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吳氏浩然堂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
新喻吳君,志學(xué)而工詩,家有山林之樂,隱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師也,其稱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吾竊喜焉,而不知其說,請為我言其故。”
余應(yīng)之曰:“子居于江,亦嘗觀于江乎?秋雨時至,溝澮盈滿,眾水既發(fā),合而為一。汪濊淫溢,充塞坑谷。然后滂洋東流,蔑洲渚,乘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觸石而石隕,浩然物莫能支。子嘗試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今夫水無求于深,無意于行,得高而渟,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不為易勇,不為險怯。故其發(fā)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平居以養(yǎng)其心,足乎內(nèi),無待乎外,其中潢漾①,與天地相終始。止則物莫之測,行則物莫之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憂。行乎夷狄患難而不屈,臨乎死生得失而不懼,蓋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今余將登子之堂,舉酒相屬,擊槁木而歌,徜徉乎萬物之外,子信以為能浩然矣乎?”
元豐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蘇轍記。
(注)①潢漾:浩蕩無跡貌。②寫作本文時,蘇轍是受蘇軾牽連而謫貶在筠州做賣鹽酒的小吏。
譯文:
新喻的吳君,有志于學(xué)問且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有專長,家周圍是讓人悠樂的山林,吳君在此隱居不去做官,給他的屋子取名叫“浩然”,說,“孟子是我的老師,他說道:‘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我私下里很喜歡,但不是很能理解孟子的說法,請為我解釋下其中的緣由。”
我回復(fù)他說:“你處在江上之時,也曾觀察過江水嗎?秋雨按時節(jié)下來,溝渠里裝滿了雨水,各路水流滿溢,合聚在一起。便汪洋肆意,盡情地充斥著坑溝峽谷,之后又滂泊向東流去,輕快地越過洲島,穿過丘陵,肆意前行,遇到木頭折斷木頭,碰到石頭,石頭也被摧毀,如此浩然的.水勢沒有什么能阻擋。你試著考察看看,它憑什么能像這樣形成如此浩蕩之勢?如今那水不求太深,也無意奔向何方,遇到高的地方就停下來,遇到低的地方就順勢流下去,忘了自己,只會適應(yīng)著外部環(huán)境,不因為容易表現(xiàn)勇敢,不因為危險而膽怯。所以,這水一旦聚集發(fā)動,就會浩浩蕩蕩馳騁開去直到大海。古代的君子,生活簡易來滋養(yǎng)內(nèi)心,從內(nèi)心得到滿足,對外部環(huán)境不抱期待,心胸開闊可以包容天地。停下來的時候外界揣測不到他的內(nèi)心,行動起來的時候沒有人能抵抗得了。處于富貴之中不放縱自己,處于貧賤之中也不憂慮,在蠻夷之地遭受患難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懼怕,如此這樣也不可能不培養(yǎng)出浩然正氣的品性,所以說:‘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坦蕩之胸懷去培養(yǎng)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今天我將登上你的‘浩然’堂,舉著酒杯互相勸飲,擊著槁木吟詩,徘徊于萬物之外,你真的以為我們就能變成有浩然之氣的人了嗎?”
元豐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蘇轍記。
蘇轍吳氏浩然堂記原文及翻譯
處于富貴之中不放縱自己,處于貧賤之中也不憂慮,在蠻夷之地遭受患難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懼怕,如此這樣也不可能不培養(yǎng)出浩然正氣的品性,所以說:‘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坦蕩之胸懷去培養(yǎng)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今天我將登上你的‘浩然’堂,舉著酒杯互相勸飲,擊著槁...
貪禍文言文
【譯文】小人 *** ,利益為重死為輕,連被人殺死都不怕的人,還能怕別人的議論么? 3. 《結(jié)交》 唐 孟郊 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jié)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jié)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譯文】把銅鏡比作君子,把凡銅比作小人,意為交友應(yīng)該交可以依靠信任的人,當(dāng)親君子遠小人。 4...
相關(guān)評說:
通城縣外形: ______ “游之適,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如斯而已”的意思為:游玩適意的去處,大概有兩種境界:開闊的地方和深幽的地方,僅此而已.出自《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原文】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柳宗元 游之適,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
通城縣外形: ______ 這是本人以前的中考復(fù)習(xí)資料,量很大,涵蓋人教版初中所有文言文,但看起來很累... (水勢廣闊或盛大) 浩然之氣 (正大剛直) (hé)和 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通城縣外形: ______[答案] (1)B “其居家所與游者”大意理解是“我住在家里時,所交往的”,可見“游”的含義是“交游、交往”.(2)B B項兩句中“其”都是代詞,他的.A項前句“之”是助詞,的...
通城縣外形: ______ 原文: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敗與所遇之可否,未有不為病者.——蘇轍《藏書室記》 譯文:相信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卻不知道古人成敗的情況以及所接觸事物的正確與否,沒有不出問題的.
通城縣外形: ______ 蘇轍說:"魚不怕捕魚的網(wǎng),而怕鵜鶘,是怕它的天敵."一個農(nóng)村老頭看見一條蜈蚣追一條蛇,爬得很快.蜈蚣漸漸追近了,蛇不再動,張開嘴等待著.蜈蚣竟然徑直鉆進它的腹中,過了一段時間才出來,蛇已經(jīng)死掉了.老頭把蛇扔在深山中,過了十天再去看,有無數(shù)小蜈蚣在吃它的腐肉.大概是蜈蚣在蛇腹中產(chǎn)卵的.又曾經(jīng)看到過一只蜘蛛,追蜈蚣追得很急,蜈蚣逃進亂竹叢中.蜘蛛不再進去,只是把腳跨在竹子上,搖了數(shù)四次肚子就走了.等候蜈蚣好長時間不出來,就剖開竹子看,蜈蚣已經(jīng)一節(jié)節(jié)斷開爛掉了.大概蜘蛛搖肚子時,撒了泡尿殺了它.動物害怕它們的天敵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通城縣外形: ______ 太尉執(zhí)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
通城縣外形: ______ 蘇轍 春旱 舊俸存無幾,生齒日益多. 敝廬雖粗完,空廩無麥禾. 首種二頃田,奈此春旱何. 誰能持只雞,一酹邢山阿. 饑寒誰相念,幸龍未見呵. 去年投虎頭,叩門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豈復(fù)陰陽和. 幽明初不隔,誠意豈在多. 惻然上通...
通城縣外形: ______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