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高頻出現(xiàn)的文言文
1. 小學(xué)階段出現(xiàn)的文言文
學(xué)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yuan)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fú)若之矣(yǐ)。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選自《孟子·告子》)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購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刻 舟 求 劍(戰(zhàn) 國) 《呂氏春秋. 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舍生取義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 小學(xué)文言文常用通假字
(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兩字可互相通假) A 愛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驁→傲 B 罷→疲 班→頒、斑 苞→葆、包 葆→保、寶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閼、譬 敝→罷、蔽 弊→敝、蔽 辨 辯→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蟻 鄂→愕、諤 爾→耳、邇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馮→憑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蓋→盍 感→憾、撼 更→經(jīng) 共→拱、供、恭 固故→痼 關(guān)→,彎、貫 貫→慣、彎 廣→曠 歸→饋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橫 紅→工 還→旋、環(huán) 皇→遑、惶、況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謾→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繆→謬、穆 N 耐→能、奈 內(nèi)→納 本消息來源于中國語文網(wǎng)。
3. 初中文言文課本出現(xiàn)的常用文言
文言文,對于很多學(xué)生來說,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題目,那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學(xué)習(xí)好文言文,下面我就給大家?guī)硪恍┏R姷奈难晕墓潭ň涫剑M軐Υ蠹矣兴鶐椭∫弧o乃……乎?這是一種表示測度語氣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對某種情況的估計或者對某件事情的認(rèn)識。
一般可譯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
如:①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應(yīng)譯為:使軍隊疲勞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沒有聽到過這樣的事。
軍隊疲勞力量竭盡,遠方的君主對這件事有準(zhǔn)備,恐怕不行吧?)二、……孰與……這 是一種用來表比較的固定格式,用來比較兩個人的高下、優(yōu)劣或兩件事的得失、好壞。它又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句中提出了比較內(nèi)容的,一類是句中沒有提出比較 內(nèi)容的。前者應(yīng)翻譯成:“……與……相比,誰(哪一樣)……”,后者應(yīng)譯為:“……與……比較起來怎么樣”。
這種格式在古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如下 面的例子:①吾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漂亮?)文中的三個加線句均應(yīng)譯為“你跟我比怎么樣呢”。
三、……之謂也 其……之謂也這 是賓語提前的一種固定格式,是一種表示總結(jié)性的判斷句。應(yīng)該強調(diào)一下的是在這種格式中的“之”屬于結(jié)構(gòu)助詞,起到的是提賓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屬于這 種格式,而“其”屬于句首語氣助詞,表推測,應(yīng)譯為“大概”。這種固定格式可譯為“說的就是……啊”,或者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啊”。
請看下面例句: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聽到了一些道理,以為天下沒有誰超過自己了,說的就是我這種人啊!)②詩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謂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詩經(jīng)》上說:“別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測得到它。”
說的就是夫子這樣的人啊!)③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
《史記·李將軍列傳》(太史公說:“《論語》上說:‘他自身端正,不下達命令人民就會行動;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達命令他的百姓也不會聽從。’大概說的就是李將軍這樣的人吧!”)。
4. 在小學(xué)作文中多用的文言文
排比有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豁達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癡情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的無奈元稹“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專一作文常用素材:經(jīng)典古文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作為君子,應(yīng)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自己的學(xué)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zé)和才能。)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xué)習(xí),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dān)主要責(zé)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zé)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dāng)?shù)囊螅粫美淇岬难酃饪词澜纭?/p>
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rèn)真學(xué)習(xí),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zāi)難、禍?zhǔn)隆筒灰阉鼜娂拥絼e人身上去。)
8.當(dāng)仁,不讓于師。——《論語》(譯:遇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yīng)該搶著去做。
后發(fā)展為成語“當(dāng)仁不讓”。)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譯:同心協(xié)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zāi)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fēng)度的表現(xiàn)嗎?)14.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wù)。)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論語》(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那他就可當(dāng)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xué)習(xí),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譯:君子總是責(zé)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dān)很重,就常憂慮、擔(dān)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zé)任推向別人,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
