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得古文今文分別講述的什么? 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哪些篇
尚書,全文2500余字,原稱為《書》,是夏、商、周時代一些歷史文獻和傳說資料的匯編,后來成為儒家宣揚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圣典。《尚書》的內(nèi)容有所謂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書》為西漢初山東伏生所傳,共28篇。西漢中期以后,又多次發(fā)現(xiàn)用周秦六國文字書寫的古文《尚書》。古文《尚書》在漢朝未能立于學官,以致西晉以后全部散失,現(xiàn)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稱。
東晉時,豫章內(nèi)史梅賾根據(jù)一些散逸的《尚書》文字編撰成所謂古文《尚書》25篇,后人稱之為“偽古文《尚書》”。他又吸收了原今文《尚書》,將其離析為33篇,兩者拼湊,以符合劉向、鄭玄校注的古文《尚書》58篇之數(shù),向朝廷呈獻。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收在如今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中,它實際上是由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合并的。因此,現(xiàn)傳《尚書》,只有今文才是真本,古文則是梅氏偽造的。《十三經(jīng)注疏》中還有梅賾偽造的《尚書孔氏傳》13卷,說是西漢孔安國解釋《尚書》之作。梅氏編選的這些偽書,直到清代閻若璩作《古文尚書疏證》時才被徹底揭穿。古代對《尚書》的研究,除了《十三經(jīng)注疏》中的注疏外,宋代蔡沈的《書集傳》也是《尚書》研究的重要成果。
古代四書五經(jīng)指的是什么?
《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xiàn)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 古時稱贊人“飽讀詩書”,“詩書”便是分別指《詩經(jīng)》、《尚書》。春秋戰(zhàn)國時稱《書》,到了漢代,才改稱《尚書》。儒家尊之為經(jīng)典,故又稱《書經(jīng)》。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戰(zhàn)...
今文經(jīng)學與古文經(jīng)學的區(qū)別是什么?
他在《中國經(jīng)學史的基礎(chǔ)》中講道:“今文與古文的分別,其實不在字體的不同”,因為“漢初的今文皆來自古文,而古文以隸書改寫后即為今文,凡流布中的字體是相同的,即同為隸書。今、古文的分別,乃在文字上有出入,及由文字上的出入而引起解釋上的出入。有如今日同一部書,發(fā)現(xiàn)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含義不同 古文尚書原指《尚書》的一種本子,后發(fā)展為學術(shù)體系之稱。傳說西漢景帝程姬之子劉余封為魯王后,為擴大王府,侵占一部分孔子舊居,在屋壁中發(fā)現(xiàn)暗藏的《禮》、《論語》、《孝經(jīng)》、《尚書》等簡書,因其字體遠在先秦,時人稱為蝌蚪文字。今文尚書,是書名,為儒家經(jīng)典《尚書》的一種,...
書在古文里什么意思
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譯:于是丹寫信說:“陳勝稱王”2、記錄。清代方苞《獄中雜記》:“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于是乎書。”譯:我被感動了,以杜君說泛審問的,大家說的都一樣,于是在記錄。3、文字。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卒買魚烹食,得魚...
《書》上書、內(nèi)容是什么?
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上古歷史文獻集。《左傳》等引《尚書》文字,分別稱《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zhàn)國時總稱為《書》,漢人改稱《尚書》,意即“上古帝王之書”(《論衡·正說篇》)。《尚書》的真?zhèn)巍⒕凵ⅲ瑯O其復雜...
四書五經(jīng)包括什么,各有什么內(nèi)容
《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相傳為孔子編定。 《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xiàn)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古時稱贊人“飽讀詩書”,“詩書”便是分別指《詩經(jīng)》、《尚書》。 7、《禮記》是戰(zhàn)國...
文言文表達什么內(nèi)容
1.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對于“白話文”而言。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
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各書的內(nèi)容是什么?(只要大概)謝謝~
本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屬于今文本系統(tǒng),而簡本當是以今文讀古文,因而是揉合今古的另一傳本,沈文淖先生稱之為“古文或本”,他認為今本(鄭玄本)是來源于這個本子。162.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內(nèi)禮》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內(nèi)禮》,現(xiàn)存竹簡 枚。其內(nèi)容與今本《大戴禮記·曾子立孝》、《禮記·內(nèi)則》有...
