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表達“死亡”委婉語有哪些?
漢語表達“死亡”委婉語有哪些?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源自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道教把先秦道家的理論概念“道”加以神秘化,作為根本的信仰,把得道成仙作為追求的最高境界。道家否認世間萬事萬物的差別,認為“生”與“死”也沒有極端差別,所謂“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莊子·刻意》),于是人死便婉稱“物化”,以及“隱化”、“遁化”。由道家思想發(fā)展而來的道教則進一步追求生命不死、肉體成仙,稱人死為“仙逝”或“仙游”。道教認為,經(jīng)過一定的“修煉”,世人是可以脫胎換骨,超凡成仙的,沒有必要等到死后才來超度靈魂,因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語大都與成仙有關。道教認為人死猶蟬之脫殼,稱“蟬蛻”或“蛻化”;或如鳥生雙翼飛升,稱“羽化”;或傳說得道成仙便乘白鶴而去,于是,稱“騎鶴”或“化鶴”。中國自遠古以來便有“不死”的觀念與鬼神之說,經(jīng)過道教追求長生不死的神仙構想,更是吸引了帝王及眾多的達官顯貴的向往。道教的神仙方術為秦漢帝王們所鐘情: 秦始皇興師動眾,讓人入海求仙;漢武帝被神仙方士所鼓吹的得道成仙之術搞得神魂顛倒,深信不疑;唐代自唐太宗李世民始,至以后數(shù)代,都是篤信神仙方術。道教把神仙分為“三品”:能乘云御氣升天入天堂的天仙,可任意逍遙遨游于名山大川的地仙,再下一品是由尸骸蛻化成仙的尸解仙。得道成仙者不是升入方外的天堂就是去往蓬萊仙島等處。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語反映了人們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愿望,以及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去超越死亡,尋找生命寄托這種自強不息的進取心態(tài)。
佛教的最高境界,稱之為“涅槃”,意為進入一種永恒寂滅的精神狀態(tài),而其根本宗旨,則是為人指點迷津,滅絕苦源,使人能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后,經(jīng)過長期的流傳、滲透,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漢語中的許多詞匯就是源自佛教詞語。但是,源于佛教的“死亡”委婉語卻大都未能跨出佛門,如:圓寂、歸寂、順化等。“涅槃”源自音譯的梵語virvna。佛教提倡修行,其最高境界為“諸德圓滿俱足,諸惡寂滅凈盡”,所以也virvna意譯為“滅度”、“圓寂”、“示寂”、“入寂”、“入滅”。佛家功德圓滿,達到“四大皆空”,死時心平氣定,盤膝端坐如生,曰“坐化”;而此后必“登蓮界”—這就是佛教對“死亡”的最高贊譽。“諸德圓滿俱足,諸惡寂滅凈盡”是佛教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也是凡人所不能達到的境界。因此,上述佛教所用的“死亡”委婉語至今只用于指僧尼之死。一個佛教徒若能達到“涅槃”的境地,也就意味著他能超脫紅塵,出世成佛。許多高僧在行將辭世之時,沐浴更衣,盤坐合什,用意念控制肉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無痛苦地安詳?shù)厮廊ァ_@就是“坐化”。佛教以業(yè)報輪回來解釋人的生死,實際上同以靈魂肉體來解釋人的生死一樣,最終賦予了人以超越死亡達到不朽的性質。
