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言文分析解讀
狼
蒲松齡
[原文]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遣桓疑锨埃芍劬Τ婪颉?/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zhuǎn)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字詞]
1.詞性活用現(xiàn)象: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 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4.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shù)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diào)整音節(jié),不譯,久之. 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③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5.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qū);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又有了,這回是賞析.
《狼》分析
《狼》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
《狼三則》都是寫屠戶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第一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貪婪本性,第二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借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jié),各自成篇,然而又緊密相關(guān),構(gòu)成一個完整統(tǒng)一體,從不同側(cè)面闡發(fā)了主題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wèi).這一段又分為三層,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只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實在扣人心弦,為后面描述屠戶的斗爭策略作了鋪墊.
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戶首先是“懼”.于是采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戶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可是照樣投骨的結(jié)果,只不過讓后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饑腸,而“并驅(qū)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guān)頭,他產(chǎn)生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xùn),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后受敵”的不利條件.他機敏地環(huán)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lián)?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并驅(qū)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敵的處境.“狼不敢前”是屠戶敢于斗爭的初步效果,并非它們開始退讓.“眈眈相向”,說明兩狼既兇狠又狡詐,也準(zhǔn)備變換策略,尋機殘害屠戶.這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是第三層.
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shù)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后,又變換筆法,寫一只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只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tài)蹲著,然后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后夾擊的花招,但對于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jié)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閑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準(zhǔn)備趕路,又警惕地轉(zhuǎn)視積薪后,發(fā)現(xiàn)了另一只正在鉆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tài),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jié)束.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方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yīng).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lǐng)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dāng);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于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fēng)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jié)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余味無窮.
蒲松齡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惡x官污吏的作家,在《聊齋志異》另一篇故事《夢狼》中,把x官寫成牙齒的老虎,把衙役寫成吃人血肉的狼;它們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慘象.作者“竊嘆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夢狼》),認為他們“可誅”“可恨”(《王大》).《狼三則》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zhì),兇狠狡詐的特性,表現(xiàn)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的主題思想.本則所寫屠戶遇狼,始而遷就退讓,幾乎被吃,繼而奮起殺狼,使自己轉(zhuǎn)危為安的生動曲折過程,更是突出了這一主題.《狼三則》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說是對《夢狼》的補充,實際上寄寓了作者鞭撻x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們重讀這個故事,可以悟出一個正確的道理,對付野獸必須如此,對付現(xiàn)實生活中階級敵人也必須如此.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以奪取勝利.
文言文解讀
7.在課內(nèi)語段閱讀上要注重選文主要內(nèi)容的歸納概括,如果在自己復(fù)習(xí)掌控的范圍內(nèi),當(dāng)然可以憑記憶答題;若自己復(fù)習(xí)不到位或記憶不清,則要仔細閱讀選文收集處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簡要的表述.在課外文言文閱讀上,要注意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歸納提煉。 2. 文言文怎么分析 1、文言文的分析一般就是...
愚公移山文言文賞析與理解
2. 愚公移山(古文)解釋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面,黃河...聯(lián)系其他篇章,從《列子》一書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上分析即可看出,《列子》不但繼承了《道德經(jīng)》關(guān)于“恒
文言文鑒賞方法
二、內(nèi)容要點的歸納常用方法有兩種 1.信息提取法。準(zhǔn)確地歸納核心信息:人、事、景、情、理等。2.題面驗證法。利用試題題面快捷地幫助自己從整體上把握文意。三、分析概括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1.借助整體閱讀歸納主旨。整體解讀文章內(nèi)容從而推知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2.借助文體特征分析觀點。史傳散文...
文言文 知識講解 如何做好文言文
文言文解題技巧多樣,首要之一是以題解文。在閱讀文言文時,若初次閱讀未能完全理解,可先快速瀏覽試題要求,尤其是最后一題的內(nèi)容概括判斷題,這往往能幫助理解全文。通過解讀這道題,可以迅速把握全文內(nèi)容,再細讀原文,會事半功倍。此外,以文解文也是重要技巧。文言文中各種因素互相制約、闡釋,這為...
如何理解閱讀文言文
7. 誰知道如何解讀文言文閱讀題 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3想征服文言文閱讀。一,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應(yīng)該是先理解,后分析綜合。即先理解字詞句,掃清文字障礙,必須明確考什么,怎么考。 《考試說明》對本考點的基本要求是: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就能力層級來說,包含理解...
