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shí)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dāng),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宋人次章甫而適越,越人斷發(fā)文身,無所用之。
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杳然喪其天下焉。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shí)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dú)不見貍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機(jī)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譯文
遙遠(yuǎn)北方,不見太陽,天黑水暗,叫作北冥。北冥有魚。名鯤,從頭到尾幾千里長,沒法丈量。鯤變成鳥,名鵬,背脊幾千里長,沒法丈量。鵬努力飛起來,翅膀好像天際的云,鵬這種鳥,平時浮游海上,每到海水徊流成大漩之年,便要憑藉水勢升空,遷飛到南冥去。南冥在遙遠(yuǎn)南方,不見太陽,天黑水暗,同北冥一樣的是海洋。
齊國有人,名諧,專門搜集怪事。諧先生是這樣說的:“鵬遷飛到南冥去喲;必須憑藉水勢,努力拍打翅膀,劃水三千里,才可能升空。升空脫離海面以后,還得一圈圈的盤旋,攪動大氣成一柱龍卷風(fēng),把自己抬升到九萬里的高空,才可能啟程向南方飛去。南飛航程遙遠(yuǎn),又得藉助于夏季臺風(fēng)的推送喲。”
所以鵬也不是想飛便能飛的。鵬活得自由自在嗎?鵬游得逍遙嗎?難說。
晴日地平線上,空氣擾動仿佛野馬群奔。陽光射入暗室,照見亮處萬點(diǎn)微塵飛揚(yáng)。大景觀的野馬現(xiàn)象,小景觀的微塵現(xiàn)象,可以說明一切生物互相吹風(fēng),互相需要。鵬雖大,也需要風(fēng)勢呢。
鵬升到九萬里的高空,影點(diǎn)消失。我們仰望,但見天藍(lán)。天,真是藍(lán)色的嗎?或許天是無限遠(yuǎn)的虛空,無底,也就無色?鵬在九萬里高空看大地,會覺得大地也在高空九萬里,同樣的天藍(lán),同樣的虛空無限遠(yuǎn),因?yàn)榭臻g位置是相對的。
鵬為什么必須升到九萬里的高空?可以用船做個譬喻。水淺了,浮不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廳堂的凹地只能用小草葉做船。放杯在凹水里,必然觸底,不能漂浮,因?yàn)樗疁\船大,同樣的道理,風(fēng)薄了也浮不起大鳥,必須升到九萬里的高空,風(fēng)才夠厚,足以承受鵬的體重。
鵬升到九萬里的高空,依靠著下面的厚風(fēng),背負(fù)著上面的藍(lán)天,后面又有夏季臺風(fēng)的推送,終于向南方飛去了。
鵬啟程后,消息傳播。林間一蟬一鳩,前者是昆蟲界的著名人士,后者是羽蟲界的著名人士,同聲嘲笑說:“我們想飛便飛,飛到榆樹去,飛到檀樹去。若是樹遠(yuǎn)了,一時飛不到,落地歇一歇,然后再飛就是。我們活得自由自在,根本不存在在九萬里高空向南飛之必要嘛。”
郊原盡處,莽莽蒼蒼,小鳥飛去覓食,三頓飯解決了,飛回窠來,肚子還脹鼓鼓的呢。人若去百里外,就得預(yù)備干糧,以免挨餓。軍旅若遠(yuǎn)征千里外,就得輜載三個月的口糧,以免受困。人類的這些常識,那兩只蟲從未聽說過,更不用說九萬里高空鵬飛南冥一類的怪事了。蟲鵬之間,層次差距太大。高層次的生存方式,低層次永遠(yuǎn)也不會懂得。
