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空煙四遠(yuǎn)”的出處是哪里
“渺空煙四遠(yuǎn)”全詩
《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
宋代 吳文英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
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
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
問蒼波無語,華發(fā)奈山青。
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
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翻譯及注釋
翻譯
極目遠(yuǎn)眺四方,縹緲的長空萬里,云煙渺茫向四處飄散。不知是何年何月,青天墜下的長星。幻化出這座蒼翠的山崖,云樹蔥籠,幻化出上面有殘滅的春秋霸主吳王夫差的宮城,美人西施就藏嬌館娃宮。幻化出氣壯山河的霸業(yè)英雄。靈巖山前的采香徑筆直如一支弓箭,凄冷秋風(fēng)刺人眼睛。污膩了的流水中漂流著當(dāng)年每人用來化妝的脂粉,沾染得岸上的花朵都帶了點腥。耳邊仿佛傳來陣陣清脆的聲響,不知是美人穿著木屐走在響廊的余音,還是風(fēng)吹秋葉發(fā)出颯颯的凄涼之聲。
深宮中吳王沉醉于酒色,以亡國亡身的悲劇留下讓后人恥笑的話柄。只有頭腦清醒的范蠡,在太湖上垂釣,功成身退。我想問蒼茫的水波,到底是什么力量主宰著歷史的興衰盛亡。蒼波也無法回答,默默無聲。我的滿頭白發(fā)正是愁苦無奈之結(jié)果,而無情的群山,卻依舊翠蒼青青。江水浩瀚包涵著無垠的長空。我獨自憑倚高欄鳥瞰遠(yuǎn)景,只見紛亂的幾只烏鴉,在夕陽的余暉下落下凄涼的洲汀。我連聲呼喚把酒取來,快快登上琴臺,去觀賞秋光與去霄齊平的美景。
注釋
八聲甘州:詞牌名。唐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八聲甘州》是從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詞前后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韻。亦有在起句增一韻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領(lǐng)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體,是變格。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
靈巖:又名石鼓山,在蘇州市西南的木瀆鎮(zhèn)西北。山頂有靈巖寺,相傳為吳王夫差所建館娃宮遺址。
庾幕:幕府僚屬的美稱。此指蘇州倉臺幕府。
長星:彗星。
蒼崖云樹:青山叢林。
名娃金屋:此指西施,為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金屋,用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漢武故事》載漢武帝為膠東王時,曾對其姑母說:"若得阿嬌,當(dāng)作金屋貯之也。"借指吳王在靈巖山上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
殘霸:指吳王夫差,他曾先后破越敗齊,爭霸中原,后為越王勾踐所敗,身死國滅,霸業(yè)有始無終。
箭徑:即采香徑。《蘇州府志》:"采香徑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今自靈巖山望之,一水直如矣,故俗名箭徑。"
酸風(fēng)射眼:寒風(fēng)吹得眼睛發(fā)痛。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魏官牽牛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句意。酸風(fēng),涼風(fēng)。
膩水:宮女濯妝的脂粉水。
靸(sǎ):一種草制的拖鞋拖鞋。此作動詞,指穿著拖鞋。
雙鴛:鴛鴦履,女鞋。
廊:響屐廊。《吳郡志·古跡》:"響屐廊在靈巖山寺,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屐。廊虛而響,故名。
五湖倦客:指范蠡。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太湖)。
醒醒:清楚;清醒。
華發(fā):花白頭發(fā)。
涵空:指水映天空。
琴臺:在靈巖山上。
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游蘇州靈巖山時所作。開頭緊貼“靈巖”之“靈”字,說此山是天上星星墜落而成。“幻”字續(xù)寫靈巖云樹貼天,吳王建宮館于此的史實。“酸風(fēng)射眼”轉(zhuǎn)寫懷古之情,昭示出吳王之所以敗亡的根源。下闋第一句,承上將吳王失敗的原因點明,認(rèn)為范蠡是明智的“倦客”。“問蒼波無語”呼應(yīng)開頭,喚起今世之憂。接著感嘆自己壯志未酬的哀愁。
這是一首懷古詞。吳文英游靈巖山,見吳國遺跡想起了吳國興衰的史實,聯(lián)想到宋朝國事,抒發(fā)感慨而作此詞。
這首詞通過憑吊吳宮古跡,敘述吳越爭霸往事,嘆古今興亡之感和白發(fā)無成之恨。上片懷古,下片傷今。吳與宋,時不同,事相似。一傷南宋偏安,恐蹈當(dāng)年吳王夫差沉溺聲色,先勝后敗的覆轍。二傷一些仁人志士被迫引退。三傷作者自己,"問蒼天無語,華發(fā)奈山青"。最后寓情于景,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
作者改變正常的思維方式,將常人眼中的實景化為虛幻,將常人眼中的虛幻化為實景,通過奇特的藝術(shù)想象和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如夢如幻的藝術(shù)境界。虛實相襯,沉郁蒼涼,體現(xiàn)了作者在雕鏤組繡以外的奇特才氣。
夢窗詞人,南宋奇才,一生只曾是幕僚門客,其經(jīng)綸抱負(fù),一寄之于詞曲,此已可哀,然即以詞言,世人亦多以組繡雕鏤之工下視夢窗,不能識其驚才絕艷,更無論其卓犖奇特之氣,文人運厄,往往如斯,能不令人為之長嘆!
