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璀璨的杭州大樹巷。——閑讀《隨園詩話》(101)
大樹巷,原在杭州老城的艮山門內(nèi)的東北角,與東園相鄰。1989年建成住宅小區(qū),地名消失,目前有大樹路。
桑天顯,字文侯。居(杭)城東大樹巷,鬻餈筒(賣棕子)為業(yè)。幼喪母,父病翻胃,日必熬肉粥以進。父死,乃日夜抱鐺(鍋)而泣。孝道聲聞鄉(xiāng)里,人若言孝行,必嘆曰:“何如桑郎小壽!”有父母訶責逆子,輒言:“獨不聞桑小壽之養(yǎng)親疾耶!”小壽,天顯小字。(轉(zhuǎn)《東城小志》)
萬光泰,(1717年—1755年),字循初,一作晴初,號柘坡,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一作舉人),被薦鴻博。工詩,善山水,筆墨瀟灑氣味純古,尤善篆刻,兼精算學。卒年三十九。有《柘坡詩集》、《徇子莊印樸》。
五鼎,古代諸侯宴會列五鼎肉菜而食,鼎內(nèi)分盛牛、羊、豬、魚、鹿肉。借喻豪侈生活和顯貴地位。
升屋,意思是登上屋頂。《禮記·禮運》:“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漢·王充《論衡·明雩》:“升屋之危,以衣招復。”《南史·江泌傳》:“泌少貧,晝?nèi)枕綄詾闃I(yè),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
皋復,亦稱招魂,是招回死者潰散的靈魂之意。死者生前親近者,持死者上衣,登屋頂面北而呼三聲,“X X復”之后,將其衣覆蓋尸體,男女皆哭泣。皋復是為了招回從死者肉身潰散的靈魂,以求得死者復活的儀禮程序之一。目前,朝鮮族喪葬禮儀依然保存。
束薪,釋義:1、捆扎起來的柴木,一捆薪柴。《詩·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2、比喻男女成婚。《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馬瑞辰通釋:“詩人多以薪喻婚姻……此《詩》‘束薪’、‘束芻’、‘束楚’,《傳》謂‘以喻男女待禮而成’是也。”3、捆柴。宋·陸游《園中晚飯示兒子》詩:“澗底束薪供晚爨,街頭糴米續(xù)晨舂。”
斷火,斷絕用火。《藝文類聚》卷四引晉·陸翽《鄴中記》:“鄴州俗,冬至后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
鐺,多音字。1、讀dāng時,可作為名詞使用,意為金屬制作的物品,如鋃鐺(鎖系囚人的鐵索)、“足履革屣,耳懸金鐺”(女子的耳飾);也可作為象聲詞使用,指撞擊鐘發(fā)出的聲音。2、讀chēng時,指烙餅或做菜用的平底淺鍋,如:餅鐺;也可指溫器,如:酒鐺、茶鐺。《通俗文》:鬴有足曰鐺。《緯略》:三足溫酒器也。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腳御史。《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
匕,音bǐ。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本義指勺、匙之類的取食用具,是古代的一種長柄淺勺勺端稍銳的取食器具的象形,字的上面是勺柄,左邊是一個掛耳,下面是勺身,后代的羹匙由它演變而來。后來由于匕匙的頭扁平而薄銳,古代有種短劍與之相似,所以引申為“匕首”。
桑調(diào)元,(1695年—1771年),字伊佐,號弢甫。生性孤僻,特立獨行,博學善文,慣愛江山。雍正十一年(1733年)特賜進士,授工部額外主事。不久,辭官游歷山水。詩文縱橫排奡,才鋒踔厲,著有《五岳集》二十卷、《躬行實踐錄》十五卷《弢甫文集》二十卷。
畸人,音jī rén,意思是指有獨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神奇的人;仙人。《莊子·內(nèi)篇·大宗師》:“子貢曰:‘敢問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成玄英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無有,而疏外形體,乖異人倫,不耦於俗。”
