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難獨自自己一個人玩玩具,這是問題行為嗎?? 小孩獨自人玩一樣玩具可以玩幾小時,是不是不正常?
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在他一歲左右的時候,自己一個我能玩的時間基本上不超過5分鐘。他們不能夠自己獨立呆太長時間,每次幾分鐘過了,他們發(fā)現(xiàn)大人如果還沒有找他們或者沒有陪他們玩,他們就是自己騷擾大人或者是坐在客廳里哭,直到大人把視線放在他們的身上。
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他們在小的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寶寶,他們因為缺乏關(guān)愛,所以會有不安感,就只能一個人呆幾分鐘,直到我?guī)е⒆尤チ硗庖粋€朋友家去玩,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也能夠獨自一個人呆下去,我朋友那個孩子雖然比我家的孩子還要小,但是他就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半個小時而且不會哭不會鬧的。
看到朋友家的孩子這么乖,我就詢問他是不是孩子天生就是這么安靜的,他告訴我說不是,其實他是特意去訓(xùn)練了孩子的情緒適應(yīng)能力。
01、情緒適應(yīng)能力指的是什么?
情緒適應(yīng)能力主要是某人對于某件事情的反應(yīng)。情緒適應(yīng)能力的范圍有很多,包括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平靜情緒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等,我們把這些能力總擴為情緒的適應(yīng)能力。
孩子從剛剛出生之后,他第1個學(xué)會的事情就是開始表達他自己的情緒,或者是說情緒的表達是他們天生就有的。他們會感覺悲傷,會哭泣,他們會感覺高興,會大笑,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已經(jīng)非常的豐富了。
雖然情緒的適應(yīng)能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往往家長會對這方面有一些忽視,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學(xué)會的東西太多了,比如說說話,比如說走路等等,所以對于情緒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家長們其實很容易忽略的,但是如果情緒這樣能力真的很弱,就會導(dǎo)致上文我們提到的孩子根本不能夠獨自一個人待著。
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哭泣特別的敏感,在孩子剛出生之后不久,他們對這個世界的適應(yīng)能力不足的時候,家長確實應(yīng)該像救火一樣去救哭。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了,如果家長還繼續(xù)的這樣無條件的滿足他們就會反而讓孩子更沒有安全感。
因為孩子一哭,家長就跑過去抱他安慰他,這件事情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習(xí)慣了,等到有一天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在孩子哭的時候放著他們不管,這就會讓孩子突然從天堂掉落到地獄,這種巨大的差異感會讓他非常的難以適應(yīng),會讓重新得到的安全感又丟失掉。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有沒有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和家人之間的黏連性太大,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會適應(yīng)
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媽媽可以考慮以下一些原因是否存在
1.生理安全感的問題,孩子在前庭,觸覺等感覺上是否比較敏感,經(jīng)常容易緊張
2.心理安全感的問題,媽媽平時陪伴比較少,或是主要照顧者的情緒容易波動,家庭中的氛圍比較緊張,經(jīng)常有爭吵等
3.尋求關(guān)注,孩子通過哭鬧的方式得到媽媽的關(guān)注
4.獨自玩游戲的能力弱,無法自己完成玩具需要的操作
個人觀點
多少會有這方面的問題吧,尚沒有養(yǎng)成個性獨立的行為習(xí)慣,需要家長的互動,哄著呵護,年齡還小吧,慢慢就會好的
那你就別理他唄,你這樣的話,他自己回來哭了沒用的話,他以后就不會哭了唄。
不是的,如果讓你獨自一個人玩某種東西。你也會覺得無聊,分享才會更快樂
孩子有哪些心理問題是容易被忽視的?
一、抑郁癥。抑郁癥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難察覺,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可能對孩子傷害極大。現(xiàn)實中,有不少孩子深受抑郁癥的困擾,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被當作是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從而錯過了治療機會,最終引發(fā)悲劇。抑郁癥的典型表現(xiàn):1、經(jīng)常情緒低落、總是表現(xiàn)得很悲觀;2、不愿意過多與人溝通;3、對...
哪些方面的感統(tǒng)失調(diào)是孩子社交困難的主要原因?
還有的父母溺愛孩子,無論孩子行為多么惡劣,都是別的小孩子的錯。就算自己家的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不僅不會道歉還在一旁當起了熊父母:"不就是個玩具嗎,都是小孩子,不要這么當真。""真是的,你還和孩子計較嗎?"諸如此類的原因都是造成孩子社交困難的攔路虎。出現(xiàn)這3方面感統(tǒng)失調(diào),是孩子社交困難...
“孩子總對著玩具說話”?孩子處“泛靈期”,好好利用事半功倍
他可以獨自一個人跟那些玩具進行對話,好像那些玩具就像有生命一樣。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當中經(jīng)常自言自語,即使玩具不說話,但是孩子也能夠順利的跟孩子完成對話:"你餓了嗎?我要喂你吃飯。""我們一起玩耍。"諸如此類的話語,剛開始家長以為這是孩子在模仿電視上某種片段...