本篇小題曰“陪庾幕諸公游靈巖”。庾幕是指提舉常平倉的官衙中的幕友西賓,詞人自家便是幕賓之一員。靈巖山,在蘇州西面,頗有名勝,而以吳王夫差的遺跡為負(fù)盛名。
此詞全篇以一“幻”字為眼目,而借吳越爭霸的往事以寫其滿眼興亡、一腔悲慨之感。幻,有數(shù)層涵義:幻,故奇而不平;幻,故虛以襯實;幻,故艷而不俗;幻,故悲而能壯。此幻字,在第一韻后,隨即點出。全篇由此字生發(fā),筆如波譎云詭,令人莫測神思;復(fù)如游龍夭矯,以常情俗致而繩其文采者,瞠目而稱怪矣。
此詞開端句法,選注家多點斷為“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此乃拘于現(xiàn)代“語法”觀念,而不解吾華漢文音律之淺見也。詞為音樂文學(xué),當(dāng)時一篇脫手,立付歌壇,故以原譜音律節(jié)奏為最要之“句逗”,然長調(diào)長句中,又有一二處文義斷連頓挫之點,原可適與律同,亦不妨小小變通旋斡,而非機械得如同讀斷“散文”“白話”一般。此種例句,俯拾而是。至于本篇開端啟拍之長句,又不止于上述一義,其間妙理,更須指意。蓋以世俗之“常識”而推,時、空二間,必待區(qū)分,不可混語。故“四遠(yuǎn)”為“渺空煙”之事,必屬上連;而“何年”乃“墜長星”之事,允宜下綴也。殊不知在詞人夢窗意念理路中,時之與空,本不須分,可以互喻換寫,可以錯綜交織。如此處夢窗先則縱目空煙杳渺,環(huán)望無垠──此“四遠(yuǎn)”也,空間也,然而卻又同時馳想:與如彼之遙遠(yuǎn)難名的空間相伴者,正是一種荒古難名的時間。此恰如今日天文學(xué)上以“光年”計距離,其空距即時距,二者一也,本不可分也。是以目見無邊之空,即悟無始之古──于是乃設(shè)問云:此茫茫何處,渺渺何年,不知如何遂出此靈巖?莫非墜自青天之一巨星乎(此正似現(xiàn)代人所謂“巨大的隕石”了)?而由此墜星,遂幻出種種景象與事相;幻者,幻化而生之謂。靈巖山上,乃幻化出蒼崖古木,以及云靄煙霞……乃更幻化出美人的“藏嬌”之金屋,霸主的盤踞之宮城。主題至此托出,卻從容自蒼崖云樹迤邐而遞及之。筆似十分暇豫矣,然而主題一經(jīng)引出,即便乘勢而下,筆筆勾勒,筆筆皴染,亦即筆筆逼進,生出層層“幻”境,現(xiàn)于吾人之目前。
以下便以“采香涇”再展想象的歷史之畫圖:采香涇乃吳王宮女采集香料之處,一水其直如箭,故又名箭涇,涇亦讀去聲,作“徑”,形誤。宮中脂粉,流出宮外,以至溪流皆為之“膩”,語意出自杜牧之《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此系脫化古人,不足為奇,足以為奇者,箭涇而續(xù)之以酸風(fēng)射眼(用李長吉“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膩水而系之以染花腥,遂將古史前塵,與目中實境(酸風(fēng),秋日涼冷之風(fēng)也),幻而為一,不知其古耶今耶?抑古即今,今亦古耶?感慨系之。花腥二字尤奇,蓋謂吳宮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宮墻,使所澆溉之山花不獨染著脂粉之香氣,亦且?guī)в腥梭w之“腥”味。下此“腥”者,為復(fù)是美?為復(fù)是惡?誠恐一時難辨。而爾時詞人鼻觀中所聞,一似此種腥香特有之氣味,猶為靈巖花木散發(fā)不盡!