文言文現(xiàn)象詳解
讓我們一起探索文言文世界的五大奧秘:通假字的藝術(shù)、一詞多義的智慧、詞類活用的魅力、古今變遷的韻律以及特殊句式的韻腳。通假的藝術(shù),如古籍中“項為之強”中的“強”巧妙地與“僵”共舞,展現(xiàn)了古人語言的靈動性。一詞多義的豐富性,如“朝”字的演變,猶如一幅歷史畫卷,描繪了詞義從原始到多元...
三峽文言文解讀
3. 三峽文言文閱讀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
初中文言文解析
1. 初中文言文解析 文言文譯注及賞析(初中六冊)第一冊一、《論語十則》《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通假字:不亦說乎(“說”通“悅”,讀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讀zhì,智慧)誨女知之乎...
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讀
課外的解題方法如下: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題四步驟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nèi)容。 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xué)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yīng)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biāo)題一般...
代友遠行文言文分析
2. 古文中解讀人物傳記的詞這些都是什么意思 1、竄 ①躲藏;奔逃。②放逐;貶官。③刪改。韓愈 ④放;安置。⑤施藥在患處產(chǎn)生作用。2、遣 ①差遣;派遣。②打發(fā);送走。③休;休棄。④排遣;消遣。⑤發(fā)遣;發(fā)配。3、免 ①除去;脫掉。②免除;避免。③赦免;釋放。④罷免。4、壁 ①墻壁;...
相關(guān)評說:
歙縣軸瓦: ______[答案] 表現(xiàn)出了屠戶的勇敢和就算狼怎么狡猾也不夠人們聰明的主題思想
歙縣軸瓦: ______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歙縣軸瓦: ______ 有個屠戶賣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來了一只狼,望著(屠戶)擔(dān)子里的肉,饞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著屠戶走了好幾里.屠戶害怕了,把刀拿出來給它看,狼稍稍后退一點,等到屠戶要跑時,(狼)又跟著他.屠戶想,狼想吃的是肉,不...
歙縣軸瓦: ______ 《狼》:“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而另一只狼則在草堆后面“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兩只狼相互配合,一只假睡以麻痹屠夫,另一只則在草堆后打洞,準(zhǔn)備從后面攻擊屠夫.充分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狡猾.
歙縣軸瓦: ______ 文言文中的狼,貪婪而狡詐.“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寫出狼貪婪的形象."一狼徑去",說明狼另有圖謀."犬坐于前",以此來牽制屠戶,見出狼的狡詐.而"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在看似緩和的氣氛中帶著殺機."一狼洞其中",終將狼的本性暴露無遺,再次點出狼的狡詐陰險.
歙縣軸瓦: ______ 是記敘和議論!解釋出:狼陰險兇殘的本性、 說明:正義最終能夠戰(zhàn)勝邪惡 告誡人們:面對狼一樣的邪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給分吧!
歙縣軸瓦: ______ 蒲松齡原文說: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意思是: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蒲松齡是想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諷刺“狼”作為禽獸的狡猾、機變在人類面前根本不是對手!應(yīng)該也是贊揚人類的智慧!
歙縣軸瓦: ______ 從狼的角度出發(fā):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多么狡猾,最終還是要失敗的.從屠夫的角度出發(fā):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必須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后面附上白話文版的狼希望采納 夜晚的月色顯得陰森森的,烏云不時地把月亮給遮掩住,天...
歙縣軸瓦: ______ 講的是一個屠夫憑借智慧和勇敢戰(zhàn)勝兩只狼的故事.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和精練的語言刻畫了狼的貪婪、猖狂和狡猾,尤其對狼的行動、神態(tài)的描寫,如“一狼徑去”,另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等,更是傳神地揭示了狼的陰險狡詐的本性.在刻畫屠夫這一人物上,也頗見作者的匠心.“屠懼”,表現(xiàn)了屠夫的怯弱、畏縮;“屠大窘”、“暴起”、“斷其股”等,寥寥數(shù)語寫出了屠夫由不得已到拼死自衛(wèi)的心理過程.結(jié)尾的議論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面對殘暴的敵人,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歙縣軸瓦: ______ 之 1.音節(jié)助詞 2.代詞,指狼 3.結(jié)構(gòu)助詞 以 1.倒裝句,正常為 以骨投 以解釋為用,拿 2.也解釋為用來 3.把,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