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時文言文閱讀答案
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9.C 10.A 11.B 12.(1)臺諫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來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臺諫官急切正直就罷免他,不是國家的福分。
(2)碰上發(fā)大水,(吳表臣)打開常平倉用倉米救濟百姓,然后把事情上報.郡中百姓感激他。(得分點:,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斷句能力。
首先結(jié)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時防秋/議選守邊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惡著明/則天下知逆順之理/今取忠義不屈者/不次而用/豈特可以勸捍御/方略亦堪倚仗”,這句話是說“當(dāng)時防備秋天可能發(fā)生戰(zhàn)事,討論選擇守邊防的人,憂慮缺乏將才。吳表臣說:‘好壞分明。
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順從的道理。現(xiàn)在選取忠義不屈服的人,越級提拔使用,豈止是可以鼓勵保衛(wèi)邊疆,策劃謀略方面也可以依靠。
’”;“議選”的對象是“守邊者”,故“者”后要斷開,排除AD兩項,“知”的對象是“逆順之理”,“理”后斷開,排除B項。原文標(biāo)點:時防秋。
議選守邊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惡著明。
則天下知逆順之理。今取忠義不屈者,不次 而用,豈特可以勸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
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
同時還要注意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fù)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guān)鍵詞。
10. 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xué)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區(qū)分文學(xué)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A項,“一般是長輩起的”錯,一般是自己起的。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xué)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xué)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xué)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guān)知識,判斷相關(guān)內(nèi)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guān)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B項,“吳表臣審問盛章”錯,信息源自文章第一段,應(yīng)是審問武官被抓的這件事,而他人勸說,也是在審問的后面。
【考點定位】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zhǔn)。
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zhǔn)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zhǔn),就是要準(zhǔn)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
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zhǔn)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zhǔn)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
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yīng)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guān)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比如本題,選項B源自文章第一段,文中說的是“有武臣先取之,章誣以罪,系獄。表臣方鞫②之,郡將曰:‘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意思是“有個武官先得到該女仆,盛章誣陷武官罪名,武官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
吳表臣正好審理這個案子。郡中武將說:‘知道有個叫盛待制的嗎?’吳表臣假裝不知道。
最終平反了這件事”。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臺諫為天子耳目”是判斷句,“為”,是;所以,用來……的;咎,怪罪;黜,罷免;“非國家福也”,否定判斷。第二句中,發(fā),打開;聞,使……知道;德,感激。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
