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歷代人物譜集目 中國歷代名人名錄

    查考人名或人物傳記資料的工具書既然很多,查考的方法當然也是多種多樣的。現(xiàn)概括介紹如下:

    一、查幾種最常用的工具書

    查考人物,可以首先查檢幾種最常用的工具書,如臧勵龢等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彭作楨的《古今同姓名大辭典》,姜亮夫編、陶秋英校的《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杭州大學(xué)圖書館編的《中國歷代人物年譜集目》等等。

    1.要了解一個人的姓名、字號、時代、籍貫及其簡單的 生平,可查《中國人名大辭典》。該書內(nèi)容豐富,共收上古至清末四萬多人。自1921年由商務(wù)印書館刊行后,至1949年已印至九版,1958年又予重新影印,可見很有使用價值。但它也存在不少缺點,主要是觀點陳舊,沒有注明人物的生卒年代和傳記的出處,以及部分材料失實等,這些都值得使用時注意。

    由于大辭典按姓氏筆劃編排,而同姓者太多,查檢時頗感不便,故商務(wù)印書館于1934年又編四角號碼《中國人名大辭典索引》附于書后,也有單行本,讀者可加以使用。

    此外,有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在《辭海》也可以查到。

    2.中國歷史很長,出現(xiàn)了許多同名同姓的人物,讀書時容易混淆,要解決這個問題,可查彭作楨編、1934年北平好望書店出版的《古今同姓名大辭典》。該書根據(jù)梁元帝《古今同姓名錄》、余寅《同姓名錄》、陳棻《同姓名譜》、劉長華《歷代同姓名錄》、汪輝祖《九史同姓名略》而編成。收五萬六千七百人,依姓氏筆劃編排。

    哈佛燕京社1931年為清劉長華《歷代同姓名錄》編制一部專門索引:《歷代同姓名錄引得》,可供迅速查找劉書所錄人名之用。

    3.如果你主要想知道人物的生卒年代,可查姜亮夫的《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是書原名《歷代名人年里碑傳總表》,1937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所收材料包括錢大昕的《疑年錄》、吳修《續(xù)疑年錄》、錢椒《補疑年錄》、陸心源《三續(xù)疑年錄》、張鳴珂《疑年賡錄》、閔爾昌《五續(xù)疑年錄》和作者自編《六續(xù)疑年錄》,以及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梁廷燦《歷代名人生卒年表》、張惟驤《疑年錄匯編》中多于上述七種疑年錄的人物和大量的碑傳資料。解放后經(jīng)作者訂正錯誤、補充脫略、刪汰蕪雜和增補若干新的碑傳材料,1959年由中華書局重印并改今名。全書收春秋末期至1919年以前去世的人物約一萬二千余名,按人物的生年順序排列,末附人名筆劃索引。由于該書引用資料不盡可靠,某些人物的生卒、里第有脫漏和錯誤,但總的來說還是一本有用的工具書。又舊的《總表》收有名僧,再版時已刪去,因此,若查佛教徒的生卒年代,可查陳垣的《釋氏疑年錄》(中華書局1964年版)。此書根據(jù)七百余種佛教典籍、僧傳、語錄,參考諸家文集、方志和金石碑拓等材料而編成,計收晉至清初有年可考者二千八百人,書末有僧人法名通檢,是查考歷代僧人事跡,包括名號、籍貫、生卒年月等等的重要工具書。

    4.研究歷史人物,需要查找較詳細的傳記材料,《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的“備考”欄注明了人物傳記的出處,盡管也有錯誤和遺漏之處,還是可根據(jù)這個線索進一步查閱原始資料。另外,可以通過《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查閱史書列傳。

    清人汪輝祖把二十四史中的人名編成《史姓韻編》,曾受到當時學(xué)術(shù)界的極大重視。但因所收只限二十四史,而且不載帝王后妃及外國諸傳人名,又依舊有韻目編排,查檢甚不方便,所以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搜集《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等二十五部正史中全部列傳及附見的人名,編成四角號碼索引,人名下注明見于某史某卷和開明版二十五史總頁數(shù)及欄數(shù)。又中華書局1936年出版梁啟雄等編的《二十四史傳目引得》也可以利用,不過此書不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方便。

