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古詩賞析
年紀(jì)漸長,美色漸衰,她嫁給了一個商人。于是我命人擺酒,讓她暢快地彈奏幾曲。她彈完后,悶悶不樂,自述年少時的快樂時光,如今卻漂泊憔悴,流浪于江湖之間。我在官場上已經(jīng)兩年,自得其樂,但被這個人所說話觸動,這夜才開始感到被貶的哀愁。因此寫下這首長詩贈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為《琵琶行》。
在潯陽江頭夜晚送客,楓葉和荻花在秋風(fēng)中搖曳。主人下馬,客人在船上,想要飲酒卻沒有人演奏音樂。醉酒不成,悲傷地將別離,離別時江水茫茫,月光倒映在江面上。忽然水上傳來琵琶聲,主人忘了回去,客人也不出發(fā)。尋找聲音,問彈琵琶的人是誰,琵琶聲停了,想要回答卻遲疑不語。靠近船只,邀請她相見,添酒回?zé)簦匦聰[起酒席。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
轉(zhuǎn)軸撥弦,彈了幾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凄楚,聲聲思慮,似乎在訴說著平生的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先彈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xué)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爐。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消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dú)傾。豈無山歌與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殲肆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清衫濕。
【注解】
1、左遷:貶官。
2、凡:共。
3、間關(guān):鳥鳴聲。
4、蝦蟆陵:下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們的通稱。
6、爭纏頭:競相贈送財物。
7、鈿頭銀篦:婦女頭上飾物。
8、浮梁:江西景德鎮(zhèn)。
9、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嘶啞雜亂刺耳。
10、向前:剛才。
11、青衫:唐官員以等級穿著不同顏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級的服色。
【韻譯】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那琵琶聲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是長安的歌女,曾經(jīng)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xué)藝。后來年紀(jì)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自述年少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zhuǎn)流浪。我離京調(diào)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天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琵琶行詩句理解性默寫
《琵琶行》理解性默寫 1.詩歌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詩歌中第一次寫到琵琶女演奏音樂的詩句是: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2.《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猶豫不決的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
白居易琵琶行賞析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jīng)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xiàn)象,表達(dá)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創(chuàng)作背景:《琵琶行》創(chuàng)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文言文尤
形如麂 [a kind of monkey]猶,愑屬.——《說文》.字亦作猷.猶如麂,善登木.——《爾雅》猶,五尺大犬也.——《釋文》引《尸子》猶,獸名也.——《顏氏家訓(xùn)·書證》猶與未決.——《史記·呂后紀(jì)》.索隱:“猶,猿類也.夘鼻長尾 ,性多疑.”
高一必修四琵琶行原文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diào)嘶啞粗澀實在難聽。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像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chuàng)作一首新的詩《琵琶行》。被我的話所感動的她站立了許久;回身坐下后再轉(zhuǎn)緊琴弦撥出琴聲。凄凄切切不再像剛才那樣的聲音;在座的人重...
高中古詩詞大全
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zé)糁亻_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
形容風(fēng)雨將至的詩句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雞鳴膠膠。既見君子。---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可憐雨歇東風(fēng)定,萬樹千條各自垂。——唐·白居易《楊柳枝》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有關(guān)于聽風(fēng)雨的詩句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可憐雨歇東風(fēng)定,萬樹千條各自垂。——唐·白居易《楊柳枝》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唐·白居易《夜雨》 巴東船舫上巴西,路上行人欲斷魂:《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泡輕塵,山色空蒙雨亦奇,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黃梅雨里一人行,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
描寫琵琶的詩句
1、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唐·白居易《琵琶行》譯文:忽然聽見江面?zhèn)鱽黻囮嚺寐暎晃彝鼌s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xù)。——唐·牛殳《琵琶行》譯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樣難得,而...
關(guān)于風(fēng)雨中堅守的詩句
——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可憐雨歇東風(fēng)定,萬樹千條各自垂。——唐·白居易《楊柳枝》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唐·白居易《夜雨》 巴東船舫上巴西,路上行人欲斷魂:《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泡輕塵,山色空蒙雨亦奇,雞鳴喈喈...
白居易詩歌中的女性研究
因此在《七德舞》中他歌頌了太宗的“怨女三千放出宮”,而在《過昭君村》一詩中更反映了人民對選宮女的抵抗情緒:“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瘢痕。”3、對被損害女子也傾注了關(guān)切和同情之意。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刻畫了一位色藝雙全、感情豐富而又根本不能掌握自己命運(yùn)的市民社會下層女子──琵琶女的形象:“……...
相關(guān)評說:
博羅縣力多: ______[答案] 一切無不使人悲哀的緣由.接著他以一個平等真誠的朋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稱贊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請她再彈一個曲子,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琵琶女本來已經(jīng)不愿意再多應(yīng)酬,后來見到詩人如此真誠,如...
博羅縣力多: ______[答案]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
博羅縣力多: ______ 天涯tiān yá 基本解釋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yuǎn)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詳細(xì)解釋 猶天邊.指極遠(yuǎn)的地方.語出《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維桑與梓,翻若天涯.” 元 馬致遠(yuǎn) 《天凈沙·秋思》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長著萋萋的芳草,我要從此走上遠(yuǎn)大的生命的道途.”
博羅縣力多: ______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
博羅縣力多: ______ 這句話出自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作者當(dāng)時正被貶謫,久居偏遠(yuǎn)缺少知音,心情郁悶;碰到被商人拋棄的琵琶女,得知對方有同樣凄慘的遭遇,于是心生共鳴 意思是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既然相逢,無論先前是否認(rèn)識,都會同病相憐,同聲相應(yīng).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識呢?
博羅縣力多: ______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得罪權(quán)貴,遭讒被貶為江州司馬,滿懷抑郁,無處宣泄.于次年秋天送客湓浦口之際,借描寫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抒發(fā)了詩人對自身遭際的無限感傷和對黑暗政治的強(qiáng)烈憤慨.這首詩敘事曲折,篇幅宏大.與詩人的另...
博羅縣力多: ______[答案] (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重點字:淪) (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重點字:作) (3)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重點字:繞) (4)叢菊兩開他日淚(重點字:叢) (5)滄海月明珠有淚(重點字:滄) (6)頒...
博羅縣力多: ______ 詳細(xì)內(nèi)容如下: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原文】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
博羅縣力多: ______[答案]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處覓,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賞析] 詩人寫這首小詩時,是在江州司馬的任上.唐貞元年間進(jìn)士出身的白居易白居易小傳,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fēng)得意.誰知幾年京宮生涯中...
博羅縣力多: ______ 這句話出自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作者當(dāng)時正被貶謫,久居偏遠(yuǎn)缺少知音,心情郁悶;碰到被商人拋棄的琵琶女,得知對方有同樣凄慘的遭遇,于是心生共鳴 意思是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既然相逢,無論先前是否認(rèn)識,都會同病相憐,同聲相應(yīng).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