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筆記
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文言文二則筆記內容如下:
一、《伯牙鼓琴》
1、原文: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翻譯:
伯牙彈琴的時候,內心想著登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雄偉而莊重,仿佛能俯瞰無窮的山川!伯牙內心想著流水。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浩浩蕩蕩,宛如奔騰的大江大河!伯牙每次有所思念,鐘子期都能準確地揣測出他的心思。鐘子期死后,伯牙覺得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于是摔破了琴,扯斷了弦,一生不再彈琴。
3、注釋:
①伯牙:春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姓俞,名瑞,字伯牙。
②善哉:意思是好啊。
③峨峨:山高聳的樣子。
④洋洋:形容水勢盛大的樣子。
⑤所念:心中的想法、意圖。
⑥謂:認為。
⑦知音: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⑧破琴絕弦:把琴摔破,把弦扯斷。比喻棄世絕俗,離開音樂生涯。
⑨終身不復鼓:終生不再彈琴。比喻決絕斷念,不再從事音樂生涯。
⑩不復鼓:不再彈琴。
二、《書戴嵩畫牛》
1、原文: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見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2、翻譯:
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珍藏的書畫作品數以百計。其中有一幅戴嵩畫的《牛》,他特別喜愛,用錦囊盛起來,用玉石作畫軸,經常隨身攜帶著。有一天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這畫上畫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斗角,畫錯了啊!
杜處士笑了笑認為牧童說得對。古人說:種田要問耕種的奴仆,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這個道理是不可以改變的。
3、注釋:
①杜處士:姓杜的讀書人(這里可能是書中的杜處士)。
②書畫:書畫作品。
③寶:珍藏、喜愛。
④曝:晾曬。
文言文二則作品賞析:
一、《伯牙鼓琴》作品賞析
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本文通過講述了楚國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可以體會到朋友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告訴我們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啊!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
二、《書戴嵩畫牛》作品賞析
1、思想上,此文通過一個牧童指出大畫家戴嵩畫牛的錯誤之處,清楚地說明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同時運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當中,寄寓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發(fā)人深思。
2、藝術上,此文有以下特點:首先,此文敘述故事簡煉生動。全文用字不多,卻能扣人心扉。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語言情態(tài)表現人物的形象。牧童看見這軸畫牛的名畫,不假思索,順口發(fā)問:此畫斗牛耶?通過發(fā)問指出此畫是斗牛圖。由于牧童熟悉牛的習性,了解斗牛時牛尾所在的位置,于是接著說:牛斗,力在角,尾搐之兩股間。而畫中的斗牛則不然,與斗牛的常態(tài)不合,違背生活現實。
3、此文引用了古語耕當向奴,織當間婢,引用得恰到好處,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點題。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是為了說明畫牛當問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對名畫批評得當。作者運用引用法,在篇末點題,不但突出主題,而且使主題得以升華,帶有普遍意義。
第二,結尾。引用古語結尾,留有余味,發(fā)人聯想。
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語,一共兩句八字精煉深刻可以說是優(yōu)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話來敘述要精煉生動得多,從而節(jié)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怎么讀
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如下:第一則:《伯牙鼓琴》譯文是:俞伯牙彈奏古琴,鐘子期聽。開始彈琴時,伯牙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稱贊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不一會兒,伯牙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水勢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了,伯牙摔破古琴,剪斷琴弦,...
文言文二則的注釋
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8. 小學六年級下第一課《文言文兩則》求全文翻譯 六年級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翻譯: 《學弈...
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生字組詞
六年級上冊文言文二則生字組詞如下:哉:善哉、嗚呼哀哉。自覺浮生幻化事,逍遙快樂實善哉。巍:巍峨、巍然。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巍峨壯麗,氣勢雄偉。弦:琴弦、弦外之音。古人認為彈琴時琴弦斷了,是知音出現的征兆。軸:軸承、軸心。機頭移動和進給均采用直線軸承運動副。錦:錦緞、錦繡。我熱愛祖國的...
