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生平簡介,和他做過什么事
貝多芬雖未能如父所愿,成為一名空前絕后的神童,但他非常努力學習,小小年紀,琴技已相當出色。一七八四年,當他十三歲時,波昂教會任命他為宮廷風琴手,并早在兩年前完成“德雷斯勒主題變奏曲”且被出版。波昂時代的貝多芬曾師從艾登、倪富、高赫等人,其中倪富可以說是貝多芬的啟蒙老師,對他的一生影響頗大。
一七八七年,對貝多芬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是年由倫敦歸來,中途路過波昂的海頓給予貝多芬很高的評價,使貝多芬因此獲得宮廷頒發(fā)的獎學金,也得到前往維也納學習的大好機會。定居維也納之前,貝多芬的作品除上述之外,還有鋼琴曲、室內(nèi)樂曲、清唱劇等,大多未脫習作范圍。這個時代的作品明顯地到樂派的影響。
貝多芬從小就很崇拜莫扎特,并且極渴望拜其為師,一七八七年,因喪母失去機會。此時,雖能定居維也納但莫扎特也已離開人世。貝多芬因此豪不猶豫地轉(zhuǎn)向海頓門下學習作曲,但是,他對海頓的教學頗有不滿,當時海頓使用對位法古典名著為教材,六十歲的海頓經(jīng)常遺漏了貝多芬習作中的錯誤。貝多芬趁海頓去倫敦時,改向沙里埃利學習,并向辛克、艾布雷斯貝格等人學習作曲理論。到維也納不久,貝多芬便以鋼琴手的身份活躍于當?shù)貥穳难葑囝H受好評。在波昂時期便作為貝多芬后援者的華爾斯坦伯爵更是力捧貝多芬,使他在維也納的首次公演獲得非凡的成功。俄國駐維也納的大使李希莫夫斯基也大力支持貝多芬。
貝多芬為了感激此二人,曾先后譜寫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與弦樂四重奏“李希莫夫斯基”呈現(xiàn)給他們。還有一位李赫偌夫斯基候爵也是貝多芬的后援者,他長期提供貝多芬住所,并將他的沙龍借給貝多芬舉行初演。“鋼琴三重奏”(作品一)、鋼琴奏鳴曲“悲嗆”、“第二交響曲”等作品便是獻給他的。
在貝多芬作曲生涯第一階段的作品中,除了貝多芬獨具的特質(zhì)外,受到先人的影響很大。例如:奏鳴曲式尚未把基本功仔細地發(fā)展,缺乏他后來作品上的特征,樂式的不規(guī)范性也比后來的作品多。又如管弦樂保持正統(tǒng)的古典樂派手法,規(guī)模也比較小,不似后來的壯大。貝多芬以如此的手法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曠世佳作,成為海頓之后古典樂派的發(fā)展和引導者。
25歲前的貝多芬對自己的才能充滿信心,并且有后援者的支持,可以說相當幸運。但是,貝多芬25歲之后,發(fā)現(xiàn)患有耳疾,這開始使他陷入了病魔纏身的不幸境遇。1800年之后,貝多芬的耳疾已相當明顯,他為此而煩惱不堪,1802年前貝多芬住在當時的避暑勝地海里根休養(yǎng),曾經(jīng)想要自殺,并留下著名的“海里根遺言”,但是貝多芬卻沒有死。一個人一旦決定死而復活,再生的意志便會變得非常堅定,且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一般。
1803年,貝多芬想交響曲的計劃。此時,拿破侖正率領(lǐng)軍隊打仗,逐一打破歐洲的舊體制。貝多芬十分感動,他非常崇拜英雄,本來想把一首新的交獻給拿破侖,未料,拿破侖自己登基并實行專制統(tǒng)治。貝多芬由崇拜轉(zhuǎn)為失望與憤怒,將原題名為“拿破侖交響曲”的一頁撕破,改名為“回憶一位偉大人物的英雄交響曲”。
該曲敘述的特征之一:追求理想、逃避現(xiàn)實。在此曲中已可看出端倪,故此曲可說是浪漫樂派的始創(chuàng)曲,這就是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此交響曲明顯地與前兩首交響曲有著不同的形式。例如:第一樂章奏鳴曲形式中,主題的發(fā)展非常充實,第四樂章中變奏曲手法也非常圓熟。象征偉大英雄的雄壯音響揭開第一樂章,附有“送葬進行曲”標題的重厚的第二樂章,均為十分杰出的名曲,除了他們具有最純粹的美感之外,再也找不到其它適當?shù)男稳菰~。
貝多芬總共作了九首交響曲,而他使用的管弦樂技法極為嫻熟,而且奧妙無窮,其九首交響曲手法上也有不同之處。原則上,除了第九號之外,其它都是典型的二管編制。
關(guān)于貝多芬的介紹或故事
多芬的生平簡介 貝多芬生於德國波昂一個有音樂背景的家庭,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父親是當?shù)氐膶m廷樂師。貝多芬八歲時已公開演奏,十三歲擔任宮廷的助理管風琴師和中提琴手。四年后被送往奧地利維也納學習音樂。1792年,貝多芬再次赴維也納。1800年左右,貝多芬發(fā)覺聽覺衰退,并越來越嚴重,直至1812年...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和他做過什么事
對貝多芬而言,有這樣的父親或許是不幸的事,但他因此而創(chuàng)作了許多曠世名曲,對于后人是相當幸運的。貝多芬雖未能如父所愿,成為一名空前絕后的神童,但他非常努力學習,小小年紀,琴技已相當出色。一七八四年,當他十三歲時,波昂教會任命他為宮廷風琴手,并早在兩年前完成“德雷斯勒主題變奏曲”且被出版。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和他做過什么事?
