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選二首原文及賞析
憂則憂鸞孤風(fēng)單,愁則愁月缺花殘。為則為俏冤家,害則害誰曾慣?瘦則瘦不似今番。恨則恨孤幃繡衾寒,怕則怕黃昏到晚。
這兩首小令,寫的是一位熱戀中的女子因情郎離別所產(chǎn)生的精神痛苦。前者寫?zhàn)T別,后者寫別后相思。抒情真摯感人,造象鮮明生動,用語自然活潑,充分體現(xiàn)了元曲的本色。
第一首,一開篇就別開生面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對情郎別離在即的心理反應(yīng),創(chuàng)造了纏綿凄婉的意境。寫情侶的別離,古典詩詞中有好多名句是從眼前情景入手的。如: 杜牧的 《贈別》 (其二) : “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毛滂的 《惜分飛》詞: “淚濕欄桿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關(guān)漢卿在這里卻通過女主人公的意念活動,把現(xiàn)在和別后的情景聯(lián)綴在一起作了比較。古人稱八寸為 “咫”,“咫尺”,形容相距很近。“咫尺的”三字之后,省略了修飾對象 (一雙有情人) ,形象地概括了她與情郎平素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愛情生活; “天南地北”,則簡略地勾勒了兩人將各處一方,相距遙遠(yuǎn),難以幸會的境況。因此,表面上寫距離的巨大反差,實際上揭示的則是女主人公由歡而悲、大起大落的情緒波動。第二句 “霎時間月缺花飛” ,又以物象的比擬,表現(xiàn)了這一強烈的心靈震顫。“月缺” ,蓋因云翻霧涌; “花飛”,必有風(fēng)卷雨淋。“霎時間”,表明云霧風(fēng)雨來勢迅猛,凄慘的景象將發(fā)生在頃刻之間。眾所周知,“花好月圓”,是情侶團(tuán)圓、愛情幸福美滿的象征。對于正在熱戀的女子來說,情郎的離別,猶如云霧風(fēng)雨之加于花月。所以 她的腦海閃現(xiàn)著由 “花好月圓”到 “月缺花飛”的意象變幻。總之,前兩句以距離和物象的變化,形象地再現(xiàn)了女主人公 “黯然銷魂” 的心理活動 用現(xiàn)代心理學(xué)格式塔派的觀點來解釋,這正是 “異質(zhì)同構(gòu)” 的巧妙運用。
正因為她的腦海里不斷閃現(xiàn)著現(xiàn)在和別后的對比鏡頭,所以餞別時又產(chǎn)生了不忍離別與強作寬慰的矛盾。對此,作者通過忍淚舉杯和言而又止兩個生活細(xì)節(jié)作了曲折生動的描繪。她雖然 “手執(zhí)著餞行杯”,恭恭敬敬地為情郎勸飲,眼中的 “別離淚”卻表明這是令人悲痛的行為。淚水 “閣著”,沒有流出,則又表明她怕引起對方悲傷,竭力克制著自己的感情。“保重將息 (休養(yǎng)) ”,是對情郎的殷切叮囑,但是 “剛道一聲”,自己的五臟六腑就產(chǎn)生了“痛煞煞”之感,腦海中翻騰起 “舍不得”的意緒。盡管如此,最后,她還是對情郎此去作了美好的祝福: “ 好去者,望前程萬里。”這冷靜、理智的勸勉,包含著她反復(fù)克制感情的無限辛酸。在這里,作者以行動、表情、語言、內(nèi)心感受四者相互照應(yīng),回環(huán)跌宕,巧妙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微妙復(fù)雜的惜別之情,揭示了她溫柔敦厚、誠實善良、忠于愛情的內(nèi)在美。
第二首,緊承上一首,繼續(xù)寫女主人公的自我剖白。但是,前者的剖白,既有自己的悲傷,又有對情郎的關(guān)心疼愛。兩種情感相互交織,縈回曲折,傷而不慍。本篇的剖白,則以散曲中的重疊句貫穿始終,十分顯豁地點明了她獨居時內(nèi)心活動的五個郁結(jié)點——憂、愁、怨、恨、怕。這些郁結(jié)點恰切地反映了別后相思的痛苦,造成了“一寸相思千萬縷,人間沒個安排處”的意境 (李冠蝶戀花》 語) 。
首二句,寫她對別后處境的憂愁。“鸞孤鳳單”,與象喻情侶歡樂和諧的“鸞鳳和鳴”相反,比擬她送別情郞后的孤獨寂寞。“月缺花殘”,雖然只將上一首的“月缺花飛”改了一個字,卻使象喻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前者比喻情侶離散,此處喻指寂寞度日,青春虛拋。由此可知,情郎別后,好久未歸。正因為曠日持久地失去了幸福的愛情,她憂愁成疾,連形體也消瘦了。“為則為俏冤家,害則害誰曾慣? 瘦則瘦不似今番”三句,是充滿癡情的怨艾。“冤家”在此是反語,并非指仇敵。由于愛得深,才罵得狠,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把情郞稱為“俏冤家”,令人彌覺親昵。“為則為” ,即“為只為”。這三個字突出強調(diào)了女主人公相思的專一。自己害了相思病,又反問“誰曾慣” ,包含了兩層意思: 一是過去沒有害過這種病,不知其中的滋味。正如西晉詩人張華的《情詩》 所寫: “未曾遠(yuǎn)別離,安知慕儔侶? ”二是相思病實在痛苦難堪,無去抵御,難以排解,無論誰也經(jīng)受不住它的折磨。“瘦則瘦不似今番”,又以形體受到嚴(yán)重?fù)p害表現(xiàn)了相思的痛苦。第一個“瘦”字,指身體纖弱,第二個“瘦”字,指消瘦。“不似今番”,通過對比,強調(diào)指出從來沒有現(xiàn)在這樣消瘦。 不言而喻, 她對愛情的追求, 是極其執(zhí)著的、深沉的。 