造成孩子自私的原因有哪些
因此,在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dǎo),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問題行為。5.在交往中不懂得策略: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換時發(fā)生爭吵,往往是因為不懂得恰當?shù)纳套h、溝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想玩,也明白別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樣選擇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成人雖然意識到了分享的...
中小學(xué)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tài),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二、小學(xué)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xué)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nóng)村,由于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fā)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xué)習(xí)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孩子有這3種“奇怪行為”,是智商高的體現(xiàn),父母不要強制糾正
每一個天才兒童都喜歡刨根問底,就是對這件事 情感 興趣,而且想要知道這件事情的原理。如果孩子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原理, 孩子就會一直追問,或是自己想盡一切辦法弄明白, 在父母的眼里可能就會覺得孩子的行為有點奇怪。很多孩子喜歡玩玩具,但是拆卸東西這種事情其實也是孩子智商高的一種表現(xiàn)。在孩子拆卸...
孩子在自己的房間里玩耍,你有沒有刻意去打擾過他?
小孩子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玩的特別開心,你可以進去和他一起玩,但是不要刻意的去打擾。因為小孩子的快了特別的單純,他可能會因為發(fā)現(xiàn)一個玩具的新玩法,然后一個人在那兒玩的哈哈大笑,特別的開心。這個時候,你的突然打擾會讓小孩子失去玩的興致,他失去了興致,就不會開心了,其實這樣子長期...
孩子的不聽話行為解析
孩子的不聽話行為解析 每一個孩子都會存在著一些不聽話的行為,那么面對這些行為,家長們應(yīng)該如何去處理解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孩子的不聽話行為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為一:頂嘴 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且振振有詞。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他就說:“...
父母的哪些行為可能導(dǎo)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可是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遭遇不順,只會指責(zé)數(shù)落,孩子孤立無援又束手無策,很有可能泄了氣,從此破罐子破摔,這也是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四,家長不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養(yǎng)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人際關(guān)系上很難收獲真誠的關(guān)系,甚至人際關(guān)系萎縮。一個人只有自己為自己著想是不夠的,還需要...
孩子不聽話,做事拖拖拉拉,特別犟怎么辦?
2、尊重孩子的意見:對于反抗、倔強期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過分干涉。有時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應(yīng)讓他體驗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時候,偶爾可以正確示范一遍給他看。3、適當使用隔離法: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讓他一個人獨處,但必須注意隔離...
相關(guān)評說: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關(guān)于玩耍的長久之計,一方面是鼓勵孩子自己玩耍,另一方面,當你陪孩子玩耍的時候,要以孩子為主導(dǎo).這種方法的益處如下: 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獨立的玩耍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可以自己選擇活動、自己決定規(guī)則;獨立玩耍給孩...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不是,正常反應(yīng).我們家也獨生子女,三歲半,日常在家就是各種拆家,給所有的玩具起名字,然后拉著玩具玩,出去也正常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要看多大的小孩,讓他參加戶外活動,比如重走長征路這樣的活動,鍛煉自己. 在家也要制定規(guī)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教他一兩次,但一定要告訴他,不會有第三次. 主要是家長不要太溺愛,多鍛煉他自己的能力.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孩子小,對那些小東西小玩具都有一定的好奇,您也說了,孩子一個人在家里,這也反映了孩子內(nèi)心的的一個性格或者說是有一種期盼,需要一些東西來撫慰這種只有一個人的狀態(tài).看樣子爸爸媽媽應(yīng)該也是屬于工作很忙的吧?再忙,您也應(yīng)該多陪陪他,不要以為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實孩子對很多東西很敏感.多多和孩子溝通,并正確指引,避免小孩子以后產(chǎn)生某些心理問題(沒有冒犯您的意思),謝謝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是正常表現(xiàn),對于孩子而言,其實ta們還不懂分享的意義,在ta們的世界中,自己的東西就是屬于自己的,如果玩具被其他的小朋友拿走,就會把這種行為當成是一種爭奪,覺得是一種永久性的失去,所以在某個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如果我們一味的要求,甚至強迫孩子做出分享行為,ta只會更加的警惕,所以,一定要找出比較恰當?shù)姆绞?在我們親子教育中心,碰到不愛分享的孩子,我們老師都是通過肯定的言辭、無條件的接納來讓孩子放松警惕心,然后通過游戲訓(xùn)練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逐漸讓孩子形成分享的習(xí)慣.
武清區(qū)四號: ______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小,跟孩子做一些游戲,跟他聊一聊學(xué)校的事情都蠻好.如果孩子是初高中的年級,他需要一個獨處的空間,只要孩子心理沒問題,讓他關(guān)門呆一會吧~孤單只是你的想法.相信你的孩子!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