貝多芬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音樂天賦,他的處女作是在1783年發(fā)表的。他年輕時訪問過維也納,在那兒結(jié)識了莫扎特,不過他們的交往如過眼煙云,轉(zhuǎn)瞬即逝。1792年,
貝多芬是個怎樣的人,他有那些偉大創(chuàng)舉?
在他5歲時,在他正受到父親嚴厲的教訓而站在風琴前暗暗飲泣時,他的淚水、他的幼嫩的手指、他那敏感的思想就已經(jīng)同音樂永遠地融在了一起,他又怎能割舍得了呢? 幼年的生活涌到他如潮的記憶中,在這寧靜美麗的山谷里,他傾吐著對故鄉(xiāng)萊茵河的深深眷戀:“我的故鄉(xiāng),當我首次看到了光亮,我就覺得可愛,當我離去了你...
有關(guān)貝多芬的詳細資料??
貝多芬全部資料 一、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侖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
貝多芬的事跡
貝多芬生平事跡2007-10-09 22:13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誕生于德國波蘭。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 男高音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廚司,心地善良、性情溫柔。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quán)利,他自幼表現(xiàn)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chǎn)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愿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
貝多芬的資料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介紹一下貝多芬的一生
生平 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誕生于德國波恩。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廚師,心地善良、性情溫柔。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quán)利,他自幼表現(xiàn)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chǎn)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愿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
誰知道貝多芬的一生
貝多芬生平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紀后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 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于 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蘭籍,移居德國后,曾任當?shù)貙m廷樂長。 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御廚的 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 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
有關(guān)貝多芬的資料
簡介 1770年生于德國波恩市,祖籍佛蘭德 貝多芬生平介紹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于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 “樂圣”。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
相關(guān)評說: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歲的路德維希·...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貝多芬(1770-1827) 德國著名作曲家,其父為德國宮廷歌手,他從小隨父親接受了嚴格的音樂訓練,學會了彈琴與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維也納,以教學、演出和創(chuàng)作樂曲為生.后來因為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而成為德國維也納古典樂派的...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
開遠市回火: ______ 28歲開始失聰,50歲時就完全耳聾了. 貝多芬 于1770年12月16日誕生于德國波恩.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廚司,心地善良、性情溫柔.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quán)利,他自幼表現(xiàn)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chǎn)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愿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8歲時貝多芬首次登臺,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成為第二個莫扎特.此后拜師于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11歲發(fā)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787年以后,貝多芬擔起了全家生活的經(jīng)濟重...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貝多芬 (L.V.Beethoven 1770--1827)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國波恩,祖父是科隆選侯的宮廷歌手和樂長,父親也是選侯的宮廷歌手.貝多芬的父親竭力 想把他培養(yǎng)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四歲時就強迫他學習小提琴和鋼琴,八歲...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貝多芬資料 生平概要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維也納. 早年的學習與發(fā)展 貝多芬四歲時就被迫練習樂器;八歲開音樂會;十一歲起隨宮廷風琴師尼菲學習.尼菲看出貝多芬有創(chuàng)作天才,因此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 當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喊的陣天價響的時候,貝多芬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當時風行的理想主義主張:人應該身體力行發(fā)揮人性的潛力,救贖自己.貝多芬不由自主被這些思想所吸引.於是浪漫主義早期的思想,和貝多芬心靈中的樂音結(jié)合成震撼人心的音樂.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祖籍荷蘭,出生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8歲時貝多芬首次登臺,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成為第二個莫扎特.此后拜師于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
開遠市回火: ______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chuàng)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nèi)樂、抒情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在華文世界,貝多芬被尊稱為樂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