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僧三四輩”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三四輩”全詩
《與子坦子聿游明覺十四韻》
宋代 陸游
我自何山來,覓路占樓鐘。
聯(lián)翩兩葛巾,跌宕一短筇。
深谷已曛黑,夕陽猶半峰。
堂中千歲師,磊砢如古松。
殘僧三四輩,斗粟各自舂。
長廊久寂寞,香火亦闕供。
頗聞在世時(shí),一缽制惡龍,時(shí)時(shí)出雷雨,百里常年豐。
宿緣忽云盡,獻(xiàn)供無春農(nóng)。
饞烏晨攫飯,饑鼠夜穿墉。
而況我輩人,生世本不逢,胡不安汝分,終年抗塵容?靜觀興廢事,可洗芥蔕胸。
一笑下山去,村塢煙重重。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hào)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shí)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shí)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shí)賜進(jìn)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xué)庵筆記》等。
“殘僧三四輩”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三四輩”出自宋代陸游的《與子坦子聿游明覺十四韻》。“殘僧三四輩”全詩 《與子坦子聿游明覺十四韻》宋代 陸游 我自何山來,覓路占樓鐘。聯(lián)翩兩葛巾,跌宕一短筇。深谷已曛黑,夕陽猶半峰。堂中千歲師,磊砢如古松。殘僧三四輩,斗粟各自舂。長廊久寂寞,香火亦闕供。頗聞在世...
“殘僧四五輩”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四五輩”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的《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殘僧四五輩”全詩 《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宋代 黃庭堅(jiān) 市聲故在耳,一原謝塵埃。乳竇響鐘磬,翠峰麗昭回。俯看行磨蟻,車馬度城隈。水猶曹溪味,山自思公開。浮圖涌金碧,廣廈構(gòu)壞材。蟬蛻三百年,至今猿鳥哀。祖印平如水,有...
“殘僧六七輩”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六七輩”出自宋代曾幾的《寓廣教僧寺》。“殘僧六七輩”全詩《寓廣教僧寺》宋代 曾幾似病元非病,求閑方得閑。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野外無供給,城中斷往還。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作者簡介(曾幾)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hào)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
“野寺殘僧少”的出處是哪里
“野寺殘僧少”出自唐代杜甫的《山寺》。“野寺殘僧少”全詩《山寺》唐代 杜甫野寺殘僧少,山園細(xì)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作者簡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hào)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
“同來野僧六七輩”的出處是哪里
“同來野僧六七輩”的出處是哪里“同來野僧六七輩”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的《書摩崖碑后》。“同來野僧六七輩”全詩《書摩崖碑后》宋代 黃庭堅(jiān)春風(fēng)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
“殘僧野寺相依”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野寺相依”出自宋代晁補(bǔ)之的《臨江仙·信州作》。“殘僧野寺相依”全詩 《臨江仙·信州作》宋代 晁補(bǔ)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shí)。一個(gè)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作者簡介(晁補(bǔ)之)晁補(bǔ)之(公元1053...
“古寺殘僧少”的出處是哪里
“古寺殘僧少”出自宋代黃榦的《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古寺殘僧少”全詩《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宋代 黃榦古寺殘僧少,孤村碧樹圍。明朝山下路,愁絕望煙歸。【原題】: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峰芙蓉壽山紀(jì)行十首·過翠微院...
“殘僧識(shí)遺跡”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識(shí)遺跡”出自宋代張嵲的《吊和靖故居》。“殘僧識(shí)遺跡”全詩 《吊和靖故居》宋代 張嵲 頹垣已蕪漫,人事日蕭寂。賴近青蓮宮,殘僧識(shí)遺跡。傍連嵐領(lǐng)秀,面對湖光溢。惟應(yīng)此如昨,萬變非疇日。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積。振古盡如斯,徒然悵今昔。作者簡介(張嵲)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
“歲久殘僧屋”的出處是哪里
“歲久殘僧屋”出自宋代舒岳祥的《仆有書五千卷藏明恩山房亂后幸存胡山甫寄一》。“歲久殘僧屋”全詩 《仆有書五千卷藏明恩山房亂后幸存胡山甫寄一》宋代 舒岳祥 歲久殘僧屋,吾書故不塵。持經(jīng)入深竹,分韻與閑人。花氣聞慈像,松涼施四隣。細(xì)思貧最好,懷璧每壯身。【原題】:仆有...
“殘僧門徑靜于夜”的出處是哪里
“殘僧門徑靜于夜”出自宋代陳著的《四月八日攜子侄到上乘偶成》。“殘僧門徑靜于夜”全詩 《四月八日攜子侄到上乘偶成》宋代 陳著 白首猶堪數(shù)里行,相過一笑見山堂。殘僧門徑靜于夜,新夏林塘暖自涼。且借吟床娛半日,何妨歸笠戴斜陽。我來豈敢辭筋力,先隴松楸倚寺旁。作者簡介(陳著)(...
相關(guān)評說:
庫車縣摩擦: ______ “無情有性”是指有法性,不是佛性.無情可以成為有情眾生的依報(bào)環(huán)境,乃至如同佛土的清凈莊嚴(yán),但無情不能成佛. “頑石點(diǎn)頭”是心業(yè)所感,或是護(hù)法天神所使. 《大般泥洹經(jīng)》說:“乳蜜綿繒珂貝谷米作熟肉想,一切草木作壽命想,如是說者我所不聽.作是說者,當(dāng)知是輩外道弟子.隨我所聽而能行者,是我弟子.不說四大有壽命想,如是說者,當(dāng)知是為佛說經(jīng)律.”(卷第四)
庫車縣摩擦: ______ 不知這首可不可以 清人王士禎《題秋江獨(dú)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dú)釣一江秋.
庫車縣摩擦: ______ 齊豫《蓮花處處開》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lián):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shí)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gè)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gè)世界,而整個(gè)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庫車縣摩擦: ______ 一個(gè)孤僧獨(dú)自歸,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shí)分,杜鵑謝豹子規(guī)啼. 這首詠和尚的詩是個(gè)羅嗦詩,詩中每一句組詞都堆疊同樣的概念,說同一回事,堆砌詞藻、累贅羅嗦,讓人啼笑皆非. 出自明代馮夢龍的文言筆記、幽默小說集《古今譚概》.
庫車縣摩擦: ______ 書中對仗: 惟獨(dú)干莫寶光,深藏地肺,渺難追探; 不似豐城劍氣,上射穹霄,可以跡象. 18佛,54仙,36邪...
庫車縣摩擦: ______ 牙牌令 [說明] 牙牌令是賈母兩宴大觀園席上行的酒令. 牙牌,又稱骨牌、牌九,舊時(shí)... ——是個(gè)莊稼人(罷).中間“三四”綠配紅.——大火燒了毛毛蟲.右邊“幺四”...
庫車縣摩擦: ______ 無題 (李商隱) 晚唐 相見時(shí)難別亦然,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庫車縣摩擦: ______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 精神震動(dòng),不但人行腳下覺得輕了 許多, 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茍安的行動(dòng).”
庫車縣摩擦: ______ 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 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 斷齏數(shù)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庫車縣摩擦: ______ “天涯何處無芳草”出自蘇東坡的《蝶戀花》,原文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shí),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感慨春天不能永駐,唱的是“花褪殘紅青杏小”、“枝上柳綿吹又少”.又用“天涯何處無芳草”強(qiáng)自振奮.多少年過去了,隨著時(shí)間的推移,不知道是誰在“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后面加了“何必單戀一枝花”,變成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這句話成為后來人失戀時(shí)最好的振奮口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