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悅傳文言文
1. 桑悅有才古文翻譯
翻譯:
常熟有個叫桑悅的人,字民懌。書看過后,就焚燒掉,說:“已經(jīng)在我腹中了。”當(dāng)生員時,去拜見監(jiān)司,自稱“江南才子”。監(jiān)司很吃驚,請他校刊書籍,預(yù)先刪掉一些來測試桑悅。對文意不連貫的地方,桑悅?cè)」P補上。
學(xué)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囑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問:“桑悅不來迎接,難道是生病了嗎?”長吏都恨他,說:“沒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氣名聲不肯拜見罷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來,加派兩人催促他。
桑悅大怒說:“起初我說天下沒有無耳朵的人,現(xiàn)在就有。與你約定時間,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氣,想逮捕桑悅,因丘濬的緣故,沒有實施。
三天后,(桑悅)去見使者,對使者作長揖。使者很憤怒,桑悅脫帽后就走了。使者下臺階向他道歉,才作罷。所著的書,在世上頗為流行。
原文:
常熟有桑悅者,字民懌。書過目,輒焚棄,曰:“已在吾腹中矣。”為諸生,上謁監(jiān)司,曰“江南才子”。監(jiān)司大駭,延之校書,預(yù)刊落以試悅。文意不屬者,索筆補之。學(xué)士丘濬重其文,屬使者善遇之。
使者至,問:“悅不迎,豈有恙乎?”長吏皆銜②之,曰:“無恙,自負才名不肯謁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兩使促之。
悅怒曰:“始吾謂天下未有無耳者,乃今有之。與若期,三日后來,瀆則不來矣。”使者恚,欲收悅,緣濬故,不果。三日來見,長揖使者。使者怒,悅脫帽竟去。使者下階謝,乃已。所著書,頗行于世。
擴展資料:
桑悅明代學(xué)者。字民懌,號思亥,南直隸蘇州府常熟(今屬江蘇)人。成化元年舉人,會試得副榜。除泰和訓(xùn)導(dǎo),遷柳州通判,丁憂,遂不再出。為人怪妄,好為大言,以孟子自況,謂文章舉天下惟悅,次則祝允明。工于辭賦,所著《南都賦》、《北都賦》頗為有名。
從小記憶過人,在吳中一帶很有名氣。書一讀完就燒掉,因為“已在吾腹中矣”。好說大話,以孟子傳人自居。有人問他翰林文章好壞,他回答:沒有別人,天下數(shù)我的文章好,其次祝枝山,再其次是羅玘。
2. 李常傳 文言文翻譯
李常傳
李常字公擇,南康建昌人。年青時在廬山白石僧舍讀書。既登進士第,留下所抄書九千卷,給僧舍取名叫李氏山房。調(diào)任江州判官、宣州觀察推官。發(fā)運使楊佐打算推薦他改官秩,李常推薦他的朋友劉琦,楊佐說:“世間沒有此種風(fēng)氣很久了。”一起推薦他們。
熙寧初年,為秘閣校理。王安石與李常友好,以他為三司條例司檢詳官,改任右正言、知諫院。王安石立新法,李常參與討論,不想青苗收取息錢,到這時,分條開列說:“三司條例司剛建立時,已導(dǎo)致中外議論。至于均輸、青苗法,斂散取息,附會經(jīng)義,人們又大為驚駭,無異于王莽瑣碎離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王安石看到后,派親信曉諭大意,李常不為此而停止。又說:“州縣散常平錢,實際上不出本錢,勒索百姓出息錢。”神宗詢問王安石,王安石請命令李常出具官吏主犯,李常認為這不符合諫官體制,落職校理,通判滑州。一年多后復(fù)職,任鄂州知州,移任湖、齊二州。齊州多盜賊,論報沒有虛日。李常捉到狡黠的盜賊,刺為兵士,使其在部下,盡知盜賊聚居的地方,全部發(fā)屋破柱,拔掉他們的基根,半年間,殺七百人,奸惡無處藏身。移任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元豐六年(1083),召為太常少卿,升任禮部侍郎。
