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氏女》古詩鑒賞
《送楊氏女》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韋應物。其古詩全文如下: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前言】
《送楊氏女》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這是一首送女出嫁、表達自己傷別心情的詩篇。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女相依為命。當大女兒出嫁之時,送其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此詩寫得情真語摯,淚滿詩行,愁慘凄惻,樸實無華,骨肉之情,躍然紙上。
【注釋】
⑴楊氏女:指女兒嫁給楊姓的人家。
⑵永日:整天。戚戚:悲傷憂愁。
⑶行:出嫁。悠悠:遙遠。
⑷溯:逆流而上。
⑸爾輩:你們,指兩個女兒。無恃:指幼時無母。
⑹幼為長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為楊氏所撫育。”指小女是姐姐撫育大的。
⑺結中腸:心中哀傷之情郁結。
⑻義往:指女大出嫁,理應前往夫家。
⑼自小闕內訓:此句下有注:“言早無恃。”闕:通“缺”。內訓:母親的訓導。
⑽事姑:侍奉婆婆。貽:帶來。
⑾令門:好的人家,或是對其夫家的`尊稱。這里指女兒的夫家。
⑿任恤:信任體恤。庶:希望。尤:過失。
⒀尚:崇尚。
⒁資從:指嫁妝。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備。
⒂容止:這里是一舉一動的意思。猷:規(guī)矩禮節(jié)。
⒃爾:你,指大女兒。當何秋:當在何年。
⒄居閑:閑暇時日。自遣:自我排遣。
⒅臨感:臨別感傷。
⒆零淚:落淚。緣:通“沿”。纓:帽的帶子,系在下巴下。
【翻譯】
我整日憂郁而悲悲戚戚,女兒就要出嫁遙遠地方。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你姐妹自幼嘗盡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撫養(yǎng)。妹妹從小全靠姐姐養(yǎng)育,今日兩人作別淚泣成行。面對此情景我內心郁結,女大當嫁你也難得再留。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訓,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擔憂。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門第,信任憐恤不挑剔你過失。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今晨我們父女就要離別,再見到你不知什么時候。閑居時憂傷能自我排遣,臨別感傷情緒一發(fā)難收。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悲哀淚水沿著帽帶滾流。
【鑒賞】
詩人的大女兒要出嫁,他的心情異常復雜,遂寫了此詩。此詩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讀來感傷不已。
女兒即將遠行,父親心有不舍,卻情難敵義。開頭點明女兒將出嫁之事:女兒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遙遠。念及女兒幼年喪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愛,當此離別之際,心中甚為不忍。然而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的事。詩人忍痛告誡女兒到了夫家,要遵從禮儀孝道,要勤儉持家,這是對女兒的一片殷殷期望。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詩人早年喪妻,因為對亡妻的思念,對幼女自然更加憐愛。在長女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情。詩中說幼女與長女“兩別泣不休”,其實父女之間也是如此。作者沒有多寫自己的直觀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筆墨用于諄諄教導和萬般叮嚀:“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強忍住淚水說完這些,送走女兒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與幼女相對而泣。一個情感復雜、無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躍然紙上。
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之愛,骨肉深情,令人感動。“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兩句,可作為嫁妝的千秋典范。
《送楊氏女》古詩鑒賞
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悲哀淚水沿著帽帶滾流。【鑒賞】詩人的大女兒要出嫁,他的心情異常復雜,遂寫了此詩。此詩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讀來感傷不已。女兒即將遠行,父親心有不舍,卻情難敵義。開頭點明女兒將出嫁之事:女兒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遙遠。念及女兒幼年喪母,自己一身兼父母...
韋應物 送楊氏女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女自小相依為命,感情頗為深厚。因為對亡妻的思念,對二女自然更加憐愛。在大女兒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情。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愛,骨肉情,躍然紙上。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可作紅...
表達愛女兒的唯美古詩
表達愛女兒的唯美古詩:唐代韋莊《與小女》、唐代韋應物《送楊氏女》、唐代施肩吾《幼女詞》、魏晉左思《嬌女詩》、宋代王安石《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1、唐代韋莊《與小女》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譯文:看到人就學著咿咿呀呀的說話了,因為愛...
