(lián)誼聚會活動,都會圖文并茂、有說有唱,舉辦得有聲有色。
三十多年過去了,孫老不僅鄉(xiāng)音未改,而且霸王鞭舞蹈及唱詞就如刻在他的腦海里一樣,舞蹈的每一個動作依舊那樣標準,唱詞里的每一個字依舊那般記憶清晰……
1935年,孫老出生在北泉溝村。在他兩三歲時,他就記得母親每天唱給他聽霸王鞭、秧歌戲及榆社的土灘秧歌。母親一邊在燈下做針線,一邊情不自禁地哼唱著這些口口相傳秧歌,花戲和霸王鞭調(diào),可見在榆社鄉(xiāng)里,霸王鞭流傳已很久遠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每個大人,更是孩子們熱切盼望的日子,因為他們可以盡情地觀看紅紅火火的農(nóng)村社火。
每年秋天,農(nóng)民的糧食都顆粒歸倉后,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終于可以休閑一冬天,舒展舒展筋骨。這時,農(nóng)村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條不紊地進入鬧社火的準備階段。社,是農(nóng)村以祭土神結(jié)成的一個小團體組織。小的一般一個村莊一社,大的村莊一個村莊有三四個社。每年,社里輪流選派十戶人家負責社里的組織管理,是義務,也是權(quán)利。這十戶人家,在整個冬天就忙忙碌碌地準備正月十五前后所需要的參拜三官神棚和祭祀各路神仙的所有貢品,燉大肉、炸丸子、蒸制面食、炸“蜜花扇子”等。所需要的貢品,數(shù)量非常大、品種非常多,整豬、整羊,盤盤碟碟,要擺滿整整十大供桌。其中,社里最大的任務是準備“社火”,就是在燈火輝煌中為祭神所表演的各種文武節(jié)目。從老古流傳下來,每個村里都有社火坊,有的叫秧歌坊、拳坊,社里每年負責請師傅,在社火坊里教授鬧社火的節(jié)目。每年都要教授、排練整整三個月,直到正月初七八出村表演。社火是本村人的一種榮耀和驕傲,表演的人員都是本村出落標致的大姑娘、俊小伙和熱愛文藝的老藝人。社火分為文社火和武社火,文社火包括土灘秧歌、小花戲、秧歌戲和霸王鞭等歌舞節(jié)目;武社火是武術(shù)節(jié)目,當時也叫國術(shù),榆社俗稱武圪欖,其中又分許多門派,如形意拳、六合拳、梅花拳、小紅拳等。
一過正月初一(過年),負責管社火的人便忙碌起來,糊燈籠、染吊掛、架燈山、搭神棚、砍松樹搭秋千。用車輪車軸制作“小鬼推磨”等健身游樂器具。派人去各家收集破舊犁鏵等生鐵,準備正月十五的晚上打鐵花。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拉鞭右放炮,穿新衣戴新帽,鑼鼓喧天好熱鬧!”正月十五鬧紅火,除了表演趕旱船、舞獅子、踩高蹺等異彩紛呈的歌舞節(jié)目,還有武術(shù)節(jié)目中的單練、對連、刀槍劍戟棍棒等器械對打,精彩奪目,虎虎生威,有聲有色。絲竹聲、鑼鼓聲、喊殺聲、叫好聲,場上場下響成一片。打鐵花、蕩秋千、放天燈、烤路火、猜燈謎等節(jié)目,五花八門,讓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
村里掌握打鐵花技術(shù)的老藝人,在正月十五六的下午,就開始生爐煉鐵,把生鐵都熬成滾燙的鐵水。在表演的時候,打鐵花的把式把鐵水舀入特制的木板模子里,然后用力一磕、二擊、三揚、四灑,霎間,絢爛繽紛的火星四射,布滿了整個村莊的天空,宛如耀眼的星星,比現(xiàn)在放的禮花還要精彩、養(yǎng)眼。
正月初七八,鬧社火開始。各社都出去走村串鄉(xiāng),表演各自的節(jié)目。正月十五的晚上,各社的文藝隊都集中在縣城,進行排街,順著縣城街道上壘摞火的各大商店進行定點演出。各個文藝隊都把他們排練最好的節(jié)目,展現(xiàn)給縣城的觀眾,演員非常賣力,觀眾擠得里三層外三層,道路水泄不通。
正月十五前后,各村各社也在神棚前的表演場地上,點燃稈草,壘起煤炭,點燃摞火。摞火越燒越旺,火苗跳躍,象征著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村里的男女老少,一邊看秧歌,一邊爭相拿著自家的饅頭貢品,圍在摞火堆旁燒烤,把面食貢品烤焦,趁熱吃掉,象征著消除病痛和災難,俗稱燒殘病。烤香的濃味,彌漫在整個村莊的上空。