哲宗即位,李常改任吏部侍郎,升戶部尚書,有人懷疑他缺少才干氣度,擔(dān)心不能勝任,哲宗詢問于司馬光。司馬光說“:使用李常主管國家財政,那么人們知道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斂可稍稍平息了。”李常入對,上書七事,叫崇廉恥,存鄉(xiāng)舉,別守宰,廢貪贓,審疑獄,擇儒師,修役法。當(dāng)時役法差、免二科沒有決定,李常認為“:法無新舊,方便百姓的就好;論無他我,可長久的就正確。現(xiàn)在如果百姓都出資,那么貧困的人難辦;如果都出力,那么富裕的人難堪。各從其愿,那么可以長久。”于是折衷分條開列上呈。皇帝赦恩,免除市易逃欠不滿二百緡的人,李常請求息錢超過二百緡也不收取。
被授予御史中丞,兼任侍讀,加龍圖閣直學(xué)士。李常論取士,請分詩賦、經(jīng)義為兩科,以盡其所長。開始,黃河在小吳決口,議者打算從孫村口疏導(dǎo)黃河歸還舊河道,到這時,工役興起,李常說:“京東、河北饑餓困乏,不宜疏導(dǎo)黃河。”詔命解除工役。諫官劉安世以吳處厚交付蔡確詩中有毀謗朝政之處,因而極力攻擊蔡確。李常上疏論以詩治罪蔡確,這不是用來敦厚風(fēng)俗的辦法。劉安世一同彈劾李常,移任兵部尚書,辭謝不就職,出任鄧州知州。移任成都,在走到陜西途中,突然去世,終年六十四歲。有文集、奏議六十卷,《詩傳》十卷,《元..會計錄》三十卷。
李常比孫覺大一歲,開始與孫覺齊名,都被呂公著賞識。他們的議論趣舍,大致多相同,所擔(dān)任的最后官職也相同,二人死亡,先后只差一晚。
3. 吳芾傳文言文翻譯
吳芾,字明可,臺州仙居人。考取進士第,遷任秘書正字。當(dāng)時秦檜已經(jīng)專擅朝政。吳芾與秦檜是故人,吳芾拜見秦檜時恬退得就像和他從來不相識的樣子。吳芾和其他官員同時去拜見秦檜,且作揖就退出來(不單獨去見秦檜),檜就懷疑他,諫官就彈劾他將他罷免。吳芾先后擔(dān)任處、婺、越三郡的通判。何溥推薦吳芾認為他的才能可以擔(dān)任中御史,于是,朝廷拜官讓他擔(dān)任了監(jiān)察御史。
當(dāng)時金朝準(zhǔn)備違背宋金簽訂的盟約,吳芾就勸高宗要全身心地從事提升自己的品德,切實認真地反省自己的過錯,延請接見群臣,讓他們陳述朝政的闕失,力求人事合于天地,無愧于祖宗,這樣就會使全國人心悅服,即使是上天也會助順南宋,皇上認為他的意見說得非常對,遷任殿中侍御史。后來,兩淮戰(zhàn)況南宋方面不利,廷臣爭著陳述退避的謀劃,吳芾卻說:“今日的戰(zhàn)事,只有進沒有退,進是上策,退是無策。”不久,金朝君主完顏亮死了,吳芾于是就上疏勸皇帝親自北征。皇上車駕到達建康,吳芾就請求皇帝就將車馬停留在建康(以建康作為首都),這樣做來穩(wěn)定中原人們的希望。吳芾又說:“去年,兩淮地區(qū)的各個城池的守軍望到敵人就奔跑潰敗,沒有一座城能拒守的原因,這就是秦檜求媚北朝,乞求媾和的余毒啊。皇上如果能一反秦檜壅塞言路、挫折士氣的錯誤途徑,那么我軍士氣一天天振奮,如此那些在危難面前勇于獻出性命的人就有了啊。”吳芾知婺州的時候,吳芾鼓勵推行義役,金華長山鄉(xiāng)十一戶人家,自行按照甲乙的等級評定他們的田產(chǎn),然后按照次第相繼來服役,他們就這樣做了將近二十年。吳芾讓人用車載著他們十一個人來到官府,吳芾與他們合宴,更改他們的鄉(xiāng)名為“循理”,改里巷名為“信義”,以此來褒揚他們以示與眾不同。吳芾知紹興府的時候。恰巧當(dāng)?shù)卣魇召x稅繁重,并且用物抵稅的折色特別厲害,吳芾以皇帝、皇后攢宮在紹興暫厝,上奏請求免去支移折變的賦稅部分。境內(nèi)鑒湖長期廢用,恰逢這年收成不好,境內(nèi)出現(xiàn)大饑荒,吳芾于是命令打開常平倉的米來招募饑民,疏通挖制鑒湖。吳芾離任后,大姓為了從田中獲利,又使鑒湖再一次荒廢。吳芾代理刑部侍郎遷任給事中,改任吏部侍郎,他以敷文閣直學(xué)士的身份知臨安府。有內(nèi)侍的家僮毆傷酒家的酒保,吳芾逮捕那個家僮并加以懲治,在集市上示眾,權(quán)豪都側(cè)目畏懼。執(zhí)政當(dāng)局議論讓吳芾出使金朝,又拜官任吏部侍郎,朝堂議論以龍大淵為副職,吳芾說:“龍大淵這個人是可以一同言行事的人嗎?”這句話后來被皇上得知,于是出使金朝的事情就停了下來,沒有成行。下遷擔(dān)任禮部侍郎,他力求去職,于是就提舉太平興國宮。當(dāng)時,吳芾與陳俊卿都以剛直被人忌恨,不久,俊卿也被罷了官,閻安中向孝宗進言說:“兩人被罷官,這不是國家的福氣啊。”后來起官,知太平州,他名人造船來為姑溪架橋。歷陽戍守的士兵長期戍守,被打散要返回,他們揚言要奔赴太平州的郡界。吳芾召集他們厚厚的犒勞他們并加以遣散,然而卻秘密地逮捕了提議作亂的士兵,把他們關(guān)進監(jiān)獄,上報給皇帝知道。朝廷下詔褒諭,吳芾前后守六郡,都能夠依據(jù)各地風(fēng)俗采取或?qū)捇蛎偷恼撸倮魶]有能夠做壞事的,老百姓都懷念他。