在宗教信仰問題上,中華民族素持寬容的心態(tài),是為多神論信仰。從各自的宗教視角出發(fā),對死這一自然現(xiàn)象,不同的宗教自然有不同的說法。當然,不同宗教對“死亡”的解釋也有一些相通之處,例如道家認為人死即歸于自然,返歸本原,故稱“返真(元)”或“登真”;佛家也認為人死后靈魂則回歸本真,故稱“歸真”;同時,回教也稱“死”為“歸真”。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比起英語來,漢語這方面的委婉語少得多;而且,由于宗教的多元化,漢語中這類來源于宗教的“死亡”委婉語,絕大多數(shù)未能作為全民語言進入《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進入者除了道教的“仙逝”、“物化”和佛教的“歸西”等少數(shù)幾個外,也多數(shù)保留著鮮明的語域特征,如“歸真”是佛教、伊斯蘭教指人死;“羽化”是道教徒稱人死;“圓寂”則是佛教用語,這些語域標記式的附加注釋,說明它們一般僅在宗教圈內使用,在無神論思想占主導的現(xiàn)代中國,很難被接受而沿用。 補充: 例如:人們稱棺材為“壽木”、“壽材”、“長生木”等,稱死人穿的衣服為“壽衣”、“長生衣”等。醫(yī)院里,把停放尸體的房間稱作“太平間”。自古以來,我國的喪葬方式有很多種,民間主要以土葬為主,其中人死后直接埋入土中的叫“入土”,入棺則稱“就木”。在古代還有一種作法,即庶民死后,將其尸體填入溝壑之間,于是“填溝壑”一詞也常用來代指 “死亡”。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叫做“屬纊”的風俗,就是把新的棉絮放在臨終人的口鼻上,試看是否斷氣。這種風俗雖然只在個別地方流行,而且現(xiàn)在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屬纊”一詞卻流傳至今,成為“臨終”的代稱。與“死亡”相聯(lián)系的“墳墓”,“墓地”當然也在禁忌之列,其委婉語也有類似的等級差別,皇帝的墳墓稱“陵”,“陵親”,“柏城”,“玄宮”,“鼎湖”等,而庶民的墳地只能叫“蒿利”,“蒿丘”,“坯土”,“阡原”,“丘墟”,“幽宅”等。漢語中有很多語音禁忌。我國民間認為,人們把嬰兒之死說成“沒成人”;把幼兒之死說成“夭折”、“夭亡”、“短折”;把少年之死稱為“凋謝”;妻子死叫“斷弦”;為守貞而死叫“玉碎”。人們對老年人之死用:“見背”、“身故”、“去世”、“過世”、“謝世”、“故世”、“辭世”、“故去”、“亡故”、“就木”、“老了”、“疾終”,等。在古代,老人因年高或高壽在家安然死去的稱“考終”、“壽終”、“壽終正寢”。假如要表達健在的人死后之意時,在漢語中往往用:“不諱”、“千秋之后”、“百年之后”、“三長兩短”;對信仰馬列主義者常用“去見馬克思”;戰(zhàn)爭中死叫“光榮”;執(zhí)行公務而死叫“殉職”;對基督徒之死用“見上帝”;對有神論者之死常用“見閻王”、“歸西”、“歸天”。
例如:“行將就木”、“彌留之際”是即將死亡;而“百年之后”、“千秋之后”則是死亡之后。不同的死亡方式有:“壽終正寢”是正常死亡;而“山高水低”、“三長兩短”卻是意外死亡。“一病不起”是病死;而“馬革裹尸”是戰(zhàn)死;“葬身魚腹”是溺死;而“自尋短見”是自殺而亡。“千秋萬歲”、“宮車晏駕”用于帝王;而“命歸黃泉”、“撒手人寰”則用于平民百姓。“香消玉隕”、“珠沉璧碎”、“葬玉埋香”、“玉隕香斷”、“倩女離魂”用于美女;“英勇就義”、“為國捐軀”用于英雄;“哲人其萎”、“蘭摧玉折”用于賢人;“玉樓赴召”、“玉樓修記”、“地下修文”、“英年早逝”用于文人;而“鐘室之禍”則婉指功臣遭忌被害。 提問者 的感言: 您給的答案很詳細,謝謝!