    5.關(guān)于人物一生的活動,最詳盡的記載莫過于年譜。

    哪些人物有年譜可供閱讀?一般說來各大圖書館都有書目可查。解放后作為單獨的書目出版的有杭州大學(xué)的《歷代人物譜集目》。該書于1962年鉛印,收錄年譜約一千八百余種,可以作為參考。但據(jù)趙國璋《語文工具書使用法》稱,汪訚編《中國歷代名人年譜綜錄》(稿本),收有年譜二二一四種,可見杭大書目失收尚多。此外,李士濤《年譜目錄》(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版)、梁廷燦《年譜考略》(載1929年7—11月《北平圖書館月刊》第三卷第一至五號),可以參考。

    二、按時代或地域查考人物

    除了查上述常用的幾種工具書外,也可確定人物的時代和地域范圍,利用另外一些工具書試加搜尋。

    1.先秦人物,可查《史記及注釋綜合引得》(燕大引得第40號,1947年出版)、鐘華編《史記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7年出版)和班固的《漢書古今人表》。

    《史記及注釋綜合引得》中有關(guān)人名的部分,可供查檢先秦至西漢初期人名之用。《史記人名索引》系根據(jù)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史記》校點本編制,以姓名或曾用稱謂作主目,其他稱謂如別名、字、號、封號、謚號、綽號等附注于后,并一律作為參見條目,可以從不同名稱進行翻檢,是專查《史記》人名,也即查先秦至漢初人物極為重要的工具書。

    清梁玉繩《古今人表考》、蔡云《人表考補》、翟云升《校正古今人表考》,可供查閱《漢書古今人表》時作參考。又日本重澤俊郎的《左傳人名地名索引》(弘文館1935年版),也可查找見于《左傳》的先秦人物。

    2.兩漢人物,可查明傅山《東西漢書姓名韻》(山西鉛印本)、莊鼎彝《兩漢不列傳人名韻編》(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版)。前書是兩漢書的傳記索引,后書輯錄兩漢書中沒有專傳而散見于紀表或他人列傳中提到的人名。另有燕京大學(xué)引得編纂處編的《漢書及補注綜合引得》、《后漢書及注釋綜合引得》,也都有人名可查。

    最近,李裕民編著的《后漢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已于1979年出版。該書系據(jù)1965年出版的《后漢書》點校本編制,收錄兩漢及三國(魏蜀吳)、兩晉的人名。兩漢以前的人名,凡屬紀傳追述世系或有重要價值者,也予收錄。這是查找漢代人物尤為重要的工具書。由于此書與前面提到的《史記人名索引》以及下面要介紹的《晉書人名索引》、《隋書人名索引》等等是根據(jù)新點校本二十四史編制的,使用較方便,希特別留意。

    3.三國、兩晉和隋代人物,可查王祖彝編《三國志人名錄》(商務(wù)印書館1956年版)、張忱石編《晉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7年版)和鄧經(jīng)元編《隋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9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于《吳書·呂蒙傳》“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guī)所破”句下,用小字加注:“或曰,此語不可解,疑有脫誤。”《三國志選》、新標點本《三國志》出于誤解,于孫規(guī)均不作人名標注。而《中國人名大辭典》、《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等又查無孫規(guī)其人,讀書至此,就不知“孫規(guī)”究作何解?一查《三國志人名錄》,才知孫規(guī)實是人名,除《呂蒙傳》外,還見于《孫權(quán)傳》。該傳下有“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guī)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等語,一看便知孫規(guī)是東吳將領(lǐng),所以《三國志選》、新標點本《三國志》于此均作人名標點。可見《呂蒙傳》不作人名標注,顯系因盧注而產(chǎn)生的偶然疏忽。《三國志人名錄》因是索引,在編制過程中很自然地將兩處關(guān)于孫規(guī)的條目合并起來,就可避免上述差錯。