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譯:小人對自己的。
5. 請高人指點一下,競選時常用的文言文,謝謝了
古文的環(huán)境和現(xiàn)代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競選詞的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寫了一個,
已經(jīng)是言辭很托大了,類似于現(xiàn)代的競選詞…………
學(xué)生會學(xué)習(xí)部部長競選詞
自古問道之艱辛,其途皆在于學(xué);自古明德且鑒真,其大蓋集于庠。
道既艱辛,涉格物致知長途于今,未臻學(xué)業(yè)卓拔之屬,亦附我輩躬行踐識之群,由此明師之言傳身教,當(dāng)尊且效。
德須鑒真,問故史前賢言行至此,常警明鏡正我之箴,欲忝同儕守身持正之率,由此知我之身體力行,當(dāng)正且誠。
既尊既效,可附師道之遠驥,協(xié)同學(xué)之共向;既正且誠,乃證余心之無私,表衣冠之中楷。
既如此,則知學(xué)生之心意,學(xué)道同道,師道同道,問學(xué)于庠,率行于庠。
今以此誠心常行覽于眾前,以聞。
………………
譯文:自古到今,獲得知識如此艱難,最好的途徑莫過于學(xué)習(xí);自古到今,提高自身道德的方式,最好的都匯聚于學(xué)校這個地方。
獲得知識很艱難,我在學(xué)習(xí)真理的道路上走到今天,雖然不是學(xué)業(yè)中最好的,但也是能夠刻苦學(xué)習(xí)實踐的一個,從這么多年的歷程中,知道(學(xué)習(xí)如此艱難),老師的言傳身教,需要我學(xué)習(xí)并且效仿。
道德需要不斷提升,(所以)我學(xué)習(xí)可以鑒身鑒心的歷史到如今,常常把持歷史給我的道德 的警醒,(算是有所獲得),這里謙遜的表示,希望能成為同學(xué)們道德行為上的表率,從(我常讀史,有所獲得)可以知道我說話做事,正直誠實(是可以作為表率的。)
既然能做到學(xué)習(xí)并效仿老師的言行,那么就可以作為老師學(xué)業(yè)傳授這個長久大業(yè)上的輔助,為同學(xué)們共同向著一個目標(biāo)奮斗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既然能做到正直誠實,就可以知道我心中并沒有私欲,可以先身作為同學(xué)們在好好學(xué)習(xí),尊重師長上的先行者。
這下你們可以看到了吧,我的行為和心意,都是以學(xué)習(xí)為先行,以老師的表率為先行,在學(xué)校中好好學(xué)習(xí),做好學(xué)生的表率。
今天就把我的想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看到
6. 150個常用文言文字詞意思解析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yǎng)(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3、準(zhǔn)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于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xué)》)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2、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策:1、馬鞭.(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qū)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1、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lǐng).(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1、相當(dāng)、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愿馳千里足) 2、驅(qū)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fā)、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chǎn)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 當(dāng):1、承當(dāng),承受.(當(dāng)之無愧) 2、應(yīng)當(dāng).(當(dāng)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dāng)遠離) 4、對著,向著.(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dāng)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銳不可當(dāng)”)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guān)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zhí)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么(惡能無紀(jì)) 2、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27. 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 2、發(fā)射(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 4、征發(fā)(發(fā)閭左?m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 ) 6、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7、f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 2、總共(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dāng)……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 3、供養(yǎng)(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xué)) 3、丈夫(夫?J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dān)者三夫) 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一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zhí)(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君子固窮……) 41. 故:1、舊的,原來的(溫故而。
小學(xué)高頻出現(xiàn)的文言文
排比有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灑脫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豁達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癡情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的無奈元稹“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專一作文常用素材:經(jīng)典古文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匯總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2 黔之驢唐代: 柳宗元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xí)其聲,又...
