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內(nèi)容】: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中宏詞科,調(diào)汜水尉,遷江寧丞。晚節(jié)不護細行,貶龍標尉卒。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賞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jīng)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guān)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并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guān)”兩個詞,正是有關(guān)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獨指橫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guān)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guān)”和“月”兩個字。“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guān)山月》),“關(guān)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guān)山月》),“關(guān)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后,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guān)”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fā)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guān)同秦代筑關(guān)備胡,漢代在關(guān)內(nèi)外與胡人發(fā)生一系列戰(zhàn)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lián)系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xiàn)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diào)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tǒng)攝全篇。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xiàn)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xiàn)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guān)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xiàn)詩人高超的藝術(shù)造詣。
唐詩《出塞》賞析
但使1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二 騮馬7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但使:只要。龍城飛將:《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shù)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
出塞這首詩的解釋
一、原文如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二、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guān)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
出塞古詩翻譯和賞析 出塞原文
賞析:第一首詩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zhàn)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慨嘆邊戰(zhàn)不斷以及國無良將,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邊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剛剛結(jié)束時的情景,生動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充分表現(xiàn)了勝利者的驕傲神態(tài)。《出塞》原文出塞二首 其一 秦時明月...
王之渙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
1、《出塞》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2、譯文 黃河發(fā)源于黃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間,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萬仞高山。莫須埋怨,羌笛吹奏折楊柳的悲調(diào)曲。誰還不知道,春風歷來就不度玉門關(guān)。3、賞析: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詩...
出塞全詩的翻譯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邊塞詩,全文為: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賞析:第一首詩慨嘆邊戰(zhàn)不斷以及國無良將,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邊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詩的首句寫景物,為千古名句,受到歷代學士的激賞。前人詮釋此句說:“以月屬秦,以關(guān)屬漢...
出塞原文及翻譯注釋
出塞原文及翻譯注釋如下:一、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風吹草低見牛羊,人遠淚下思鄉(xiāng)。二、翻譯注釋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這一句表達了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指代著古老而輝煌的歷史。)萬里長征人未還。(描述了戰(zhàn)士們遠離...
王昌齡《出塞》詩意解析
王昌齡《出塞》詩意解析如下:出塞唐王昌齡古詩的意思是:秦漢以來,明月照耀下的邊塞,出塞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只要龍城仍有像李廣一樣的將軍駐守,外敵的騎兵就不敢踏過陰山。出塞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為:“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唐詩原文賞析
【賞析】:這是一首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jīng)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
出塞古詩的意思。
《出塞》古詩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賞析 《出塞》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是在歷史的角度找到堅實的立足點,襯托出當時的好大喜功不合理、不能持久。漢關(guān)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
出塞這首詩的內(nèi)容
賞析:詩從寫景入手。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七個字,即展現(xiàn)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guān)塞。詩人只用大筆勾勒,不作細致描繪,卻恰好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渲染出孤寂、蒼涼的氣氛。創(chuàng)作背景:1、《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2、王昌齡所處的時代...
相關(guān)評說: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王昌齡一首題為《出塞》,即出關(guān).在唐詩中,一般用以表示出征,而“入塞”則表示凱旋歸來. 第一句:看看天上的明月,還是秦朝時候的明月;看看雄壯的關(guān)城,也還是漢朝時候的國防建筑. 在這個從古到今景色不變的關(guān)塞中,出關(guān)萬里...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出塞”,就是到邊防線上去戍守邊疆.古代描寫軍旅生活的詩歌,大都要寫到明月,寫到邊關(guān),明月和邊關(guān)已經(jīng)成了戍邊將士生活中的兩個典型景物.大概守衛(wèi)邊關(guān)的戰(zhàn)士們,白天軍務繁忙沒有時間想家,...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1. 《出塞二首》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原文: 《出塞》(唐)王昌齡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 ...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王昌齡詩《出塞》詩歌信息 名稱:出塞 年代:唐 作者:王昌齡 體裁:近體詩 格律:七言絕句 詩歌原文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譯文 【注釋】 1.出...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答案] 1、《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3、《塞下...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答:中心思想:全詩表達了:''詩人及全體將士戍邊的心聲''. ''唐.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解析:全詩所述:明月與邊關(guān)仍屬秦漢時期未改變,但是,歲月更疊,戰(zhàn)事不斷!戍邊將士未歸.只要有像飛將軍"李廣"一樣的勇將,就不讓敵寇的鐵蹄越過陰山.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譯文:從秦漢時,明月就照臨著邊境上的古老關(guān)塞,至今,這里仍然還有無數(shù)離家萬里的戰(zhàn)士,在這關(guān)塞上戍守,不能返還家鄉(xiāng).只要能有像李廣那樣的將領(lǐng)在這邊界上把守,外來的敵人就不敢來侵犯了.原詩:《出塞》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
牡丹區(qū)直角: ______ 詩意: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guān),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也作《出塞二首》,是盛唐王昌齡所作的一組邊塞詩,分兩首,上面是其一! 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譯文: 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zhàn),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戰(zhàn)場上只剩下凄涼的月色. 城頭上的戰(zhàn)鼓還在曠野里震蕩回響,將軍刀匣里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