隃麋,音yú mí。釋義:1、古縣名。2、隃麋以產(chǎn)墨著稱,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跡。3、引申指文墨。
日觀峰,位于泰山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巖,因可觀日出而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峰東為東天門,雙石如門。
嵩洛,嵩山和洛水的并稱。兩者均近洛陽。
鐵梁,指鐵梁峽。在嵩山之東峰太室山,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鐵梁峽在三鶴峰東。此處兩山峰相對而立,中間為巨大的峽谷,峽谷間有兩個似梁的傾斜石板相連,北者大,名大鐵梁峽;南者小,名小鐵梁峽。《嵩山志》稱之謂鐵梁橋。鐵梁峽地勢險要,鐵梁南側(cè)為深淵,下行其上,不寒而栗,不小心就有墜谷的危險。稱鐵梁,是因為人行走在峽谷的石板上,錚錚有聲,故名鐵梁峽。
屧,音xiè。本義古代鞋的木底:“晝?nèi)枕綄詾闃I(yè)。”后指木底鞋:響屧廊。泛指鞋:“畫屧重高墻。”引申行走:“又嘗步屧白楊郊野間。”《姑蘇圖經(jīng)》吳王宮中有響屧廊,以楩梓板籍地。行則有聲,故名。
【閑言碎語】
袁枚出生于杭州艮山門里面的大樹巷,這是他家祖屋。大約在其一歲左右,遷居葵巷(小粉墻)。六十五歲時,袁枚故地重游,并賦詩記懷。《余生東園大樹巷中,周晬遷居,今六十五矣,重過其地》:“六十衰翁此處生,重來屋宇變柴荊。想同買得尋鄰叟,誰復婆留喚乳名?蓬矢掛時桑已盡,兒裙湔處水猶清。斜陽影里千回步,老淚淋浪獨自傾。”
袁枚對大樹巷情有獨鐘,不但是這里出了大孝子桑天顯,而且出了好幾位文人雅士,足堪自豪。
先說本條詩話中提及的大孝子之子桑調(diào)元。袁枚稱他“性孤癖,能步行百里,棄主事官,裹糧游五岳。”此話描述真實。桑調(diào)元雖然出身于商販之家,但從小熟讀詩書,雍正元年(1723年),不到三十歲就中舉。后來科舉不順,雍正十一年(1733年)參加會試,正榜落第。雍正命遴選舉人之明習性理者,一共選得八人,桑調(diào)元是其中之一,被特賜進士,授工部額外主事。或許是桑調(diào)元心高氣傲,對自己非正榜進士出身感到不滿意,也或許“額外主事”的“額外”二字刺激了他,上任不久就辭官云游四方去了。桑調(diào)元是清代資深“驢友”、“背包客”,每次出行,都是“袱被半肩,不與人偕,遍游五岳,人稱獨游五岳先生。”桑調(diào)元詩文俱佳,著《桑弢甫集》八十四卷,《四庫全書》存目:“是集詩十四卷、續(xù)集二十卷、五岳詩二十卷、文三十卷。調(diào)元才鋒踔厲,學問亦足以副之。故詩文縱橫排奡,擺落蹊徑,毅然自為一家。而恃其才學,不主故常,豪而失之怒張,博而失之曼衍者,亦時有之。所作《鎮(zhèn)海樓》詩至七言長律二百韻,古人無是格也。其所以長即其所以短乎?”《四庫全書》對其詩文評價的最后一句話,也給我們某些吟詩作文喜好枝蔓鋪陳者提了個醒。
再說說桑調(diào)元的鄰居盧存心。原名盧琨,字敬甫,號玉巖。其家與桑宅相近,自幼來往。凡購一書,各分兩冊讀之。看完后交換讀之,各舉所得,互相考究,晨夕必偕。街坊鄰居稱他們?yōu)椤半p先生”。乾隆元年(1736年)薦試博學鴻詞,袁枚此年也被薦試。兩人在京城相見,敘及鄉(xiāng)誼,應(yīng)該有不少話題。著有《白云集》七卷,別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盧存心與桑調(diào)元既是發(fā)小,又是親家。其子盧文弨(1717-1795年)娶桑調(diào)元之女。盧文弨才學非凡,乾隆十七年(1752年)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后任上書房行走、翰林院侍讀學士、廣東鄉(xiāng)試正考官、提督湖南學政等職。說來殘酷,盧存心這一年才被選拔入國子監(jiān)當太學生。兒子高中三甲,老子方入太學。心中當是五味雜陳。