    通過這一番周折,再讀一下《三國志人名錄》的出版說明,就進一步了解這部工具書的重要性。原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三國部分僅以陳壽《三國志》為限,且只收列傳及附見人物;《三國志人名錄》除了列傳及附見人物外,還把文章中提到的人名,甚至裴松之注解中的人名全部收錄,而裴注文字要多出陳書數(shù)倍,所以查三國時代的人物,一定要知道利用《三國志人名錄》。舊燕大編的《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把陳書及裴注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綜合排比,收錄的人物極多,關(guān)于孫規(guī)也有兩個出處,可見其用處和《三國志人名錄》一樣,甚至更為廣泛。由此也可以推知前面提到的有關(guān)史、漢的三種引得的用處,它們所收的人名同樣遠遠超過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值得加以重視。

    《晉書人名索引》據(jù)1974年11月出版的《晉書》點校本編制,收晉代(包括十六國)、三國(魏蜀吳)及由晉入劉宋的人名。但關(guān)系到晉代人物世系的古代人名,仍予收錄。書中提到的其他古人,均不收錄。本索引以姓名或常用的稱謂作主目,其他稱謂如字、號、小名、綽號、官名、爵名、謚號等,附注于后。為了方便于從各種名稱進行翻檢,主目后面附注的所有異稱,另立參見條目。全書按四角號碼檢字法排列,后附筆畫檢字表,極便查閱。

    《隋書人名索引》,據(jù)1973年出版的《隋書》點校本編制。該書收錄隋代、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北齊北周)以及入唐的人名。紀傳中上溯隋代人物世系的人名,不受此限,仍予收錄。書中提到的其他古人,均不收錄。但《隋書·經(jīng)籍志》中的作者名,一概全收。

    另有《新舊五代史人名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在排印中,不久將出版發(fā)行。以上二書,為查考隋代及五代人物提供了便利。

    4.宋遼金元人物,主要的可查舊燕京大學(xué)編、中華書局1959年影印的《四十七種宋代傳記綜合引得》、《遼金元傳記三十種綜合引得》。

    《四十七種宋代傳記綜合引得》、《遼金元傳記三十種綜合引得》都提供搜尋古代人物傳記資料的重要線索。由于宋遼金元四朝時間上是交叉的,有些見于宋代傳記引得的人物,在遼金元傳記引得里也能夠查到,這兩部書有相互補充的作用。

    宋代和遼金元的兩種引得采用了一些不屬于傳記性質(zhì)的書,前者如《桐陰話舊》、《萬柳溪邊舊話》、《宋詩鈔》、《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后者如《遼詩紀事》、《遼大臣年表》、《遼方鎮(zhèn)年表》、《元詩選》、《元行省平章政事年表》等,或為史表,或為詩選、詩話。從體例上說有問題,但從查考人物來說,資料愈多愈好,這并不算是太大的缺點;相反,詩文集和筆記里還保存著不少關(guān)于人物的記載,傳記引得為了體例的關(guān)系又沒有采用這類的書,因此我們?nèi)绻容^全面地了解某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還不能以引得里所指出的線索為滿足。日本梅原郁、衣川強從一三二種宋代文集中收錄三千二百人的傳記資料(包括行狀、墓志銘、神道碑傳),按筆劃順序編成《遼金元人傳記索引》(京都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所1972年版),朱士嘉則從三十三種宋元方志中搜集三九四九人的傳記資料編成《宋元方志傳記索引》(中華書局1963年版),正好彌補上述不足,有相互補充的作用。而且,正史和許多傳記資料匯編收錄的人物,一般都是全國性的知名人士,它們不予收錄的人物,文集和地方志中往往可以找到。這里著重講一下方志的作用。如李贄《焚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贊劉諧》,《中國人名大辭典》、《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八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查無劉諧其人,而近年來根據(jù)李贄生前的活動范圍,終于從《麻城縣志》中找到了劉諧是隆慶辛未年進士,做過余干知縣,“喜獎寒士,抗上而不慢下”。又如有人整理和研究林則徐的史料,看到有一個名叫李蕓渠的人,與林書信往還,甚為相契,但只知此人曾在云南做官,要進一步了解他的情況,查《中國人名大辭典》、《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清代碑傳文通檢》等都查不到,一查《云南通志》才知李是江西南城人,原名熙齡,蕓渠是其字,曾任云南澄江府及廣南府知府,主編過《廣南府志》、《澄江府志》、《普洱府志》等書。若是根據(jù)這個線索再去查有關(guān)的府志縣志,當有更詳盡的材料。這樣的例子,實在是舉不勝舉。