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fù)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dāng)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吳表臣,字正仲,永嘉人。考中大觀三年進士,提拔為通州司理。
陳罐被貶住在當(dāng)?shù)兀灰娒婢推髦厮S袀€叫盛章的人,是朱劭的同黨,曾想買一名女仆,有個武官先得到該女仆,盛章誣陷武官罪名,武官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
吳表臣正好審理這個案子。郡中武將說:“知道有個叫盛待制的嗎?”吳表臣假裝不知道。
最終平反了這件事。多次做官做到監(jiān)察御史。
皇帝正向往儒家學(xué)說,吳表臣請求挑選講官來補益皇帝的道德,而且對古今的成功和失敗,邊防上的利和害。詳細研討探究。
從此朝廷下詔開辦經(jīng)學(xué)講席。近臣有人請求任用蔡京的黨徒.侍御史沈與求請求明確指出這個人來,公開進行眨斥譴責(zé),當(dāng)權(quán)的人不高興,剝奪了沈與求的言官職責(zé)。
吳表臣抗?fàn)幷f:“臺諫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來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臺諫官急切正直就罷免他,不是國家的福分。請恢復(fù)沈與求的。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19分)吳祜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父恢,為南海
【答案】【小題1】B【小題1】D【小題1】B【小題1】(1)從前馬援因為(運回)薏苡招致毀謗,這是容易讓人產(chǎn)生嫌疑的事情,確實是先賢十分慎重的舉止。
吳恢于是就停做了這件事。(2) 吳祜叫退左右,詢問緣由,孫性如實把父親的話說了,吳祜讓他回去感謝父親,并把他的衣服送給他的父親。
【答案解析】【小題1】(“且”均為副詞“暫且、姑且”。A項“以”分射為介詞“因為”與,目的連詞“用來”。
C項“而”分別為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卻”“但”與表修飾的連詞。D項“因分別為副詞“于是、就”與介詞“通過、經(jīng)由”。)
【小題1】(①表現(xiàn)其具有遠見卓識,謀事沉穩(wěn),③則陳述黃真事跡,與吳祜無關(guān),⑥則陳述功曹看法,與吳祜品節(jié)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 )【小題1】(黃真被舉薦為孝廉是在吳祜之后的事情。)
【小題1】 (1)(落實“興”“誠”“所慎”“乃”等字的翻譯且做到語句通暢即可。)(2)(落實“故”“具”謝”“遺”等字的翻譯且做到語句通暢即可)參考譯文: 吳祜字季英,陳留長垣人,父吳恢,任南海太守。
吳祜十二歲時跟隨父親到任所生活,父親想烤竹簡刻經(jīng)書,吳祜勸道:“現(xiàn)在父親越過五嶺,遠在海邊,這里風(fēng)俗簡陋,但舊時有許多珠寶珍奇,上被國家猜疑,下被諸侯寄望,如果把書寫成,恐怕要用兩輛車來載運。從前馬援因為運回薏苡招致毀謗,這是容易讓人產(chǎn)生嫌疑的事情,確實是先賢十分慎重的舉止。
吳恢于是就停做了這件事。吳祜二十歲時,父親去世,生活十分貧困,卻不接受別人的饋贈,他常在家鄉(xiāng)水邊牧豬,同時漫步吟誦經(jīng)書。
遇到父親生前的老朋友,對他說:“你是兩千石官員的兒子卻做這樣 *** 的事,就算你不覺得羞恥,又怎么對得起你去世的父親呢?”吳祜只是表示謝意,堅守志節(jié)并不改變。 后來被舉為孝廉,將前去 *** ,郡里給他餞行,吳祜跟小吏雍丘黃真暢談多時,與他結(jié)友而別。
功曹認為他太傲慢了,請求罷免他。太守說:“吳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
黃真后來也被舉薦為孝廉,拜新蔡縣令,世人稱贊他清廉有節(jié)操。吳祜后來升為膠東侯相。
他為政力求仁慈清簡,以身作則。 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總是先閉門自責(zé),然后再審斷訴訟,用道理開導(dǎo)他們,或親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調(diào)解,使雙方和解。
嗇夫?qū)O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錢物,買了一件衣服送給父親,父親得到衣服,非常生氣,說:“我們有這樣的官員,你怎么忍心欺騙他!”逼著兒子回去認罪,孫性又慚愧又害怕,拿著衣服到官衙自首,吳祜叫退左右,詢問緣由,孫性如實把父親的話說了,吳祜讓他回去感謝父親,并把他的衣服送給他的父親。 吳祜在膠東九年升為齊相,大將軍梁冀上表推薦他任長史,到了梁冀誣奏太尉李固時,吳祜聽知后請見梁冀,與他爭辯,梁冀不聽,憤怒地起身入室,吳祜也徑自離去。
梁冀于是把吳祜調(diào)出京城任河間相,吳祜便辭官回家,不再做官,親自灌園種菜,講授經(jīng)書,九十八歲去世。
3. 《三國志·吳書·虞翻》文言文題答案
試題沒有發(fā)上來,網(wǎng)上也沒有搜索到,暫且給你一段《三國志•吳書•虞翻》的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供你參考。
【原文】虞翻字仲翔,會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為功曹。孫策征會稽,翻時遭父喪,衰绖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
