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格局差在哪?為何孔子是圣人,老子是太上老君? 為什么老子不是圣人,而孔子是圣人?
說到老子和孔子,大家一般先想起太上老君和圣人這兩個稱呼,同為學者,同樣對后世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稱呼不同,原因大概在三方面,一是壽命,二是蹤跡,三是主張。
一、老子的壽命長于孔子孔子和老子的出生日期無可追溯,從一等紀年體史書中,我們可以大約知道,孔子最終年齡76歲,老子年齡160歲,正如我們所說,長命百歲,活像神仙,無人知曉他何時死去,這就給后世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人們都渴望可以長命百歲,像老子一樣,因此便奉他問我神仙,太上老君,孔子為常人即圣人。
二、二者蹤跡不同眾所周知,孔子周游六國,到處宣布他的教義,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天下大同是一家,桃李滿天下,門下有三千弟子,留下許多經典語錄供給后世學習。老子卻無跡可尋,四海為家,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門派弟子較少,無人知道他的行蹤,平日也是乘風御行,正可謂來無影去無蹤,這是被世人神化的另外一個原因。
三、二者主張不同孔子宣講教義,主張個人以德服人,尊老愛幼,君主則要愛天下,以德約束自我,孔子的理想是建造大同社會,大家在這樣一個社會安居樂業(yè),相敬如賓。總體來說,孔子學說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出發(fā),思想層次出于普通人,又高于普通人,因此被稱為圣人。老子的學說則是從宇宙萬物的角度出發(fā),如果說孔圣人站在國家的角度俯瞰人類,那么太上老君則是站在全宇宙的高度俯瞰世界,當他的思想達到這個高度,一切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善惡美丑,都與他無關,一切都不在他的視角之內。他的格局不是平常人所有,因此這是他被神化的第三個原因。
兩者的格局都不差,孔子為圣人是因為他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貢獻極大。而老子是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老子是太上老君。
我覺得從他們壽命來看,孔子享年73歲,比那時候普通人的正常壽命長一點,但還算正常人的范疇,所以尊稱為圣人。而老子活到160多歲,活到這個歲數(shù)就史無前例了,所以他被奉為太上老君。
老子的人生態(tài)度是順其自然,遠離世間凡塵,一副修仙的態(tài)度,孔子就是智慧高尚,品德非常好,廣為流傳弟子三千。
這個不是格局的差別吧,更多的是兩人學派思想之間的差異。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學思想中的綱常倫理思想符合統(tǒng)治者治國的需要,所以統(tǒng)治者將儒家思想尊為正統(tǒng),并加封孔子為“至圣”。而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清靜無為”的思想符合道教的傳統(tǒng),因此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
孔子和老子格局差在哪?為何孔子是圣人,老子是太上老君?
這個不是格局的差別吧,更多的是兩人學派思想之間的差異。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學思想中的綱常倫理思想符合統(tǒng)治者治國的需要,所以統(tǒng)治者將儒家思想尊為正統(tǒng),并加封孔子為“至圣”。而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清靜無為”的思想符合道教的傳統(tǒng),因此被道教尊為“太上...
中國人為什么稱孔子為圣人,而稱老子為神仙
在中國文化中,孔子被視為圣人,而老子則被尊稱為神仙。這種稱呼差異背后,反映了兩者不同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孔子強調禮法和秩序,認為人們應當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的思想更加適用于社會治理和個人行為規(guī)范。而老子則提倡自然、和諧,認為人們應當順應自然規(guī)律,追求平等、互助、互敬、互...
為什么老子成仙但孔子沒有?兩人誰的地位更高?
相較而言,老子地位高于孔子。老子之所以成為太上老君,而孔子沒有成仙,這是因為老子是孔子的師傅,同時老子的人生態(tài)度是出世,順其自然,清靜無為,遠離世間紛擾,這種人生態(tài)度自然而然的可以成就老子成仙的合理性。反觀孔子就沒有這么超然灑脫。他周游列國想找個官位來做,但儒家仁政在在春秋戰(zhàn)國那個動蕩...
為什么老子不是圣人,而孔子是圣人?