知識有層次的差距,小知不了解大知。年壽有層次的差距,小年不了解大年。憑什么這樣說?請看以下事實(shí)。
菌類之一,名叫朝菌,亦即土菌,生于陰濕,死于曝曬,存活期短.不到一個太陰月的四分之一。一月分四相,晦朔弦望,各占七日。朝菌,晦日生的朔日前死,朔日生的弦日前死,弦日生的望日前死,望日生的晦日前死。總之,任一朝菌存活不過七天。朝菌觀察月亮,能夠獲得多少知識?說來可憐,知月晦的不知還有月朔,知月朔的不知還有月弦,知月弦的不知還有月望,知月望的不知還有月晦。朝菌便是小年。
蟬類之一,名叫蟪蛄,亦即夏蟬,生于春后,死于秋前,存活期短、不到一個太陽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各占三月。任一蟪蛄存活不過一個夏季。蟪蛄研究時序,能夠獲得多少知識?說來可憐,僅知炎夏一季而已,既不知從前有暖春,又不知以后有涼秋,當(dāng)然更不知涼秋后還有冰雪寒冬了。蟪蛄也是小年。
楚國之南,有一種樹,名叫冥靈。持續(xù)五百年的花開葉茂是冥靈的一春,又持續(xù)五百年的花謝葉落是冥靈的一秋。人世千年,冥靈一歲。冥靈便是大年。上古之世,有一種樹,名叫大椿。持續(xù)八千年的花開葉茂是大椿的一春,又持續(xù)八千年的花謝葉落是大椿的一秋。人世一萬六千年,大椿一歲。大椿更是大年了。
樹有大年,人同樣有。堯帝有臣,名鏗,受封彭城,是為彭鏗,人呼彭祖。彭祖侍候堯舜二帝,服務(wù)夏商周三朝幾十個國王,活了上千歲,至今無人打破他的年壽記錄。凡人同彭祖比年壽,不感到悲哀嗎?
悲哀大可不必,聽之任之為妙。物各有性,人各有命,不可更改。稟賦即有參差,年壽就有大小,何必悲哀。商朝的棘博士就是這樣回答湯王的詢問的。《列子·湯問篇》提到這件事,把道理說透了。
《列子·湯問篇》也提到鵬飛南冥一事。列子的說法同齊國諧先生的說法差不多,是這樣說的:“北方沙漠,草木不生,光禿禿的,地名窮發(fā)。窮發(fā)以北,不見太陽,天黑水暗,叫作北冥。北冥本是海洋,有魚,名鯤,從背鰭到胸鰭幾千里寬,從頭到尾不曉得有多長。又有鳥,名鵬,背脊好像泰山,翅膀好像天際的云。鵬努力拍打翅膀,攪動大氣成一柱龍卷風(fēng),羊角似的一圈圈的盤旋,把自己抬升到九萬里的高空,遠(yuǎn)離了下面的白云,背負(fù)著上面的藍(lán)天,然后向南方飛去,飛到南冥去。鵬啟程后,消息傳播。灌木林間有鴳雀嘲笑說:‘那家伙去南冥干啥喲。瞧我,翅膀一拍,雙腿一跳,升到低空,隨即降落,不去他那九萬里的高空,活得上好。展翅游玩在蓬草蒿草間,也算飛得夠意思的了。可是他,那家伙去南冥干啥喲?’鴳雀是不可能了解鵬飛南冥的。”
小知大知之間,小年大年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層次差距,就說到這里吧。
灌木林的那只鴳雀使我聯(lián)想起社會上某些人,是這樣一些人,論到才智,他們可以辦好一件公務(wù);論到聲譽(yù),他們可以叫響一個地區(qū);論到品德,他們可以侍候一位君主;論到手腕、他們可以受聘一個邦國。這些人的自我感覺良好,恰似那只鴳雀“飛得夠意思的”。這些人決不會認(rèn)為自己可笑,但是,宋國的榮先生仍然要笑他們的淺薄。
榮先生是賢士,為人處世、憑自己的見解,不受外界影響。哪怕全世界都來贊美他,他也不受到鼓舞;哪怕全世界都來指責(zé)他,他也不感到沮喪。在他眼里,我是我,物是物,內(nèi)外有別。內(nèi)我外物之間,界限分明,所以他的心態(tài)穩(wěn)定,不受外界影響。光榮啦恥辱啦他看得很淡漠,也不認(rèn)為光榮非屬于自己不可、恥辱非屬于別人不可。有他這樣的修養(yǎng),也就很不錯的了。雖然他對外物保持距離,對外界也不肯多費(fèi)心思、斤斤計較,但是他還存在某些缺點(diǎn),有待克服。例如他笑某一些人的淺薄,在下莊周看來,似無必要。鴳雀笑鵬,小知笑大知,固然沒道理。榮先生笑某一些人,大知笑小知,就有道理嗎?
