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實詞怎么能快速記住? 如何輕松地記住很多個文言文實詞?
例如,文言文【表】,它的意思有:
(1)名詞,1,外衣。
2,衣服的外層。
3,外,外面。
4,外表。
5,標志。
6,古代向帝王上疏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2)動詞,1,穿上外衣。
2,表明。
3,表彰。
4,做標記。
5,上表奏事。
6,顯露、顯現(xiàn)。
這要怎么記呢?可以編成兩個小故事來記:
(1)我要外出辦事了,我穿上【外衣】,用手拍了拍【衣服的外層】的灰層。打開房門,【外面】的天氣很不錯。我用手整理了下【外表】,擺正了衣服左胸上別著的【標志】。
(2)古代,一位英勇的士兵被叫上朝廷之上,將軍代表皇上為那位勇士【穿上外衣】(皇上賞賜的),將軍【表明】勇士的身份,就在此開個【表彰】大會。一旁的巫師在勇士的額頭上【做標記】,畫上祝福。將軍轉身走到皇上面前【上表奏事】,皇上聽取了將軍的述說,得知了那為勇士的詳細情況。勇士的能力【顯露、顯現(xiàn)】了出來。
“古代向帝王上疏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這個意思很好記,只要記住有《出師表》這篇文章名就可以了。
我的話,因為要報考中戲的戲文專業(yè),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熟記文言文中常見的500多個實詞和40多個虛詞。這樣才能翻譯文言文文章。中戲的戲文專業(yè)是要考文言文翻譯的。
推薦一本書——薛金星主編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手冊》。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為120個。實詞的義項比較多,記憶起來比較困難。推導大都從詞的本義或古代最常見的意義出發(fā),其它的義項則說明它與本義的關系,這樣實詞的義項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很方便記憶,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失為學習實詞的好方法。
一、愛
★“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 以“愛護”嘍。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愛莫能助 愛屋及烏 節(jié)用愛民 愛不釋手 愛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yǎng)”“安撫、安慰”等義。
■居安思危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既來之,則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無恙 安土重遷 安居樂業(yè)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
■被堅執(zhí)銳 澤被后世 被發(fā)左衽 被褐懷珠 被甲枕戈 扇枕溫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義, “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故而又可 引申為“違背”,這一義項意義與“背”同。
■事半功倍 鄉(xiāng)利倍義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 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 來、原來”之義。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難移 變本加厲 英雄本色 無本之木
六、鄙
★“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huán)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后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齷齪 貴遠鄙近
七、兵
★“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zhàn)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zhàn)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義。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 兵強馬壯 兵出無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臨城下 兵戎相見 哀兵必勝 按兵不動 厲兵秣馬
八、病
★“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并為之“擔心、憂慮”。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貧病交攻 無病呻吟 同病相憐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察言觀色 明察秋毫 習焉不察 靜觀默察
十、朝
★“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朝三暮四 改朝換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毀 朝聞夕死 朝歌夜弦 朝發(fā)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爭朝夕 班師回朝 枵腹終朝
十一、曾
★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念céng)。
■似曾相識 曾經滄海 曾幾何時 曾母投杼 曾參殺人
十二、乘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后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乘人之危 乘堅策肥 乘龍快婿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衣輕乘肥 因利乘便 有機可乘
十三、誠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等義。
■誠惶誠恐 開誠布公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心悅誠服
十四、除
★“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除舊布新 斬草除根 興利除弊 清宮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辭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不辭而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不達意 辭微旨遠 卑辭厚幣 一辭莫贊 假人辭色 大放厥辭 萬死不辭 一面之辭 義不容辭 以文害辭 溢美之辭