我認為,孔子的學問淵源于老子,也就是說,孔子所研究的只是老子提出的理論里的分支,孔子引而申之,自成一家。孔子終身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是“仁義禮”,而老子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孔子的“仁義禮”在老子的理論里排在道與德的后面,是老子理論總綱中所涵...
為啥老子是老師,孔子是學生。孔子是圣人而老子不是?
老子和孔子,不是一代人,老子要大不少。圣人,其實是一個,儒家理論體系中的特有概念,某種意義上,并不適合老子。再說學生是圣人,老師也不一定就是圣人,正如韓愈所說: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老子與孔子兩位圣人的區(qū)別是什么,誰的境界更高,誰的思想值得年輕人學習...
老子和孔子兩圣人分屬于道家 儒家兩個學派,老子的觀點有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及一些自然的辯證法,如禍福相互轉換的理論。儒家更多提倡仁,道德教化。如果從境界來講,因為他們側重點不同,不能說誰誰更高,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老子的學說,因為他的很多觀點很有哲學思辯性。如果說多年輕人來講,...
老子,為什么不是圣人
你這個命題的本身就是錯的,老子是圣人,而且是絕對的圣人!
為什么我們拜孔子為圣人,卻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差在哪里?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孔子是儒家得,老子是道家的,那么孔子為什么是老子的徒弟?
孔子是圣人,儒教也不是宗教,孔子因而沒有被封神。春秋時代的同一時期,孔子與老子兩位圣人的橫空出世,這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盡管兩位圣人的思想各有不同,但都已經溶入在我們的血液之中,體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兩位圣人的思想有著同等的地位,沒有必要去比較誰高誰低 ...
孔子和老子哪個厲害? 高分求答案!
從教育的角度,孔子比老從厲害。老子弟子不多,自己飄逸于世外,遁青牛而于關外,只留下一本道德經;而孔子收弟子三千,對后世有影響的就有七十二大弟子,孔孟之道,其后代讀書人都尊孔子為圣人,皆可看出孔子作為教育家對后世的影響力。老子與孔子都是我國的著名的文化人,對后世的影響很深,其文化其...
相關評說: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孔子關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一些思想.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神人關系,天人關系,人人關系的處理. 老子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開拓者和創(chuàng)建者,是中國文化成熟時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創(chuàng)立的宇宙本原學說與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孔子是辨證唯心主義的,守舊的思想. 老子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進取的思想.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遵循自然規(guī)律. 孔子主張儒學,封建禮教禁錮了中國幾千年,束縛了幾千年.貌似孔子厲害,實則有他的局限性,老子貌似消極無為,但卻是至真灼言,如果世界都按老子的規(guī)律來,將是個和諧的世界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傳統(tǒng)上會認為是孔子,因為在外國開辦的漢文、漢語學校都叫孔子學院,但是其實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也是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的,當然首先要知道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是不同的.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是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敞開大門教授學生的老師,當然要交學費的.而老子,對于其人是否真實存在,學術界還在爭,但是他的確是道家思想的開宗之主,當然其后還有莊子.這個問題要討論完,都足夠寫篇博士論文了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孔子認為倫理道德是人的根本,推演出來以禮樂為代表的政治制度是治國的根本,整個社會都應改在一個秩序之中,也就是尊尊親親,孔子注重人的社會性.老子是對當時思想的一種反思,倫理道德本身就是世道衰落的產物.其實道家的思想相對來說更復雜,比如它也有崇尚權謀的內容,但比儒家更有思辨性,更加關注對人和世界本源的思考,比如道論,也更加關注作為人自身的個體.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因為老子是孔子的師父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答案] 孔子和老子是同時代人 孔子約比老子小二十歲,并且孔子曾數(shù)次向老子問禮、求道. 在莊子的《南華經》一書中,曾記述以及虛構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會面.孔子十七歲時,第一次見到老子.當時孔子以相禮助喪為職業(yè),受到老子的教誨,留下深刻印象...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答案] 孔子是儒家,主張積極入世,老子是道家,主張消極避世.觀點是不同的.至于老師的問題,正如韓愈所說,圣人無常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 孔子,孔子會太極拳
虎亭區(qū)面輪: ______[答案]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鄒邑昌平鄉(xiāng)(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