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識梳理陳情表
1. 陳情表重點文言知識點
一.通假字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蓐 :同“褥”,草褥子
二.古今異義
至于:到。成立:長大成人。不行:不能行走。辛苦:辛酸苦楚。告訴:申訴。
三.成語
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 。
四.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②今臣亡國賤俘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五.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六.文學(xué)常識
孝廉:漢代以來薦舉人才的一種科目,舉孝順父母、品
行方正之人
秀才:優(yōu)秀人才
拜: 授官
除: 授予官職
2. 高一必修三語文陳情表的翻譯及重要文言知識
譯文 臣子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小時候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經(jīng)過了四年,舅父逼母親改嫁。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yǎng)。
臣小的時候經(jīng)常生病,九歲時還不會行走。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沒有叔叔伯伯,又沒什么兄弟,門庭衰微而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里又沒有照應(yīng)門戶的童仆。
生活孤單沒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停止侍奉而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舉臣下為孝廉,后任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優(yōu)秀人才。
臣下因為供奉贍養(yǎng)祖母的事無人承擔(dān),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洗馬。
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擔(dān)當(dāng)侍奉太子的職務(wù),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
但是詔書急切嚴(yán)峻,責(zé)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態(tài)度傲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
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jìn)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俯伏思量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zhàn)B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yán)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做過蜀漢的官,擔(dān)任過郎官職務(wù),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dá),并不顧惜名聲節(jié)操。
現(xiàn)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yōu)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樣子;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余生。
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的內(nèi)心不愿廢止奉養(yǎng),遠(yuǎn)離祖母。 臣下我現(xiàn)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xiàn)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jié)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
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準(zhǔn)許我完成對祖母養(yǎng)老送終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僅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內(nèi)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請允許我完成臣下一點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著應(yīng)當(dāng)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jié)草銜環(huán)來報答陛下的恩情。
臣下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重點字詞(1)重點解釋 1 臣以險釁:災(zāi)難禍患。
險:艱險,禍患。釁:禍患。
2 夙遭閔兇:夙:早。 3 夙遭閔兇:閔兇:憂傷的事,常指父母之喪。
4 慈父見背:背棄我。見:助動詞,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么樣。
如:見告、見示、見教、見諒。 5 舅奪母志:強行改變。
6 祖母劉愍臣孤弱:憐憫,愛憐。 7 躬親撫養(yǎng):親自。
8 終鮮兄弟:少,沒有。 9 門衰祚薄:門庭衰微,福分淺薄。
祚:福氣,福分。 10 晚有兒息:子女。
11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勉強。 12 煢煢孑立:孤單。
13 形影相吊:安慰。 14 而劉夙嬰疾病:纏繞著(被……纏繞) 15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奉:承奉。 16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薦。
17 詔書特下:特地。 18 拜臣郎中:授予官職。
19 尋蒙國恩:不久。 20 除臣洗馬:除舊官,任新官,受職。
21 猥以微賤:謙辭,表示自己的謙卑。 22 臣具以表聞:詳盡。
23 詔書切峻:急切而嚴(yán)厲。 24 責(zé)臣逋慢:逋:拖延,遲延。
慢:怠慢。 25 急于星火:比。
26 則劉病日篤:病重,沉重。 27 欲茍順?biāo)角椋汗们摇?/p>
28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俯伏思量。(謙敬之辭) 29 猶蒙矜育:憐憫。
30 且臣少仕偽朝:再說了,而且。 31 不矜名節(jié):顧惜。
32 至微至陋:極,其。 33 過蒙拔擢:提升。
34 寵命優(yōu)渥:厚。 35 豈敢盤桓:猶豫不決的樣子。
36 但以劉日薄西山:迫近。 37 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38 更相為命:交互。 39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yuǎn):是以:這是因為。
區(qū)區(qū):拳拳之情,形容自己的私情。 40 實所共鑒:明察。
41 矜憫愚誠:憐憫。 42 聽臣微志:聽任,請允許。
43 庶劉僥幸:或許。 44 保卒余年:終。
45 臣不勝犬馬怖俱之情:禁不住。(2)通假字 1.夙遭閔兇。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單的樣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3)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1.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向上。 2.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犬馬:像犬馬一樣。 3. 則劉病日篤。