十六、從
★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隨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從壁上觀 從長計議 從善如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從一而終 過從甚密
合從連橫 三從四德 力不從心 棄筆從戎 何去何從 擇善而從
十七、殆
★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著因果關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后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
■百戰(zhàn)不殆 殆無孑遺 車殆馬煩 知止不殆 殆無虛日
十八、當
★當”原義是“面對、對著”。“阻擋”當然要“面對”,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
■門當戶對 銳不可當 當仁不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一面 當機立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務之急 當之無愧 老當益壯首當其沖 安步當車 長歌當哭 對酒當歌 豺狼當?shù)? 快意當前 螳臂當車 一馬當先 旗鼓相當 萬夫不當
十九、道
★“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后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guī)律”;道理和規(guī)律需要“述說”,而后成為“思想、學說”。
■道聽途說 康莊大道 道不拾遺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東道主 分道揚鑣 安貧樂道 問道于盲 師道尊嚴 旁門左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筑室道謀 津津樂道 里經叛道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文以載道 頭頭是道 坐而論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義為“得到”。“得到”就有“收獲”,也說明“能做到”“實現(xiàn)”目標,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正確”的意義引申出“得當、合適”;進一步虛化為“應該”。
■得過且過 得不償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進尺 得不償失
得隴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應手 得天獨厚 得魚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難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滿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誅之
探驪得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一無所得 智者千慮,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義為“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標準”之義。心里“計算”表達為“推測,揣度”;由“標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審時度勢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風度翩翩 普度眾生 金針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寬宏大度 揮霍無度 度長絜大
二二、非★“非”本義為“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
■大是大非 非親非故 非我族類 今非昔比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文過飾非
物是人非 為非作歹 習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三、復
★“復”的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回復”(話回來)“報復”(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
■周而復始 髀肉復生 故態(tài)復萌 無以復加 無往不復 萬劫不復
二四、
★“負”的本義是“用背馱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為“依仗、憑借”;古代“敗”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敗”義。“失敗”了當然“對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負義 忍辱負重 負荊請罪 負屈含冤 負隅頑抗 久負盛名
披裘負薪 皇天不負有心人 決一勝負 負弩前驅 不負眾望
二五、蓋 ★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蓋子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之義。把別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別人嘍。
■蓋世奇功 蓋棺論定 官蓋如云 欲蓋彌彰
二六、故
★“故”有兩個基本義:一為“緣故”;一為“舊的”。由“緣故”虛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無緣無故)等義。由“舊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時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義。由“衰老”進一步引申出“死亡”之義。
■一見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虛 革故鼎新 欲擒故縱 不經世故 非親非故 平白無故
二七、顧
推導提示:“顧”基本義:“照顧”。由“照顧”可以引申出“顧念、顧惜”“回頭看”等義。“只”“只是”是作為副詞用。