看那列子,亦即鄭國的列御寇先生,他是前引《湯問篇》的作者,修得風(fēng)仙之術(shù),不用器械,乘風(fēng)飛翔,享受空中旅游,活得自由自在。列子每次乘風(fēng)旅游,輕飄飄的玩他個十五天,然后回家著書立說,乘風(fēng)飛翔這套仙術(shù),顯然能夠用來造福,利人利己。可是列子不肯多費(fèi)心思,斤斤計較,因?yàn)樗琴t士,不愿受外界影響。
列子不用兩腳走路,也不用馬用車用船,完全解決了行路的問題。但是,列子還有所待。待什么呢?待風(fēng)。乘風(fēng)飛翔,必須待風(fēng),無風(fēng)便不能升空飛翔了。這個困難情況,列子與鵬相同。可見列子也不是想飛便能飛的。凡是有所待的,就不能說是真正的自由自在,就不能說是真正的逍遙。
誰能夠做到絕對的無所待呢?
若有人能洞察宇宙萬物的真相與本質(zhì),依靠著大自然的規(guī)律,掌握了天地間的陰氣、陽氣、風(fēng)氣、雨氣、晦氣、明氣這六氣的變化,從而利用這六氣、獲得無窮的生命力,長存不死,那么他還需要待什么呢,他是絕對的無所待了。
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就本體而言,他是至人,遺棄了自身的至人。
就功用而言,他是神人,混滅了業(yè)績的神人。
就聲名而言,他是壘人,消亡了稱號的圣人。
他是三位一體。
堯帝是古時的好帝王,在位多年,政治清明,天下安定。他雖然是帝王,對人卻很謙和,又具俯察民意。聽說民間有個賢士,名叫許由,隱居在箕山上,便派人去請許由來,準(zhǔn)備當(dāng)面把帝位移讓給許由。
堯帝對許由說:“好太陽出來了,圓月亮出來了,還在日日夜夜燃燭照明。設(shè)若你是燭火,難道不覺得太丟臉了嗎?及時雨下了,還在引池水灌莊稼。設(shè)若你是水池,難道不覺得白白浪費(fèi)嗎?許先生啊,你在民間,影響遠(yuǎn)播,致使天下安定。我坐在帝位上,裝扮神主似的,枉自享受拜祭,感到萬分慚愧。現(xiàn)在,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治理吧。”
許由說:“你治天下多年,早就治理好了。現(xiàn)在要我來代替你,這是你的想法。可是,我來代替你,圖個什么呀?圖名嗎?名都是外來的賓客,實(shí)才是內(nèi)在的主人。你要我扮演有名無實(shí)的虛假的賓客嗎?林木雖多,桃雀只巢一枝。河水雖多,鼴鼠只飲滿腹。天下這東西,給我也沒用。請回去休息吧,君王。炊事員罷工了,神職人員也不至于下廚房呀。
楚國著名隱士接輿先生,曾經(jīng)唱《鳳歌》笑孔子想當(dāng)官,又曾經(jīng)假裝瘋病,逃避國王的聘角,隨后就帶著賢妻到處流浪,修仙學(xué)道去了。有個肩吾先生,也是學(xué)道的,去拜訪接輿,恭聽他的奇談怪論,感到吃驚。
事后,肩吾先生對道友連叔先生說:“接輿的談?wù)摚犃四涿睢R皇谴蠖鵁o當(dāng),也就是說,海闊天空,找不到任何資料來印證。二是往而不返,也就是說,通篇假設(shè),找不到任何事實(shí)來檢驗(yàn)。他一開口,滔滔不絕,駭人聽聞,就像黃河漢水沒完沒了喲。所談?wù)摰膬?nèi)容太偏頗了,不合常情。”
連叔先生催問:“他到底說了些什么呀?”
