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梆子有哪些角色行當? 山東梆子的角色行當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紅臉、外角、小生三類。除去紅臉,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做“俊扮”的,也就是說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紅臉又稱為“大紅臉”、“凈面大王”、“跑馬生”。大紅臉,即勾紅臉的生角,這一角色重唱功,發(fā)音高亢渾厚,講究做功身段,著重刻畫角色的英雄氣勢。如山東梆子《哭頭》中的趙匡胤、《臨潼山》中的秦瓊等。
跑馬生,又稱“馬上紅臉”、“架子生”,紅臉行的一種,因其常有跨馬及多種趟馬套路而得名,劇中大多扮演武將。如山東梆子《大名府》中的盧俊義等。
凈面大王,因其戴黑三髯又稱“胡子生”,是紅臉行的一種。這一角色重唱功,表演穩(wěn)重大方,行腔流暢圓潤,多扮演帝王、官員一類角色。如山東梆子《反徐州》中的徐達、《摔琴》中的俞伯牙等。
外角分為大外腳和二外角。大外角,俗稱“老外”,外角行的一種。該行當經(jīng)常扮演將帥、官員等角色,氣派較大。演員唱腔高亢激昂,道白蒼勁有力。如山東梆子《兩狼山》中的楊繼業(yè)等。
二外角,是外角行的一種,主要扮演劇中平民百姓、員外等角色行當。
小生分為靠架生、文小生、娃娃生。靠架生,是武小生的一種,其動作講究脆、帥、漂,唱念做打并重,多扮演年輕氣盛、威武雄壯的將帥角色。如山東梆子《截江》中的周瑜。
文小生,多扮演年輕的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常用真假嗓結合。文小生又分為帥生、官生和包頭生。帥生多扮演年輕的統(tǒng)帥人物,講究風采氣度,唱腔常用本嗓,扮相英俊瀟灑。如山東梆子《拜帥》中的韓信。
官生多扮演年輕的文職官員,也稱“冠生”,要求演員道白清晰、唱腔圓潤、做功秀美;包頭生扮演劇中男扮女裝的角色,其表演模擬女態(tài),舉手投足都和旦角相同,唱念用小嗓,行腔婉轉。娃娃生是小生的一種,扮演年齡幼小的生行角色。
旦行,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按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又有比較詳細的分工,其中包括花旦、青衣、閨門旦、小旦、帥旦、老旦、刀馬旦、潑旦、彩旦。
花旦大多扮演穿紅掛綠的青年女子,其飾演的人物性格活潑機智、大膽熱情,舉止輕捷,身段靈活,唱念甜潤,扮相俏麗,講究手帕、扇子、辮子等功夫,如山東梆子《柜中緣》中的許翠蓮。
青衣行當常穿素色衣服,多飾演中年婦女,重唱工,唱腔委婉細膩、字正腔圓,多用真嗓和假嗓相結合,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
閨門旦多飾演有教養(yǎng)的閨閣小姐,其表演念白嬌柔,唱腔委婉纏綿,身段端莊文靜或嫵媚嬌羞,如《哭劍》中的蘇妲己。
小旦這一角色主要飾演年少女子,人物大多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或小家碧玉,舉止端莊文靜,性格溫柔含蓄。如《蝴蝶杯》中的胡鳳蓮。
帥旦主要飾演擅長武藝,統(tǒng)兵打仗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唱念俱全、文武兼?zhèn)洹H纭镀坪橹荨分械哪鹿鹩⒌取?/p>
刀馬旦飾演的角色都是提刀跨馬的行當,角色表演文武兼?zhèn)洌钌ひ艉榱粒喟缪菖畟b、女妖、女寨主等。如《姚剛征南》中的黃金嬋等。
老旦主要扮演劇中老年婦女。潑旦多飾演潑辣女性角色,其表演的人物性格或粗俗強悍或爽快風趣。如《墻頭記》中的李氏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或“丑婆子”,飾演的大都是滑稽可笑或刁鉆丑惡的女性角色,如飾演后娘、媒婆、丑小姐、傻丫頭等。演員唱詞少而念白多,主要通過念白或噱頭表現(xiàn)角色的性格,如《雙玉鐲》中的劉媒婆等。
凈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分為大凈、毛凈、奸凈、童凈等行當。
大凈由于這一行當飾演的角色大多勾畫黑色臉譜,故又稱“黑臉”、“黑頭”。其所表演的人物性格多剛直不阿、粗獷豪放。大凈行當?shù)淖龉ψ⒅貧赓|架勢,嗓音高亢洪亮,舉止沉穩(wěn)老練,如《鍘美案》中的包拯等。
毛凈又稱“二花臉”,因它飾演毛手毛腳的粗魯武將而得名。這一行當所表演的人物性格比較豪放耿直,如《滾鼓山》中的張飛等。
奸凈因勾畫白色臉譜,又稱“白色臉譜”。這一行當多扮演奸詐陰險、專橫跋扈的角色,如《老邊廷》中的潘仁美等。