成語助記:顧此失彼顧名思義顧盼生姿顧全大局顧影自憐 顧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本義指“城墻堅固”。城墻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內涵,故又虛化成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
■固若金湯 君子固窮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歸★“歸”的基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兒送給別人之義,故又借作“饋”字而有“贈送”之義。
■之子于歸 歸心似箭 反璞歸真 殊途同歸 物歸原主 解甲歸田 完璧歸趙 賓至如歸 鎩羽而歸 眾望所歸
三十、國★古代的“國”本義是“國都、首都”的意思。“國都”是一個國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國家”的意義,并成為后來的主要意義。
■安邦定國 國破家亡 國泰民安 經國之才 傾國傾城 共商國是
三一、過
推導提示:“過”的本義是“走過、經過”。“走過”別人自然就是“超過”了別人,做事“超過”太多會變成“過分”,物極必反,事情做得“過分”容易出現(xiàn)“過錯”,出錯當然就會被“責備”。
成語助記:過猶不及 聞過則喜 過江之鯽 文過飾非 白駒過隙 雁過拔毛有過之而無不及 矯枉過正 瞞天過海 秋風過耳 閉門思過
三二、何
推導提示:“何”本義為“負戈而行”,故有“負荷”之義,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見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們往何處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問代詞“什么”,進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詞“多么”之義。
成語助記:何去何從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足掛齒 出何典記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幾何
三三、恨
推導提示:恨的本義是“感到遺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懷恨”之義。
成語助記:相見恨晚 吞聲飲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導提示:胡,原指“獸頸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帶少數(shù)民族多吃獸肉,故又稱匈奴、西北各民族為“胡”。后又借為疑問代詞“什么,為什么”。
成語助記:胡服騎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推導提示:患的本義是“擔心、發(fā)愁”(患,由“串”和“心”組成,一串串的“心”,說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發(fā)愁的事。)引申出“憂患、麻煩”。
成語助記: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內憂外患 患難之交 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導提示:或有兩個基本義:有人,有的人;或許,也許。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義。
成語助記:多言或中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導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義為“中箭受傷”(此義消失)。后引申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會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厭惡”。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義。
成語助記:疾惡如仇 積勞成疾 大聲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額 眼疾手快諱疾忌醫(yī) 奮筆疾書 憤世疾俗 銜枚疾走
三八、及推導提示:“及”的本義是“趕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達到”等義。由“達到”引申出“趁著(那個時候)”“涉及”等義,再虛化為連詞“與”。
成語助記:望塵莫及 觸手可及 鞭長莫及 及時行樂 愛屋及烏 迫不及待駟不及舌 言不及義 過猶不及 噬臍何及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風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九、即
推導提示:即的本義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為“立即、馬上、就”等義。“走近”高處就是“登上”之義了。
成語助記: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離 即事窮理 稍縱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四○、既
推導提示:“既”的本義是“盡、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側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經、既然”“全”等義。
成語助記:既來之,則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四一、假
推導提示:“假”的本義是“借”。“借”不是要“給”嗎?故有“給予”之義。借來東西(比如錢)當然就有了“憑借”。借來東西不是真的屬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進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義。
成語助記:狐假虎威 虛情假意 假癡不顛 假道伐虢 假公濟私 不假思索天假其年 弄虛作假
四二、間
推導提示:間的本義是“門縫”。由此引申出“夾縫、空隙”之義;小路不是很像夾縫嗎?時間的“空隙”,即“空閑”。“夾縫”是在兩個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義,由此可引申出許多意義:“間隔、參與、中間、離間”等。“離間”再引申出“間諜”之義,間諜當然是“秘密”的嘍。
成語助記:挑撥離間 間不容發(fā) 疏不間親 伯仲之間
四三、見
推導提示:“見”的本義就是“看見”。看見的東西多了,就會有“見識、見解”;至于“召見、謁見”等都與“看見”有關。被看見即“出現(xiàn)”在別人眼睛里,(后作“現(xiàn)”),由此被動意義虛化出介詞“被”。