《尚書》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其中有哪些名句,讓你終身難忘?
但有些篇幅,是后來儒家門生補充進去的。《尚書》所記載的歷史,從上古唐、虞時代,一直到夏、商、周三代,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材料。由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尚書》殘缺很嚴重,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 。《尚書》雖然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經(jīng)書,但其中的很多...
“四書五經(jīng)”中分別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lǐng)”(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diào)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一致性。2、《中庸》是戰(zhàn)國時期子思所作。《中庸》一書,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
相關(guān)評說:
慈利縣螺旋: ______ 首先《尚書》的確收錄了商周時期甚至更早的時期的一些史料.我們現(xiàn)在進行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在歷史學方面的主要證據(jù)就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尚書》. 但是,由于歷史...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尚書》:古時稱《書》、《書經(jīng)》,至漢稱《尚書》.“尚”便是指“上”,“上古”,該書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基本內(nèi)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nèi)容的記錄,這說明作者應是史官.《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 相傳為孔子編定.《尚書》有兩種傳本,一種是《今文尚書》,一種是《古文尚書》,現(xiàn)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古時稱贊人"飽讀詩書","詩書"便是分別指《詩經(jīng)》、《尚書》.
慈利縣螺旋: ______[答案] 我國有優(yōu)良的修史傳統(tǒng).中國的歷史紀錄是連續(xù)不斷的,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我國有“正史”之名的紀傳體史書共25部,...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有今文古文兩種本子,其中古文《尚書》是假的.它分虞、夏、商、周四代,是一部...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儒家經(jīng)典《尚書》的一種,我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古《尚書》經(jīng)秦焚書亡失.漢初秦博士伏勝傳二十九篇.后學者遞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歐陽三家.因其以漢隸書寫,區(qū)別于古《尚書》,故稱今文尚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內(nèi)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的史實.相傳曾經(jīng)孔子編選,事實上有些篇章如《堯典》、《皋陶謨》、《禹貢》、《洪范》等都是后來一些儒者增補進去的.西漢初年,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定,計二十八篇,故稱今文尚書.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是較好的一種注解.
慈利縣螺旋: ______ 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司馬遷和班固都認為是孔子編寫的.孔 子是中國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弛,《詩》、《書》 缺佚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國之后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 《禮》、《易》、《樂》、《春秋》六經(jīng)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尚書》有今文和古文 之別,今文《尚書》是漢代伏生所授,在漢代有歐陽氏、大小夏侯氏三家傳授.東晉末年,又 有梅賾獻出的古文《尚書》,綜合起來便形成了今天流行的《尚書》本子.但據(jù)清代閣若璩、 惠棟等人考證,確認古文《尚書》為偽本.不過其中仍保留了原已散佚的今文《尚書》,因而 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四書五經(jīng) 出處:《白虎通·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詩》、《書》《禮》、《易》、《春秋》也.” 儒家的五種經(jīng)典,指《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設(shè)立五經(jīng)博士,奠定了儒家經(jīng)典...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同心同德下一句是眾志成城,指思想統(tǒng)一,信念一致.出自《尚書·泰誓中》.《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jīng)之一,又稱《書經(jīng)》.現(xiàn)在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xiàn)存版本中真?zhèn)螀?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墻壁時,發(fā)現(xiàn)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嘉年間戰(zhàn)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nèi)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
慈利縣螺旋: ______[答案] 、《尚書》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 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這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來儒家補充...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尚書》和《春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這是中國古代有記載的(甲骨文)最早的兩部書.《春秋》是記事的,后多散佚,僅留下經(jīng)孔子整理的魯國的《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
慈利縣螺旋: ______ 《尚書》本是“上古之書”,是我國最早結(jié)集成編的重要歷史文獻.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尚書》有《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偽古文尚書》三種. 《今文尚書》出自伏生.漢初由伏生口傳晁錯,晁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作了抄錄和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