4. 明史劉崧傳文言文翻譯是
劉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貧卻學(xué)習(xí)十分努力,寒冷時沒火御寒,手皸裂,但抄錄文章絲毫未停止。元朝末年鄉(xiāng)試中
舉。洪武三年(1370),舉薦為經(jīng)明行修,改成現(xiàn)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見了他,授予兵部職方司郎中。奉命到鎮(zhèn)江征糧。鎮(zhèn)江有許多勛臣的田地,租賦都
由百姓承擔(dān),劉崧竭力請求減免。晉升為北平按察司副使,輕刑省事,招集流亡,百姓重新樂業(yè)。設(shè)立文天祥祠于學(xué)宮之側(cè)。在學(xué)門前石頭上刻字,告示府縣不要以
徭役拖累諸生。他曾請求減少偏僻之地的驛馬,以此來充實宛平。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請,對侍臣說:“驛傳勞逸不均已經(jīng)很久了,劉崧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統(tǒng)治百姓
難道不就是要如此嗎!”因遭到胡惟庸的排擠,被貶為輸作,不久,被遣回鄉(xiāng)。十三年胡惟庸被誅,劉崧 *** 為禮部侍郎。不久,提升為吏部尚書。雷震謹身殿,太
祖下令群臣陳說得失。劉崧叩頭,以修德行仁對答。不久辭官。
第二年三月和前刑部尚書李敬一并召入。任命李敬為國子祭酒,劉崧為司業(yè)。
賜給鞍馬,令朝夕相見,見輒燕語移時。未旬日去世。得病后,仍強坐訓(xùn)導(dǎo)諸生。病重時,李敬問他有什么可說的。劉崧說“:天子派我教導(dǎo)國子,責(zé)成我完成任
務(wù),可惜這么快就要死了!”他沒有一句話談及家事。太祖命令有關(guān)部門為他安排殯殮,并親自作文祭奠。
劉崧年幼時就博學(xué)廣聞,天性謙
慎。兄弟三人共居一間茅屋,有田地五十畝。到他當(dāng)官后,家產(chǎn)也沒有增加。十年用一床布被,被老鼠咬破,才換新的,仍做成衣服給他兒子穿。當(dāng)官時也不帶家
屬。到北平赴任,攜帶一侍童前往,到達后就把侍童遣回。黃昏時官吏退下后,他孤燈讀書,常常通宵達旦。他善長寫詩,豫章人推崇他為“西 *** ”之宗。
5.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陳際泰傳》原文: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jīng)》,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于外家藥籠中見《詩經(jīng)》,取而疾走。
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萬首。經(jīng)生舉業(yè)之富,無若際泰者。
《陳際泰傳》翻譯:
陳季泰,臨川人文學(xué)大師。家境貧寒,不能由老師學(xué)習(xí),沒有書,有時帶著孩子在附近看書,偷看。我從表兄弟那里得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四個角變得模糊了,沒有可供閱讀的分句。我根據(jù)文學(xué)意義來判斷區(qū)別(應(yīng)該有停頓的地方),所以我熟悉這本書。十歲的時候,我在我叔叔的藥箱里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親看到了,非常生氣。他催促他去田里。陳繼泰把《詩經(jīng)》帶到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詩經(jīng)》。所以他一輩子都沒有忘記。很長一段時間后,他回到了臨川,與艾南英等八部詩作齊名。陳吉泰的詩歌和作曲寫得很好。勤奮,一天能寫二三十首詩,寫過一萬首詩。這次考試的詩歌和散文的數(shù)量與陳季泰不匹配。
擴展資料:
《陳際泰傳》創(chuàng)作背景:
陳際泰才思敏捷,寫作速度極快,有時一天能寫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達萬篇。史書稱他“經(jīng)生舉業(yè)之富,無若際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詣較高。他將經(jīng)史古籍融會貫通,自辟門徑,借題發(fā)揮,馳聘才思,抒發(fā)己見,被人稱為八股文大家。