日:一天天。 4.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外:在家外。 5. 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內(nèi):在家內(nèi)。 6. 躬親撫養(yǎng)。
躬:親自。 (二)使動用法 1.臣具以表聞;謹(jǐn)拜表以聞。
聞:使……聞,使……知道。 2.無以終余年。
終:使……終。 3.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三)形容詞作名詞 1. 夙遭閔兇。
閔兇:憂患不幸的事。 2. 猥以微。
3. 陳情表總結(jié)
《陳情表》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1. 夙遭閔兇。
閔,通“憫”。2.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二)詞類活用1.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 3. 則劉病日篤。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
4. 夙遭閔兇。 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賤。 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卑微低賤的人。
6. 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
7. ①具以表聞。②拜表以聞。
聞: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8. 臣少仕偽朝。
仕:名詞作動詞,做官。9. 歷職郎署。
職:名詞作動詞,任職。10. 謹(jǐn)拜表以聞。
表:名詞作動詞,上奏表。11.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外:名詞作狀語,在家外。12. 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內(nèi),名詞作狀語,在家內(nèi)。(三)文言固定句式1.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既……終……”,是連詞“既”和連詞“終”的搭配,表示不止一個方面,可譯作“既……又……”,或“既……也”。 2. 有所希冀。
“有所……”,與“無所……”是相對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東西、的事情)”。
“所”字后面一定是動詞。“所”與后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充當(dāng)“有”的賓語。
3.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元臣,無以終余年。 無以,是動詞“無”與介詞“以”的結(jié)合,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沒有什么用來”。
4. 是以區(qū)區(qū)不敢廢遠(yuǎn)。 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jié)果或結(jié)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于主語后),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
5.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非獨,連詞,表示除所說的意思之外,還有更進(jìn)一層的意思,用在復(fù)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譯為“不單”“不僅”“不只”之類。
(四)被動句1. 而劉夙嬰疾病。 主語“劉”是行為的被動者;嬰,被……纏著,被動詞。
(五)省略句、判斷句1.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判斷句,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非,不是。 2. 實為狼狽。
判斷句,用動詞“為”表示肯定判斷;為,是。 3. 本圖宦達(dá)。
判斷句,用副詞“本”表示判斷;本,本來是。4. 欲茍順?biāo)角椋瑒t告訴上官,上官不許。
省略賓語、主語。5.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為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為秀才。
②拜臣為郎中。③除臣為洗馬。
省略句,省略謂語。 6. ①具以表聞之。
②拜表以聞之。 省略句,省略賓語,這兩處都指“皇上”。
(六)狀語后置句1.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于星火”作形容詞“急”的狀語,“于”相當(dāng)于“比”。
2. 是以區(qū)區(qū)不敢廢遠(yuǎn)。 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jié)果或結(jié)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于主語后),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
(七)成語1. 孤苦伶仃 孤獨困苦,無依無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獨的樣子。
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無依無靠、舉目無親、形單形只。
2. 煢煢孓立 孤獨無依的樣子。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
偏正結(jié)構(gòu)。源出晉·李密《陳情表》。
近義成語:孤苦伶、舉目無親。 3.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
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形,指身體;吊,慰問。
主謂結(jié)構(gòu)。源出《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近義成語:形單影只、孤家寡人。反義成語:門庭若市。
4. 日薄西山 太陽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經(jīng)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薄,迫近。主謂結(jié)構(gòu)。
源出《漢書·揚雄傳上》:“恐日薄于西山。”近義成語:氣息奄奄。
反義成語:旭日東升。 5. 氣息奄奄 形容人即將斷氣、死亡的樣子。
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
主謂結(jié)構(gòu)。源出晉·李密《陳情表》。
近義成語: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風(fēng)雨飄搖、茍延殘喘。反義成語: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生龍活虎、生氣勃勃。
6. 朝不謀夕 亦作“朝不慮夕。”早晨不能謀及晚上。
形容形勢或事情危急,只能顧及眼前,無暇作長遠(yuǎn)打算。主謂結(jié)構(gòu)。
源出《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 7. 烏鳥私情 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古時候說小鳥能反哺老烏。偏正結(jié)構(gòu)。
源出晉·李密《陳清表》。反義詞語:老牛改犢。
8. 結(jié)草銜環(huán) 亦作“銜環(huán)結(jié)草”。原是古代兩個受恩報答的故事。
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