    宋元方志較少,已有朱士嘉《宋元方志傳記索引》可查。明代有方志八百多部,清代有五千多部,民國一千多部,要編制傳記或其它專題索引,規(guī)模太大,恐一時難以辦到。所以要從明清以來的方志中查找人物,目前只能通過了解人物的出生地(包括生前主要活動地區(qū))而后查閱有關(guān)方志。又據(jù)朱士嘉介紹,《吳縣志列傳人名索引》(1939年版),是我國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1934年商務(wù)印書館在影印河北、山東、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各省通志的時候,書后都附有四角號碼索引,人名當然也包括在內(nèi),故查考上述地區(qū)的人物,可加以利用。

    再附帶說一下,按地域查考人物,也不失為有效的方法之一。除了查考省志、府州縣志乃至鎮(zhèn)志、村志以外,尚有備查地方人物的專書,如河北省,可查清孫奇逢《畿輔人物考》;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河南省,可查孫奇逢《中州人物考》;浙江省,可查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廣東省,可查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又日本梅原郁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人名索引》(京都同朋會1978年版),若城久治郎編《遼史索引》(東方文化學(xué)院京都研究所1937年版),小野川秀美編《金史語匯集成》(京都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所1960年版),田村實造編《元史語匯集成》(京都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部1961年版),也可以查遼金元之人物。

    5.明清人物。

    明代,可查中華書局1959年影印的《八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清代,工具書較多,而以中華書局1959年影印的《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和陳乃乾編、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的《清代碑傳文通檢》最為重要。

    明清兩種引得是查考明清兩代人物的重要工具書。明代傳記引得在排列上偶有疏忽;清代引得只錄本名,不列字號,與前幾種引得不同,是很大的缺點。

    《清代碑傳文通檢》收有關(guān)文集一千零二十五種,分列碑傳主人的姓名、字號、籍貫、生卒年代和碑傳文的作者及所載書名、卷數(shù),依碑傳主姓名筆劃排列。凡明朝人死在1644年(崇禎17年)以后及現(xiàn)代人生在1911年(宣統(tǒng)三年)以前的人,一律收入。一人兩名或更改姓名的,在附錄中作“異名考”;一人數(shù)傳,而所載生卒互異的,作“生卒考異”。總之,這是一本研究清代史料和查考清代人物的極有用的參考工具書,可與《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參照使用。

    此外,如蔡丐因編、世界書局1937年版《清代七百名人傳》等可以直接查找人物小傳的工具書也還不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6.近代以來至解放初,可查中國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的人物傳記、人名辭典。人物傳記約收一千人,人名辭典擬收四五千人,另有若干人物表。

    徐州師范學(xué)院鄭云波、魏云卿編《中國近代作家傳記暨著述要目》(1964年鉛印本),將近代作家239人的傳記資料出處和他們的生平著作匯集在一起,甚便檢索。另有楊家駱編、1937年辭典館出版的《民國名人圖鑒》,日本橋川時雄編、1940年中華法令編印館出版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任嘉堯編、1947年東方書店出版的《當代中國名人辭典》,樊蔭南編、1931年良友圖書公司出版的《當代中國名人錄》,香港《周末報》編輯委員會編、1950年永發(fā)印務(wù)有限公司印行的《新中國人物志》亦可查考。

    三、按身份、職業(yè)查考人物

    按身份、職業(yè)等查考人物,可分兩大類:一類如查帝王、大臣、科舉出身人物的工具書,主要有李子文編《歷代帝王系統(tǒng)表》(1954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四部備要本),吳廷燮編《歷代方鎮(zhèn)年表》(遼海書社排印線裝本),燕大引得編纂處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引得》(1934年版),章伯鋒編《清代各地將軍都統(tǒng)大臣等年表(1796—1911)》(1965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錢實甫編《清季重要職官年表》(1959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清季新設(shè)職官年表》(1961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劉壽林編《辛亥以后十七年職官年表》(1966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燕大引得編纂處編《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附引得》(1941年版),中國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處1963年編印的《中國駐外使領(lǐng)年表》(1912—1949)等等。