崇禎三年(1630),陳際泰才得中舉人;崇禎七年中進士,時年68歲。十年,被授行人(掌冊封、傳旨的官),赴貴州監(jiān)考。十三年,奉旨護送已故相國蔡國用靈柩回鄉(xiāng),次年于濟寧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歲。
其著述多闡發(fā)經(jīng)籍,有《易經(jīng)說意》(又名《讀易正義》)7卷、《周易翼簡捷解》16卷、《群經(jīng)輔易說》1卷、《五經(jīng)讀》5卷、《四書讀》10卷,均存目于《四庫全書總目》經(jīng)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輯《臨川文選》、《臨川文獻》和《江西五家稿》分別選人一卷。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陳際泰 (明朝學(xué)者)
百度百科—明史 (二十四史之一)
6. 請翻譯文言文《蘇章傳》
在蘇章被朝廷派到冀州擔(dān)任刺史剛剛上任時,有一瞎眼老人狀告清河郡太守賈明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殘害無辜。
蘇章看了狀紙以后,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喃喃自語道:“難道是他?” 原來蘇章有一個兒時的好友也叫賈明。在他的印象里,賈明和自己一樣,從小就立下了報國安民的遠大志向。
那時候,他們倆形影不離,一起讀書寫字,一起練功習(xí)武,后來又一起出來做官。做官以后,你東我西,便慢慢失去了聯(lián)系。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蘇章接到這個狀子后就一直在想:難道此賈明真是彼賈明嗎?天下同姓同名的多得很,他不愿意相信;以他兒時對賈明品行的了解,他也不敢相信。一來案情重大,二來案涉“賈明”,蘇章決定親查,先微服私訪一番。
其實,蘇章的擔(dān)憂并不是多余的,此賈明真的就是彼賈明。這位賈大人自從擔(dān)任清河郡太守以后,有權(quán)有勢,有閑有錢,便慢慢開始腐化墮落、貪污受賄、胡作非為。
至于小時候和蘇章共同立下的所謂的遠大志向,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 冀州來了一位新任刺史,這事賈明是知道了的,但他當(dāng)時并不知道這位新任刺史是誰。
他聽說有人把狀告到了刺史府后,也有些手足無措,主要是怕在新任刺史剛一到任時就捅出此事,一來給大人出了難題,二來自己也感到?jīng)]有面子,覺得不好意思。 于是,賈明就讓手下幫他出謀劃策。
謀策很多,包括先把瞎眼老人關(guān)起來,把他逐出清河,甚至有人提出把他干掉,等等。但是真正能用的沒有。
最后,比較一致的意見是:給那個瞎眼老人一點錢,再跟他說些好話、軟話,讓他自己把狀子撤回算了。 就在這時,清河郡府衙外忽然傳來一陣陣喧鬧聲。
幾個衙役拼命地攔著一個乞丐,不讓他進府衙;那乞丐聲稱自己是賈大人的兒時伙伴,一定要進去見上一面。賈明聽到外面吵鬧得厲害,走出來看到求見者原來竟是一個乞丐,立即吩咐衙役把他哄走了事。
賈明的屬下以計而行,試圖以金錢和好話買通瞎眼老人,讓他自己撤訴,但卻遭到老人的斷然拒絕。軟的不行,又來硬的。
屬下惱羞成怒,對老人大打出手。就在這危急的時刻,那個乞丐又及時趕到,出面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救了那位瞎眼老人。
說到這里,想必你已經(jīng)知道了,那位乞丐不是別人,正是新任冀州刺史蘇章。通過這次微服私訪,蘇章不但知道了清河郡太守賈明就是自己兒時的伙伴,而且了解到瞎眼老人所訴之事千真萬確。
是夜,蘇章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他翻來想去,思前想后,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 而此時的賈明也得到了令他高興不已的消息——新任冀州刺史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兒時的鐵哥們蘇章,不禁一塊石頭落了地:當(dāng)年蘇章家境貧寒,經(jīng)常受人欺負,有一次差點被人打死,多虧自己及時出手相救呢!于是心想,有這樣的生死之交,蘇章是絕對不會為難自己的。