這正是柳永《鳳棲梧》詞描寫的情狀: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末二句, 寫她睹物觸景的異常感受: “恨則恨孤幃繡衾寒,怕只怕黃昏到晚。” “幃”,即床帳; “繡衾”,即繡花被。女主人公為什么要恨這些無生命的生活用品呢?“孤”、“寒”二字道出了個中消息。過去,她和情郎同床共枕,溫情脈脈,而今已無歡樂幸福可言,目睹這些舊物,孤寂和寒冷之感油然而生,所以便遷怒于物,恨它們給自己帶來了不幸。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傻里傻氣”的語言。因為她的苦惱,是由情郎離去造成的,與床帳和繡花被毫無關(guān)系。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說:“詩情愈癡愈妙。”作者用這種不合常理、憨態(tài)橫生的語言,正是為了刻畫女主人公的癡情相思,使讀者透過表面的“恨”,體悟出她內(nèi)心深處熾熱的“愛”。“黃昏到晚”,呈現(xiàn)出的是昏暗寂靜的景象,對于陷入情網(wǎng)的女子來說,最容易觸發(fā)相思之苦。既然臥室內(nèi)的物件已使本篇的女主人公產(chǎn)生了孤寒之感,那么夜闌人靜之時必然會加倍地難熬,所以她對“黃昏到晚”是怯懼的。但是,“黃昏到晚”是無法阻擋的永不止息的自然現(xiàn)象。作者以此句結(jié)束全篇,實則暗示女主人公的苦惱是無窮無盡的。
沉醉東風(fēng)漁父原文及翻譯
沉醉東風(fēng)漁父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如下:沉醉東風(fēng)·漁夫-元代: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jī)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翻譯:蘆葦鋪滿江岸呈現(xiàn)金黃色,蘋花飄蕩在渡口,碧綠的楊柳聳立在江堤上,紅艷的野草渲染著灘頭。即使沒有生死之交,但有...
《沉醉東風(fēng)·送別》的意思
關(guān)漢卿: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送別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②。手執(zhí)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③。剛道得聲保重將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好去者前程萬里⑥。憂則憂鸞孤鳳單⑦,愁則愁月缺花殘,為則為俏冤家⑧,害則害誰曾慣⑨,瘦則瘦不似今番,恨則恨孤幃繡衾寒⑩,怕則怕黃昏到...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倩人扶觀璚原文_翻譯及賞析
比錦纜龍舟較穩(wěn)。泛湖寫景干辦出蒼松翠竹,界畫成寶殿珠樓。明玉船,描金柳,碧玲瓏鳳凰山后。一片晴云雪色秋,白羅襯丹青扇頭。題扇頭隱括古詩萬樹枯林凍折,千山高鳥飛絕。兔徑迷,人蹤滅,載梨云小舟一葉。蓑笠漁翁耐冷的別,獨釣寒江暮雪。——元代·喬吉《【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倩人扶觀璚》 ...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秋景掛絕壁原文_翻譯及賞析
——元代·盧摯《【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秋景掛絕壁》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秋景掛絕壁 秋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fēng)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對酒 對酒問人生幾何,被無情日月消磨。煉成腹內(nèi)丹,潑煞心頭火,葫蘆提醉中閑過,萬里...
沉醉東風(fēng)·掛絕壁松枯倒倚譯文 | 注釋 | 賞析
注釋 沉醉東風(fēng):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屬雙調(diào),南曲屬仙呂入雙調(diào)。絕壁:陡峭的山壁。落殘霞孤鶩齊飛:落霞與野鴨一起飛翔。殘霞:落霞。鶩(wù):野鴨。不盡:數(shù)不完。云帆:一片白云似的船帆。瀟湘畫里:這里極言瀟湘兩岸的風(fēng)景如畫。賞析 “掛絕壁枯松倒倚。”首句描寫懸崖之上一棵枯松倚...
關(guān)漢卿《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的寫作背景是什么?
三、四句以對句的形式具體寫女主人公的送別,充實一、二句的內(nèi)涵。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別之語的同時,突出其復(fù)雜的心理變化,極其本色地表達(dá)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態(tài)。整個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別女子時而含蓄時而坦率的情感,刻畫出一個聲淚俱下,依依不舍的癡情女子形象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① ...