成語助記:一見如故 真知灼見 見風使舵 見縫插針 司空見慣 見棄于人見仁見智 見微知著 見賢思齊 見義勇為 見異思遷 一見鐘情 遠見卓識 相形見絀 小巫見大巫 捉襟見肘 芻蕘之見 圖窮匕見 瑕瑜互見 百聞不如一見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四四、解
推導提示:“解”的本義是“分解動物”。“解釋、解說”道理時需要條分縷析;解說之后就會讓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思考,就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分解動物”義后又引申為“解開”一切糾結之物,故有“解放、解脫”的意義,解開糾結之物后,糾結之物就會“松弛”下來,進一步引申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寫作“懈”)。解開心中的結,就是“和解”。
成語助記:庖丁解牛 衣不解甲 善解人意 解衣衣人 解驂推食 解民倒懸不解之緣 難解難分 馬不解鞍 妙語解頤 寬衣解帶 不求甚解 大惑不解 一知半解 迎刃而解
四五、就
推導提示:“就”的本義是“走近、靠近、走上、趨向”。引申為達到目標的含義“成就、成功、完成”。走上領導崗位,就是“擔任、赴任”。
成語助記:功成名就 高不成,低不就 避實就虛 按部就班 將計就計 慷慨就義 刪繁就簡 半推半就 另謀高就 一蹴而就 一揮而就
四六、舉
推導提示:“舉”的本義是“舉起、抬起”。這是一個“舉動”,活用為動詞即“舉行、發(fā)動”。舉有由低到高的含義,所以有引申出“提拔、舉薦”之義;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義的“應舉”。舉起東西應該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進一步引申為“占領”之義。后又虛化為范圍副詞“全”。
成語助記:不識抬舉 舉國上下 舉案齊眉 舉目無親 舉棋不定 舉手投足舉賢任能 舉一反三 舉重若輕 舉足輕重 綱舉目張 輕舉妄動 一舉成名 以言舉人 不識抬舉
四七、絕
推導提示:“絕”的本義是“繩索斷”。由此引申出一般意義上的“斷”。比喻引申出“橫渡”的意義。由“斷”義可引申出許多意義:與人斷絕關系叫“絕交”;氣斷自然就是“死,絕命。”;路斷了當然就是“到了盡頭,極點”。由“到了極點”引申出程度副詞“極”和動詞“超越”(到了極點就是超越一切)之義。
成語助記:冠纓索絕 韋編三絕 絡繹不絕 與世隔絕 悲痛欲絕 絕裾而去慘絕人寰 冠絕一時 風華絕代 空前絕后 贊不絕口 悲痛欲絕 絡繹不絕 拍案叫絕 深惡痛絕
四八、堪
推導提示:“堪”的本義是“經得起,受得住”,引申出“勝任”之義;虛化成助動詞“可,能夠”。
成語助記:不堪回首 不堪入目 苦不堪言 不堪其憂
四九、克
推導提示:克的本義是“戰(zhàn)勝、攻克”。攻克堡壘,意味著殺敵致勝,故又引申出“殺”的意義。進一步引申出“去除,削減”等義。后又虛化為助動詞“能夠”。
成語助記:克敵制勝 克己奉公 克勤克儉 克盡職守 攻無不克 相生相克
五○、類
推導提示:“類”的本義是“種類”,同一“種類”就是“同類”,同類的事物當然就會有“類似,像”的地方嘍。
成語助記:物以類聚 觸類旁通 連類比物 畫虎類犬 刻鶻類鶩 不倫不類有教無類
五一、憐
推導提示:“憐”的本義是“憐憫”,憐憫不就是有愛心嗎?故引申出“愛憐”之義。
成語助記:憐香惜玉 顧影自憐 同病相憐 我見猶憐 搖尾乞憐
五二、彌
推導提示:“彌”的本義是“彌補”。“彌”原作“彌”,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彈射力,這不正是“彌補”其本身的不足嗎?彌補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長久”使用,故有“長久”之義。后又虛化為表程度的副詞“更加”。
成語助記:彌天大謊 曠日彌久 彌留之際 彌縫其闕 須彌芥子 欲蓋彌彰 歷久彌堅 彌天大罪 仰之彌高
五三、莫
推導提示:“莫”,即現(xiàn)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陽西沉在荒野草叢中。所以本義是指“日落時分”即“傍晚、黃昏”。由“日落”,太陽不見之義,引申出“沒有、無”的意義,也正因為這樣,莫被借為否定性的代詞“沒有誰,沒有什么事物”。產生這一意義后,為了與“莫”區(qū)別,另造了“暮”字。
成語助記:莫名其妙 高深莫測 莫須有 莫衷一是 莫逆之交 莫衷一是 概莫能外 諱莫如深 一籌莫展 歲聿其莫
五四、乃
推導提示:“乃”主要有兩個意義:一是代詞“你”;一是連詞“于是,就”。
成語助記:何其相似乃爾 勝敗乃兵家常事
五五、內
推導提示:“內”的本義是“自外入內”。由此引申出兩個基本的意義:一是“內部、內室”;一是“使進入,接納,”這一意義后寫作“納”。妻妾一般在內室操持家務,很少出門,故古人由把妻妾稱為“內”。后妻子的親屬也用“內”稱呼,如“內侄、內弟”等。
成語助記:內外交攻 五內俱焚 色厲內荏
五六、期
推導提示:“期”的本義是“一定的時間、期限”。所以引申為“時間、日期”“約會、約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約會”又引申出“期望”的意義。
成語助記:不期而遇 遙遙無期 貴不期驕 不期修古
五七、奇
推導提示:“奇”的本義是“異乎尋常”。“異乎尋常”說明是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故有“單數(shù),不成雙”之義。在戰(zhàn)爭上,則特指“軍事上或斗爭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其意動意義則是“以……為奇”。由“不成雙”又引申出“命運不好”之義。
成語助記:奇聞逸事 千奇百怪 奇恥大辱 奇文共賞 不足為奇 飛將數(shù)奇
五八、遷
推導提示:“遷”的本義是“變換地方,遷移”。“調職”正是換一個地方為官。
成語助記:見異思遷 安土重遷 遷客騷人 喬遷之喜 孟母三遷 時過境遷 一日九遷
五九、請
推導提示:“請”的本義是“請,請求。”,后又引申出“請求給予”義。
成語助記:不情之請 請君入甕 負荊請罪 束緼請火 另請高明
六○、窮
推導提示:“窮”的本義是“阻塞不通”。仕途上不通,則是“不得仕進,不能顯貴”;生活上“阻塞不通”,則是“生活困難,無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處,當然就是“到盡頭”了。由此進一步引申出“走投無路”義,并虛化為程度副詞“極,盡。”
成語助記:人窮志短 窮形盡相 窮兵黷武 窮而后工 窮寇勿追 窮且益堅 窮鄉(xiāng)僻壤 窮奢極欲 窮途末路 窮兇極惡 窮形盡相 窮則思變 辭窮理屈 白首窮經 黔驢技窮 言有盡而意無窮
如何快速記憶文言實詞
掌握初中文言文實詞快速記憶法,需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列表法,按字母順序排列實詞,每天反復背誦,能高效記憶。其次,意象聯(lián)想法,將每個實詞與易聯(lián)想到的形象或場景聯(lián)系,如將“商”想象為市場中交易的商人,可助于記憶。第三,語音替換法,用簡單易記的字替換難記的字,如將“廊”換成“郎”,“絲...