想到這里,賈明也就松了一口氣。可是,當(dāng)賈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屬下后,屬下則提醒他要小心為妙。
屬下七嘴八舌,說東道西,又弄得賈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賈明最終還是聽從了屬下的意見,決定備上厚禮,以敘舊為名,賄賂蘇章。
再說蘇章,微服私訪后,他已經(jīng)掌握了賈明的犯罪事實,心里感到十分痛苦——兒時的好友,多年不見,如今終于有機會相見了,卻怎么也沒有想到一見面就……朋友犯了法,該怎么處理呢?蘇章思來想去,最終決定親自去勸賈明坦白自首。 就在微服私訪后的第二天,蘇章帶著衙役又來到了清河郡。
也就在這一天,賈明準(zhǔn)備親自到冀州府給蘇刺史“敘舊”。就在賈明上轎準(zhǔn)備出門之時,蘇章派人來邀請賈明到他下榻之處赴宴。
賈明一聽,喜上眉梢:果然是多年好友,真是心有靈犀啊! 賈明衣冠楚楚地來到蘇刺史下榻的館舍。酒席上,蘇章對賈明非常熱情,又是勸酒,又是添菜。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興致勃勃地談?wù)撝鴥簳r的趣事和友情,誰也看不出他們兩個人各自的心事。 酒足飯飽之后,賈明乘著酒興對蘇章說:“蘇兄,您我雖非同宗同族,但感情卻勝過同胞兄弟,您現(xiàn)在來冀州真是太好了!說實話,現(xiàn)在做官的手腳都不怎么干凈。
您作為我的頂頭上司,如果發(fā)現(xiàn)我有什么過錯的話,還請多多包涵!” 誰知蘇章這時卻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們今天在此相聚,這是你我之間的私事,我們只敘朋友情誼,不談別的;其他的事以后再說吧!”賈明被蘇章的這話搞得一頭霧水。蘇章不緊不慢,繼續(xù)說道:“從明天開始,我作為冀州刺史,就要正式辦案了!” 賈明聽到這里,心里已經(jīng)有些數(shù)了,但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測,于是又吞吞吐吐地說:“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蘇章見賈明這樣,就故意又問了一句:“你真的不明白?”賈明還是那樣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我真的不明白。” 蘇章見賈明如此,便單刀直入地說道:“你不要再裝糊涂了!我雖然剛剛到任,就已經(jīng)聽說你這些年貪贓枉法,聚斂了很多不義之財。
如果你想爭取寬大處理,我勸你還是趁早坦白自首為好。”賈明見蘇章已把話挑明,就又囁嚅地說:“難道您就一點也不念及我們當(dāng)年的友情,執(zhí)意要為難我不成?” 蘇章這時則語重心長地說:“既不是我不念當(dāng)年的友情,更不是我執(zhí)意要為難你。
你要知道,我是皇上派來專門懲治貪官污吏的。
7. 王僧孺?zhèn)魑难晕拈喿x
王僧虔,瑯邪臨沂人也。年數(shù)歲,伯父弘集會諸子孫,弘子僧達下地跳戲,僧虔獨正坐采蠟燭珠為鳳凰。弘曰:“此兒終當(dāng)為長者。”
僧虔善隸書。孝武欲擅書名,僧虔不敢顯跡,常用掘筆①書,以此見容。泰始中,為輔國將軍、吳興太守。王獻之②善書,為吳興郡,及僧虔工書,又為郡,論者稱之。
太祖善書,及即位,篤好不已。與僧虔賭書畢,謂僧虔曰:“誰為第一?”僧虔曰:“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上笑曰:“卿可謂善自為謀矣。”示僧虔古跡十一帙,就求能書人名。僧虔上羊欣所撰《能書人名》一卷。
僧虔《論書》曰:宋文帝書,自云可比王子敬,時議者云“天然勝羊欣,功夫少于欣”。亡曾祖領(lǐng)軍書,右軍③云“弟書遂不減吾”。庾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后進,庾猶不忿,在荊州與都下人書云:“小兒輩皆學(xué)逸少書,須吾下,當(dāng)比之。”王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張翼寫效,一毫無異,乃題后答,右軍當(dāng)時不別,久后方悟,云“張翼小人,幾欲亂真”。張芝、二衛(wèi)并得名前代,無以辨其優(yōu)劣,唯見其筆力驚異耳。羊欣書見重一時,親受子敬,行書尤善,正乃不稱名。孔琳之書天然放縱,極有筆力,規(guī)矩恐在羊欣后。謝綜書,恨少媚好。謝靈運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庾昕學(xué)右軍,亦欲亂真矣。(取材于《南齊書》)
