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其二》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
朱熹 〔宋代〕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蒙沖 一作:艨艟)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以往花費(fèi)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注釋
蒙沖:古代攻擊性很強(qiáng)的戰(zhàn)艦名,這里指大船。
一毛輕: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
向來:原先,指春水上漲之前。
推移力:指淺水時行船困難,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為避權(quán)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雙林寺側(cè)的武夷堂講學(xué)。應(yīng)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xué),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并為吳氏兄弟創(chuàng)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這是組詩的第二首。
賞析
本詩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道理。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其中的“蒙沖”也寫作“艨艟”。因?yàn)椤白蛞埂毕铝舜笥辏敖叴核保f溪千流,滾滾滔滔,匯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蒙沖巨艦”,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來。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fèi)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yùn)含的客觀意義是強(qiáng)調(diào)藝術(shù)靈感的勃發(fā),足以使得藝術(shù)創(chuàng)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chuàng)作藝術(shù)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忽然有了心得后寫下來的。
《觀書有感·其二》原文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宋代〕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蒙沖 一作:艨艟)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譯文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以往花費(fèi)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注釋 蒙沖:古代攻擊性很強(qiáng)的戰(zhàn)艦名,這里指大船。一毛...
《觀書有感》,其二表達(dá)了什么意思?
有人認(rèn)為這首詩寫于鵝湖之會后一年,即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如婺源省墓而游學(xué)三清山,在三清山的三清宮游憩時觸景頓悟,有感而發(fā)作此詩。另有人根據(jù)朱熹寫給許順之的書信《答許順之》(四部叢刊初編縮本《朱公文文集》卷三十九)推斷這兩首詩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閩北...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賞析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本詩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道理。“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其中的“蒙沖”也寫作“艨艟”。因?yàn)椤白蛞埂毕铝舜笥辏敖叴核保f溪千流,滾滾滔滔,匯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蒙沖...
觀書有感原文及翻譯
觀書有感是南宋地理學(xué)家朱熹所作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翻譯\/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
《觀書有感》原文及翻譯賞析
《觀書有感》原文及翻譯賞析1 觀書有感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古詩簡介 《觀書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學(xué)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的形象揭示...
觀書有感二首作品鑒賞
首篇詩是哲理與形象的結(jié)合。"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詩人描繪了一個清澈如鏡的方塘,通過它映照天光云影,形象地揭示了深水才能反映萬物的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追問方塘何以如此清澈,答案就在于其源頭活水的滋養(yǎng),象征著知識的不斷輸入與更新。第二首詩以泛舟...
觀書有感其一其二兩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觀書有感》其一:就像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清澈,映照著天空中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它們在水中一起悠閑地飄蕩。你問這池塘的水為啥這么清澈呀?那是因?yàn)橛性丛床粩嗟幕钏畯乃脑搭^流進(jìn)來,讓它一直保持著清新和活力呢!《觀書有感》其二:昨天夜里,江邊悄悄地漲起了春潮,那巨大...
朱熹的《泛舟》是什么意思?
原詩:《泛舟\\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釋:1、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2、那得:怎么會。3、那:通“哪”,怎么的意思。4、清如許:這樣清澈。5、如:如此,這樣。6、清:清澈。7、為:...
《觀書有感》是什么意思?
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的組詩作品。作品賞析:詩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達(dá)了一種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悅的讀書感受。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讀書有所領(lǐng)悟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愉悅活潑而自得自在的...
為有源頭活水來的上一句是什么
原文出自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原文如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翻譯如下: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xiàn)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什么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yàn)橛心怯啦豢萁叩脑搭^為它源源不斷地...
相關(guān)評說:
平利縣徑向: ______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平利縣徑向: ______ 觀書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yàn)橛杏啦豢萁叩脑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就因?yàn)椤胺教痢辈皇菬o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
平利縣徑向: ______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的下一句:此日中流自在行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朱熹 (宋)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學(xué)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詩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xiàn)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jìn)步;第二首詩借助巨艦無人能推動卻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藝術(shù)創(chuàng)作需要靈感的道理.全詩寓哲理于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墮理障,富于理趣,一直為人傳誦.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平利縣徑向: ______ 1、原文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
平利縣徑向: ______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南宋.朱熹
平利縣徑向: ______ 1、《觀書有感》主旨是: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xiàn)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jìn)步. 2、原文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
平利縣徑向: ______ 作品原文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①,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問渠哪得清如許③? 為有源頭活水④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④.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譯...
平利縣徑向: ______ 讀音:xíng意思:行走、漂流.出自:《觀書有感·其二》朱熹〔宋代〕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翻譯: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以往花費(fèi)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賞析本詩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道理.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yùn)含的客觀意義是強(qiáng)調(diào)藝術(shù)靈感的勃發(fā),足以使得藝術(shù)創(chuàng)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chuàng)作藝術(shù)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忽然有了心得后寫下來的.
平利縣徑向: ______ 朱熹觀書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