結(jié)草,典故見本保注釋。銜環(huán),古代神話小說記載:東漢楊寶救了一只黃雀,某夜有一黃衣童子來見楊寶,把四枚白環(huán)給他,并對他說要讓他的子孫潔白,位登三事(古官名)。
后楊寶子、孫、曾孫果真顯貴。近義成語:感恩圖報。
反義成語:以怨報德、恩將仇報。 9. 皇天后土 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
《左傳·僖公十五年》 10. 人命危淺 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危,危弱;淺,時間短。
主調(diào)結(jié)構(gòu)。源出晉·李密《陳情表》。
近義成語:氣息奄奄、朝不保夕。(八)重點翻譯句1.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
2. 母孫二。
4. 我要找高中必修一二的文言文的知識整理
賓語前置:1.皆口腹自役(歸去來兮辭) 2.復(fù)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 3.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4.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歸去來兮辭) 5.童子何知(滕王閣序) 6.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逍遙游) 7.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8.奚以知其然也(逍遙游) 9.彼且奚適也(逍遙游) 10.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狀語后置: 1.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歸去來兮辭) 2.問征夫以前路(歸去來兮辭) 3.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歸去來兮辭) 4.將有事于西疇(歸去來兮辭) 5.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
(滕王閣序) 6.奉晨昏于萬里(滕王閣序) 7.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游) 8.州司臨門,急于星火(陳情表) 9.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陳情表)省略句: 1.稚子候門(歸去來兮辭) 2.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歸去來兮辭) 3.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閣序) 4.且臣少事偽朝(陳情表)被動句: 1.遂見用于小邑(歸去來兮辭) 2.既自以心為形役(歸去來兮辭) 3.纖歌凝而白云遏(滕王閣序) 4.而劉夙嬰疾病(陳情表) 5.欲茍順?biāo)角椋瑒t告訴不許(陳情表)定語后置:1.都督閻公之雅望(滕王閣序) 2.宇文新州之懿范(滕王閣序)判斷句: 1.南冥者,天池也。(逍遙游) 2.《齊諧》者,志怪者也(逍遙游) 3.此小大之辯也(逍遙游) 4.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 5.今臣亡國賤俘(陳情表)固定句式: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陳情表)啊!總算打完了!累死我了。
5. 求語文人教版必修5 第二單元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
《歸去來兮辭》并序(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橫”2.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二)古今異義1.悅親戚之情話 親戚(古義):家中親屬。
父母為“親”,與父母有關(guān)的親屬為“戚”。 (今義):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或成員。
情話(古義):知心話 (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2.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義):遺憾 (今義):記恨,仇恨(三)一詞多義1.猶:①松菊猶存 還,仍然 ②民之歸之,猶水之就下(《孟子·離婁上》) 如同,好像 ③周猶不勘競,況鄭乎?(《左傳·襄公十年》) 尚且 競:戰(zhàn)爭2.將:①田園將蕪胡不歸? 將要 ②將信將疑 且,又 ③暫伴月將影 和,與 ④出郭相扶將 扶,持 ⑤將功贖罪 拿,用 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將領(lǐng),讀為jiàng ⑦將進(jìn)酒 請,讀為qiāng ⑧呼兒將出換美酒 拿出,讀為jiāng ⑨將恐將懼(《詩經(jīng)·小雅·谷風(fēng)》) 將信將疑 且,又 3.引:①引壺觴以自酌 拿 ②引趙使者藺相如 延請 ③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④相如引車避匿 掉轉(zhuǎn) 4.絕:①請息交以絕游 斷絕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 ③以小舟至絕壁下 不通,不連接 ④絕不相干 全然,絕對5.委:①曷不委心任去留 順從,隨從 ②王年少,委國事大臣 委托 ③教化從來有源委 末尾 ④委命下吏 把……交給6.言: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 ②聽其言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言論 ③駕言出游(《詩經(jīng)·邶風(fēng)·泉水》 動詞詞頭 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左傳·僖公九年》) 動詞詞頭 (練習(xí):請聯(lián)系我們學(xué)過的《氓》寫出同樣表示動詞詞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四)詞類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 名詞用作動詞,拄著(拐杖)2.園日涉以成趣 名詞用作狀語,每天在園子里3.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名詞用作動詞,用槳劃4.攜幼入室 形容詞用作名字,兒童,孩子5.眄庭柯以怡顏 使……開心(五)特殊句式1.被動句既自以心為形役2.賓語前置(疑問句,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復(fù)駕言兮焉求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樂夫天命復(fù)奚疑3.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4.省略句僮仆歡迎,稚子侯(于)門 省略介詞《滕王閣序》(一)通假字1.所賴君子見機 機通“幾”,預(yù)兆2.云銷雨霽 銷通“消”,消失3.接孟氏之芳鄰 接通“結(jié)”,結(jié)交(二)古今異義1.所賴君子所賴君子見機 見機(古義):事前洞察事物的動向 (今義):看機會,看形勢2.窮且益堅 窮(古義):困厄,處境艱難 (今義):窮困,經(jīng)濟拮據(jù)3.阮籍猖狂 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 (今義):狂妄而放肆(三)一詞多義1.故:①豫章故郡 舊的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連詞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 特意,特地,副詞 ④既克,公問其故 原因,名詞2.盡:①賓主盡東南之美 全,都,副詞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 沒,干,動詞 ③則智者盡其謀 全部用出,動詞3.屬:①時維九月,序?qū)偃?屬于,是,動詞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名詞 (聯(lián)系《過秦論》中的“之屬”“之倫”“之徒”)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歸屬4.