離大樹巷很近的東園,還住著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清代著名詩人厲鶚。厲鶚少年時家境貧寒。父親早逝,全家靠兄長賣煙葉為生。因家庭生活所迫,幾乎被兄長送進廟宇為僧,由于自己的堅持才作罷。此后他刻苦用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28歲時中舉。厲鶚與袁枚是好友,與桑調(diào)元亦有密切往來。厲鶚晚年移居城南。在《樊榭山房集》中有詩《南鄰桑屯田弢甫見訪,兼和移居詩,輒賦五言,用酬雅貺》:“窮居蔽泥水,車跡過從稀。避俗翁今是,棲仁里可歸。墻低聞雒誦,門靜接深衣。自此陶嘉月,聯(lián)吟欲莫違。”可見二人交往終身,兩家成為世交。《翟刻絕妙好詞紀事》中記載,厲鶚的兒子厲繡周有一個女兒厲氏嫁給了桑調(diào)元的孫子桑近仁。
一條小巷子能出眾多雅士名人,的確可以稱為風水寶地,或有文脈潛藏。可惜大樹巷現(xiàn)在已經(jīng)蕩然無存,修建為住宅小區(qū)。不知道此小區(qū)后來可曾有過高考狀元之類的人才涌現(xiàn)。倘若沒有,建議小區(qū)將前代文人事跡立于碑園中,激勵后代子孫,延續(xù)文脈,再展風華。
惠周惕為啥被稱為“老紅豆先生”?——閑讀《隨園詩話》(140)
馬通,指馬糞。《后漢書·獨行傳·戴就》:“主者窮竭酷慘,無復馀方,乃臥就覆船下,以馬通薰之。”李賢注:“《本草經(jīng)》曰:‘馬通,馬矢也。’”清·邵長蘅《城根婦》詩:“彼何者婦,椎髻蒙茸。朝拾馬通,暮拾馬通。衣單腹餓,拾不滿籠。”【閑言碎語】本條詩話的第一句話“蘇州老紅豆...
滿漢不通婚,怎么會有漢女成為滿人妾?——閑讀《隨園詩話》(234)
本條詩話中記錄的《怨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痛苦的事情,用一種略帶詼諧的筆調(diào)寫作出來,貌似苦中有笑,實則是苦到極點,是對生活絕望之后的冷幽默,帶給讀者的是一笑之后的極度悲涼。本文說了趙飛鸞是姑蘇女子,賣給某參領(lǐng)家作妾,正妻不容,發(fā)配家奴。可是,我們在影視劇里面不是經(jīng)常聽到“...
關(guān)于星辰的志向詩句
(清 袁枚《隨園詩話》)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關(guān)于理想的詩句 理想是筆,寫出人生之光 理想是光,照亮黑暗的街 理想是街,走出自己的路 理想是路,帶你...
山東濟寧,李白的第二故鄉(xiāng)。——閑讀《隨園詩話》(248)
山東濟寧,李白的第二故鄉(xiāng)。——閑讀《隨園詩話》(248)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你知道哪些00后職場硬剛事件?得書文化 2022-06-06 · TA獲得超過194個贊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納率:66% 幫助的人:30.6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任城,一般指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qū)。任城區(qū)...
關(guān)于童年的詩句5條
【不知何人,隨園詩話中的】 8.描寫童年的古詩句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 賈島《尋隱者不遇 》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 呂巖《牧童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 袁枚《所見》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
初中必學的詩詞名句摘錄(60句)
袁枚作品:《隨園詩話》《隨園食單》 袁枚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區(qū)任縣令,先后于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于...
