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無相布施 既然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那為何認為眾生需要被布施 是以己度人認為對方苦 還是聽 佛教是哲學(xué)還是宗教
你說的無相布施應(yīng)做無住相布施,就是離相布施。就是不著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而利益一切眾生。修佛是修清凈心,只有離相才清凈,否則一個人,處處執(zhí)著事相上,就要生出貪嗔癡等諸妄念,如何清凈得了?由貪嗔癡心就會造諸業(yè)行,殺盜淫妄酒全都上來了。再由業(yè)果相續(xù),而輪回六道,苦苦相循,不得暫出,這就是眾生。所謂布施,就是發(fā)菩提心,救度這些業(yè)苦眾生。眾生得度,就放下能度所度之心,這就是無住相布施。離一切相修諸善法,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如來真實義啊!
右手累了,讓右手休息下,很正常吧。
左腿冷了,給左腿蓋件衣服保暖,很正常吧。
既然無我相無人相,眾生即我,我即眾生。哪還有布施的相可言呢。
布施波羅蜜,波羅蜜是度過去的意思,真達到布施波羅蜜,那就是解脫到彼岸了,自然無我我眾生的區(qū)別,布施就是為了對質(zhì)我們的我見,如我等凡夫還在分別心的時候,只能是叫布施,還不算布施波羅蜜。
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而不是佛菩薩,是因為眾生都受“貪嗔癡慢疑”的毒害而不得解脫。無相布施第一不分別對相布施(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第二不分別方式布施(不分色聲香味觸法),第三不以功德和福德為目的布施(無所求)。
你說有我相是小乘,菩薩行的是三輪體空布施,比如你看到一個乞丐才給他錢,你又一直想著給了多少錢,這就是小乘布施。菩薩道就是不管是不是乞丐你都會幫忙,幫忙了也不想著我去幫了誰,不記得這事不是說沒有幫忙。不知道你明白么?
布施是為了眾生覺悟,
何兔19336454828: 金剛經(jīng)簡文 -
蠡縣流體: ______ 金剛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
何兔19336454828: 金剛經(jīng)中的疑問!~ -
蠡縣流體: ______ 這不是誤導(dǎo)人嗎 無上智者鳩么什多少年才翻譯一部 每一個字都是心血的結(jié)晶 因為金剛經(jīng)通篇講的是善護念所以都是首為我相 第二講的是布施所以才是人相和眾生相 當(dāng)然有的學(xué)者也認為是按難易程度來排的 這個本人不太認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何兔19336454828: 佛教里面的「無我」究竟是什么意思 -
蠡縣流體: ______ 無我是佛發(fā)現(xiàn)五取蘊的共相之一,五蘊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說“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實之義為無我.當(dāng)觀受無常,如是觀者則于受調(diào)伏欲貪、斷欲貪(忿怒) ;當(dāng)觀...
何兔19336454828: 眾生相,皆無相.是什么意思? -
蠡縣流體: ______[答案]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這部分出自《金剛經(jīng)》的“離相寂滅分第十四”:“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
何兔19336454828: 佛和菩薩有什么區(qū)別 -
蠡縣流體: ______ 佛,是“佛陀”的簡稱,也有譯作佛馱、浮陀、浮圖、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為“覺者”、“知者”、“覺”.“覺”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和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教認為,凡夫俗子,上述三項都缺,毫...
何兔19336454828: 《金剛經(jīng)》多少個字? -
蠡縣流體: ______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正文共5119字
何兔19336454828: 二者無相是什么意思 -
蠡縣流體: ______ 即大布施,即無相布施.也可以解釋為外無被施之人無住生心是一個比喻,不是真實相.應(yīng)無所住,浪靜豈無風(fēng)平?二者實際上是一個. 無相布施為菩薩的境界,凡夫?qū)嶋y達到,以清凈心令眾生生歡喜,即無相布施.簡單的說,無條件幫助一切眾生,做到一切放下,連嗔恨都放下了,是名無相布施. 再比如“水清月顯”.外舍世界,內(nèi)舍身心,一切放下,與本性契合,自然就能生起智慧,水清自然月顯,而不是水先清了之后,再來個月顯. 當(dāng)你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zhí)著之后,不為名不為利,甚至你幫助的眾生誤會你毀謗你,無住生心的境界也放下了. 就像“風(fēng)平浪靜”一樣,風(fēng)平自然浪靜,中無所施之物,內(nèi)無布施之我,才是真正的無住生心,歡喜接受,毫無怨言
何兔19336454828: 什么是有相布施,什么是無相布施呢? -
蠡縣流體: ______ 布施又分為有相布施和無相布施兩種. 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果報,執(zhí)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謂的人天小果. 有相布施又有法施、放生、財施、無畏施,忍辱等.