初中文言文實詞快速記憶法
初中文言文實詞的記憶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列表法是其中一種,它要求將文言文中的實詞按照字母順序列成列表,每天重復背誦,這樣可以快速記住實詞。另一種方法是意象聯(lián)想法,將每個實詞與一個易于聯(lián)想的形象或場景聯(lián)系起來,比如把“商”想象成商人在市場中交易的場景,這有助于記憶。語音替換法則是一種簡單...
文言文實詞如何記憶
1. 語文文言文實詞怎么能快速記住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為120個。 實詞的義項比較多,記憶起來比較困難。推導大都從詞的本義或古代最常見的意義出發(fā),其它的義項則說明它與本義的關系,這樣實詞的義項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很方便記憶,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失為學習實詞的好方法。 一、愛“愛”在古代常有...
如何快速記文言文實詞
文言虛詞沒有快速記憶法,更沒有必要死記硬背。 記住文言虛詞的唯一正確途徑是多讀,在具體的語境中,仔細琢磨、體會其用法,一段時間以后,自然而然地會理解,甚至會使用。 死背的東西往往難以“對號入座”,弄不好會張冠李戴。 如“而”作連詞時,就有表示很多種不同關系的用法,假如考試題讓考生回答它在某個句子中...
文言文實詞虛詞背誦方法技巧
第三點,多做練習。120個必考實詞會頻繁出現(xiàn)在課內和課外的文言文練習中,通過反復練習,不斷接觸這些詞匯,孩子們會越來越熟悉它們。此外,將實詞和虛詞放入具體的語境中記憶,可以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例如,通過句子“去后乃至”中的“去”理解為“離開”,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了這個詞的用法。
語文文言文實詞怎么能快速記住?
“古代向帝王上疏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這個意思很好記,只要記住有《出師表》這篇文章名就可以了。我的話,因為要報考中戲的戲文專業(yè),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熟記文言文中常見的500多個實詞和40多個虛詞。這樣才能翻譯文言文文章。中戲的戲文專業(yè)是要考文言文翻譯的。推薦一本書——薛金星主編的《文言文...
學文言文要怎樣才能記住解釋
1. 怎樣學好文言文,并記住實詞解釋 第一,要多讀多看文言文,看得多了,自然就通了,至少翻譯能看懂,意思能清楚。 至于重點詞匯的考察則需要你平時的積累,還是,你看既然是重點詞匯出現(xiàn)頻率肯定特別高,所以一次記不住,倆次、三次自然就記住了,還是要多看。第二,要做到第一點你要培養(yǎng)讀文言文的興趣。 只有愿意讀,...
怎么樣背文言文背得快記得牢
經典的句子一定要會背, 這樣背到整篇文章時就不會很著急了。 2. 誰能給我講一下怎么樣背古文后的注釋又快 又記得牢啊 把課文往下通譯,不會就看注釋,多看幾遍就會很熟悉,還有平時要積累常見的文言字詞的含義(一共120個實詞,還有虛詞也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理解著去記憶,在不會時要大膽猜,反正現(xiàn)在不是高考,...