最讓孫老終身難忘、記憶猶新的是霸王鞭。霸王鞭不僅舞蹈優(yōu)美而且唱詞非常吸引人。孫老說,各種歌舞節(jié)目的唱詞對農(nóng)村的孩子們印象很深,往往是社火坊里的大人還沒有唱會,在旁邊觀看的孩子們已經(jīng)會唱了。這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唱詞,朗朗上口,對他們將來寫詩、作文以及終生的文藝修養(yǎng)影響都非常大。只要小時候記住的,一生都忘不了,甚至老了,都能想起當時的那段情景。
“趙州橋什么人修?玉石欄桿什么人留?什么人騎驢橋上過?什么人推車碾下一道溝么呀呼嗨!趙州橋來魯班爺修,玉石欄桿古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世宗(柴王爺)推車碾下一道溝么呀呼嗨!天上的桫欏什么人栽?地下的黃河什么人開?什么人把守三關(guān)口?什么人出家永不回來么呀呼嗨!天上的桫欏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黃河老龍王開,楊六郎把守三關(guān)口,韓湘子出家永不回來么呀呼嗨!”孫老再次拿起霸王鞭,動情地一邊唱一邊跳。他所跳的這支霸王鞭舞蹈用的是《小放牛》調(diào),歌詞和樂譜是縣文化館所有人員第一次聽到,非常珍重,趕忙收集。孫老一邊哼唱一邊兩只手不停地打著節(jié)奏,一邊哼唱樂譜,反復數(shù)次,幫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把唱詞和樂譜記錄了下來。孫老最后說,《小放牛》在鄉(xiāng)村中,非常流行,十分古老,但不知是從鄉(xiāng)村中走向京劇還是從京劇中移植到鄉(xiāng)村,它代表著我們鄉(xiāng)下原生態(tài)的下里巴人。
在孫老的記憶里,榆社縣霸王鞭鬧得最紅火、最好的是坂坡村和趙道峪村。當時表演霸王鞭的是四個人,兩男兩女,而且常常是男扮女裝。男子右手握霸王
易珍15873764965: 與同學人物訪談作文200字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一張[object Object]簡單的小木桌,旁邊一把早己磨得發(fā)亮的竹椅.小木桌上零散著一尊暗紅色的紫砂壺,壺邊幾只小茶杯中茶己半溫,卻依然時不時散發(fā)出淡淡的幽香……“ 你一定想不到,那平凡的竹椅上坐著的,正是當今社會聲蠻四海的...
易珍15873764965: ...玩家 聶鑫森 吳昌開著嶄新的寶馬車,行駛在鋪滿晨光的鄉(xiāng)村公路上.此行去青山橋楊家村,那里新建了一個釣魚基地.昨晚睡前,他習慣地翻翻報紙,副... -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4.鑒賞文學作品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B(A項錯在“主人公老人”,小說主人公應是吳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C項錯在“懸念首現(xiàn)、引人入勝”,小說開頭是起因描寫,...
易珍15873764965: 有關(guān)《朝花夕拾》有摘抄內(nèi)容50字,讀后感300字的讀書筆記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初讀《朝花夕拾》,我感覺它不像一部名著,反而像一位老朋友,多年不見在與你聊家...
易珍15873764965: 閱讀《駱駝祥子》完成以下隨筆 1:我眼中的老舍 2:祥子的三起三落 3:我看虎妞 4:祥子與小福子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我眼中的老舍 每當我在感到傷心難過時,都會想起幽默的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有很多經(jīng)典作品.他的作品總時不時“注...