注:①掘筆:禿筆。②王獻之:字子敬,東晉書法家,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后世。③右軍:右軍將軍。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此職,世稱“王右軍”。
1.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終當(dāng)為長者 長者:年長的人
B.右軍后進 后進:后來長進
C.天然放縱 放縱:不受約束
D.亦得入流 入流:列入流品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常用掘筆書,以此見容/羊欣書見重一時
B.乃題后答/正乃不稱名
C.右軍當(dāng)時不別,久后方悟/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D.無以辨其優(yōu)劣/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伯父弘集會諸子孫,弘子僧達下地跳戲
(他的)伯父王弘把孩子們聚在一起,王弘的兒子王僧達在地上蹦跳玩耍
B.太祖善書,及即位,篤好不已
太祖擅長書法,等到即位,(對書法還是)深愛不止
C.卿可謂善自為謀矣
你可以說是善于替自己謀慮了
D.亡曾祖領(lǐng)軍書,右軍云“弟書遂不減吾”
(我)逝去的曾祖父王領(lǐng)軍寫信,王羲之說“老弟寫信就沒有丟掉我”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王僧虔在孝武帝面前為求自保,不惜用禿筆寫字來掩飾書法水平。
B.王獻之和王僧虔都擅長書法,又都做過吳興郡守,因此傳為美談。
C.征西將軍庾翼與王羲之在書法上齊名,很多小輩都來向庾翼學(xué)習(xí)。
D.張翼和庾昕二人模仿王羲之的書法,都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5.文中說“宋文帝書,自云可比王子敬,時議者云‘天然勝羊欣,功夫少于欣’”,意思是“宋文帝的書法,自己說可以和王獻之相比,但當(dāng)時評議的人說‘(宋文帝的)天資高于羊欣,書法藝術(shù)所達到的程度不如羊欣’”。請結(jié)合你的閱讀積累,談?wù)剬Α疤烊弧焙汀肮Ψ颉倍哧P(guān)系的理解。(不少于200字)
1.A
2.A
3.D
4.C
5.圍繞“天然”和“功夫”的關(guān)系,結(jié)合個人的閱讀積累,進行闡發(fā)。
8. 《劉崧傳》文言文翻譯
劉松,字子高,是泰和人。原來的名字叫劉楚。家境貧寒,致力苦學(xué),天寒沒有爐火,手都凍裂了但是仍然抄錄不停止。他自幼就很博學(xué),天性清廉謹慎。兄弟三人共居在草屋里,有薄田五十畝。等到他顯貴后,也沒有增添任何田產(chǎn)。
十年都用一條布被,直到被老鼠咬壞,才更換掉,但仍然把它修補改成衣服給兒子穿。做官時從來不讓家人跟隨在身邊。到北平上任時,只帶了個書童,到達北平后就把他打發(fā)回去了。黃昏時差吏們下班,只有他孤燈讀書,常常是一直到天亮。他善于作詩,豫章人有推崇他為“西 *** ”的說法。
原文:
劉菘,字子高,泰和人,舊名楚。家貧力學(xué),寒無爐火,手皸裂而鈔錄不輟。崧幼博學(xué),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茆屋,有田五十畝。及貴,無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傷,始易之,仍葺以衣其子,居官未嘗以家累自隨。之任北平,攜一童往,至則遣還。晡時吏退,孤燈讀書,往往達旦。善為詩,豫章人宗之為《西 *** 》云。
此文出自清朝·張廷玉《明史·劉崧傳》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