委婉語漢語與委婉有關的修辭格
漢語中,委婉語是一種巧妙的修辭手法,常常通過隱喻、借代、雙關、反語和析字等形式來表達。隱喻是通過比喻的方式,如"死亡"的委婉語"回老家"、"安睡"等,將本體隱藏于喻體之中,避免直接觸及敏感話題。借代則是通過替換,如"袁世凱"代指印有其頭像的銀元,"阿飛"代指地痞流氓,以間接方式傳達不愿明...
英語委婉語大全!謝謝!越全面越好!
1.和死有關的委婉語不管在哪種文化中,人們普遍忌諱的詞之一就是“死”。當人們不得不提到它時,往往使用一些比較委婉、不那么刺耳的說法來代替。于是,出現(xiàn)大量關于死的委婉語。比如:to go to the heaven (上天堂去了);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極樂世界去了):to go to another world (到另一個世界去...
古代說死怎么說
1、按社會地位劃分:駕崩:中國古代稱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為駕崩。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為死亡的通稱。不祿:古代士死的諱稱。賓天:委婉語。謂帝王之死,亦泛指尊者之死。2、按年齡劃分:殤:不滿 20 歲死亡。下殤:8~11 歲死者;中殤:12~15 ...
殯天和駕崩有啥區(qū)別
1、情感表達方式不同。賓天是委婉語,駕崩表達比較直接。2、適用對象不同。賓天特指帝王之死,駕崩指中國古代帝王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3、出處不同。賓天一詞出自唐代劉禹錫的《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團練觀察處置使贈左散騎常侍王公神道碑》,駕崩一詞出自《漢書·高帝紀》。不同人去世的叫法:等級最...
去南洋賣咸鴨蛋是什么意思
暗示死亡。賣咸鴨蛋是廣東方言,為粵語俚語。咸鴨蛋是委婉語,暗示死亡。就字面來說是專賣咸鴨蛋的商販,在粵語中也是一句諺語,是死亡的意思,與閩南語蘇州賣鴨蛋意義相同。如:“XXX去賣咸鴨蛋了。”意思就是XXX死了。中國人自古對“死”極忌諱,皆不直言“死”字,才有去世、逝世、仙逝、上天堂等...
漢語表達“死亡”委婉語有哪些?
由道家思想發(fā)展而來的道教則進一步追求生命不死、肉體成仙,稱人死為“仙逝”或“仙游”。道教認為,經(jīng)過一定的“修煉”,世人是可以脫胎換骨,超凡成仙的,沒有必要等到死后才來超度靈魂,因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語大都與成仙有關。道教認為人死猶蟬之脫殼,稱“蟬蛻”或“蛻化”;或如鳥生雙翼飛升,...
賓空的意思是什么
“賓空”一詞在古代文獻中經(jīng)常與“賓天”并用。二者雖然表達方式略有不同,但都旨在通過一種間接的方式,表達帝王去世的消息。這種表達方式體現(xiàn)了古人對于死亡的敬畏與莊重態(tài)度,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對于死亡的隱晦處理。在歷史長河中,這種委婉語的應用不僅限于描述帝王的去世,它還廣泛應用于其他一些...
死亡委婉語【“死亡”同根委婉語探析】
死亡是人類最嚴肅、最忌諱的話題,人們往往對其存而不論,不直言“死”字,而是用某些與己身息息相關的事物來造字或造詞,代替“死”,如:以“眠”、“泉”、“背”等為詞根構成的“死亡”同根婉語,試圖以此來轉移注意力,緩解死亡對生者帶來的悲痛。漢語“死亡”委婉語是豐富多彩、耐人尋味,對...
你是寫死亡委婉語的嗎,能不能也發(fā)給我看看呢
例如Satan 被稱為the good man,the great fellow ,Devil 被稱為the Big D 及Lord of the Flies. 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必然導致大量有關“死亡”的委婉語的產生。講英語國家的人們和許多其他民族的人民一樣,忌諱直接說“死”(to die)字,創(chuàng)造了很多表達“死”的意思的委婉語。例如,人們常 ...