高頻文言文
文言文常用120個實詞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 2何故置某于安閑...
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
高中:氓(必修一);離騷(必修一);阿房宮賦(必修二);逍遙游(必修二);赤壁賦(必修二);蜀道難(必修三);登高(必修三);琵琶行(必修三);錦瑟(必修三);虞美人(必修三);念嬌奴赤壁懷古(必修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必修三);勸學(xué)(必修四);師說(必修四)不好意思,...
高中語文文言文高頻重點詞
高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字詞 一、古今異義: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2.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今義:黃金。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今義:探究并領(lǐng)會。二、通假字:1.輮以為輪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2.雖有槁暴有通...
高中文言文所字結(jié)構(gòu)例子
"所"字結(jié)構(gòu)是古漢語中的一種常見結(jié)構(gòu),在高中語文中是高頻考點,用于指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或與之相關(guān)的場所、時間等。以下是一些高中文言文中的"所"字結(jié)構(gòu)例子:"所愿者,不過飽食暖衣,得一官以自榮其身。"(柳宗元《捕蛇者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修母嘗謂之曰斷句
修母\/嘗\/謂之曰 文言文斷句是文言文閱讀高頻考點之一。給文言文斷句,傳統(tǒng)上稱之為“句讀”。明辨句讀,是閱讀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斷句的基礎(chǔ)在于對通篇文章的領(lǐng)會,因此斷句前首先要通讀選文,力求對全文的內(nèi)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斷句。斷句或劃分節(jié)奏注意考查...
文言文高頻副詞
文言副詞匯總 文言文中虛詞中,副詞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分類也是最復(fù)雜的。它總共分為八類: 一、程度副詞 1、表程度進步:益、愈、彌、尤、加、倍。 2、表最高程度:甚、至、絕、殊、最、極、良、頗。 3、表程度輕:少、稍、略。 二、范圍副詞 1、表范圍廣:悉、咸、皆、盡、畢、具、勝、并、既。 2...
高中文言文高頻重點詞
12.聞:①聽說,聽見;②使知道,報告給……知道。對于義項②要特別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統(tǒng)治者——國君,強化了這一點,閱讀時就不至于認(rèn)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fā)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么國君知道了并參加進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13.折:指斥,...
文言文高頻詞
[備用資料一] 通假字 讀音 意義例句亡--無 WU 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爾--耳 er 相當(dāng)于[罷了" 無他.但手熟爾 見--現(xiàn) xian 顯露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說--悅 yue 愉快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變說乎! 湯--燙 tang 用熱火。 3. 高中文言文常用詞的意思.然、者、所、何、乃.分別舉出各種用法極其 然⑴用在...
相關(guān)評說: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小石潭記,桃花源記,出師表,滿井游記,小石城記,葬花詞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個人感覺是:曹植的《七步詩》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于謙《石灰吟》蘇軾《浣溪沙》比較重要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1、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 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文言文是語文課程里最重要的考試題目,同學(xué)們要重視起來,文言文能夠大幅度的幫助考生提高自己的學(xué)習(xí)成績.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必修五古文句子翻譯 《陳情表》 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九歲還不會走路,孤苦無依,直到長大成人自立門戶.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你好 舒曼是南京生產(chǎn)的 材料方面還是過關(guān)的 工藝方面有些地方并不是很好 精度問題 你說得這樣的地方都是極力推薦他們自己的牌子 因為利潤也是比較高的 但是實在是他...
漢濱區(qū)井架: ______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對,這五篇是必須必須熟記熟背的,有的高中還會涉獵,其他詩經(jīng),孟子,詞之類的把重點名句背了就基本OK了,那些不是名句的只會在小考中出現(xiàn),是老師在檢閱你,一般中考都會考名句,相信姐,姐剛中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