易珍15873764965: 根據(jù)你的閱讀積累,在空格處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進入初中半個學期以來,在老師的引領(lǐng)下,我們泛舟書海,品讀美文.我們追隨老舍先生的足跡走進... -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明確濟南冬天的響晴;由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明確海倫?凱勒和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由《論語》明確孔子“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諄諄教誨. 答案: 響晴(溫晴、溫暖) 海...
易珍15873764965: 善變的初中老師 作文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校園中有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的人物,她知識淵博,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一講起課引經(jīng)據(jù)典,滔滔不絕,讓你沉迷其中,愛上語文.她又寫得一手好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可謂,文武...
易珍15873764965: 作文:我心愛的文具盒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我的文具盒是一年前媽媽給我買的,雖然它已經(jīng)“老”了,但我還是十分珍惜它. 我的文具盒是用鐵皮做成的.拿在手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上面的畫.左邊有一個趴在地上的大臉花貓,它臉上呈現(xiàn)出一...
易珍15873764965: 寫一篇端午節(jié)的文章.仿照汪曾祺老先生的寫作風格.不少于600字. -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
易珍1587376496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自然段抓住了這些景物的什么特點? -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捉住景物的特點:碧綠、光滑、高大、紫紅,用了聽視觸味覺這四種,形色聲味俱全. 這個世界是由色調(diào)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組成的.先是百草園,顧名思義,是個荒涼的地方,如作品所說,“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
孫鋼山老人是榆社籍北泉溝村人,二十歲便在榆社一中擔任教師,后歷任榆社二中校長、榆社一中副校長。1983年被調(diào)任河南鄭州郵電學院教研室主任。孫鋼山老先生自幼好學,文理全能,從小耳濡目染,受社火、霸王鞭、土灘秧歌的影響和熏陶,酷愛文藝。曾經(jīng)在左權(quán)上學期間,回鄉(xiāng)教唱左權(quán)小花戲。在任教期間親自主演話劇《屈原》《新局長到來之前》、歌劇《三月三》《白毛女》選段等各類節(jié)目十余個,組織指導學生排練三句半、話劇、梁歷豎歌劇、晉劇、京劇樣板戲選段等數(shù)十個節(jié)目,在縣大禮堂公演和在下鄉(xiāng)宣傳中,都深受群眾歡迎。通過組織文體活動,充分培養(yǎng)橡大學生文體才能,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孫鋼山老先生過去經(jīng)常參與指導北泉溝村秧歌隊,排演《收租院》等大型歌舞演唱節(jié)目。還為所在學校編寫校歌,作詞譜曲。退休后,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鄭州市紫荊山老來樂歌舞團的主要成員,化妝演出節(jié)目,如《夫妻識字》《兄妹開荒》《過河》、湖南花鼓戲《李海砍樵》、黃梅戲《打豬草》等。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學校合唱團主要領(lǐng)導人,是河南省郵電太極拳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在《漳源詩詞》《鄭州武術(shù)詞刊》上,都能見到他的詩文。現(xiàn)在只要孫老帶頭參加的壽宴、婚禮及師生聯(lián)誼聚會活動,都會圖文并茂、有說有唱,舉辦得有聲有色。
三十多年過去了,孫老不僅鄉(xiāng)音未改,而且霸王鞭舞蹈及唱詞就如刻在他的腦海里一樣,舞蹈的每一個動作依舊那樣標準,唱詞里的每一個字依舊那般記憶清晰……