康熙四年(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jiān)修,開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進呈刊刻。《明史》是我國歷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如果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開設(shè)明史館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進呈,前后歷時九十四年。假如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組織班子編寫起至呈稿止,為時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明史》修纂第一階段無績可言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和人力的不足。當(dāng)時不僅沒有力量整理明朝的邸抄和檔案,而且在征求圖書時,獻書者也極少,就連最基本的史料明代歷朝實錄也不完整,天啟朝實錄缺少七年以后部分,崇禎朝因亡國而無實錄。如此種種,也限制了《明史》修纂工作的進展。
9.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際泰,于是就通曉了《書經(jīng)》的大意,陳際泰就把《詩經(jīng)》帶到了田地里,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一天可以寫二三十首詩,返回臨川,非常勤敏,躲著人偷偷地誦讀,不能夠拜師讀書,在舅家藥籠中見到《詩經(jīng)》,書的四角已經(jīng)磨滅變得模模糊糊了,臨川人,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jīng)》,自己根據(jù)文意去判斷區(qū)分(哪個地方該有停頓),而且也沒有劃分句讀,先后寫的詩達到了萬首,同艾南英等人憑借八股文而聞名天下,拿著就快速地跑了,很生氣。
父親看見了。讀書人應(yīng)試詩文的數(shù)量。
家里貧窮,于是終身都沒有忘記。很久以后。
陳際泰寫詩作文,沒有比得上陳際泰的,又沒有書籍。從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書經(jīng)》,督促他到田地里去。
十歲,字大士。
郢人燕悅文言文翻譯
1. 古文《郢書燕悅》翻譯:楚國有人給燕國相國寫信,夜晚書寫,光線不足,便對舉著蠟燭的人說:“舉燭。”結(jié)果不小心在信中寫下了“舉燭”二字。“舉燭”并非信中的本意。燕相國收到信后,對此感到高興,說:“‘舉燭’,就是崇尚明亮,崇尚明亮就是推舉賢才并任用他們。”燕相國將這一想法告訴...
五柳先生自傳文言文
6. 跪求一篇150字以上的自傳,像五柳先生的古文自傳,古文 彭山一中初11級2班,仿《五柳先生傳》寫自傳,佳作選登 劉耿別傳 劉耿彭山人士,受教于彭山一中二班,因身之高,久不從前排。 好白話之小說,更愛文豪之筆墨。今淺悟其皮毛,不勝歡喜。 同窗與之平起平坐,無恭維之言語;恩師亦助其指點迷津,更不求有厚禮相...
黃庭堅傳文言文及翻譯
《黃庭堅傳》文言文及翻譯如下:(1)文言文原文: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shù)過輒誦。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調(diào)葉縣尉。熙寧初,舉四京學(xué)官,第文為優(yōu),教授北京國子監(jiān),留守文彥博才之,留再任。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逸絕塵,獨立...
周文育傳文言文翻譯
周文育原是新安人,后被義興周薈收為養(yǎng)子,教以武藝,后隨周薈大戰(zhàn)白水蠻,勇冠三軍。接下來我搜集了周文育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周文育傳 周文育,字景德,義興陽羨人也。少孤貧,本居新安壽昌縣,姓項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數(shù)里,跳高五六尺,與群兒聚戲,眾莫能...