    另一類是查考一些學(xué)者、藝術(shù)家等等的工具書,主要有潘念之編《思想家大辭典》(1933年世界書局出版),譚正璧編《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1934年蔚文印書局出版),北京語言學(xué)院1978年編印《中國文學(xué)家辭典》(古代第一分冊),鄧元鼎和王默君編《宋元學(xué)案人名索引》(1936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張明仁編《四朝學(xué)案人名索引》(1936年世界書局出版),支偉成編《清代樸學(xué)大師列傳》(1925年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阮元、羅士林、諸可寶、華世芳等編《疇人傳四十六卷續(xù)編六卷三編七卷近代疇人著述記1卷》(1955年三聯(lián)書店)出版),黃鐘駿編《疇人傳四編11卷》(1955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孫濌公編《中國畫家人名辭典》(1944年神州國光社出版),朱鑄禹編《唐前畫家人名辭典》(1961年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和《唐宋畫家人名辭典》(1958年北京中國古典藝術(shù)出版社出版),洪業(yè)輯、1934年北平哈佛燕京社印行《清畫傳輯佚三種附引得》,曹惆生編《中國音樂舞蹈戲曲人名詞典》(1959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等等。另有郭味蕖編《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北京中國古典藝術(shù)出版社1958年版),徐邦達編《歷代流傳書畫作品編年表》(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3年版),傅抱石編《中國美術(shù)年表》(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版)等學(xué)術(shù)年表,也可查有關(guān)人物。

    明末清初杰出的學(xué)者和思想家黃宗羲著《明儒學(xué)案》六十二卷,列述有明一代十九個學(xué)派和二百多名學(xué)者的生平及其學(xué)術(shù)思想,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善的學(xué)術(shù)思想史。繼《明儒學(xué)案》后,他又撰述《宋元學(xué)案》,每個學(xué)案列有一“表”,對于師友的淵源,各派的支流,了如指掌;每案之后又編有“附錄”,把時人及后人正反兩方面的評論廣加搜羅,比《明儒學(xué)案》的編寫似又有所改進。可惜此書沒有完成,黃宗羲就去世了。其后由其子百家續(xù)寫一部分,而主要由全祖望續(xù)成。全書一百卷,列有九十一個學(xué)案,敘述的學(xué)者多達兩千余人。清江藩著《漢學(xué)師承記》、《宋學(xué)淵源記》,清人唐鑒著《清學(xué)案小識》,合稱《清儒學(xué)案》。《清儒學(xué)案》與《明儒學(xué)案》、《宋元學(xué)案》又合稱《四朝學(xué)案》。這是查考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學(xué)術(shù)家的重要參考材料,讀者尤需注意。《四朝學(xué)案》目前通行的平裝書有商務(wù)印書館和世界書局兩種本子。鑒于《明儒學(xué)案》已收入《八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清儒學(xué)案》已入《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故商務(wù)印書館于1936年又出版鄧元鼎、王默君編的《宋元學(xué)案人名索引》,讀者可分別加以利用。另外,世界書局本第四冊附有張明仁編制的《四朝學(xué)案人名索引》,共收二百多卷書中所載有傳及附傳學(xué)者三千余人,按姓氏筆劃排列,亦于1936年出版,更便檢索。

    《疇人傳》收有我國從上古傳說時代起到清末止天文數(shù)學(xué)家四百人(附錄西人五十二人)的傳記。另有中國科學(xué)院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所、北京第一機床廠編的《科學(xué)技術(shù)發(fā)明家小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中外科學(xué)家小傳》編寫組所撰《中外科學(xué)家小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等書,都是查考科學(xué)家傳記的有用工具書。

