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譯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幼苗;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①說明萬事積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②說明要成就大的事業(yè),必須從小事做起。 (任何事業(yè)都是從小事做起,離開了小事,亦無偉業(yè)可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九層高臺,是從一筐土開始堆積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引喻做事是從最基本開始,經(jīng)過逐步的積累,才能有所成就。這句話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該則表現(xiàn)了細微積累 認真踏實的重要性,...
《道德經(jīng)》注音版第六十四章原文及譯文
【譯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沒有跡象的事物容易圖謀;脆弱的東西容易分解,細微的東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時,就預先處理好。亂事在尚未形成的時候就要預防以免發(fā)生之時難以處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
其安易持原文及翻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情勢...
合抱之木生于亳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使于足下這首詩讓我明白了...
見《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譯文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合抱之木...出自哪里
見《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譯文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其安易持原文及翻譯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
與[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主題相一致的名句有什么?
《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譯文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合抱之木,起于毫末:源自《老子·六十四章》:其...
《老子他說》讀書筆記65——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道的境界,就是自然地成就,自然地衰敗,自然地生生不息,不加一點造作,不加一點人為。感悟:“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老子這是在告誡我們要未雨綢繆,事先做好準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凡事要慢慢來,埋頭苦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主題一致的名言名句(注明作者)
荀子《勸學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意思相類似的成語或格言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拼音:hé bào zhī mù,shēng yú háo mò 2、釋義: 粗大的樹木都是由小樹苗長成的.比喻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3、出處:《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解析 400字左右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解析 400字左右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譯文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語文成語翻譯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注音】:dēng gāo bì zì bēi 【釋義】:登上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同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行遠必自邇 【異義】:空中樓閣 【示例】: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都要登高必自卑,不能好高騖遠. 【典出】:《禮記·中庸》 【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譯文】:“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 【誤讀】:登上高處一定會感到自卑. 【辨義】:此處的“自卑”一詞是古今異義.不是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應(yīng)作兩個獨立的單音節(jié)詞. “自卑”應(yīng)為“自”“卑”講.自,從;卑,低處.“自卑”,從低處起.不能解釋為輕視自身.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合抱之木,——九層之臺——;——;——;([春秋])老子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問幾句名句的意思(翻譯一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流傳更廣.但兩千年來,知者多,能解者少.而且,在學術(shù)界仍有不同的解釋,目前,似乎還沒有公認的正確訓解. 周易原文 《易經(jīng)》第一...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合抱之木生于豪末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幾個人才能圍抱的大樹,也是一點點長成的.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道德講堂都有哪些相關(guān)的名言,名詞,名句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德經(jīng)》 【譯文】 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yǎng),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jīng)》 【譯文】 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3....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英語翻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答案]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空想自然失敗,妄求自然不得,因而圣人不能目標而目標,因而沒有失敗,不以得失為得失因而無失.普通人做事,總是想著成功...
藤龐13299877688咨詢: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 -
杏花嶺區(qū)距回復:
______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始于足下.1、原文 中華遠古出處: 先秦·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譯文 先秦·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