22文言文二則書帶嵩畫牛,課堂筆記
4、對比閱讀:可以引入其他寓言故事或文言文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通過比較不同作品的主題、風格和寓意,幫助學生加深對寓言故事和文言文的理解和認識。5、課堂討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圍繞本文的主題、寓意和實踐意義展開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進思維碰撞和交流互動。課堂筆記的...
《文言文二則》教學反思
《文言文二則》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2課。本文由《伯牙鼓琴》和《書戴嵩畫牛》組成。在第一課時,學習《伯牙鼓琴》時,我是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的:一、導入新課 1.理解題目 二、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2.指名讀,糾正讀音,隨文識字“哉、巍”。3.聽課文朗讀。4.指名讀,糾正朗讀,讀出...
文言文二則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
文言文二則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如下:一、原文: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二、譯文:伯牙彈琴,鍾子期在一...
在學習《文言二則》時,你記錄下了哪些聽課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請寫一寫...
這個的話比如說在開場白的時候老師都會跟我們講一些歷史,然后歷史講完了之后,也跟我們講了一些怎樣學習者更好的方法,怎樣更加快速學習有效。
七年級上冊 世說新語 二則有什么比較好的加點字?
1、通假字 《陳太丘與友期》中“尊君在不。”其中,“不”通“否”, 讀 fǒu,表示否定,相當于“嗎”。2、詞類活用 “友人慚” 意動用法。慚:感到慚愧。3、實詞 (1)內集:內,這里指家庭內部。集,指聚會。(2)驟:急。(3)紛紛:形容雪花紛飛的樣子。(4)擬:相比。(5)期...
六年級第22課文言文二則筆記
六年級第22課文言文二則筆記如下:1、重點詞語: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其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2、句子翻譯:太山:高山。湯湯:水流的樣子。3、內容理解:本文講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琴師伯牙與錘子期一起賞琴的故事。伯牙...
相關評說:
成武縣主動: ______[答案] 是學習------人與動物的, 1保護動物 2了解動物 3人與動物
成武縣主動: ______ 走進文言文第一單元譯文楊修啖酪:有人送給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點,就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沒有誰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順序傳到楊修那...
成武縣主動: ______ 考慮是急性蕁麻疹,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片、維生素C和葡萄糖酸鈣片治療.必要時去醫(yī)院靜脈用地塞米松和鈣劑治療.注意避免搔抓,忌辛辣刺激性飲食.
成武縣主動: ______ 高血壓藥長期服用對身體沒有影響的,高血壓需要長期用藥控制
成武縣主動: ______[答案] 動物是我們親密的朋友,它們和我們一起組成了豐富、美麗、和諧的世界.學習本組課文,在感受動物的可愛、聰慧、善良的同時,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人的故事,會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的震撼. 本組選編的四篇課文,從不...
成武縣主動: ______ 買一根蘋果的視頻轉接線,根據你的電視的接口選擇,100-200之間
成武縣主動: ______ 第一段(1——2自然段):寫客輪被撞,情勢危急. 第二段(3——28自然段):寫船長鎮(zhèn)定自如,指揮自救. 第三段(29——30自然段):寫船長堅守崗位,以身殉職.
成武縣主動: ______ 親.不是經常的就不會的啊.你有點上火了啊.飲食上多注意清淡點啊.老是吃上火的東西對寶寶也是有點影響的啊.多喝點水啊 .祝健康
成武縣主動: ______ 您好!有可能是毛囊炎,在青春期會持續(xù)存在,時輕時重.越油性皮膚越易發(fā)生.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及甜食油膩食物,不熬夜.心情舒暢避免焦慮煩躁,大便通暢,多食蔬菜水果,以減少復發(fā)和程度.
成武縣主動: ______[答案] 一、感受自然 二、祖國在我心中 三、心靈之歌 四、珍惜我們的家園 五、初識魯迅 六、輕扣詩歌的大門 七、人與動物 八、藝術的魅力 我剛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