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邊塞詩5首 邊塞詩(至少5首)!!!!!!!!!!!!!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注釋]
    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譯文】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簡析]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于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tǒng)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jīng)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fā)現(xiàn)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fā)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zhàn)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
    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塞下曲》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后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于,是古時匈奴最高統(tǒng)治者,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jīng)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xiàn)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么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xiàn)。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并不是戰(zhàn)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fā)未發(fā),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fā)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并不是沒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隱若現(xiàn),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jīng)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釋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zhàn)爭生活的。
    ②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③引弓――拉弓,開弓,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⑤白羽――箭桿后部的白色羽毛,這里指箭。
    ⑥沒――陷入,這里是鉆進的意思。
    ⑦石棱――石頭的邊角。
    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漢只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跡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的前兩句寫事件的發(fā)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喬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津津樂道恍恍惚惚有一頭白虎撲來。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一箭射出… …
    后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xiàn)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懼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鉆進石棱里去了!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縫,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細的尖突的石棱――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干嗎不漢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原來的故事并沒說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一,這樣可以表現(xiàn)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fā)百中,這一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xiàn)在這樣的畫面一般的鮮明效果。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lián)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么樣子?如果在戰(zhàn)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于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塞下曲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譯文】
    將軍配戴著用鷲鳥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繡的旌旗飄帶迎風飄動。
    屹立著宣布新的命令,千營的將士一齊回應。
    【注釋】
    鷲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
    蝥弧:旗名。
    獨立:猶言屹立。
    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賞析】
    本詩描寫了威武的將軍傳達新命令時的誓師場面,千營軍士的一同回應,正表現(xiàn)出威武的軍容,嚴明的軍紀及大家必勝的信心,讀起來不免被這種雄壯的氣勢所征服.