肩吾說:“接輿說,縹縹緲緲姑射山,神仙居住在山間。肌膚瑩潤又潔白,似凍脂,似凝雪,容貌漂亮又脫俗,體態(tài)婉奕又柔弱,仿佛處女在閨閣。饑了吸風(fēng),渴了飲露,不吃人間五谷。乘云飛騰在天空,駕飛龍,游遍南北西東。意念專注發(fā)神功,能使萬物免災(zāi)害,人長壽,年長豐。以上這些是接輿的原話。我看他是狂人,不可信喲。
連叔說:“是呀。瞎子不能看美術(shù),聾子不能聽音樂。眼睛瞎,耳朵聾,當(dāng)然是殘疾;智力瞎,慧根聾,同樣是殘疾。這些話我也是針對你而言的,老兄。接輿的那番話,你可以不信,但是我信。有那樣的神人呀,有那樣的神德呀,他將統(tǒng)籌萬物,使其同歸大道,協(xié)和成一。天下大亂了,人人都祈禱,他不能一件件做完天下事,那樣他會累垮。他要做的是不露形跡的統(tǒng)籌萬物,使其同歸大道,協(xié)和成一。有那樣的神人呀,任何外物都沒法傷害他。洪波漲齊天了,淹不到他。天大旱,金石熔成液態(tài),土山燒成焦(火胡),烤不熱他。他是神人,品質(zhì)非凡。老實(shí)說吧,附著他身上的一星星碎屑,一點(diǎn)點(diǎn)微渣,也能陶冶出堯啦舜啦這樣的好帝王。既然如此,他就不必一件件做天下具體的瑣事了。接輿的那番話。可信呢不可信,請老兄再想想。”
這兩位道友又討論堯帝為什么退休。
連叔說:“宋國貴族戴章甫帽,表示崇敬文化傳統(tǒng),因?yàn)檫@種帽子樣式古典,孔子都愛戴呢。宋國有人買了一大批章甫帽,千里迢迢的販運(yùn)到越國去。結(jié)果賣不脫手,因?yàn)槟抢锏娜思舳填^發(fā),裸體紋身,不興戴帽。堯帝在位;治理百姓,天下太平。后來他去縹緲的姑射山,拜見四位先生,聆聽教誨。返回汾水北岸的國都平陽城以后,堯帝滿眼迷茫,感到環(huán)境陌生。什么江山社稷,簡直是越人的章甫帽,沒有用處。再也沒有興趣留戀帝位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縹緲的姑射山,以及那四位先生的教誨。他就了自己的天下,于是退休了。”
梁國有個惠施先生,亦即惠子,很有學(xué)問,又精通辯論術(shù),是莊子的朋友,惠子做官,當(dāng)了梁國相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恒赫,便很瞧不起莊子的學(xué)說,認(rèn)為全是大話空話,太不務(wù)實(shí),于國于民于已,沒有半點(diǎn)用處。惠子請莊子到相府里來,想糾正莊子的思想意識,以盡朋友之誼,而收挽救之效。當(dāng)然,直接糾正必定吃碰,只宜暗諷。
惠子對莊子說:“國王賜給我大葫蘆種子。我種在后院內(nèi),結(jié)了個大葫蘆。匠人加工成容器,容量五大斗,大極了。用來盛水盛漿吧,擔(dān)心容器底部薄了不堅固,承受不起自體的重量,容易破碎。縱剖成瓢吧,仍嫌太大了,因?yàn)橐ㄋň埔加貌恢敲创笱健D苷f這大葫蘆不夠大嗎?不能。可是大而無用,空空然在自大。不中用的東西,我干脆一錘子打破,摔了。”
大葫蘆者,太糊涂也。莊子心頭明白,一點(diǎn)也不生氣。他說:“你老先生只會用小器,不會用大器,一貫如此。我也講個故事;宋國有一家人。世世代代蹲在河邊漂濯絲綿,成了專業(yè)。同時根據(jù)神傳秘方,調(diào)制一種護(hù)膚的特效藥,自產(chǎn)自用。寒冬漂濯絲綿,手搽了藥,不皴不裂,不生凍瘡。外地有客來拜訪這家人,出百金的高價、買制藥的秘方。于是全家聚會討論,都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濯絲綿、辛苦一年才掙幾金。現(xiàn)在賣技術(shù),一天賺百金。賣吧。”來客買得秘方以后,遠(yuǎn)游吳國,晉見國王,取得信任。后來越國侵犯吳國,吳王派他帶領(lǐng)軍隊(duì)參加冬季水上戰(zhàn)役,他的士兵都搽了護(hù)膚的特效藥,手腳不生凍瘡,大敗越國軍隊(duì)。吳王酬謝他,賜土地,封侯爵。你看,同樣的使手不皴裂,一個大用,惕土封侯,一個小用,一輩子免不了漂濯絲綿。你有大葫蘆,容量五十斗,真算是大器,為什么不鏤空內(nèi)瓤,做成大腰舟,去漂游江湖,倒去擔(dān)憂大而無用?這樣看來,你老先生的思路仍舊扭曲如蓬草,是這樣嗎?”