...三妹袁機的悲慘遭遇,該怨誰?——閑讀《隨園詩話》(142)
鰲山,元宵節(jié)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亦作“鰲山”。宋元時俗。格子,引申指上部有空欄格子的門或窗。《西游記》第二四回:“原來是向南的五間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開格子,請?zhí)粕氲睢!苯费郏溉缃穼嵈笮〉亩纯住3鎏帲呵濉ぴ丁峨S園詩話》卷十三“合肥...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出自哪首詩?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一》詩文如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白話文翻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xiāng)安葬呢?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
鄭板橋的資料
清代的鄭板橋,是歷史上的杰出名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于世的書畫家、文學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游、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五個階段。 一、讀書、教書 鄭燮(1693--1766年),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他的先祖...
林清玄是當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人們...
我們讀唐宋詩詞,乃知飲酒不是容易的事,遙想李白當看斗酒詩百篇,氣勢如奔雷,作詩則如長鯨吸百川,可以知道這年頭飲酒的人實在沒有氣魄。現(xiàn)代人飲酒講格調(diào),不講詩酒。袁枚在《隨園詩話》里提過楊誠齋的話:“從來天分低拙之人,好談格調(diào),而不解風趣,何也?格調(diào)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風趣專寫性靈,非天才不辨。
相關(guān)評說:
定南縣約束: ______ 史鐵生的散文《合歡樹》 10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老師找到家來問,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
定南縣約束: ______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jīng)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定南縣約束: ______ 【答案】 16.(6分)第一次:“梧桐”的外形:軀(樹)干粗(大)、伸展,(葉子)繁茂(1分) “我”的印象:頑強、從容、高大(1分)(答到其中兩點即給分) 第二次:“梧桐”的外形:黛青色的輪廓,葉葉枝枝簇擁顫起(1分) “我”...
定南縣約束: ______ 《趙文詞》作者叫趙文,初名風之,字儀可,一字惟恭,號青山,廬陵(今江西吉安... 彩燕飛春,祥麟紱旦,當日文星高照.天地無情,向十載、風埃吹老.蓋世科名,經(jīng)...
定南縣約束: ______ 長沙古城有1000多條街巷,其名稱的由來除與古跡、典故、人物有關(guān)之外,還有很多... 讀著杏花園、芙蓉巷、荷花池、桂花并、紫荊街、批杷塘、槐樹巷、楠木廳、松柏里...
定南縣約束: ______ 我想,前世西湖應(yīng)是煙都南郡中某個鐘靈敏秀的女子.——題記. 那時,外公病了在杭州療養(yǎng),我和爸爸坐火車到杭州看望他.望著病床上消瘦的外公,不禁感觸萬分.收拾好心情,與爸爸步行直達久違的西湖. 我不傾情壯闊的山川,我不...
定南縣約束: ______ 所謂“竊”無非是只讀不買. 作者在閱讀中感受著書籍帶來的智慧和快樂,卻時刻害... 并開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chuàng)辦《純文學雜志》,以后...
定南縣約束: ______ 1運用比喻的手法 寫出梧桐的高大繁茂 2比喻 寫出梧桐的光禿蒼老 虬樹挺干 答 .“風暴”過后,新生命還會充滿活力 表現(xiàn)前輩對后代的托舉和祝福 應(yīng)以正義必勝的信心去看待歷史的生活
定南縣約束: ______ 1答:1) 梧桐樹承載著美好的夢 2)梧桐樹是我兒時的回憶 3)梧桐樹是我對家的牽掛 4)梧桐樹有著歷史的背景 5)梧桐樹有著深厚的文學底蘊 2答:1)種樹的人和梧桐樹美好的寓意,以及年少時與小伙伴一起在樹下玩耍時的美好回憶; 2)離開家鄉(xiāng)之后心中便有了李商隱的那種離子思鄉(xiāng)之情; 3)在南京有很多法國梧桐,并聯(lián)想到這是南京人民買好的愿望. 3答:作者對現(xiàn)在快速建設(shè)的高樓大廈的一種無奈,對小時候珍貴回憶的渴望,更多的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