    (1)李益《塞下曲》
    塞下曲四首(其一)
    蕃州部落能結束, 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 牧馬群嘶邊草綠。
    唐代邊塞詩不乏雄渾之作,然而畢竟以表現(xiàn)征戍生活的艱險和將士思鄉(xiāng)的哀怨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夾雜危苦之詞或悲涼的情緒。當讀者翻到李益這篇塞上之作,感覺便很不同,一下子就會被那天地空闊、人歡馬叫的壯麗圖景吸引住。它在表現(xiàn)將士生活的滿懷豪情和反映西北風光的壯麗動人方面,是比較突出的。
    詩中“蕃州”乃泛指西北邊地(唐時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縣西,與黃河不屬),“蕃州部落”則指駐守在黃河河套(“黃河曲”)一帶的邊防部隊。軍中將士過著“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的生活,十分艱苦,但又被磨煉得十分堅強驍勇。首句只夸他們“能結束”,即善于戎裝打扮。作者通過對將士們英姿颯爽的外形描寫,示意讀者其善戰(zhàn)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寫“馳獵”,不復言“能”而讀者自可神會了。
    軍中馳獵,不比王公們佚游田樂,乃是一種常規(guī)的軍事訓練。健兒們樂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練,作好隨時迎敵的準備。正是“為報如今都護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組詩其四)。“朝暮馳獵黃河曲”的行動,表現(xiàn)出健兒們慷慨激昂、為國獻身的精神和決勝信念,句中飽含作者對他們的贊美。
    這兩句著重刻畫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風貌,后兩句則展現(xiàn)人物活動的遼闊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這樣壯麗:天高云淡,大雁群飛,歌聲飄蕩在廣袤的原野上,馬群在綠草地撒歡奔跑,是一片生氣蓬勃的氣象。
    征人們唱的“燕歌”,有人說就是《燕歌行》的曲調。目送遠去的飛雁,歌聲里誠然有北國戰(zhàn)士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懷念。然而,飛鴻望斷而“燕歌未斷”,這開懷放歌中,也未嘗不包含歌唱者對邊地的熱愛和自豪情懷。如果說這一點在三句中表現(xiàn)尚不明顯,那么讀末句就毫無疑義了。
    “牧馬群嘶邊草綠”。在贊美西北邊地景色的詩句中,它幾乎可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奇句媲美。“風吹草低”句是寫高原秋色,所以更見蒼涼;而“牧馬群嘶”句是寫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綠”字下得絕佳。因三、四對結,上曰“塞鴻飛”,下對以“邊草綠”,可見“綠”字是動詞化了。它不盡然是一片綠油油的草色,而且寫出了“離離原上草”由枯轉榮的變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覺又回到草原上。這與后來膾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都以用“綠”字見勝。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鳥喚來的。而塞北的春天,則由馬群的歡嘶來迎接。“邊草綠”與“牧馬群嘶”連文,意味尤長;似乎由于馬嘶,邊草才綠得更為可愛。詩所表現(xiàn)的壯美豪情是十分可貴的。
    (2)王昌齡《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咸:都。
    【韻譯】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jīng)一次鏖戰(zhàn),
    都說戍邊戰(zhàn)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
    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評析】
    ��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zhàn)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
    節(jié),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后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zhàn)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
    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zhàn)思想。
    (3)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4)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5)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6)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現(xiàn)存李白詩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的。其中第四首寫思婦懷念遠行的征人,當屬閨怨之類。另外五首都表述詩人“橫行負勇氣,一戰(zhàn)靜妖氛”的慷慨從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氣充溢,為盛唐邊塞詩中的奇葩之一。這首詩是組詩的第一首。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經(jīng)扣緊題目。五月,在內地正值盛夏。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趙嘏說“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但是,李白所寫五月卻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見所感也就迥然有別。天山孤拔,常年被積雪覆蓋。這種內地與塞下在同一季節(jié)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詩人敏銳地捕捉,然而,他沒有具體細致地進行客觀描寫,而以輕淡之筆徐徐道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無花只有寒”。“寒”字,隱約透露出詩人心緒的波動,何況寒風之中又傳來《折楊柳》的凄涼曲調呢!春天在邊疆是看不到的,人們只能從笛曲之中去領受,去回味。《折楊柳》為樂府橫吹曲,多寫行客的愁苦。在這里,詩人寫“聞折柳”,當亦包含著一層蒼涼寒苦的情調。他是借聽笛來渲染烘托這種氣氛的。沈德潛評論《塞下曲》前四句說:“四語直下,從前未具此格。”又說:“一氣直下,不就羈縛。”詩為五律,依慣例當于第二聯(lián)作意思上的承轉,但是李白卻就首聯(lián)順勢而下,不肯把蒼涼情緒稍作收斂,這就突破了格律詩的羈絆,以氣脈直行,豪縱不拘,語淡而雄渾為其特色了。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擊鉦、鼓,用來節(jié)制士卒進退,五、六兩句,寫的正是這種情況。語意轉折,已由蒼涼變?yōu)樾蹓选T娙嗽O想:自己來到邊塞,就在天山腳下,整日過著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白天在鉦、鼓聲中行軍作戰(zhàn),晚上就抱著馬鞍子打盹兒。這里,“曉戰(zhàn)”與“宵眠”相對應,當是作者有意在概括軍中一日的生活,其軍情之緊張急迫,躍然紙上。“隨”字,摹狀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繪士卒夜間警備的情況。二句寫的是士卒的生活場景,而他們守邊備戰(zhàn),人人奮勇,爭為功先的心態(tài)則亦盡情流露出來。
    尾聯(lián)“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復仇的故事,表現(xiàn)詩人甘愿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直”與“愿”字呼應,語氣斬截強烈,一派心聲,噴涌而出,自有奪人心魄的藝術感召力。
    注釋
    [1]斬樓蘭:據(jù)《漢書·傅介子傳》:“漢代地處西域的樓蘭國經(jīng)常殺死漢朝使節(jié),傅介子出使西域,樓蘭王貪他所獻金帛,被他誘至帳中殺死,遂持王首而還”。
    譯文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飄灑,
    看不見花朵開放只有刺骨的嚴寒。
    笛子吹著折楊柳的曲調,又何處尋覓楊柳青青的春天。
    白天隨金鼓之聲作戰(zhàn),晚上枕著馬鞍入眠,
    只愿揮起腰下的寶劍,過關斬將,打敗敵人。
    (8)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 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9)【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xiāng),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兵氣銷為日月光。
    邊塞詩大都以詞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滿報國的忠貞或低徊的鄉(xiāng)思為特點。常建的這首《塞下曲》卻獨辟蹊徑,彈出了不同尋常的異響。
    這首詩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嘆時運,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中央朝廷與西域諸族的關系,歷史上陰晴不定,時有弛張。作者卻拈出了美好的一頁加以熱情的贊頌,讓明媚的春風吹散彌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詩的頭兩句,是對西漢朝廷與烏孫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動概括。“玉帛”,指朝覲時攜帶的禮品。《左傳。哀公七年》有“禹合諸侯干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之謂。執(zhí)玉帛上朝,是一種賓服和歸順的表示。“望”字用得筆重情深,烏孫使臣朝罷西歸,而頻頻回望帝京長安,眷戀不忍離去,說明恩重義浹,相結很深。“不稱王”點明烏孫歸順,邊境安定。烏孫是活動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為西域諸國中的大邦。據(jù)《漢書》記載,武帝以來朝廷待烏孫甚厚,雙方聘問不絕。武帝為了撫定西域,遏制匈奴,曾兩次以宗女下嫁,訂立和親之盟。太初間(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下嫁烏孫,生了四男二女,兒孫們相繼立為國君,長女也嫁為龜茲王后。從此,烏孫與漢朝長期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成為千古佳話。常建首先以詩筆來謳歌這段歷史,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能以少總多,用筆之妙,識見之精,實屬難能可貴。
    一、二句平述史實,為全詩鋪墊。三、四句順勢騰騫,波涌云飛,形成高潮。“天涯”上承“歸去”,烏孫朝罷西歸,馬足車輪,邈焉萬里,這遼闊無垠的空間,便隱隱從此二字中見出。“靜”字下得尤為有力。玉門關外的茫茫大漠,曾經(jīng)是積骸成陣的兵爭要沖,如今卻享有和平寧靜的生活。這是把今日的和平與昔時的戰(zhàn)亂作明暗交織的兩面關鎖的寫法,于無字處皆有深意,是詩中之眼。詩的結句雄健入神,情緒尤為昂揚。詩人用彩筆繪出一幅輝煌畫卷:戰(zhàn)爭的陰霾消散凈盡,日月的光華照徹寰宇。這種理想境界,體現(xiàn)了各族人民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崇高理想,是高響入云的和平與統(tǒng)一的頌歌。
    “兵氣”,猶言戰(zhàn)象,用語字新意煉。不但扣定“銷”字,直貫句末,且與“靜處”挽合,將上文繳足。環(huán)環(huán)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氣概。沈德潛詡為“句亦吐光”,可謂當之無愧。
    常建的詩作,大多成于開元、天寶年間。他在這首詩里如此稱頌和親政策與弭兵理想,當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開邊黷武的亂政而發(fā)的,可說是一劑針砭時弊的對癥之方!

