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簡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作為中國地質科研領域的老牌機構,自成立以來的50年間,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以及科技進步的前沿探索。該所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贏得國家的廣泛認可。至今,他們已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的殊榮,包括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和三等獎3項,這些都是對他們在基礎科學領域深厚積累的有力證明。
進入1995年以來,研究所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獲得了國土資源部的科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更是多達16項,顯示出他們在地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在學術出版方面,2000年以來,他們共出版專著31部,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達到了812篇,其中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發(fā)表的論文更是達到了270篇,展示了其在全球科研舞臺的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所確立了多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方向,如大陸科學鉆探、超高壓變質研究、鳥類起源和早期生命演化的深入探討,以及三維巖石圈結構和地質編圖的系統(tǒng)性研究。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中國地質科學的發(fā)展,也為全球地質學界提供了寶貴的洞見和理論支持。
擴展資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4月,是國家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其前身可追溯到1913年建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隸屬于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通過國家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和中央編辦國家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改革階段性聯(lián)合驗收,進入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地質所主要從事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和前瞻性的地球科學研究和基礎地質調查工作。設有9個研究室、3個國土資源部及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支撐機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簡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作為中國地質科研領域的老牌機構,自成立以來的50年間,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以及科技進步的前沿探索。該所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贏得國家的廣泛認可。至今,他們已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的殊榮,包括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和三等獎3項,這些都是對他們在基礎...
中國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機構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機構地質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選址南京,1954年搬遷至北京。前身包括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及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的部分研究室。該研究所專注于巖石圈的組成、結構、演化及動力學的研究,同時也探索巖石圈與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間的關系,深入研究大陸和大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概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作為地質力學領域的研究機構,主要負責全國新構造、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性調查評價工作,以及與之相關的地質災害調查研究、第四紀地質調查研究和油氣資源戰(zhàn)略評價研究。同時,研究所還致力于開展相關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工作,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科學支撐。地質力學研究所擁有一支由31...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我國學科比較齊全、人員結構較為合理、設備比較完善的綜合性地學基礎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基礎地質研究工作,同時承擔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專業(yè)研究人才教育和培養(yǎng)任務。地質研究所現(xiàn)有在職職工180人,10個專業(yè)研究室。研究領域包括:區(qū)域地質、...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組織機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一個科研機構,其組織結構包括4個職能管理部門、9個研究室(中心),如地質研究所下屬的國土資源部同位素地質重點實驗室和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這兩個實驗室分別成立于1958年和1997年,是地質研究所的兩大重要科研力量。同位素地質重點實驗室致力于發(fā)展基礎理論,建立...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4月,當時的名稱為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穩(wěn)步發(fā)展和機構調整,研究所經歷了多次更名。1957年6月,它改名為地質部地質研究所,接下來的幾年里,又陸續(xù)改名為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所(1960年10月)、地質部地質研究所(1964年5月)和地質...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介紹
地質力學研究所是國家公益性地質科研機構,成立于1956年。由中國卓越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親手創(chuàng)立,曾稱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研究所,2000年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為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事業(yè)單位。主要從事大地構造、大陸動力學、礦產資源、油氣資源、第四紀地質...
中國地質力學所屬于央企還是國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創(chuàng)建于1956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國家層面的公益性質地質科研機構。由地質學泰斗李四光先生創(chuàng)立,曾先后被稱為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研究所,于2000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所專業(yè)研究領域涵蓋基礎地質、地應力與地殼穩(wěn)定性、礦產與能源...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AS)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科研機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一個集全國性、區(qū)域性及專業(yè)性研究于一體的科研機構,擁有16個研究機構,1個國家級地質博物館,以及超過50個實驗室。該院還出版了20多種專業(yè)期刊。其中,地質研究所創(chuàng)建于1956年北京,專注于區(qū)域地質與成礦規(guī)律、構造地質、地層與古生物等多個領域,旨在解決中國重大基礎地質問題,進行...
相關評說:
容城縣從動: ______ 1、邢立達,1982年生于廣東潮州.2、廣東潮州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3、現(xiàn)... 中國祿豐恐龍研究中心.5、曾供職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
容城縣從動: ______ 菜仔園石屋(老母庵) 黃滿瀑布群 龍?zhí)讹w瀑 大洋度假村 云湖兩月 寶塔飛渡 永昌古廟 興道書院 龍頸波光 石肚冰臼 郭氏大樓 花果古寺
容城縣從動: ______ 凍土是一種對溫度極為敏感的土體介質.冬季,凍土在負溫狀態(tài)下就像冰塊,隨溫度的降低體積發(fā)生劇烈膨脹,頂推上層的路基、路面.而在夏季,凍土隨著溫度升高而融化,體積縮小后使路基發(fā)生沉降,這種周期...
容城縣從動: ______ 1950年11月,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被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接收;1955年1月,中科院將此兩研究所收回
容城縣從動: ______ 整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關鍵是否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還有人生理想和職業(yè)規(guī)劃.新進員工有試用期(試用期工資2K左右,享受住房、交通和電話補貼),轉正后工資福利根據(jù)崗位按國家事業(yè)單位工資制度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一般7~9K/月(個別部門或從事市場開發(fā)人員更高).發(fā)展前景:工作較輕松,單位鼓勵年輕人深造(讀博或出國),但也有事業(yè)單位通病:辦事效率低,年輕人待遇低,無專業(yè)優(yōu)勢特長不太受重視,獎勵機制不完善.
容城縣從動: ______ 1、楊祝良,男,生于1967年, 工學博士.2、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基礎地質室主任、研究員,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容城縣從動: ______ 中國地質科學院 是國土資源部屬地質科研事業(yè)單位,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組,目前已成為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非營利科研機構.從事地質科學研究、開展知識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承擔公益...
容城縣從動: ______ 相當不錯,但似乎只招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