莊子聽不進(jìn)惠子的暗諷,倒勸惠子離開朝延,漂游江湖。惠子只得放棄暗諷,干脆明批,對莊子說:“我的領(lǐng)地上有一棵大樹,別人說是樗,也就是臭椿。樹身長滿太疙瘩,木匠彈不下墨線。旁柯高枝全是彎的扭的,圓不中規(guī),直不中矩。長在大路邊多年了,木匠走過,熟視無睹。你先生所講的都是空話,就像那棵臭椿,大而無用。難怪啊,眾人都不理睬你。
臭椿氣味難聞,這是罵人的話。莊子笑笑,來個小小報復(fù)。他說:“你先生該見過臭鼬吧,也就是放臭屁的黃鼠狼。黃鼠狼俯伏在暗處,恭候鼠輩出來游玩,出來一只,便撲上去,東西跳跟,上下追趕,只顧捕捉者鼠,不顧自身危險。結(jié)局卻是老鼠脫逃,自己反而觸動機(jī)關(guān),落人捕網(wǎng),死得悲慘。再說那傳聞的牦牛吧,龐然大物,好像天際的云。說大也夠大的了,奈何是個大笨蛋,不會捕鼠,不像黃鼠狼,聰明又敏捷。現(xiàn)在先生你有大樹嫌棄它不中用,為什么不移植到非現(xiàn)實(shí)的國度,那遼闊而寂靜的土地上去呢?在它的綠蔭下,在它的巨柯旁,你漫游,你清玩,深入無為之境,你閑躺,你安睡,獲得逍遙之樂。你將同它一樣,不會挨刀短命,不會受害遭災(zāi),不會被人認(rèn)為有用處。你若這樣做了,就能活得自由自在,不會再有人生的艱難痛苦了。
逍遙游原文全篇及翻譯
逍遙游原文全篇及翻譯如下:北冥①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②。南冥者,天池③也。注析:① “北冥”,北方的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喻幽暗之“無”。② “南冥”,南方天池,...
《逍遙游》原文是什么?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作者】:莊子 【賞析】: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dú)特的風(fēng)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
《莊子。的逍遙游》的原文和譯文加解釋
其他類似問題 2013-12-20 《莊子—逍遙游》的全文和解釋 126 2011-07-01 求莊子《逍遙游》全文加翻譯 32 2018-01-09 求《莊子—逍遙游》的全文和解釋 2013-10-28 《逍遙游》全文以及它的解釋 2017-03-27 莊子《逍遙游》原文,要分開段落,謝謝 更多類似問題 > ...
求 莊子《逍遙游》原文及譯文
莊子的逍遙游理論,千百年來,深刻影響了后世關(guān)于生活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tài)度,為人們開辟了一條通往自由的人生之路。 莊子逍遙人生觀對世俗工具價值進(jìn)行了批判,強(qiáng)調(diào)從宇宙的高度來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從現(xiàn)實(shí)中升華,并且破除自我中心,從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狹隘心境中擺脫出來,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異化了自我。這...
