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語文教材文言文
1.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1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2. 初中語文課本上有那些古文
1《論語》
六、《錢塘湖春行》
七、《童趣
一、《傷仲永》《木蘭詩》三、《孫權勸學》
四、《口技》
五、《兩小兒辯日》
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二、劉禹錫的《陋室銘》
五、《大道之行也六、杜甫的《望岳》
十六、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十七、杜甫的《石壕吏
一、《與朱元思書》二、《五柳先生傳》三、韓愈的《馬說》:
(1) 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 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3)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在人才輩出的今天,如果我們有才華沒被發(fā)覺卻不懂得毛遂自薦的話,定會落得《馬說》中的“千里馬”的命
四、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的理趣)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杜牧的《赤壁》:六、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七、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1)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2)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xiàn)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道盡了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詞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有一句詩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與這句詩意境相似的一句話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九、《小石潭記》
十、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十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十二、陶淵明的《飲酒》:
(1十三、李白的《行路難》:
十四、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十五、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十六、龔自珍的《己亥雜
一、《故鄉(xiāng)》
二、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十二、夏完淳的《別云間》: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四、《曹劌論戰(zhàn)》
六、《關雎》:
七、《蒹葭》:
3. 初中語文人教版 文言文知識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yǎng)(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于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策:1、馬鞭。
(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愿馳千里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fā)、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chǎn)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zhí)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么(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27. 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 2、發(fā)射(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 4、征發(fā)(發(fā)閭左?m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 ) 6、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7、f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 2、總共(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2.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 3、供養(yǎng)(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J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一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zhí)(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君。
4. 有關學習的文言文都有哪些
1、戰(zhàn)國荀子的《勸學》
節(jié)選: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
釋義:君子知道他學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認為是完美的,所以誦讀群書來力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
2、宋代王應麟的《三字經(jīng)》
節(jié)選: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釋義:玉如果不經(jīng)過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無法成才。
3、清代周希陶的《增廣賢文》
節(jié)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實際上是唐朝韓愈所作,被收錄進《增廣賢文》)。
釋義:如果你想登上知識的高峰,那么勤奮就是唯一的路徑;如果你想在知識的大海里暢游,刻苦就是祝你前行的船舶。
4、宋代朱熹的《勸學詩 》
節(jié)選: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釋義:年華易逝,學習難成,不應該浪費每一寸的時光。
5、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節(jié)選: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釋義:年輕時不知道要早早德努力學習,等到了滿頭白發(fā)之時才悔恨就已經(jīng)遲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勸學
5. 小學課本上有哪些文言文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學習下棋,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弈秋的教導,可是他心里一直認為天鵝會從頭頂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前一個人在一起學習,學習的效果卻不如前面的人好。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始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辯論,(就過去)問他們在辯什么。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馬車的車頂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盤子一樣大,這不就是遠的(看起來)
小而近的(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涼快,等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進入了澡塘,這不就是越近
(感覺)越熱越遠(感覺)越?jīng)鰡幔俊?/p>
孔子也無法決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話孔子說:“誰說你知識淵博?”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俞伯牙最擅長彈琴,鐘子期有很強的音樂鑒賞能力.俞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就說:“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奔騰不息的江河!”不管俞伯牙心里想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的理解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后,俞伯牙感到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6. 求初中到高中語文課本的全部古文和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16篇 ) 論語 孔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逍遙游《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
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笔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
7. 初中的語文課本中,有幾篇古文,分別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文言文
第一單元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文言文
第一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huán))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夸父逐日 《山海經(jīng)》
兩小兒辯日 《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文言文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登黃鶴樓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文言文
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yǎng)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一)(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
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
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jīng)》兩首
關睢
九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哪些文言文?
酈道元 3 閑情記趣 蘇 軾 4 周處 劉義慶 5 晏子故事兩篇 《晏子春秋》 6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7 小石潭記 柳宗元 8 觀潮 周 密 9 寓言四則 參考資料 課程教育研究所.九年級語文教材(人教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
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文言文有哪些
愚公移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送東陽馬生序,童區(qū)(ou)寄傳,李寄,狼,說虎,游高粱橋記(袁宏道),游高粱橋記(袁中道),白洋潮,孔孟論學習,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初三的就不知道了,對了這是北師大版的 初三上學期《岳陽樓記》《游岳陽樓記》《醉翁亭...
語文教材補充文言文
4. 人教版高一語文課本必備古文 1 1 *沁園春 長沙 4 燭之武退秦師 5 荊軻刺秦王 2 4 《詩經(jīng)》兩首 氓 采薇 5 離騷 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8 蘭亭集序 9 赤壁賦 10 游褒禪山記 3 4 蜀道難 5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6 琵琶行并序 7* 李商隱詩兩首...
高中的文言文有哪些?