1935年,孫老出生在北泉溝村。在他兩三歲時,他就記得母親每天唱給他聽霸王鞭、秧歌戲及榆社的土灘秧歌。母親一邊在燈下做針線,一邊情不自禁地哼唱著這些口口相傳秧歌,花戲和霸王鞭調(diào),可見在榆社鄉(xiāng)里,霸王鞭流傳已很久遠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每個大人,更是孩子們熱切盼望的日子,因為他們可以盡情地觀看紅紅火火的農(nóng)村社火。
每年秋天,農(nóng)民的糧食都顆粒歸倉后,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終于可以休閑一冬天,舒展舒展筋骨。這時,農(nóng)村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條不紊地進入鬧社火的準備階段。社,是農(nóng)村以祭土神結(jié)成的一個小團體組織。小的一般一個村莊一社,大的村莊一個村莊有三四個社。每年,社里輪流選派十戶人家負責社里的組織管理,是義務,也是權(quán)利。這十戶人家,在整個冬天就忙忙碌碌地準備正月十五前后所需要的參拜三官神棚和祭祀各路神仙的所有貢品,燉大肉、炸丸子、蒸制面食、炸“蜜花扇子”等。所需要的貢品,數(shù)量非常大、品種非常多,整豬、整羊,盤盤碟碟,要擺滿整整十大供桌。其中,社里最大的任務是準備“社火”,就是在燈火輝煌中為祭神所表演的各種文武節(jié)目。從老古流傳下來,每個村里都有社火坊,有的叫秧歌坊、拳坊,社里每年負責請師傅,在社火坊里教授鬧社火的節(jié)目。每年都要教授、排練整整三個月,直到正月初七八出村表演。社火是本村人的一種榮耀和驕傲,表演的人員都是本村出落標致的大姑娘、俊小伙和熱愛文藝的老藝人。社火分為文社火和武社火,文社火包括土灘秧歌、小花戲、秧歌戲和霸王鞭等歌舞節(jié)目;武社火是武術(shù)節(jié)目,當時也叫國術(shù),榆社俗稱武圪欖,其中又分許多門派,如形意拳、六合拳、梅花拳、小紅拳等。
一過正月初一(過年),負責管社火的人便忙碌起來,糊燈籠、染吊掛、架燈山、搭神棚、砍松樹搭秋千。用車輪車軸制作“小鬼推磨”等健身游樂器具。派人去各家收集破舊犁鏵等生鐵,準備正月十五的晚上打鐵花。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拉鞭右放炮,穿新衣戴新帽,鑼鼓喧天好熱鬧!”正月十五鬧紅火,除了表演趕旱船、舞獅子、踩高蹺等異彩紛呈的歌舞節(jié)目,還有武術(shù)節(jié)目中的單練、對連、刀槍劍戟棍棒等器械對打,精彩奪目,虎虎生威,有聲有色。絲竹聲、鑼鼓聲、喊殺聲、叫好聲,場上場下響成一片。打鐵花、蕩秋千、放天燈、烤路火、猜燈謎等節(jié)目,五花八門,讓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
村里掌握打鐵花技術(shù)的老藝人,在正月十五六的下午,就開始生爐煉鐵,把生鐵都熬成滾燙的鐵水。在表演的時候,打鐵花的把式把鐵水舀入特制的木板模子里,然后用力一磕、二擊、三揚、四灑,霎間,絢爛繽紛的火星四射,布滿了整個村莊的天空,宛如耀眼的星星,比現(xiàn)在放的禮花還要精彩、養(yǎng)眼。
正月初七八,鬧社火開始。各社都出去走村串鄉(xiāng),表演各自的節(jié)目。正月十五的晚上,各社的文藝隊都集中在縣城,進行排街,順著縣城街道上壘摞火的各大商店進行定點演出。各個文藝隊都把他們排練最好的節(jié)目,展現(xiàn)給縣城的觀眾,演員非常賣力,觀眾擠得里三層外三層,道路水泄不通。
正月十五前后,各村各社也在神棚前的表演場地上,點燃稈草,壘起煤炭,點燃摞火。摞火越燒越旺,火苗跳躍,象征著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村里的男女老少,一邊看秧歌,一邊爭相拿著自家的饅頭貢品,圍在摞火堆旁燒烤,把面食貢品烤焦,趁熱吃掉,象征著消除病痛和災難,俗稱燒殘病。烤香的濃味,彌漫在整個村莊的上空。
最讓孫老終身難忘、記憶猶新的是霸王鞭。霸王鞭不僅舞蹈優(yōu)美而且唱詞非常吸引人。孫老說,各種歌舞節(jié)目的唱詞對農(nóng)村的孩子們印象很深,往往是社火坊里的大人還沒有唱會,在旁邊觀看的孩子們已經(jīng)會唱了。這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唱詞,朗朗上口,對他們將來寫詩、作文以及終生的文藝修養(yǎng)影響都非常大。只要小時候記住的,一生都忘不了,甚至老了,都能想起當時的那段情景。
“趙州橋什么人修?玉石欄桿什么人留?什么人騎驢橋上過?什么人推車碾下一道溝么呀呼嗨!趙州橋來魯班爺修,玉石欄桿古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世宗(柴王爺)推車碾下一道溝么呀呼嗨!天上的桫欏什么人栽?地下的黃河什么人開?什么人把守三關(guān)口?什么人出家永不回來么呀呼嗨!天上的桫欏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黃河老龍王開,楊六郎把守三關(guān)口,韓湘子出家永不回來么呀呼嗨!”孫老再次拿起霸王鞭,動情地一邊唱一邊跳。他所跳的這支霸王鞭舞蹈用的是《小放牛》調(diào),歌詞和樂譜是縣文化館所有人員第一次聽到,非常珍重,趕忙收集。孫老一邊哼唱一邊兩只手不停地打著節(jié)奏,一邊哼唱樂譜,反復數(shù)次,幫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把唱詞和樂譜記錄了下來。孫老最后說,《小放牛》在鄉(xiāng)村中,非常流行,十分古老,但不知是從鄉(xiāng)村中走向京劇還是從京劇中移植到鄉(xiāng)村,它代表著我們鄉(xiāng)下原生態(tài)的下里巴人。