怎樣快速記憶文言文
1. 怎樣能快速記憶文言文 其實就幾個字:多看,多背,多練,多記 多看有關文言文的書籍,文章,培養(yǎng)語感 多背著名的文言文,其實如果你在上學那掌握課本上的就足夠了 多練習在看文言文的同時,也最好能逐字逐句翻譯 多記文言文中的一詞多譯現(xiàn)象,實詞的常用意向,虛詞常用意向 一、掌握基本的語言結構。 文言文大體...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背文言文
比如,我們把《鄒》文的內容提煉為“朝(zhāo)服問美——暮寢思美——諷王以美——齊五納諫”,不僅能讓我們在背誦時迅速理清思路,而且在嘗試背誦時會成為一條鮮明的線索,提示自己的思維往下一個內容轉換,確實可以大大提高記憶、背誦的效率。 2.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背古文 一、平心靜氣--首先讓大腦安靜下來。
相關評說:
臺州市回轉: ______ 我是高中語文教師.我來幫你.首先要有一定的閱讀量.看《古文觀止》是不必的.要以課本為主.高中的所有文言文都要熟讀.背誦不必.但是文章中的重要實詞,一般在課下注釋中,都要記住.課后習...
臺州市回轉: ______ 第一天:專攻背誦默寫 文言文要求背誦默寫的篇目較多,以H版為例,古文19篇(含《七步詩》和《古代詩歌三首》),古詩32首,同學們基本上能夠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顛倒語序、不寫錯別字就沒那么容易了,更不用...
臺州市回轉: ______ 做一個文言文本(主要是用于平時積累),三行對譯,第一行原文,第二行重點詩詞虛詞,第三行翻譯(如果可以完全理解課文,可省,按個人情況,) 然后是最重要的部分:將文中重要的詞分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臺州市回轉: ______ 舊話說:“之乎者也矣焉哉,學會了便是秀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文言文,只要學會虛詞便可以過關了.現(xiàn)在有些同志也認為,文言詞匯大部分被現(xiàn)代漢語繼承下來了,所以學習文言文,重點是文言虛詞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但是,...
臺州市回轉: ______ 首先 課本教材是一個很重要的來源 教材上的文言文字詞句釋義要過得越熟越好 這個用處很大 因為考綱中的實詞是不會超出教材范圍的 其次 如果想要系統(tǒng)的整理的話 可以去找下書店有那種小本的口袋書 里面有高考課標要求的固定數(shù)量的實詞 我們之前用的是掌中寶 學校發(fā)的 如果樓主沒有的話 可以去書店找 最后 有需要的話 可以去買本古代漢語詞典 還是很好用的 尤其是它的最后幾頁 翻翻可以找到 有一些常見的實詞解釋 其中引用的出處 很多都是與教材相關聯(lián)的 大概就是這樣了 古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注重積累和堅持 只要有心去攻克 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臺州市回轉: ______ 我也上的高中 文言文主要靠理解各個虛,實詞的含義,融會貫通就行! 至于記住字詞 要系統(tǒng)的分類掌握.首先要把虛詞 和實詞分開 再把每個詞 的各種含義和用法 都紀錄下來.另外 還要和例句 一起記憶 加強理解! 高考文言文字詞只考選擇 有條件的可以找些 這些題目來做做 熟能生巧!等你 看見一個詞 就能聯(lián)想到它的各種意思和用法 你才學到家了!
臺州市回轉: ______ 文言實詞的解釋,要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并且要根據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shù)慕忉?以使句...
臺州市回轉: ______ 把課文往下通譯,不會就看注釋,多看幾遍就會很熟悉,還有平時要積累常見的文言字詞的含義(一共120個實詞,還有虛詞也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理解著去記憶,在不會時要大膽猜,反正現(xiàn)在不是高考,要是猜錯了,并且猜的很可笑那么你會記他記的很深,學古文,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字詞的理解總有差異,但是人的思想是不會變的,所以一定要抓住作者的主體思想,這比什么都重要啊, 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外向,可以找人一起背的,別人問你你什么都不會會不好意思的,下次為了面子,你會發(fā)現(xiàn)你背的快了,, 培養(yǎng)興趣很重要,你不想背的時候是怎么也不可能背會的,只有在你想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的條件下你的記憶才會高
臺州市回轉: ______ 2 抄讀法 這是眼,先抓本段的第一個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這是主觀的一面,很快就能背誦.背誦應分段背,滾動前進,累積背完全文為止,而應講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口,采取的某法既快(...
臺州市回轉: ______ 文言文題解題技巧 一、文言文關鍵在整體閱讀,一般閱讀順序是這樣的:1.先仔細看一遍原文,目的是了解一下全文寫的內容.現(xiàn)在的全國題大都圍繞人物展開情節(jié),以選記敘性的文字為主.2.第二步是瀏覽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斷題.因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