再下,又以“響屧廊”之故典增一層皴染。相傳吳王筑此廊,令足底木空聲徹,西施著木屧行經(jīng)廊上,輒生妙響。詞人身置廊間,妙響已杳,而廊前木葉,酸風(fēng)吹之,颯颯然別是一番滋味──當(dāng)日之“雙鴛”(美人所著鴛屧),此時之萬葉,不知何者為真,何者為幻?抑真者亦幻,幻者即真耶?又不禁感慨系之矣!幻筆無端,幻境叢疊,而上片至此一束。
過片便另換一番筆致,似議論而仍歸感慨。其意若曰:吳越爭雄,越王勾踐為欲復(fù)仇,使美人之計,遣范蠡進西施于夫差,夫差惑之,其國遂亡,越仇得復(fù)。然而孰為范氏功成的真正原因?曰:吳王之沉醉是。倘彼能不耽沉醉,范氏焉得功成而遁歸五湖,釣游以樂吳之覆亡乎?故非勾踐范蠡之能,實夫差甘愿樂為之地耳!醒醒(平聲如“星”),與“沉醉”對映。──為昏迷不國者下一當(dāng)頭棒喝。良可悲也。
古既往矣,今復(fù)何如?究誰使之?欲問蒼波(太湖即五湖之一),而蒼波無語。終誰答之?水似無情,山又何若?曰:山亦笑人──山之青永永,人之發(fā)斑斑矣。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歟?抑古往今來,山青水蒼,人事自不改其覆轍乎?此疑又終莫能釋。
望久,望久,沉思,沉思,倚危闌,眺澄景,見蒼波巨浸,涵溶碧落──靈巖山旁有涵空洞,下瞰太湖,詞人暗用之,──直到歸鴉爭樹,斜照沉汀,一切幻境沉思,悉還現(xiàn)實,不禁憬然、悢然,百端交集。“送亂鴉斜日落漁汀”,真是好極!此方是一篇之警策,全幅之精神。一“送”字,尤為神筆!然而送有何好?學(xué)人當(dāng)自求之,非講說所能“包辦”一切也。
至此,從“五湖”起,寫“蒼波”,寫“山青”(山者,水之對也),寫“漁汀”寫“涵空”(空亦水之對也),筆筆皆在水上縈注,而校勘家竟改“問蒼波”為“問蒼天”,真是顛倒是非,不辨妍媸之至。“天”字與上片開端“青天”犯復(fù),猶自可也,“問天”陳言落套,乃夢窗詞筆所最不肯取之大忌,如何點金成鐵?問蒼波,何等味厚,何等意永,含詠不盡,豈容竄易為常言套語,甚矣此道之不易言也。
又有一義須明:亂鴉斜日,謂之為寫實,是矣;然謂之為比興,又覺相宜。大抵高手遣辭,皆手法超妙,涵義豐盈;“將活龍打做死蛇弄”,所失多矣。
一結(jié)更歸振爽。琴臺,亦在靈巖,本地風(fēng)光。連呼酒,一派豪氣如見。秋與云平,更為奇絕!杜牧之曾云南山秋氣,兩相爭高;今夢窗更曰秋與云平,宛如會心相祝!在詞人意中,“秋”亦是一“實體”,亦可以“移動坐標(biāo)”、亦可以“計量”,故云一登琴臺最高處,乃覺適才之闌干,不足為高,及更上層樓,直近云霄,而“秋”與云乃在同等“高度”。以今語譯之,“云有多高,秋就有多高!”高秋自古為時序之堪舒望眼,亦自古為文士之悲慨難置。曠遠(yuǎn)高明,又復(fù)低徊宛轉(zhuǎn),則此篇之詞境,亦奇境也。而世人以組繡雕鏤之工視夢窗,夢窗又焉能辯?悲夫!
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懷古詞。吳文英游靈巖山,見吳國遺跡想起了吳國興衰的史實,聯(lián)想到宋朝國事,抒發(fā)感慨而作此詞。吳文英是南宋的一位奇才雅士,但他一生政治不得志,終志只能將滿腹經(jīng)綸寄之于詞曲 。詞題“陪庾幕諸公游靈巖 ”,庾幕是指提舉常平倉的官衙中的幕友西賓。靈巖山,在蘇州西,以吳王夫差的遺跡而有盛名。
“渺空煙四遠(yuǎn)”的出處是哪里
“渺空煙四遠(yuǎn)”出自宋代吳文英的《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渺空煙四遠(yuǎn)”全詩《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宋代 吳文英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發(fā)奈...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_百度...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 出自宋代吳文英的《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
吳文英《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yuǎn)》:本詞奇情壯采,卻又婉轉(zhuǎn)低徊
吳文英的《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yuǎn)》奇情壯采,卻又婉轉(zhuǎn)低徊的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奇情壯采:想象奇特:詞中以“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開篇,將靈巖山比作自青天墜落的長星,賦予其奇異的色彩,展現(xiàn)了詞人豐富的想象力。景象壯闊:通過“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等句,...