童凈這一行當多扮演劇中年少的凈行角色,其所飾演的人物性格大多憨厚耿直、魯莽剽悍。如《兩狼山》中的楊七郎等。
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個粉塊。粉塊又分為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寶形或是倒元寶形,還有的是棗核形,根據(jù)不同的人物,畫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白粉塊。
丑行分為公子丑、老丑、官丑、武丑等行。丑行中,有些是扮演陰險狡猾、貪鄙自私的角色,有的是扮演機警、伶俐、幽默的角色。
公子丑多扮其貌不揚、演行為不端、放蕩好色的富家公子,身段表演迂腐作態(tài),唱腔花哨,念白口語化。如《日月圖》中的胡林等。
老丑多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所飾人物大都語言幽默生動,詼諧善良,生活氣息濃郁。如《黃牛分家》中的盧萬倉等。
官丑因其扮演官宦角色而得名。武丑大多飾演擅長武功、語言伶俐、性格機警的角色。
老藝人根據(jù)藝術實踐和規(guī)律,總結出一個順口溜,也可稱為戲曲諺語:
五生五旦五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huán),
八個場面兩箱倌,兩個燒水雜役員。
AAA什么是萊蕪謳歌?
山東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是我國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奇葩。
萊蕪梆子的音樂具有鮮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壯、高昂粗獷、剛勁挺拔、激烈奔放,氣氛熱烈,旋律平實、行腔流暢,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獨特藝術魅力。長于體現(xiàn)正劇,特別是喜劇氣氛。
萊蕪梆子代表了爽直粗壯的泰沂山區(qū)人民的性格特點,因此深受萊蕪及周邊地區(qū)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家鄉(xiāng)戲”。
關于評劇的角色行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shù)谋硌菟囆g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漸發(fā)展成為生、旦、丑三小戲。受梆子和京劇影響,增添行當,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最終發(fā)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臉、小花臉等行當齊全的...
戲曲的四大梆子
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1、蒲劇 蒲州梆子,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地方傳統(tǒng)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蒲州梆子,因發(fā)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晉中和晉北稱之為“南路梆子”或“南路戲”,上黨稱“西府戲”,河南稱“西戲”,在陜西省、甘肅省西北一帶稱“晉腔”、“蒲戲”、“山西梆子”、...
常識積累丨地方劇種
角色行當有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特色樂器包括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喉管、大文鑼、大鈸、高邊鑼等。代表劇目有《竇娥冤》、《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等。晉劇,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唱腔結構屬于板腔體,分為“亂彈”、“腔兒...
中國戲曲
這些角色在藝術上都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不過對于京劇劃分行當影響最大的,應該說是漢劇。漢劇共分為10種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里邊的生行;凈與京劇里的凈是一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里的...
豫劇的角色行當是如何劃分的?與京劇有何不同?