《逍遙游》原文及譯文(深度解析)
逍遙游 一 北冥①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②。南冥者,天池③也。注析:① “北冥”,北方的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喻幽暗之“無”。② “南冥”,南方天池,喻昭明之“有...
逍遙游原文全篇及翻譯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十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
逍遙游拼音版原文
逍遙游拼音版原文如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
求 逍遙游 第一段 原文
先秦·莊子《 逍遙游 》第一段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
逍遙游在高中課本必修幾
逍遙游在高中課本必修5 “逍遙游指的是《逍遙游?北冥有魚》,是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5的課程。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
逍遙游原文及拼音
《逍遙游》是《莊子·內(nèi)篇》的第一篇,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的莊周。以下是逍遙游原文注音版拼音、逍遙游全文譯文,歡迎閱讀。 逍遙游原文注音版拼音 《逍xiāo遙yáo游yóu 》 先xiān秦qín ·莊zhuāng周 北běi冥míng有yǒu魚yú ,其qí名míng為wéi鯤kūn 。鯤kūn之zhī大dà ,不bù知zhī其qí...
相關(guān)評說:
梁平縣直角: ______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
梁平縣直角: ______ 而且. 1、出處:莊子《逍遙游》 2、原文: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譯文:鵬鳥遷徙時,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鵬鳥奮起而飛,旋轉(zhuǎn)扶搖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此一飛在六個月后...
梁平縣直角: ______[答案] 《逍遙游》 一. 虛詞 1. 之 (1)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助詞,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3)鵬之徙于南冥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5)且夫水...
梁平縣直角: ______ 《逍遙記》“光陰殘情惹花容,棍鮕不堪催燭風(fēng).節(jié)貞何是歡權(quán)貴,我自逍遙塵世中.快意把酒亂撥弦,樂盡曲終又三盅.” 不是李白寫的,而是出自油菜的網(wǎng)友的作品.李白以及那個時代開始的所有新體詩詩人寫的都是絕句(兩聯(lián)四句)、律詩(四聯(lián)八句)、或者排律(至少10句,一兩百句的都有).
梁平縣直角: ______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遙游》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逍遙游》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梁平縣直角: ______ 逍遙游》是〈莊子〉的首篇,是〈莊子〉中代表作品.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虛無主義和絕對自由主義.文中通過對物和人等一系列形象的描寫,指出大至高飛千里的大鵬,小到野馬、塵埃,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
梁平縣直角: ______ D 《莊子》目錄 內(nèi) 篇 《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yīng)帝王》 外篇 《駢 拇》《馬 蹄》《胠 篋》《在 宥》《天 地》《天 道》《天 運(yùn)》《刻 意》 《繕 性》《秋 水》《至 樂 》《達(dá) 生》《山 木》《田子方》《知北游》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則 陽》《外 物》《寓 言》《讓 王》《盜 跖》《說 劍》 《漁 父》《列御寇 》
梁平縣直角: ______ 北冥者,北海也.冥通“溟”,大海.《逍遙游》選自《莊子》.《莊子》是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莊周(約前369~前286)和其門人以及后學(xué)所著.現(xiàn)存33篇,分內(nèi)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
梁平縣直角: ______ 《逍遙游》是由戰(zhàn)國時期的莊子寫的,出自《莊子》(又稱《南華經(jīng)》)中內(nèi)篇的第一篇,是莊子的代表作.主要意思是,要擺脫一切阻遏和牽累,舍棄任何世俗的知識和名譽(yù)地位,實(shí)現(xiàn)完美的精神自由,必須憑借厚積的力量,而且志大者所憑借的絕不能小.
梁平縣直角: ______ 逍遙游一詞出自《莊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其開篇語:“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流傳久遠(yuǎn),婦孺皆知.《逍遙游》的想象奇特怪誕,洋溢著浪漫色彩,追求順其自然無所依,最終獲得無窮的自在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