朗不能用,拒戰(zhàn)敗績,亡走浮海。翻追隨營護,到東部候官,候官長閉城不受,翻往說之,然后見納。
朗謂翻曰:“卿有老母,可以還矣。”翻既歸,策復(fù)命為功曹,待以交友之禮,身詣翻第。
策好馳騁游獵,翻諫曰:“明府用烏集之眾,驅(qū)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雖漢高帝不及也。至於輕出微行,從官不暇嚴,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則不威,故白龍魚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劉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
然時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諶草創(chuàng)之計,是以行耳。”《吳書》曰:策討山越,斬其渠帥,悉令左右分行逐賊,獨騎與翻相得山中。
翻問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賊。”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馬:“此草深,卒有驚急,馬不及縈策,但牽之,執(zhí)弓矢以步。
翻善用矛,請在前行。”得平地,勸策乘馬。
策曰:“卿無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討以來,吏卒無及翻者,明府試躍馬,翻能疏步隨之。”行及大道,得一鼓吏,策取角自鳴之,部曲識聲,小大皆出,遂從周旋,平定三郡。
《江表傳》曰:策討黃祖,旋軍欲過取豫章,特請翻語曰:“華子魚自有名字,然非吾敵也。加聞其戰(zhàn)具甚少,若不開門讓城,金鼓一震,不得無所傷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
翻即奉命辭行,徑到郡,請被褠葛巾與歆相見,謂歆曰:“君自料名聲之在海內(nèi),孰與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翻曰:“豫章資糧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與鄙郡?”又曰:“不如也。”
翻曰:“討逆將軍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劉揚州,君所親見,南定鄙郡,亦君所聞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資糧,已知不足,不早為計,悔無及也。
今大軍已次椒丘,仆便還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與吾辭矣。”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
策既定豫章,引軍還吳,饗賜將士,計功行賞,謂翻曰:“孤昔再至壽春,見馬日磾,及與中州士大夫會,語我東方人多才耳,但恨學(xué)問不博,語議之間,有所不及耳。孤意猶謂未耳。
卿博學(xué)洽聞,故前欲令卿一詣許,交見朝士,以折中國妄語兒。卿不愿行,便使子綱;恐子綱不能結(jié)兒輩舌也。”
翻曰:“翻是明府家寶,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則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策笑曰:“然。”
因曰:“孤有征討事,未得還府,卿復(fù)以功曹為吾蕭何,守會稽耳。”后三日,便遣翻還郡。
(《三國志•吳書十二》)【譯文】虞翻字仲翔,會稽郡余姚縣人。會稽太守王朗讓他當(dāng)了自己的功曹(漢代郡守以下有“功曹史”,簡稱“功曹”,為郡守的總務(wù)官,除掌人事外,得參與一郡之政務(wù))。
孫策征討會稽時,剛好虞翻的父親去世,虞翻穿著喪服來到府門,王朗想要抗擊孫策,虞翻就脫掉喪服入府去見王朗,勸王朗不要抗擊孫策而應(yīng)該回避。王朗沒有采用虞翻的意見,迎戰(zhàn)孫策,落得大敗,逃亡到了海上。
虞翻追隨護衛(wèi),到了東部侯官縣(今福州),侯官的縣長緊閉城門不讓進去。虞翻前往說服侯官縣長,然后才被放進城去了。
王朗對虞翻說:“你家里還有老母親,你回去吧。”虞翻回到會稽后,孫策又讓虞翻當(dāng)了自己的功曹,用朋友交往的禮節(jié)來對待虞翻,并且親身到過虞翻的家里拜訪。
孫策喜歡騎馬打獵,虞翻勸阻他說:“你雖然驅(qū)遣的是烏合之眾,是其他將帥打敗后解散回來歸附你的士卒,但這些士卒都愿意為你效死力,即使是漢高祖劉邦也比不上你啊。但是你輕易出行,跟隨的官員都來不及穿好衣服跟上你(嚴,衣裝),吏卒們常常感到很苦惱。
治理人的領(lǐng)導(dǎo)者如果自身不持重就沒有威信,所以,白龍化為魚,結(jié)果被漁夫預(yù)且把它當(dāng)成魚刺傷了它的眼睛;白蛇自己跑出來溜達,結(jié)果被劉邦殺了。希望你稍微留意一下這方面的事情。”
孫策說:“你說的正確。但我時常有些想法,端坐在家里,憂悶不樂,就像春秋時的裨諶(人名,音píchén)打腹稿的樣子,因此我就喜歡出去走走。”
《吳書》上說:孫策討伐山區(qū)一帶的越人時,斬了他們的首領(lǐng)后,叫他的手下全部分散開去追趕逃亡的賊寇,自己一人騎著馬與虞翻在山中相遇。虞翻問他的部下在什么地方,孫策說:“我叫他們?nèi)既プ汾s賊寇去了。”
虞翻說:“這件事太危險了!”虞翻叫孫策下馬,說:“這里草很深,情況不明,突然之間有緊急事情發(fā)生,來不及調(diào)轉(zhuǎn)馬頭。你不要騎馬了,只能夠牽著馬,手里拿著弓箭步行。
我擅長使用矛戟,請允許我在前面開路。”來到平坦的地方后,虞翻又叫孫策上馬。
孫策說:“你沒有馬,怎么辦呢?”虞翻回答說:“我能步行,一天能走二百里左右,自從征戰(zhàn)以來,將士們沒有誰能比得過我。明府你請打馬前行,我能大步跟上。”