三:①襟三江而帶五湖 三股,三條,數(shù)量詞 ②序?qū)偃?第三,序數(shù)詞③三尺微命 表長度,數(shù)詞(古代漢語中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體的數(shù)字,而是泛指多次)(四)詞類活用1.襟三江而帶五湖 意動用法,以……為衣襟;以……為衣帶2.徐孺下陳藩之榻 使動用法,使……放下3.騰蛟起風(fēng) 使動用法,使……起舞4.屈賈誼于長沙 使動用法,使……委屈5.竄梁鴻于海曲 使用用法,使……出走6.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名詞用作狀語,像霧一樣;像流星一樣7.盡東南之美 形容詞用作名詞,俊杰8.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下,往下(五)特殊句式 1.被動句 纖歌凝而白云遏 被歌聲所阻止懷帝閽而不見 被朝見2.賓語前置(疑問句,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童子何知3.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逍遙游》(一)通假字1.北冥有魚 冥通“溟”2.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3.此小大之辯 辯通“辨”4.而征一國者 而通“耐”5.御六氣之辯 辯通“變”6.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二)古今異義 1.野馬也,塵埃也 野馬(古義):游動的霧氣 (今義):動物的名稱2.海運將徙于南冥 海運(古義):海動 (今義):海洋運輸望3.雖然,猶有未樹也 雖然(古義):雖然這樣,兩個詞 (今義):連詞,常與“但是”連用4.眾人匹之 眾人(古義):一般人 (今義):大家,多數(shù)人5.腹猶果然 果然(古義):很飽的樣子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的相符,亦可當(dāng)連詞用6.之二蟲又何如 蟲(古義):泛指動物(大蟲一般指老虎) (今義):蟲子7.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義):壽命短 (今義):①節(jié)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舊俗在這天祭灶。②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很慢的年份。
(三)一詞多義1.志: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志向 ②《齊諧》者,志怪者也 記載 ③博聞強志 記住2.名: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名稱 ②名之者誰 命名③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說出3.置: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安放 ②鄭人有且置履者 購置4.窮:①若夫乘天。
6. 廣東高中必修所有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15個常用文言虛詞用法(據(jù)最新教學(xué)大綱要求) 之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郕使之然也。
(《勸學(xué)》,代物,作兼語。) 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燭之武退秦師》,代指闕秦以利晉這個事件) 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勾踐滅吳》,代詞,他們) 與坐談,問之客曰。
(《鄒忌諷齊王納諫》,代詞,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fù)指性定語。
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
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
(《赤壁之戰(zhàn)》)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滕王閣序》) (二)結(jié)構(gòu)助詞,補語的標(biāo)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如: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四)結(jié)構(gòu)助詞。
當(dāng)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隆中對》)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五)音節(jié)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zhí)臁?/p>
(《赤壁之戰(zhàn)》)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君之所知也。
(《燭之武退秦師》) 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
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諫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勾踐滅吳》,她的。) (二)第三人稱代詞。
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yīng)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
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赤壁之戰(zhàn)》)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yuǎn)指。
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 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愚溪詩序》) 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詩序》)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如: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 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難道。)
三、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例如: 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shè)。) 吾其還也。
(《燭之武退秦師》) 而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一)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xué)》)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
(《滕王閣序》) (二)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觸龍說趙太后》) (三)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諫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但是。
陳情表文言文知識
1. 《陳情表》中的虛詞用法、詞類活用、特殊文言句 (1) 重點解釋 - 臣以險釁:災(zāi)難禍患。險,艱險,禍患。釁,禍患。- 夙遭閔兇:夙,早。閔兇,憂傷的事,常指父母之喪。- 慈父見背:背棄我。見,代詞,第一人稱,我。背,背棄。- 舅奪母志:強行改變。- 祖母劉憫臣孤弱:憐憫,愛憐。-...