吳文英八聲甘州作者情感
吳文英的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以靈巖山為背景,展現(xiàn)出一幅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的畫卷。詞的開篇,便以“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起筆,仿佛將人帶入了一個遙遠(yuǎn)而又神秘的歷史時空。緊接著,“幻卷厓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幾句,將吳王夫差建館娃宮的故事娓娓道來,令人仿佛置身...
箭徑酸風(fēng)射眼的下一句箭徑酸風(fēng)射眼的下一句是什么
詩詞名稱:《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yuǎn)》。本名:吳文英。別稱:詞中李商隱,吳夢窗。字號:字君特號夢窗,晚年號覺翁。所處時代:宋代。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寧波)。出生時間:約1200。去世時間:約1260。主要作品:《渡江云三犯》《風(fēng)入松》《浣溪沙》《解連環(huán)》《解連環(huán)》等。主要成就...
鵲橋仙·纖云弄巧原文_翻譯及賞析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發(fā)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 宋詞三百首 , 豪放 , 懷古壯志未酬 已贊過 已踩...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原文_翻譯及賞析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發(fā)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宋代·吳文英《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 八聲甘...
吳王沉醉 倩五湖倦客 獨釣醒醒 問滄波無語 華發(fā)奈山青什么意
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fēng)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發(fā)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賞析】本詞是吳文英懷古名篇,奇...
【崖淵選宋詞】吳文英 覺翁 夢窗詞五十二首
《采桑子慢》之“東風(fēng)未起”,以春風(fēng)未起的景象,展現(xiàn)了初春的寧靜與美好。《玉漏遲》之“絮花寒食路”,則以寒食時節(jié)的飄絮,表達(dá)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與哀思。《八聲甘州》之“渺空煙四遠(yuǎn)”,以遼闊的天空和遠(yuǎn)處的景物,展現(xiàn)了宏大的自然景象與深沉的情感。《滿江紅》之“云氣樓臺”,描繪了湖邊樓...
杯酒勸長星的典故
用典形式 【勸星】 清 ·王夫之:“一江酣熟宜中圣,萬歲春闌且勸星。”【墜長星】 宋·吳文英:“渺空煙四遠(yuǎn),是何年青天墜長星?”【長星勸汝】 清·黃遵憲:“長星勸汝酒一杯,一世之雄曠世才。”清·丘逢甲:“長星勸汝惟 杯酒,戎馬關(guān)河擾夢思。”【長星醉否】 清·趙熙:“記去年此際...
相關(guān)評說:
西寧市背錐: ______ 松花粉【異名】松花、松黃【來源】為松科植物馬尾松或其同屬植物的花粉.植物形態(tài)詳“松節(jié)“條.【采集】4~5月開花時,將雄球花摘下,曬干,搓下花粉,除去雜質(zhì)...
西寧市背錐: ______ 《壺口瀑布》選自《梁衡理性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西寧市背錐: ______ 人跡罕至的反義詞:人來人往、比肩接踵. 人來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人來來往往連續(xù)不斷.也形容忙于應(yīng)酬.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yīng)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
西寧市背錐: ______ 【詞目】“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讀音】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英文】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釋義】四海之內(nèi)思念著自...
西寧市背錐: ______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西寧市背錐: ______ 【初夏】 筍生遮狹徑,溪漲入疏籬.漸及分秧候,還當(dāng)煮繭時.雨昏雞共嬾,米盡鼠同饑.村巷無來客,清羸只自知. 【初夏】 已過浣花天,行開解粽筵.店沽浮蠟酒,...
西寧市背錐: ______ 渺無人煙 荒無人煙 空無人煙 鳥無人煙 了無人煙
西寧市背錐: ______ “胸藏文墨懷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軾《和董傳留別》 . 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 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 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 詔黃新濕字如鴉.
西寧市背錐: ______ 吃潮州小吃,看潮劇,聽潮州大鑼鼓,看潮繡,看潮州木雕等等 還有一定要看潮州八景 潮州八景”一定得去,分別是:湘橋春漲、韓祠橡木、金山古松、鳳凰時雨、龍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