走到大路上,遇見了一個吹號角的隊長,孫策拿過號角自己吹起來,孫策的部下聽?wèi)T了孫策吹的號角聲,全都出來跟隨著孫策,于是跟從孫策轉(zhuǎn)戰(zhàn),打下了三個郡。《江表傳》上說:孫策征討黃祖時,帶領(lǐng)軍隊想從豫章經(jīng)過便把豫章打下來,特意。
4. 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張巡傳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之《張巡傳》 令狐潮圍張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聲問不通.潮聞玄宗已幸蜀,復(fù)以書招巡.有大將六人,官皆開府,特進白巡,以兵勢不敵,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賊.巡陽許諾.明日堂上設(shè)天子畫像,帥將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將于前,責(zé)以大義,斬之,士心益勸. 城中矢盡,巡縛稿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數(shù)十萬.其后復(fù)夜縋人,賊笑不設(shè)備.乃以死士五百斫潮營,潮軍大亂,焚壘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慚益兵圍之. 巡使郎將雷萬春于城上,與潮相聞,賊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動.潮疑其木人,使諜問之,乃大驚,遙謂巡曰:“向見雷將軍,方知足下軍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謂之曰:“君未識人倫,焉知天道!”未幾出戰(zhàn),擒賊將十四人,斬首百余級.賊乃夜遁,收兵入陳留不敢復(fù)出. 頃之,賊步騎七千余眾屯白沙渦,巡夜襲擊,大破之.還至桃陵,遇賊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別其眾,媯、檀及胡兵悉斬之,滎陽、陳留脅從兵,皆散令歸業(yè).旬日間,民去賊來歸者萬余戶.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張巡:“安史”亂起時,任真源縣令,因上司投敵,他率軍開往雍丘. ②令狐潮:初為雍丘縣令,后降安祿山. 配套習(xí)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潮聞玄宗已幸蜀 幸:特指皇帝到某處去 B.巡陽許諾 陽:假裝 C.賊笑不設(shè)備 備:防備 D.潮慚益兵圍之 益:更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 a、以兵勢不敵,且上存亡不可知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潮兵爭射之,久乃知其稿人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 c、巡使郎將雷萬春于城上,與潮相聞 客從外來,與坐談 d、君未識人倫,焉知天道 吳人焉敢攻吾邑 3.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張巡有智謀的一組是(B) ①巡陽許諾 ②巡引六將于前,責(zé)以大義,斬之 ③巡縛稿為人千余,被以黑衣 ④其后復(fù)夜縋人 ⑤未幾出戰(zhàn),擒賊將十四人 ⑥遇賊兵四百余人,悉擒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令狐潮率軍包圍了張巡,還以書信勸降;張巡的六名將領(lǐng)也勸他投降,張巡設(shè)計殺了他們,士氣因此大振. B.在城中箭已用盡的情況下,張巡捆扎了千余草人,向賊兵“借”來幾十萬支箭,表現(xiàn)了他不同尋常的機智. C.通過交鋒,令狐潮很佩服雷萬春和張巡的治軍,并以天道稱贊他們,結(jié)果遭到張巡的斥責(zé),并被打得落荒而逃. D.張巡有勇有謀,接連打敗賊兵,而且對俘虜分別處理,恩威兼施,賊兵中的許多百姓都來歸附他.參考譯文: 令孤潮將張巡圍困在雍丘,兩軍相互對峙四十多天,朝廷的音訊一點也得不到.令孤潮聽說唐玄宗已經(jīng)到蜀地去了,又用書信招降張巡.(張巡手下)有六個可以開設(shè)府署的大將,他們特意進來用兵力不夠、無法與敵對抗的現(xiàn)實勸說張巡,并且還說皇上是死是活還不知道,不如投降敵人.張巡假裝同意.第二天在公堂上擺出天子的畫像,率眾將士朝拜,人人都哭了.張巡將這六人拉上前,以國家興亡的大義斥責(zé)他們,然后殺了他們,士氣倍增. 城中箭都用完了,張巡將禾桿束成上千個草人,并給他們穿上黑衣,晚上用繩子拴著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士兵爭先恐后的射向他們,很久才知道他們是草人;張巡得箭數(shù)十萬只.這以后又在夜里從城墻上放下人來,賊兵覺得好笑沒有防備.于是張巡派敢死隊員500人,砍向令孤潮的軍營,令狐潮的軍隊大亂,燒掉營壘逃跑,巡部追了敵軍十多里.令孤潮感到慚愧,增加士兵繼續(xù)圍困張巡他們. 張巡派部將雷萬春在城墻上與令孤潮通話,賊兵用弩射雷萬春,雷萬春面部中了六箭卻一動不動.令孤潮懷疑看到的雷萬春是個木人,于是派探子問明詳情,(得知真相后)令孤潮大吃一驚,從很遠的地方對張巡說:“剛才看見雷將軍,才知道你的軍令如山,但是你可知天意如何?”張巡對令孤潮說:“你不識人倫,怎知天意?”時過不多久,張巡派兵出戰(zhàn)抓住賊兵將領(lǐng)14人,割下賊兵首級一百多,賊兵于是連夜逃跑,退到陳留,不敢再出來. 時間不長,叛賊步兵、騎兵七千多人屯集在白沙渦,張巡率部夜襲賊兵,大勝.張巡部返回到桃陵,遇上叛賊的救兵四百多人,將賊兵全部抓獲,并對他們作出不同的處理,媯、檀兩州的兵士和胡兵(安祿山起兵謀反地方的兵士)全部殺掉,滎陽、陳留郡被脅迫而來的兵士,全部放掉,讓他們回去做自己的本業(yè).十天里,老百姓離開賊兵前來歸附的有一萬多戶.【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你也沒有發(fā)習(xí)題上來,這個不確定是不是和你要的一樣的題目,希望幫得到你,呵呵!】。