陳情表文言文知識歸納有哪些
陳情表文言文知識歸納一 【重點梳理】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夙遭閔兇(通“憫”,憐憫)(2) 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獨的樣子)2.古今異義 (1)...
《陳情表》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夙遭閔兇 (通“憫”,憐憫)2.零丁孤苦 (通“伶仃”,孤獨的樣子)3.常在床蓐 (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 (通“又”,用在整數(shù)和余數(shù)之間)二、古今異義 1.九歲不行 (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2.舉臣秀才 (古:優(yōu)秀...
高中語文《陳情表》知識點總結(jié)
高中語文《陳情表》知識點總結(jié) 1、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險釁:臣以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濟)(2)見背:慈父見背(背棄我,指死亡)(3)奪:舅奪母志(改變)(4)祚:門衰祚(zuò)薄(福分)(5)鮮:終鮮兄弟(本指少,這里是沒有)(6)吊: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安慰)(7)嬰:而劉夙嬰疾...
文言文知識梳理陳情表
《陳情表》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1. 夙遭閔兇。 閔,通“憫”。2.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二)詞類活用1.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 3. 則劉病日篤。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 4. 夙遭閔兇...
陳情表全文知識點
9. 皇天后土 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左傳·僖公十五年》10. 人命危淺 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危,危弱;淺,時間短。主調(diào)結(jié)構(gòu)。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氣息奄奄、朝不保夕。(八)重點翻譯句1.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2. 母孫二人...
高中文言文.選擇性必修下冊《陳情表》
李密的《陳情表》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敘述,也是對孝道的深入探討。他的故事成為后世教誨孝順美德的典范。文章中寓含的文言知識,如“隕首”、“伏惟”等詞的古義,以及“不勝犬馬怖懼”、“日薄西山”等成語,都展示了古代漢語的韻味。理解這些,能更深入地領(lǐng)略李密的智慧與情感。《陳情表》不僅是一篇...
陳情表的文言知識整理~~~急~~
一.通假字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蓐 :同“褥”,草褥子 二.古今異義 至于:到。成立:長大成人。不行:不能行走。辛苦:辛酸苦楚。告訴:申訴。三.成語 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 。四.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②...
陳情表文言文閱讀考試
1. 陳情表重點文言知識點 一.通假字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蓐 :同“褥”,草褥子 二.古今異義 至于:到。成立:長大成人。不行:不能行走。辛苦:辛酸苦楚。告訴:申訴。 三.成語 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 。 四.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
陳情表文言文知識歸納 高中語文文言文陳情表教案
教學(xué)內(nèi)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新課:今天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zhuǎn);它情理兼?zhèn)洌\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xué)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xué)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
相關(guān)評說: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高三學(xué)生很快就會面臨繼續(xù)學(xué)業(yè)或事業(yè)的選擇.如何度過這重要又緊張的一年,我們可以從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來著手!以下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知識常考點,希望...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一、通假字 1、 列缺霹靂:"列"通"裂",分裂; 二、一詞多譯 1、 欲: (1)對... 第二十一課 陳情表 一、通假字 1、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閔"通"憫",憂患. ...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李密《陳情表》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biāo)角?則告訴不許.3、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4、臣無祖母,無至以今日.祖母無臣,無...
涇縣節(jié)圓: ______[答案] 汗~~~你就是為了那點懸賞??你可以知道幾個先回答幾個嘛~~~~
涇縣節(jié)圓: ______[答案]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2.詔書切峻,責(zé)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3.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4.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5....
涇縣節(jié)圓: ______[答案] 一是《出師表》,二是《陳情表》,三是《祭十二郎文》.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1) 文言文中副詞的概念 副詞指有一定的詞匯意義,用來限制 和修飾動詞和形容詞的詞.它表示行為動 作和性質(zhì)狀態(tài),充當(dāng)句子的狀語或補語. 副詞包括時間副詞、范圍...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當(dāng)】[dāng]充任,擔(dān)任.2.掌管,主持.3.正在那時候或那地方.4.面對著.... 《陳情表》:“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 ”5、承擔(dān);承受.《竇娥[冤》:“念竇娥葫蘆...
涇縣節(jié)圓: ______ 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1.【而】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