    王昌齡 評論
    塞下曲四首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jié)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錢起 評論
    盧龍塞行送韋掌記

    雨雪紛紛黑山外,行人共指盧龍塞。
    萬里飛沙咽鼓鼙,三軍殺氣凝旌旆。
    陳琳書記本翩翩,料敵張兵奪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漢皇年。

    耿湋 評論
    塞上曲

    慣習干戈事鞍馬,初從少小在邊城。
    身微久屬千夫長,家遠多親五郡兵。
    懶說疆場曾大獲,且悲年鬢老長征。
    塞鴻過盡殘陽里,樓上凄凄暮角聲。

    張籍 評論
    橫吹曲辭·出塞

    秋塞雪初下,將軍遠出師。
    分營長記火,放馬不收旗。
    月冷邊帳濕,沙昏夜探遲。
    征人皆白首,誰見滅胡時。

    裴說 評論
    塞上曲

    極目望空闊,馬羸程又賒。
    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
    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

    王之渙 評論
    橫吹曲辭·出塞

    黃砂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司空圖 評論
    塞上

    萬里隋城在,三邊虜氣衰。
    沙填孤障角,燒斷故關碑。
    馬色經(jīng)寒慘,雕聲帶晚悲。
    將軍正閑暇,留客換歌辭。

    周樸 評論
    塞上曲

    一陣風來一陣砂,有人行處沒人家。
    黃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見花。

    常建 評論
    塞上曲

    翩翩云中使,來問太原卒。
    百戰(zhàn)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塞云隨陣落,寒日傍城沒。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武元衡 評論
    出塞作