白樸沉醉東風(fēng)·漁夫元曲賞析及譯文注釋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jī)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古詩簡介 《沉醉東風(fēng)·漁夫》是元曲作家白樸的散曲作品。這支小令塑造了一個理想的漁民形象,通過對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釣生活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達(dá)官貴人為伍,甘心淡泊寧靜的生活情懷,也流露...
沉醉東風(fēng)·漁夫賞析
這首小令語言清麗、風(fēng)格俊逸,又表達(dá)了備受壓抑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當(dāng)時就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著名散曲家盧摯的【雙調(diào)】《蟾宮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擬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_酒簪花,樂以忘憂。蕩蕩悠悠,點秋江白鷺沙鷗。急棹不過黃蘆岸白蘋渡口,且灣在綠楊堤紅蓼灘頭。...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緣結(jié)來生凈原文_翻譯及賞析
緣結(jié)來生凈果,從他半世蹉跎。冷淡交,唯三個。除此外更誰插口皮?減著呵少添著呵便覺多,明月清風(fēng)共我。——元代·馮子振《【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緣結(jié)來生凈》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_緣結(jié)來生凈 緣結(jié)來生凈果,從他半世蹉跎。冷淡交,唯三個。除此外更誰插口皮?減著呵少添著呵便覺多,明月清風(fēng)共我...
關(guān)漢卿沉醉東風(fēng)失題原文及賞析
如[沉醉東風(fēng)]就是[雙調(diào)]中的一個曲牌。散曲可按它的篇幅大小分為套數(shù)(或稱散套)和小令兩種主要形式。套數(shù)是一個宮調(diào)中由二支以上曲牌聯(lián)成的組曲;小令是獨立的只曲。還有一種叫“帶過曲”的,它介乎套數(shù)和小令之間,是由同宮調(diào)里經(jīng)常連唱的兩支曲子組成的。如后一首王實甫的[十二月]過[堯民歌]...
相關(guān)評說:
荊門市運動: ______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 送 別 關(guān)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 手執(zhí)著餞行杯,眼擱著別離淚. 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說明】 這首曲寫離情別緒,真摯動人.最后以前程萬里相勉,表現(xiàn)了對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
荊門市運動: ______[答案] (1)昔日的維揚歌舞升平,興盛繁華;今日的維揚一片破敗景象,耳邊充斥悲笳. (2)這首元曲主要運用了對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昔盛今衰的傷感(滄桑之感、興亡之感、江山易主的傷感).
荊門市運動: ______ 沉醉東風(fēng)·秋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①.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fēng)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②,載我在瀟湘畫里③.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落殘霞”句:落霞.鶩,野鴨.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
荊門市運動: ______ 月底花間酒壺,水邊林下茅廬.避虎狼,盟鷗鷺,是個識字的漁夫.蓑笠綸竿釣今古,一任他斜風(fēng)細(xì)雨.
荊門市運動: ______ (1)答:“寬”實際上是窄,以“茅舍寬如釣舟”來形容茅舍的窄小;“閑”的不是沙鷗,而是“老夫”,說明作者生活自由.(意對即可) (2)答:清江映白發(fā),早降的寒霜使菊花凋零,作者借酒澆愁,流露出年華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意對即可)
荊門市運動: ______[答案] 基本信息作品名稱:【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漁夫 創(chuàng)作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姓名:白樸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diào)名稱:雙調(diào) 曲牌名稱:沉醉東風(fēng)編輯本段作品原文【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 漁夫 黃蘆岸白蘋渡口⑴,綠柳堤紅蓼灘頭⑵....
荊門市運動: ______[答案] 1.曲牌 2.C 3.盧曲通過正面描寫突出秋天夜晚的“靜”美,馬曲除正面描寫外,還用側(cè)面描寫(小橋流水旁賣魚人)的手法突出江南漁村夜色的“靜”美;盧曲寫景角度限于視覺,馬曲除視覺,還從嗅覺、聽覺等多角度寫景.(意對即可)
荊門市運動: ______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漁夫 創(chuàng)作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姓名:白樸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diào)名稱:雙調(diào) 曲牌名稱:沉醉東風(fēng)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 漁夫 黃蘆岸白蘋渡口⑴,綠柳堤紅蓼灘頭⑵.雖無刎頸交⑶,...
荊門市運動: ______ 咫尺的天南地北①,霎時間月缺花飛②.手執(zhí)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③.剛道得聲“保重將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好去者⑥.望前程萬里!” 注釋 ①咫(zhǐ)尺:形容距離近,此處借指情人的親近. ②月缺花飛,比喻情人的...
荊門市運動: ______ 沉醉東風(fēng)·秋景 (元)盧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fēng)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這是元散曲大家盧摯的一首寫景曲.前五句寫黃昏之景,后兩句寫靜夜之景,二者又有機(jī)地構(gòu)成一幅反映時空推移的動態(tài)畫面,傳達(dá)出詩人悠閑寧靜而略帶蕭瑟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