在孫老的記憶里,榆社縣霸王鞭鬧得最紅火、最好的是坂坡村和趙道峪村。當時表演霸王鞭的是四個人,兩男兩女,而且常常是男扮女裝。男子右手握霸王
采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孫鋼山老先生自幼好學,文理全能,從小耳濡目染,受社火、霸王鞭、土灘秧歌的影響和熏陶,酷愛文藝。曾經(jīng)在左權(quán)上學期間,回鄉(xiāng)教唱左權(quán)小花戲。在任教期間親自主演話劇《屈原》《新局長到來之前》、歌劇《三月三》《白毛女》選段等各類節(jié)目十余個,組織指導學生排練三句半、話劇、歌劇、晉劇、京劇樣板戲選段等數(shù)十個節(jié)目,...
采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采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在榆社縣文化館的辦公室,現(xiàn)年已是80歲高齡的孫鋼山老人,右手握著金色電光紙纏繞的霸王鞭,一邊唱一邊跳,“2321|2321|2552|17|6532……”隨著自己哼唱的節(jié)奏,他不斷用霸王鞭磕打
相關(guān)評說:
圖們市傳動: ______ ”一張[object Object]簡單的小木桌,旁邊一把早己磨得發(fā)亮的竹椅.小木桌上零散著一尊暗紅色的紫砂壺,壺邊幾只小茶杯中茶己半溫,卻依然時不時散發(fā)出淡淡的幽香……“ 你一定想不到,那平凡的竹椅上坐著的,正是當今社會聲蠻四海的...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4.鑒賞文學作品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B(A項錯在“主人公老人”,小說主人公應是吳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C項錯在“懸念首現(xiàn)、引人入勝”,小說開頭是起因描寫,...
圖們市傳動: ______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初讀《朝花夕拾》,我感覺它不像一部名著,反而像一位老朋友,多年不見在與你聊家...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我眼中的老舍 每當我在感到傷心難過時,都會想起幽默的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有很多經(jīng)典作品.他的作品總時不時“注...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明確濟南冬天的響晴;由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明確海倫?凱勒和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由《論語》明確孔子“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諄諄教誨. 答案: 響晴(溫晴、溫暖) 海...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校園中有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的人物,她知識淵博,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一講起課引經(jīng)據(jù)典,滔滔不絕,讓你沉迷其中,愛上語文.她又寫得一手好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可謂,文武...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我的文具盒是一年前媽媽給我買的,雖然它已經(jīng)“老”了,但我還是十分珍惜它. 我的文具盒是用鐵皮做成的.拿在手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上面的畫.左邊有一個趴在地上的大臉花貓,它臉上呈現(xiàn)出一...
圖們市傳動: ______[答案]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
圖們市傳動: ______ 捉住景物的特點:碧綠、光滑、高大、紫紅,用了聽視觸味覺這四種,形色聲味俱全. 這個世界是由色調(diào)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組成的.先是百草園,顧名思義,是個荒涼的地方,如作品所說,“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