    凡是中華書局重印的宋代、遼金元、明、清四種傳記引得已收錄的人物傳記(見前表),本章不再單獨介紹,以免重復(fù)。

    又蔡金重編、1937年燕京哈佛社印行的《藏書紀事詩引得》,是查考歷代藏書家資料的有用工具書。

    《藏書紀事詩》,葉昌熾著,共輯錄五代至清的藏書家一千余人的材料。倫明著《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則是葉書的續(xù)輯。《引得》將以上二書中的有關(guān)條目按中國字庋擷法混合編排,以人名等為主目,下注朝代、字號、籍貫、室名、印鑒及著述選輯校刻諸書名,再注出處;以字號、室名等為見目,只注其所屬的主目,不注出處。不會查中國字庋擷法者,另有筆畫索引可查。

    蔡金重編、哈佛燕京社1941年印《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作者引得》,李書春編、1934年印《唐詩紀事著者引得》,林斯德編、1931年山東大學(xué)圖書館出版《全唐詩文作者引得合編》,燕大引得編纂處1934年出版《宋詩紀事著者引得》、《元詩紀事著者引得》,以及中華書局1965年編輯出版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篇名目錄及作者索引》,也都是查考古代文學(xué)家的有用工具書。

    四、從字號、筆名等轉(zhuǎn)查人物本名

    中國人的名號最繁:有名,有字,有號,有別名,有別號,有室名,近代作家更有各種各樣的筆名,而且多有以字號或筆名聞世而本名轉(zhuǎn)被忽略者。一般工具書多數(shù)是以姓名為主,下附字號,難以直接查找,這樣就非要有以字號、筆名等為主目倒過來轉(zhuǎn)查人物本名的工具書不可。因此,陳德蕓編、廣州嶺南大學(xué)圖書館1937年出版的《古今人物別名索引》,陳乃乾編、中華書局1957年重印的《室名別號索引》,日本東京大學(xué)東洋文化研究所1977年編輯出版的《民國以來人名字號別號索引》,蔡金重編、燕京大學(xué)1934年出版的《清代書畫家字號引得》,商承祚和黃華編、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號索引》,蔣星煜編、燎原出版社1934年出版的《作家筆名索引》,袁涌進編、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1936年出版的《現(xiàn)代中國作家筆名錄》,以及中國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圖書室1959年編印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筆名錄》,都成為極其有用的工具書。

    又唐人喜以行第(排行)相稱,如“白二十二”即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元九”即元稹。岑仲勉著《唐人行第錄》(中華書局1962年版)是查考唐人行第的有用工具書。

    此外,還有專查謚號、廟號、尊號、史諱的工具書。在封建時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跡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叫做謚號。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臣下之謚,由朝廷賜予。謚號有一些按照地主階級觀點賦予特定涵義的字,如“經(jīng)緯天地日文”、“威強睿德曰武”、“安民立政曰成”、“殺戮無辜曰厲”、“好內(nèi)遠禮曰煬”、“恭仁短折曰哀”、“在國遭憂曰愍”等等。東漢開始又有私謚,如夏恭卒,諸儒私謚曰宣明君;陳寔卒,海內(nèi)赴吊者三萬余人,共謚為文范先生。

    從漢代起,帝王又有廟號,如某祖、某宗等等。有些帝王后世即以廟號相稱,如“漢高祖”、“唐太宗”。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或生前所加,或死后追加,全是尊崇褒美之詞,如清代那拉氏為皇太后,尊號累積有慈禧等十六字之多。

    另外,舊時對帝王將相或尊者不敢直稱其名,需要避諱。避諱的辦法歸納起來有三種:一、因諱改字;二、空字;三、缺筆。由于避諱而更改人名、地名、官名等等,造成文獻資料上一些混亂現(xiàn)象,需要參考一些專講史諱的書籍以了解這方面的常識。

    清劉長華編《歷代名臣謚法匯考》(光緒刊本),雷廷壽編《清謚法考》(1924年鉛印本),沈炳震編《廿一史四譜》(1936年商務(wù)國學(xué)基本叢書本),陸費墀編《歷代帝王廟謚年諱譜》(道光本),陳垣《史諱舉例》(1958年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出版)等等,是查考謚號、廟號、尊號和史諱方面的工具書,其中《史諱舉例》尤為重要。