5. 《虎丘(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答案
虎丘記
(1)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譯文】虎丘離蘇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沒有高聳的山巖幽邃的溝谷,只是因為接近蘇州城的緣故,(達官貴人)裝飾豪華、滿載聲歌的游船,沒有一天沒有的。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游人來來往往,紛繁錯雜得像織布一樣。中秋時節(jié)(這景象)就更加繁盛。
(2)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競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fù)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譯文】每到這一天,蘇州城家家戶戶傾城而出,肩挨肩,人擠人,接踵而來。無論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還是平民百姓,沒有誰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都在路邊,用墊子擺上酒,席地而坐。從千人石到山門,密密麻麻緊挨著的游客多如魚鱗。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積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樣奔瀉不停。遠遠望去,就像無數(shù)大雁落在平坦的沙灘上,又像彩霞鋪在江面上。即使用電閃雷鳴也無法形容那熱鬧的場面。剛擺上酒席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像蚊蟲齊鳴,分不清(唱些什么)。分部安排好后,都競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爭高低,雅樂俗樂都有,唱得好壞也自有分別。過了一會兒,搖頭踏腳按節(jié)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數(shù)十人了。不久,明月高懸在空中,山石反射著月光,如同白練,所有粗俗之樂,都悄悄停了下來。應(yīng)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個了,他們伴著一只簫,一只笛,一人舒緩地敲著歌板歌唱。管樂和人的歌聲一起發(fā)出,清幽嘹亮,使聽眾陶醉不已。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樹影斑駁,這時,連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個人登場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靜息地傾聽。他的歌聲細如發(fā)絲,直沖云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時間。飛鳥仿佛也為這舒緩悠長的歌聲所感動,徘徊不忍飛去,壯士聽到這樣的歌聲,也忍不住要落淚。
(3)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山名)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面北為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fù)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譯文】劍泉深不可測,飛聳的巖石像刀削的一樣峭立。千頃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幾案,山巒溝壑秀麗無比,這里最適合饗宴賓客。但中午過后,陽光強烈,(游客在此)無法久坐。文昌閣(景色)也好,傍晚的樹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只有遠處的虞山一點遙遙在望。平遠堂荒廢已久,我和江進之商量修復(fù)它,想在這里建個祠堂,祭祀韋應(yīng)物、白居易等先賢。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經(jīng)請求辭官歸去,恐怕江進之修復(fù)平遠堂的興致也大減了。(可見)山川景物的興盛荒廢,確實是有時運的啊!
(4)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差役)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譯文】我在吳縣做了兩年縣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后一次是和江進之、方子公同去的。我們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來。唱歌的人聽說縣令來了,都躲開藏了起來。我就對進之說:“官吏的橫暴,差役的庸俗,也太過分了啊!以后我辭官后,一定要在這生公石上聽曲,以月為證。”現(xiàn)在我幸好解免官職,客居吳地,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還記得我當(dāng)年的話嗎?