與世長辭是什么意思?
釋義: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是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仆適自念,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行將遁跡山林,與世長辭矣。”用法: 作謂語、定語都是指死。造句:當年毛主席的與世長辭造成了全國人民的悲痛。
相關評說:
拱狹18512619091: 漢語中,表示死的成語有許多,與世長辭就是一個列子,你還知道有哪些嗎?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駕鶴西去,羽化升仙,一命嗚呼,命不久已,壽終正寢,陽壽已盡,命喪黃泉,含笑九泉 ,死而無憾 ,雖死尤生 ,死不足惜 ,死不瞑目 ,生死相隨
拱狹18512619091: 漢語中 表示''死''的詞語有多少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1.駕鶴歸西 2.撒手人寰 3.含笑九泉 4.歸于極樂 5.駕鶴而去 6.一命嗚呼 7.斷氣 8.翹辮子 9.命喪黃泉 10.大去 11.逝世 12.羽化 13.圓寂 14.去世 15.坐化 16.駕崩 17.歸天 18.登仙 褒義: 坐化〈高僧坐著死亡〉 涅盤〈無煩惱的去世〉 崩殂〈天子死〉 ...
拱狹18512619091: 表示“死”的委婉的成語!!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太多了 仙逝 離世...就想兩個吧當然 逝世肯定也是
拱狹18512619091: 漢語中,表示“死”的詞語很多,如“與世長辭”你能再寫幾個嗎?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溘然長逝 永遠安息
拱狹18512619091: 形容人去世了的詞語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1扶杖西行2靈山添座(指老年男人去世) 3瑤池返駕(指老年女人去世) 4;撒手人寰 5;西方接引
拱狹18512619091: 死在古漢語里面用些什么字表示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常見:去世、過世、逝世、長眠、安息. 意外:遇難、喪身. 未成年而死:夭折. 高齡而死:登仙. 為國為民:犧牲、捐軀、殉國、殉職. 和尚死:圓寂、坐化、示寂、示滅、升天. 帝王死:駕崩、大薨、山陵崩、大行、登遐. 對仇敵:見閻王、回老家、歸西天、斷氣、完蛋、翹辮子、一命嗚呼. 此外:卒、歿、疾終、溘逝、作古、棄世、下世、物故、厭世、棄養(yǎng)、損舍館、棄堂帳、啟手足、隱化、遷神、解駕、遁化、遷化、遷形.
拱狹18512619091: 大家誰知道英語委婉語的語用功能有哪些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一) 忌諱 “忌諱”是產生委婉語的主要心理基礎.在各民族語言的 稱代語中“, 死”的婉辭是最多的.英語里據(jù)說有102 種,漢語 里的“死”,易熙吾先生就搜集了203 個.可見,人們普遍忌諱 用的詞之一就是death(死) .漢語中表示“...
拱狹18512619091: 漢語中,表示"死"的詞語有很多,如"與世長辭".你還知道有哪些?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一命嗚呼 駕鶴西游 命不久已 壽終正寢 陽壽已盡 命喪黃泉 過世、過去了、過了、去了、走了、返鄉(xiāng)、回去、離請求安樂死的人 開、長眠、先走一步、老去、作老人、作古、千古、上西天、蘇州賣鴨蛋、老了、歸西、落葉歸根 辭世、與世長辭、...
拱狹18512619091: 古今漢語里的"死"的表達語言有那些?書面語、口語、方言均可!其他也行?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答案] 卒、老、隕、逝世、與世長辭、駕鶴、仙游、圓寂、坐化、歸位 暫時想到那么多...
拱狹18512619091: 英語中有那些語 -
資陽區(qū)拉床:
______ 主 A tree has fallen across the road 中的tree 謂 What happened?中的happened 賓 They won't hurt us中的us 表 The wedding was that Sunday中的Sunday 補 He was found dead 中的dead 定 She is a natural musician 中的natural 同位 They t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