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一詞從何而來?
道德一詞在漢文中最早是分開使用的。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義廣泛。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銘文的“德”字,是按禮法行事有所得的意思。
道德
讀音:[ dào dé ]
釋義: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tǒng)而發(fā)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所決定并為 之服務。
出處:《后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白話譯文:我聽說仁義興起時,道德也會昌盛起來,道德昌盛起來,政治也會圣明,政治圣明百姓就會安康。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恒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后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guī)范的心理意識。
德的詳細詞義
德 惪 dé【動】(形聲。從彳(chì),惪(dé)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登高,攀登)同本義德,升也。──《說文》君子德車。──《易·剝》虞本。按,與剝廬對文。登也,升。君子以順德,亦本字。感激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通「得」。取得,獲得善者吾善...
德的含義是什么
“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賢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又引申指客觀規(guī)律等意義。德在古代文獻中也與“得”通,表示得到。一定社會階段形成的通過輿論約束人們言行的準則和規(guī)范。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何為“道”何為“德”,“道德”的含義是什么?
”“道”、“德”二字聯(lián)用,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管子》、《莊子》和《荀子》等書。管子曾說:“君之在國都也,若心之在身體也,道德定于上,則百姓化于下矣。”(《管子·君臣下》)。荀子也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荀子·勸學》)。后來,“道德”一詞被廣泛使用...
德組詞有哪些詞語
德是漢語中的一個常用字,它的組詞豐富多樣,包括道德、品德、德馨、醫(yī)德、德性、缺德、私德、積德、美德、功德、德行、報德、德政、德育等。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各自獨特的含義和使用范圍。德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其字形從彳(或從行)、從直,體現(xiàn)了遵行正道之意。也有學者...
《道德經(jīng)》中“道”和“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義嗎?
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并無道德一詞。概括:“道德”二字連用始于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拆分:“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zhì)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
商朝甲骨文時代的"德"有哪些含義?
在日常對話與文學表達中,“德”更是一個多義詞,它象征著仁愛與善行,如“德意”所體現(xiàn)的慈善與善意,以及“德政”所代表的公正與仁政。它不僅塑造著個體,更影響著社會的風氣與進步。總的來說,“德”不僅僅是一個字,它是我們道德倫理的核心,是人類情感的紐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
道德一詞的來源及含義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2.實施手段的特殊性。3.主要是以個人為主體來認識和調(diào)節(jié)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的。4.道德具有特殊的穩(wěn)定性。5.判斷對象的特殊性 6.調(diào)節(jié)范圍的廣泛性。(二)在中國哲學史上,“道德”指“道”與“德”的關系。孔子主張:“志于道,據(jù)于德。”(《論語·述...
為什么法國貴族姓氏是德??
在中世紀歐洲,如果某人的姓氏前帶有"德"、"特"、"凡"、"馮"等介詞,那么其姓氏后往往帶有爵位,這表明此人出身于貴族家庭。這些稱謂的目的在于突出和炫耀其貴族血統(tǒng)。在翻譯時,這些介詞往往被保留下來,以保留其原有的發(fā)音。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內(nèi)發(fā)生的一系列金額相等的收付款項,通常用于支付退休金...
德與德是一個字嗎?
1、徳,古同“德,含義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筆順讀寫:撇、撇、豎、橫、豎、豎、橫折、豎、豎、橫、點、臥鉤、點、點 2、德,由彳(chi)、十、目、一、心組成。古同“徳”。
德與徳的區(qū)別?
一、釋義 1、道德,品 行;特指好的品行。2、心意;志向。3、恩惠;好處。4、德國的簡稱。二、說文解字 言版《說文解字》:德,升也。白話版《說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華。三、造字本義 動詞,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詐、不掠不盜、不強取苛求,坦然獲得,無愧于心。
相關評說: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答案] 道德是發(fā)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 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 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競爭與忍讓基本對立,博弈與道德基本對立.贏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贏得道德,就缺少博弈. 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yōu)先,道德是對抗默認.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zhàn)略主題,...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答案] 道德的基本定位:實踐主體的一種品性 唐永澤 朱冬英 我國現(xiàn)行的倫理學教科書一般都將道德定位為一種“規(guī)范”,認為它是“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這樣的道德界定被稱之為“規(guī)范說”或“社會規(guī)范說”.其實,這種道德定位似是而非.馬克思早就指出...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道德是發(fā)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 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 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所謂道德,最早被稱為社會契約,英國最早提出這個說法是在17c啟蒙運動的時候, 所謂社會契約,就是人與人在社會上交往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人們正是因為社會契約走到一起,形成了國家,在這個國家的人都要遵守這個社會契約.人的道德觀也就從此有了一個較一致的標準.這就到道德觀的來源.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就是個人的素質(zhì)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1.(名)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使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道德通過人們的自律或通過一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2.(形)合乎道德的(多用于否定式):這種損壞...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1、道德是由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窮不幫窮誰照應”的習語反映了經(jīng)濟關系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2、道德是以人性(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三大屬性)為基礎的,不同的階級有共同的道德,例如,不隨地吐痰,不隨意裸露等等.“立德做人”的詞語反映了人的屬性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3、道德是以自律為主、以他律為輔的社會規(guī)范,是以人格為形式的,道德和品德相提并論時,道德主指外在的規(guī)范,品德主指是否遵守規(guī)范.“貧賤不能移”的名言反映了高尚人格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采納)
海滄區(qū)側立: ______ 道德來源于道和德.我并不認為沒有道德良知的人需要改.這個世界需要這樣的人,畢竟,有白天就有黑夜,還不如盡力在另一個位置做到巔峰,只要把握好底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