    夙駕逾人境,長驅出塞垣。
    邊風引去騎,胡沙拂征轅。
    奏笳山月白,結陣瘴云昏。
    雖云風景異華夏,亦喜地理通樓煩。
    白羽矢飛先火炮,黃金甲耀奪朝暾。
    要須灑掃龍沙凈,歸謁明光一報恩。

    李頎 評論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xiāng)。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zhàn)場。
    軍書發(fā)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劉得仁 評論
    塞上行作

    鄉(xiāng)井從離別,窮邊觸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舉之衡翅,河穿入虜流。
    將軍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王貞白 評論
    入塞

    玉殿論兵事,君王詔出征。
    新除羽林將,曾破月支兵。
    慣歷塞垣險,能分部落情。
    從今一戰(zhàn)勝,不使虜塵生。

    杜荀鶴 評論
    塞上傷戰(zhàn)士

    戰(zhàn)士說辛勤,書生不忍聞。
    三邊遠天子,一命信將軍。
    野火燒人骨,陰風卷陣云。
    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勛。

    齊己 評論
    送人游塞

    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
    秋風來漢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
    那堪隴頭宿,鄉(xiāng)夢逐潺湲。

    李昌符 評論
    書邊事(一作邊行書事,一作塞上行)

    朔野煙塵起,天軍又舉戈。
    陰風向晚急,殺氣入秋多。
    樹盡禽棲草,冰堅路在河。
    汾陽無繼者,羌虜肯先和。

    于鵠 評論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行人朝走馬,直走薊城傍。
    薊城通漢北,萬里別吳鄉(xiāng)。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戰(zhàn)場。
    軍書發(fā)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賈至 評論
    出塞曲

    萬里平沙一聚塵,南飛羽檄北來人。
    傳道五原烽火急,單于昨夜寇新秦。

    楊炯 評論
    出塞

    塞外欲紛紜,雌雄猶未分。
    明堂占氣色,華蓋辨星文。
    二月河魁將,三千太乙軍。
    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

    郭震 評論
    塞上

    塞外虜塵飛,頻年出武威。
    死生隨玉劍,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仍聞酒泉郡,已合數(shù)重圍。

    杜甫 評論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騏驎,戰(zhàn)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馀里,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shù)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常建 評論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鄉(xiāng),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龍斗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
    黃河直北千馀里,冤氣蒼茫成黑云。
    因嫁單于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
    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無草木煙。

    李益 評論
    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秦筑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于臺。
    古來征戰(zhàn)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黃河東流流九折,沙場埋恨何時絕。
    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jié)。
    為報如今都護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請書塞北陰山石,愿比燕然車騎功。

    高適 評論
    塞下曲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
    戰(zhàn)酣太白高,戰(zhàn)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jīng)何足窮。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戴叔倫 評論
    塞上曲二首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
    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杜甫 評論
    橫吹曲辭·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zhàn)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馀里,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shù)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王昌齡 評論
    塞上曲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zhàn)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馬戴 評論
    橫吹曲辭·出塞

    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王昌齡 評論
    出塞二首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維 評論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高適 評論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一作塞上聞笛)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jié)M關山。

    盧綸 評論
    和張仆射塞下曲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王季友1 評論
    古塞曲

    進軍飛狐北,窮寇勢將變。
    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zhàn)。
    騂馬黃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殺左賢王,歸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
    東出咸陽門,哀哀淚如霰。

    盧綸 評論
    從軍行(一作李端詩,題云塞上)

    二十在邊城,軍中得勇名。
    卷旗收敗馬,占磧擁殘兵。
    覆陣烏鳶起,燒山草木明。
    塞閑思遠獵,師老厭分營。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李白 評論
    塞上曲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轉戰(zhàn)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

    高適 評論
    塞上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
    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
    轉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
    惟昔李將軍,按節(jié)出皇都。
    總戎掃大漠,一戰(zhàn)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
    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