關于父女情深的古詩詞
這種詩比較少,我好象只讀過這一首,不過貌似關系也不是很大……韋應物《送楊氏女》。大概背景是詩人送女兒出嫁,因為早年喪妻,顯得更加不舍。寫得情真意切,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
表達愛女兒的唯美古詩
1、唐代詩人韋莊曾寫《與尺芹小女》,表達了對女兒的深情。2、唐代詩人韋應物在《送楊氏女》中,以唯美古詩的形式,表達了對女兒的深厚愛意。3、唐代詩人施肩吾創(chuàng)作了《幼女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幼女的可愛形象。
古代詩人寫給兒女的古詩分享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詩歌賞析】《送楊氏女》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這是一首送女出嫁、表達自己傷別心情的詩篇。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女相依為命。當大女兒出嫁之時,送其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訓。此詩寫得情真語摯,淚滿詩行,愁慘凄惻,樸實無華,骨肉之情,躍然紙上。
描寫“結婚”的古詩詞有哪些?出自哪里?
出自《詩經·伏氏樛木》,這句詩描繪了葛藟纏繞在樛木之上,象征著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祝福。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出自《詩經·桃夭》,這句詩通過桃花的鮮美來比喻新娘的美麗,表達了對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3.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出自韋應物的《送楊氏女》,描述了...
帶柔字的古詩詞
秋風凜冽,帶柔字的古詩詞中,不乏詩人對柔美與堅韌的細膩描繪。魏晉時期的左思在《雜詩·秋風何冽冽》中寫道:“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以秋風的凜冽襯托出柔條的堅韌,綠葉的凋零,透露出自然界的無常。而唐代詩人韋應物在《送楊氏女》中則以“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表達了對弱小者的憐憫之...
描寫“結婚”的古詩詞有哪些?出自哪里?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先秦 《詩經 桃夭》釋義: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3、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韋應物《送楊氏女》釋義: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4、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
古代送別詩賞析三篇
——韋應物《送楊氏女》 20、春水別來應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覯《秋晚悲懷》 21、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fā)。——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22、玉顏紅燭忽驚春,微步凌波暗拂塵。——羊士諤《彭州蕭使君出妓夜宴見送》 23、春來未有不陰時。——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相關評說:
陽城縣鋸齒: ______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這首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鑒賞這是一首單調小令.開頭五句,奏的是感情音響的...
陽城縣鋸齒: ______ 在最新的高考考試說明中,對古詩文的鑒賞有這樣兩個要求: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在實際的考查中,詩歌鑒賞題的...
陽城縣鋸齒: ______ (1) 掌握古詩文體知識 ① 詩 詩按產生的年代和有無格律,可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和近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形式,格律要求不嚴...
陽城縣鋸齒: ______ 1、《送蕭處士游游黔南》尾聯(lián)作者表達了對朋友遠行才擔憂.2、用痛飲分解憂愁,表達對朋友的深厚情誼.3、《送蕭處士游黔南》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云鬢似霜.4、生計拋來詩是業(yè),家園忘卻酒為鄉(xiāng).5、江從巴峽初成字,猿過巫陽始斷腸.6、不醉黔中爭去得 ?磨圍山月正蒼蒼.
陽城縣鋸齒: ______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fā),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陽城縣鋸齒: ______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厭倦和投身自然的愉悅.黃庭堅作詩以學杜甫為宗旨,專意學其“拗句”;又提倡“無一字無來處”而“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從而形成獨具風格的“山谷體”.
陽城縣鋸齒: ______ 首頁 > 詩詞鑒賞 > 唐詩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詩】張九齡:感遇·其一張九齡:感遇·其二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月下獨酌李白:春思杜甫:望岳杜甫...
陽城縣鋸齒: ______ 蘸字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桃花開得繁密(或寫出桃花嬌艷欲滴的美麗) 表現(xiàn)了詩人看見小船撐出時的驚喜心情
陽城縣鋸齒: ______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tǒng)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