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的意思及主人公簡介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fā)生的故事。以下是我整理的與伯牙鼓琴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供參考。
伯牙鼓琴的意思
伯牙鼓琴的意思是伯牙彈琴。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寬廣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鐘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認(rèn)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伯牙鼓琴的主人公簡介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訛傳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fā)生的故事。
古時有伯牙摔琴以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出此曲的感情和意義,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和寡。終于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jīng)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后見面,可是兩年后鐘子期卻沒有露面。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jīng)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惋惜。這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近義詞:知音難覓、流水高山。
反義詞:下里巴人、通俗易懂。
《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簡介
當(dāng)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一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xué)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一日,老師對伯牙說:“我?guī)闳ひ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伯牙一口答應(yīng),高高興興地背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小學(xué)五年級文言文及意思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課文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
高山流水翻譯
1)不僅彈琴是這樣,賢者也是這樣 2)彈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3)鼓:彈 足:值得 絕:拉斷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另附全文翻譯,感興趣可以看一下,伯牙子彈琴,鐘子期聽他彈琴,伯牙子在彈琴時想著泰山,鐘子期說:“彈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一會,伯牙子...
伯牙絕弦的句子意思 你確定你的答案是對的嗎?
原文 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善哉,善哉,子之聽夫...
俞伯牙簡介???快!!!多!!!
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xiàn)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伯牙是當(dāng)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xué)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
張詠勸學(xué)全文及翻譯
準(zhǔn)莫喻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xué)無術(shù)”,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宋史·寇準(zhǔn)傳》 張詠在成都的時候,聽到寇準(zhǔn)當(dāng)了宰相,便對他下邊的官員說:“寇準(zhǔn)雖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學(xué)問上還有欠缺。”后來寇準(zhǔn)罷相,出知陜州,適逢張詠從此路過,受到寇準(zhǔn)的盛情招待。當(dāng)張詠將要離開時,寇準(zhǔn)親自送...
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
高山流水的意思是: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典故】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人物介紹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鐘子期領(lǐng)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xué)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現(xiàn)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俞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
春秋晉國琴師、上大夫伯牙簡介,伯牙絕弦的意思是什么?
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xiàn)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牙是當(dāng)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xué)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shù)之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遇知音鐘子期,后來鐘子期意外去世,...
鐘子期的個人簡介
鐘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鐘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dān)、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
相關(guān)評說: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 原文:伯牙 善 鼓琴,鐘子期善聽.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 善:通假字,通“ 擅 ” --擅長 的意思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伯牙在彈琴,鐘子期聽他彈.伯牙正彈奏到意在描繪泰山的樂曲,鐘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說:“彈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巍的大山!”一會兒,伯牙又彈奏到意在描繪流水的樂曲,鐘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說:“彈得真美啊!...
白城市螺紋: ______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dāng)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學(xué)習(xí)了三年,俞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dāng)?shù)赜忻麣獾那賻?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惱,因為在藝...
白城市螺紋: ______ 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于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jīng)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第二年中秋再見面,可是到...
白城市螺紋: ______[答案] 應(yīng)該是“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吧,選自《伯牙鼓琴》.字面意思就是認(rèn)為世上再沒有值得自己為他彈琴的人了. 伯牙和鐘子期是知音,他們倆都是戰(zhàn)國時候的大音樂家,后來,鐘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傷,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斷了...
白城市螺紋: ______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dāng)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俞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于傾聽.俞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著高山,并且將心里所想注入到琴聲之中.鐘子期(伯牙的知音,善于聽琴)聽了他的琴聲后說:“好啊!你的琴聲有一種魏峨高聳的氣勢,就像泰山一樣.”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伯牙喜歡彈琴,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不管伯牙彈奏甚么,鐘子期都能準(zhǔn)確的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絕弦,終生不再彈琴.表明了“士為知己者死”得一種真知己的境界.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
白城市螺紋: ______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后,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 古時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