    馬戴 評論
    出塞詞

    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

    張仲素 評論
    塞上曲

    卷旆生風喜氣新,早持龍節(jié)靜邊塵。
    漢家天子圖麟閣,身是當今第一人。

    杜甫 評論
    后出塞五首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zhàn)伐有功業(yè),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令狐楚 評論
    塞下曲二首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平生意氣今何在,把得家書淚似珠。
    邊草蕭條塞雁飛,征人南望淚沾衣。
    黃塵滿面長須戰(zhàn),白發(fā)生頭未得歸。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涼州詞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燕歌行》
    作者: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 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古風》其十四
    作者:李白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
    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
    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fā)卒騷中土。
    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nóng)圃。
    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一本此下有四句)
    爭鋒徒死節(jié)。秉鉞皆庸豎。
    戰(zhàn)士死蒿萊。將軍獲圭組。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漁家傲 秋思》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王昌齡
    出塞二首:
    1: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塞下曲四首
    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其三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jié)宮廄,分以賜邊城。
    其四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從軍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獨上:一作獨坐。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舊別情:一作離別情。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北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玉門關:一作雁門關。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邊塞詩六年級之內要五首,急須!
    1、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王昌齡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涼州詞》王翰 3、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 4、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

    邊塞古詩名句大全(5首豪邁的邊塞詩)
    -01-《從軍行其四》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首《從軍行》贊揚了戰(zhàn)士們的英雄氣概,雄渾豪壯,慷慨激昂。后來,這首詩常被用來體現(xiàn)殺敵衛(wèi)國的英豪氣概和剛強毅力。青海經(jīng)雪山直至玉門關西北邊塞的整個防線,跨越千里,蒼茫壯闊,以邊塞之艱苦反襯戰(zhàn)士們的...

    急需王之渙的五首邊塞詩
    1.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2.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戰(zhàn)士持刀翻縵袖,青樓血染烽煙懷。3. 軍行 驃騎出時塵滿天,兒郎擐甲意軒昂。兩河狹險誓將掃,為守國門刀割心。橫笛頻吹鐵騎驕,漁陽引勝列于郊。鐵衣之下有真情...

    邊塞詩5首(要短的!!!)
    1、《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齡?【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白話翻譯: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2、《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翰...

    邊塞詩5首(要短的!!!)?
    1、《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2、涼州詞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3、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

    邊塞詩5首(要短的!!!)?
    塞下曲六首(選一)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

    邊塞經(jīng)典名言有哪些(5首描寫邊塞的經(jīng)典詩詞)
    1、《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的《從軍行》,是李白以樂府舊題抒寫當時現(xiàn)實生活的先聲,也是初唐早霞滿天時一聲嘹亮的進軍號角。詩的前六句濃墨重彩,描繪大軍出征的景象和戰(zhàn)地的風光,逼出慨當以慷的結句...

    描寫邊塞的古詩10首
    5、《鎮(zhèn)西》天邊物色更無春,只有牛羊與馬群。誰家營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聞。唐代詩人《塞上》、《塞下》諸曲,其所描繪邊塞寒苦與軍士勤勞之作,皆有不滿之意見于言外。6、《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此王維《觀獵》詩前四句,一作張祜作。7、《夜上受降...

    邊塞詩 送別詩 懷舊古詩各5首
    邊塞詩:《前出塞》作者: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塞下曲》作者: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薊中作》作者: 高適...

    邊塞經(jīng)典詩詞有哪些(5首蒼涼悲壯的邊塞詩)
    作為一首邊塞詩,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一是獨特的邊疆風景,一是感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從邊塞荒涼悲壯的景物,寫到了那些常年戍守邊疆的將士,他們獨守孤城,悲涼之感讓人落淚。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早年家境貧寒,生活非常...

    相關評說:

  • 眾卸18965199419: 急!!求古典邊塞詩詞4首.
    桂東縣復合: ______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
  • 眾卸18965199419: 邊塞詩有哪些?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
  • 眾卸18965199419: 邊塞詩有哪些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
  • 眾卸18965199419: 急求關于邊塞的詩,要5首.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和張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眾卸18965199419: 寫邊塞的詩句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7、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 眾卸18965199419: 描寫邊塞的詩
    桂東縣復合: ______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
  • 眾卸18965199419: 邊塞詩有哪些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
  • 眾卸18965199419: 關于邊塞的詩有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3、《塞下曲》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
  • 眾卸18965199419: "邊塞詩"有哪些?急用~~~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
  • 眾卸18965199419: 描寫邊塞的古詩 -
    桂東縣復合: ______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
  •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a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 国产添下面视频全过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