    五、查外國人

    查考外國人物,有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編、1963年出版的《外國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人名錄》,中國科學(xué)院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部圖書資料研究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64年出版的《蘇聯(lián)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人名錄》,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編、1965年出版的《近代現(xiàn)代外國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人名資料匯編》,張英倫、呂同六、錢善行、胡湛珍主編、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外國名作家傳》(上下冊)等書。

    《近代現(xiàn)代外國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人名資料匯編》,內(nèi)容豐富,極為重要。該書資料全部選譯自1950—1958年出版的《蘇聯(lián)大百科全書》、1958年版《英國大百科全書》、1959年版和1961年版《美國大百科全書》、美國出版的1941—1954年各卷和1959年卷《當代人物傳記》、美國出版的1930—1935年版《社會科學(xué)百科全書》和日本出版的1953—1955年版《大人名辭典》。收集范圍以近代現(xiàn)代外國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方面的思想家和學(xué)者為主,同時酌量收錄政治人物和社會活動家,以及少數(shù)和我國近代、現(xiàn)代史有關(guān)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人、外交人員和傳教士等。所收人物以卒于1870年及以后者為限(即卒于1870年以前的都不收),大體上上及整個十九世紀,下迄當代。全書共收人名約七千五百條。由于資料來源的限制,所收歐洲和北美洲人物大大多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物,已經(jīng)去世的人物大大多于當代的人物;同時,因取材于各種不同來源,所以資料的立場觀點不一,著重點和詳略也都不一,使用時宜注意。

    解放前出版的幾種工具書,如唐敬杲等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3年版《現(xiàn)代外國人名辭典》,潘念之和金溟若編譯、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版《世界人名大辭典》,劉炳藜等編、中華書局1940年版《中外人名辭典》,也可查考。

    另外,辛華編、外文書店1970年版《法語姓名譯名手冊》、《德語姓名譯名手冊》和1973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修訂本)、《西班牙語姓名譯名手冊》、1970年版《葡萄牙語姓名譯名手冊》、1970年版《拉美常用縮寫手冊》、1970年版《日本姓氏手冊》,張競干、黃竟成、王鑒明主編、科學(xué)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日本姓名譯名手冊》,史群編《日本姓名詞典》,計分拉丁序、漢字序、和名序三冊,商務(wù)印書館已于1979年出版拉丁序本,其余二冊亦即將出版。以上工具書,可供翻譯工作者參考。

    歷代人物譜集目
    查考人物,可以首先查檢幾種最常用的工具書,如臧勵龢等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彭作楨的《古今同姓名大辭典》,姜亮夫編、陶秋英校的《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杭州大學(xué)圖書館編的《中國歷代人物年譜集目》等等。1.要了解一個人的姓名、字號、時代、籍貫及其簡單...

    呂氏歷史和人物譜——秦、漢時期
    公元前236年,始皇十一年。呂不韋撰《呂氏世譜》,其序說:自康公“東遷海上,呂氏之存者寡矣。公子進幾而作亡命奔韓。今距公子進五世爾。”呂尚后裔中仍以呂為氏者僅有公子祁和公子進、綏。 公元前235年,始皇十二年。呂不韋因趙太后與嫪毐淫亂私通的事被牽連免相逐回封地洛陽后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仍絡(luò)繹不絕...

    歷史人物年譜怎么做
    1.作為學(xué)術(shù)研究給古人寫年譜,紀年之下要注明天乾地支、譜主年齡。可采用標題,先列譜主事略,次列當時有關(guān)人物,末列當時有 關(guān)大事。譜主,_般稱先生或公,其他直寫姓名,要注明其字號、里 居。對譜主之祖及父,稱某某公,對其祖母及母,標外家姓氏,如祖 母劉、母趙。譜主的詩文,有年月可...

    家譜的范本
    1、歐式 歐式又稱橫行體,是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創(chuàng)立的。歐式的特點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橫行,五世一表,用起來很方便。歐式中,每個世代人名左側(cè)都有一段生平記述,介紹該人的字、號、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績等。2、蘇式 蘇式又稱垂珠體,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洵創(chuàng)立的。蘇式世系表...