《小時了了》文言文翻譯及閱讀答案是什么?
《小時了了》閱讀答案:1、話語、告訴、長大、很。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對方的命題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題正確,陳現(xiàn)在“不佳”,來反推出陳韙小時了了。3、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出言不遜、恃才傲物。4、孔文舉以后未必聰明;陳韙現(xiàn)在很一般,是個庸才。原文:孔文舉年十歲,...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附翻譯和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錢氏據(jù)兩浙時文言文對比閱讀
小題1:試題分析: 方是文言文中的多義字,根據(jù)語境,應(yīng)解釋為才。 布應(yīng)為動詞,根據(jù)語境譯為鋪排,鋪的意思。貽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相近,是贈送的意思, 制度,制造方法(這里指結(jié)構(gòu))。制即結(jié)構(gòu)的`意思。小題1:試題分析:題干中的之是助詞,可譯為的。只有D項中的之是的。A中的之是動詞,B中的...
文言文胡銓閱讀答案
5. 王拱辰文言文閱讀答案 譯文供參考:王拱辰,字君貺,開封咸平人。 原名拱壽,十九歲時考取進士第一名,仁宗賜名“拱辰”。任懷州通判,直集賢院,歷任鹽鐵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 慶歷元年(1041)為翰林學(xué)士。 契丹使者劉六符曾對賈昌朝說“:一條界河有什么險要可言?乘一葉小舟就可以渡過來,將士們投下馬鞭...
子貢問時說明了什么
朝,子貢事灑掃,客至,問曰:“夫子乎?”曰:“何勞先生?”曰:“問時也。”子貢見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幾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討論不止,過午未休。子聞聲而出,子貢問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樂而樂也,笑辭夫子。子貢問時...
關(guān)于子貢的文言文
4. 子貢問時文言文閱讀答案 【原文】 朝,子貢事灑掃,客至,問曰:“夫子乎?”曰:“何勞先生?”曰:“問時也。”子貢見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幾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討論不止,過午未休。子聞聲而出,子貢問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樂而樂也,笑辭夫子...
初一課外文言文及翻譯
1.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題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2010\/04\/19 22:55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請君入甕》① 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②之。 俊臣與興方推事③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dāng)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學(xué)習(xí)專題)2008年05月12日 星期一 07:07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學(xué)習(xí)專題) (一)文征明習(xí)字《書林紀事》 【原文】 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dāng)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 文征明監(jiān)貼寫《文...
秦時婦人文言文答案 唐開元中
秦時婦人 【原文】唐開元中,代州都督以五臺多客僧,恐妖偽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懼逐,多權(quán)竄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門山。幽澗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糧,欲住此山,遂尋洞入。數(shù)百步漸闊,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婦人,并衣草葉,...
文言文點擊六上答案
1. 現(xiàn)代文閱讀 文言文點擊(六上)答案 急 (一)三峽 酈道元(散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
相關(guān)評說: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14、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 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wù)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作者: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 (2分)21.將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 孔子賢者...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答案] (1)B句譯文:于是拒絕了之榮的要求.謝:拒絕.(2)①說的是昊、潘二人,與 莊氏無關(guān),③浙人獲得滿足來告發(fā)莊氏,⑥是結(jié)果.(3)B項,“因此參與編輯莊廷錢的《明書》”錯.吳炎、潘檉章二人未參與編輯莊廷錢的...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意動用法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guān)系,是動詞對它的賓語含有意謂性,即“認為賓語具有... 才能正確地理解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一些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如它的使動用法、...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12.【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表示...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作者:(一)文言文閱讀(19分)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也.家世儒學(xué).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學(xué)鐘、胡①書及鼓琴,并不成.雍謂友人曰:“思...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1.C 2.D 3.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間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4.水軍演習(xí)、弄弄潮表演、觀潮情景;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意對即可)
雨花區(qū)圓柱: ______ 魏黃初五年秋八月,曹丕御駕親征伐吳,被東吳徐盛火攻所破. 魏主渡淮河,行不三十里,淮河中一帶蘆葦,預(yù)灌魚油,盡皆火著;順風(fēng)而下,風(fēng)勢甚急,火焰漫空,絕住龍舟.丕大驚,急下小船傍岸時,龍舟上早已火著.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shù).魏兵大敗而回.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