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背誦篇目豐富多樣,涵蓋了不同時期和流派的作品。其中,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一至五中,精選了諸如《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第8段)、《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jié))、《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第2、3段)等經(jīng)典篇章。這些文章不僅展示了...
河南新教材語文必背篇目
5.作文素材篇目 作文是語文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提供豐富的作文素材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至關重要。在河南新教材中,也會有一些必背的作文素材篇目,這些素材篇目涵蓋了各個領域的文化、社會、科技等,學生可以通過針對這些素材進行寫作,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總結:河南新教材語文必背篇目包括文言...
初一需背的文言文有哪些?(語文出版社初中語文教材)
21、《論語》六則 22、《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期行 乘船 23、*傷仲永(王安石)24、木蘭詩 25、*詩五首 寄人(張泌)夜雨寄北(李商隱)淮上與友人別(鄭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26、賣油翁(歐陽修)27、三峽(酈道元)28、*古文二則 蔡勉旃堅還亡友...
部編語文教材八年級文言文解說
1.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和文言文,人教版,文言文要解釋 陋室銘》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注釋譯文詞語注釋 ...
求初一下語文教材狼的文言文原文
一個屠夫晚上歸家,擔中的肉已盡,只剩幾塊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其后。屠夫感到害怕,扔了一塊骨頭給它們。一只狼得到骨頭便不再跟來,另一只仍緊跟其后。屠夫再次扔骨,前一只狼停下了,后一只又跟了上來。骨頭扔完了,兩只狼卻依舊緊跟不放。屠夫感到非常困窘,擔心前后受敵。他發(fā)現(xiàn)旁邊有一...
西安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第二單元 4 燭之武退秦師 5 荊軻刺秦王 6 鴻門宴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 第二單元 4 《詩經(jīng)》兩首 氓 采薇 5 離騷 6 孔雀東南飛 并序 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第三單元 8 蘭亭集序 9 赤壁賦 10 游褒禪山記 高一下學期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
語文版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古詩詞有哪些?
初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人教、新東方)合集。適合各階段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相關評說:
萬載縣油杯: ______ 我只知道初中的某一部分《論語》十則 作者:孔子及他的弟子 《童趣》作者:沈復《山市》作者:蒲松齡《世說新語》兩則 作者:劉義慶1《詠雪》 2《陳太丘與友期》《智子...
萬載縣油杯: ______ 經(jīng)查證,人教課標本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部分文言文作品,具體是五年級下冊的《楊氏之子》、六年級上冊的《伯牙絕弦》以及六年級下冊的《文言文兩則》——《學奕》《兩小兒辯日》.
萬載縣油杯: ______ 《告子》一文:所謂笨鳥先飛早入林,人的智商的高低不能僅僅憑借學習成績來定斷,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學生是否專心致志,用功學習.從而教導人們做事應當專心. 《兩小兒辯日》: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而將世界變化的某一個方面做為衡量這個世界的標準是不對的.早時的太陽因為霧氣產(chǎn)生的散射而顯得大,中午卻因為霧氣散盡而沒有了散射的效果顯得小,然而太陽卻是一直都只有那么大的.所以看到事物的表面就立刻下結論是不對的,而要像孔子一樣實事求是,不妄加評論.
萬載縣油杯: ______ 《學奕》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
萬載縣油杯: ______ 《論語》十則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狼 蒲松齡 詩五首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陶 潛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陸 游 為學 彭端淑 木蘭辭 北朝民歌 *賣油翁 歐陽修 *宋定伯捉鬼 干 寶 詩詞五首 觀滄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望岳 杜 甫 如夢令 李 清照 西江月 辛棄疾
萬載縣油杯: ______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與古詩有: 1.傷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
萬載縣油杯: ______ 九年級上冊 1 《陳涉世家》 司馬遷 2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3 *《隆中對》 陳壽 4 *《出師表 》 諸葛亮 九年級下冊 5 《公輸》 6 《孟子》兩章 7 *《莊子》故事兩則 8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9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 10 《*愚公...
萬載縣油杯: ______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刻舟求劍 漫畫 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劍》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
萬載縣油杯: ______ 在《氓》之中,有這么一句“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我不知道其他省份有沒有這首詩歌,但福建省肯定有!
萬載縣油杯: ______ 孔子語錄 魚,我所欲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曹劌論戰(zhàn) 鄒忌諷齊王納諫 出師表 桃花源記 三峽 雜說(四) 陋室銘 小石潭記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愛蓮說 記承天寺夜游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關雎 蒹葭 觀滄海 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行路難 望岳 春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觀刈麥 錢塘湖春行 雁門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無題 相見歡 漁家傲 浣溪沙 登飛來峰 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diào)歌頭 游山西村 破陣子 過零丁洋 天凈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