    呂氏歷史和人物譜——遼、金、元時期
    ? ? ? ? 公元1191年,明昌二年。呂子羽中詞賦進士,任尚書左司郎中。呂中孚,明昌年間授絳州教官,后召為宮教、官至翰林文字、同知華州防御使。著有《清漳集》。? ? ? ? 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呂造中詞賦狀元,授翰林院翰林。著有《尚書要略...

    賈府人物關(guān)系圖
    賈代化這一支,也就是寧國府這一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賈敷,一個是賈敬。賈敷很早死掉,小說跟他無關(guān)。賈敬非常重要,但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場次很少。賈代善這一支,也就是榮國府這一支,生有兩男一女。兩男一個是賈赦,妻子是邢夫人;一個是賈政,妻子是王夫人。一女是賈敏,丈夫是林如海。第四...

    魏晉南北朝自然科學(xué)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都有哪些?
    南朝祖沖之:圓周率,制定《大明歷》,編寫《綴術(shù)》三國曹魏馬均:指南車 西晉王叔和:最早的脈學(xué)著作《脈經(jīng)》西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jīng)》晉末劉涓子:最早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北魏賈思勰:最早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齊民要術(shù)》北魏酈道元:地理專著《水經(jīng)注》...

    隨便舉出中國的歷史人物、事件、文化成就、還有其他的。近代的_百度知...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xué)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xué)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 ...

    列舉宋明理學(xué)的代表人物
    理學(xué)開山周敦頤--- 張載--- 程顥、程頤--- 邵雍--- 南宋:胡安國 朱震 胡宏 張九成 張栻 呂祖謙--- 朱熹--- 陳淳 蔡元定與蔡沈 程端蒙、董銖、程端禮 陸九淵--- 真德秀、魏了翁 黃震 元代:趙復(fù)、徐衡 劉因 饒魯與吳澄 明代:宋濂劉基 方孝孺、曹端 薛瑄、吳與弼 陳獻章 湛若...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簡介,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chǔ)。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

    相關(guān)評說:

  • 干嵐13164036150: 將人物按朝代順序排列諸葛亮勾踐談遷林則徐李廣韓愈 -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1、勾踐 東周 2、李廣 西漢 3、諸葛亮 三國 4、韓愈 唐 5、談遷 清初 6、林則徐 晚清
  • 干嵐13164036150: 中國各朝代的標志性人物! -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夏:禹商:紂西周:呂尚(姜子牙)東周(春秋戰(zhàn)國):孔子秦:嬴政西漢:劉邦東漢(三國):諸葛亮?xí)x:司馬昭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缺乏代表人武隋:楊廣(煬帝)唐:李白五代十國:缺乏代...
  • 干嵐13164036150: 紅樓夢中的人物 -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紅樓夢》中究竟寫了多少人物, 清朝嘉慶年間姜祺統(tǒng)計共四百四十八人. 民國初年蘭上星白編了一部《紅樓夢人物譜》,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傳,字數(shù)長短不一,此書中又收《紅樓夢》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
  • 干嵐13164036150: 在家族圖譜中,方框表示 - 上學(xué)吧普法考試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賈家 (代字輩 -- 文字輩 -- 玉字輩 / 四春 -- 草字輩) ¨ 賈代化(寧國府、寧國公賈演之子) n 賈敬(離家棄子,修道煉丹) u 賈珍(因襲父爵位,又寧府較榮府為高,故賈珍為賈府之族長) l 賈蓉( 秦可卿 之夫) u 賈惜春 ¨ 賈代善(榮國府、...
  • 干嵐13164036150: 中國歷史上,那些歷史人物 -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劉伯溫
  • 干嵐13164036150: 紅樓夢主要事件 不要人物介紹 -
    遂溪縣戰(zhàn)金: ______ 民國初年蘭上星白編了一部《紅樓夢人物譜》,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傳,字數(shù)長短不一,此書中又收《紅樓夢》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二人...
  •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2021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乱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ZO2O女人另类ZO2O洗浴|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