文言文稱贊才女
4. 贊美女孩子漂亮的文言文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xí)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于是洛靈感...
桑悅文言文翻譯
1. 桑悅有才古文翻譯 翻譯: 常熟有個叫桑悅的人,字民懌。書看過后,就焚燒掉,說:“已經(jīng)在我腹中了。”當(dāng)生員時,去拜見監(jiān)司,自稱“江南才子”。監(jiān)司很吃驚,請他校刊書籍,預(yù)先刪掉一些來測試桑悅。對文意不連貫的地方,桑悅?cè)」P補上。 學(xué)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囑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問:“桑悅不來迎接,難...
對牛彈琴翻譯文言文
1. 急用對牛彈琴的文言文及翻譯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zhuǎn)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diào)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樣埋頭吃草。不是牛不要聽,是曲調(diào)不悅它的耳。 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蟲和小牛犢的叫聲...
翻譯文言文《明史·夏言傳》
皇帝又不高興悅,詰責(zé)他。夏言又惶恐謝罪,這才算完。不久,雷擊奉天殿。皇帝召夏言和顧鼎臣,他們沒有按時到。皇帝又詰責(zé)他們,令禮部彈劾他們。夏言等人請罪,皇帝又責(zé)怪夏言傲慢,并訓(xùn)責(zé)了顧鼎臣。事后,還給了夏言當(dāng)初追回的銀章、御書。陜西捷報傳來,夏言恢復(fù)了少師、太子太師的職位,加任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xué)士。江淮...
宣王好射文言文翻譯 宣王好射文言文翻譯注釋
齊宣王喜愛射箭,為別人夸耀他能夠拉開強弓而喜悅,但實際上他用的弓只需要三石的力氣就能夠拉開了。 他把這張弓交給左右的人傳看。旁邊的人都試著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裝著拉不動的樣子,恭維地說:“這張弓沒有九石的力氣拉不開。除了大王以外,誰還能夠使用這張弓呢?”齊宣王聽了非常高興...
文言文《古之教之》翻譯
“悅”。(12)懷:向往。(13)記:記言記得事的書。(14)蛾(yi)子:小螞蟻。術(shù):學(xué)習(xí)。【譯文】古時教學(xué),閭中有塾,黨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學(xué)。每年有新生入學(xué),隔一年有一次考試。入學(xué)第一年考查斷句的能力,辨別志向所趨;第三年考查是否專心于學(xué)業(yè),是否樂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
相關(guān)評說:
安化縣撓性: ______ 此中的“肅”是“躬身作揖,迎揖引進”的意思.古人最重禮節(jié).
安化縣撓性: ______ 1、清幽的香味 2、濃郁的香味 3、淡淡的香味 4、迷人的香味 5、淡雅的香味 “香味”造句: 1、金黃的油菜花散發(fā)出一陣陣濃郁的香味. 2、空氣中充溢著各種鮮花的香味. 3、聞著那桂花飄出來的香味.真叫人心曠神怡啊! 4、所有的蝴蝶花全盛開了,那股香味簡直妙不可言. 擴展資料: 性質(zhì): 香味是氣味的一種. 氣就是氣體,揮發(fā)物,它是一種物質(zhì),通常是小分子,所以容易變成氣體. 味是感官感知,相當(dāng)于傳感器,是指分子作用在感官(傳感器)表面后產(chǎn)生物理量的改變(物理量可以是電、磁、光、長度或體積、離子流、分子流等等),產(chǎn)生的信號通過神經(jīng)傳到CPU(大腦). 所以,氣味不是指一種物質(zhì),而是物質(zhì)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
安化縣撓性: ______ 送人之荊門原文_翻譯及賞析長江風(fēng)飏布帆輕,西入荊門感客情.三國已亡遺舊壘,幾家猶在住荒城.云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若過旗亭多買醉,不須吊古漫題名.——明代·浦源《送人之荊門》送人之荊門長江風(fēng)飏布帆輕,西入荊...
安化縣撓性: ______ 念、思、慕、 基本字義: 念 本義:常思;思念,惦念 念,常思也.——《說文》 白話釋義:念,常和思一起用,思念的意思. 思 思慕;想念 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白話釋義:家貧就想好妻子,國家混亂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