何兔19336454828: 修善和修行的區(qū)別是什么? -
蠡縣流體: ______ 我覺得人的心只顧著自己,如果見到別人有難時不是雪中送碳,而是不顧他人瓦上霜,只掃自己門前雪,這些人會自覺修行嗎? 人原來的本性是善良的,好像鄰居和朋友在有病時或者一時不夠錢用,都會馬上去關(guān)心和伸出援手幫助,所謂遠親不...
右手累了,讓右手休息下,很正常吧。
左腿冷了,給左腿蓋件衣服保暖,很正常吧。
既然無我相無人相,眾生即我,我即眾生。哪還有布施的相可言呢。
布施波羅蜜,波羅蜜是度過去的意思,真達到布施波羅蜜,那就是解脫到彼岸了,自然無我我眾生的區(qū)別,布施就是為了對質(zhì)我們的我見,如我等凡夫還在分別心的時候,只能是叫布施,還不算布施波羅蜜。
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而不是佛菩薩,是因為眾生都受“貪嗔癡慢疑”的毒害而不得解脫。無相布施第一不分別對相布施(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第二不分別方式布施(不分色聲香味觸法),第三不以功德和福德為目的布施(無所求)。
你說有我相是小乘,菩薩行的是三輪體空布施,比如你看到一個乞丐才給他錢,你又一直想著給了多少錢,這就是小乘布施。菩薩道就是不管是不是乞丐你都會幫忙,幫忙了也不想著我去幫了誰,不記得這事不是說沒有幫忙。不知道你明白么?
布施是為了眾生覺悟,
相關(guān)評說:
蠡縣流體: ______ 金剛經(jīng)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
蠡縣流體: ______ 這不是誤導(dǎo)人嗎 無上智者鳩么什多少年才翻譯一部 每一個字都是心血的結(jié)晶 因為金剛經(jīng)通篇講的是善護念所以都是首為我相 第二講的是布施所以才是人相和眾生相 當(dāng)然有的學(xué)者也認為是按難易程度來排的 這個本人不太認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蠡縣流體: ______ 無我是佛發(fā)現(xiàn)五取蘊的共相之一,五蘊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說“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實之義為無我.當(dāng)觀受無常,如是觀者則于受調(diào)伏欲貪、斷欲貪(忿怒) ;當(dāng)觀...
蠡縣流體: ______[答案]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這部分出自《金剛經(jīng)》的“離相寂滅分第十四”:“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
蠡縣流體: ______ 佛,是“佛陀”的簡稱,也有譯作佛馱、浮陀、浮圖、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為“覺者”、“知者”、“覺”.“覺”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和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教認為,凡夫俗子,上述三項都缺,毫...
蠡縣流體: ______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正文共5119字
蠡縣流體: ______ 即大布施,即無相布施.也可以解釋為外無被施之人無住生心是一個比喻,不是真實相.應(yīng)無所住,浪靜豈無風(fēng)平?二者實際上是一個. 無相布施為菩薩的境界,凡夫?qū)嶋y達到,以清凈心令眾生生歡喜,即無相布施.簡單的說,無條件幫助一切眾生,做到一切放下,連嗔恨都放下了,是名無相布施. 再比如“水清月顯”.外舍世界,內(nèi)舍身心,一切放下,與本性契合,自然就能生起智慧,水清自然月顯,而不是水先清了之后,再來個月顯. 當(dāng)你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zhí)著之后,不為名不為利,甚至你幫助的眾生誤會你毀謗你,無住生心的境界也放下了. 就像“風(fēng)平浪靜”一樣,風(fēng)平自然浪靜,中無所施之物,內(nèi)無布施之我,才是真正的無住生心,歡喜接受,毫無怨言
蠡縣流體: ______ 布施又分為有相布施和無相布施兩種. 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果報,執(zhí)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謂的人天小果. 有相布施又有法施、放生、財施、無畏施,忍辱等.
蠡縣流體: ______ 我覺得人的心只顧著自己,如果見到別人有難時不是雪中送碳,而是不顧他人瓦上霜,只掃自己門前雪,這些人會自覺修行嗎? 人原來的本性是善良的,好像鄰居和朋友在有病時或者一時不夠錢用,都會馬上去關(guān)心和伸出援手幫助,所謂遠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