豫劇的角色行當由“生旦凈丑”組成,按照一般的說法有四生、四旦、四花臉。京劇行當?shù)膭澐峙c豫劇一致,主要分為生、旦、凈、末、丑,后末融入了生,成為了四大行當。京劇,也稱為“皮黃”、“平劇”、“京戲”等,是中國國粹之一。京劇對于我們來說,可謂...
京劇分為幾種行當?
京劇行當?shù)膭澐?除依據(jù)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yè))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創(chuàng)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tài)度不同而異。行當劃分由來已久,對京劇劃分行當影響最大的,當數(shù)漢劇。漢劇共分為10種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
豫劇簡介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產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其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于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樸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jié)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jié)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豫...
華東地區(qū)的地方戲有哪些?
高甲戲,流行于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guī)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贛劇 贛劇,流行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fā)展而來,系...
有關戲曲的資料
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fā)展而成,流行于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fā)展而來,流行...
關于戲曲的知識
京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獨特的造型語言。它把不同性別、性格、年齡、身份的人物劃分為不同的行當,一般說來有\(zhòng)\"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由于京劇人物造型形象鮮明、風格多樣,有強烈的劇場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觀眾的欣賞興趣。京劇中的 \\"生\\",一般指劇中扮演男子的演員,其中又可細分為\\"老生\\...
相關評說: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京劇 昆曲 還有地方戲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全國現(xiàn)有戲曲360多種: 二黃、二人臺、上黨二黃、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川劇、三角戲、義烏腔、弋陽腔、廣東漢劇、云南壯劇、云南花燈戲、丹劇、木偶劇、巴陵戲、五音戲、文南詞、中路梆子、內蒙大秧歌、鳳臺小戲、永濟...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所謂相聲,最初就是摹仿各種聲音,如摹仿人聲、鳥聲、獸聲、風聲、水聲及其他宇宙間各種聲音等.我認為戰(zhàn)國時孟嘗君的門客學雞叫以解其危,就是相聲的先行者.厥后歷代相傳,能者輩出,漸形成一種藝術.比及蒲松齡先生《聊齋志異》...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戲劇中人物的角色可以分為五個行當: 生行、旦行、凈行、末行和丑行. 生行:生行指男性角色,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 旦行:旦行指女性角色,按年齡分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為武旦和刀馬旦. 凈行:也叫花臉,因為臉上涂抹大量顏色,是性格與相貌有特點的男性角色. 末行:傳統(tǒng)曲角色行當.扮演中年男性. 丑行:丑”指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處溝畫一塊白,所以叫“小花臉”.丑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種.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山東梆子 是流行于魯西南及魯中地區(qū)的地方戲曲劇種.山東梆子是山陜梆子流傳到山東后,唱腔受山東語音的影響而形成的劇種. 山東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壯,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優(yōu)美,激昂高亢. 山東梆子優(yōu)秀劇目很多:大轅門、老羊山、樊梨花征西、墻頭記、三省莊、摔琴、天賜祿、八寶珠、玉虎墜等等.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全國有三百多個戲曲劇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京劇、豫劇、越劇,被譽為中國戲曲三鼎甲. 其他常見戲曲劇種有:昆曲、高腔、梆子腔、評劇、河北梆子、晉劇、秦腔、...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我國古代戲曲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五種. 1、生行 中國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泛指凈、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見于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清以后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按其扮演...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山東現(xiàn)今有地方戲曲劇種20余種.呂劇是山東主要地方劇種,由民間說唱藝術“坐唱揚琴”演變而來,唱腔屬板式變化體.山東呂劇院建于1953年,古裝劇目《小姑賢》...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當然是“山東梆子”是最具代表性的!!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這些也都是山東的地方戲劇!!
覃塘區(qū)軸向: ______ 山東梆子 建國后,山東省戲曲研究室挖掘記錄的共437出,其中藝人通稱的“老十八本”為:《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全忠孝》、《江東》、《戰(zhàn)船》、《宇宙鋒》、《玉虎墜》、《百花詠》、《老邊庭》、《金臺將》、《富貴圖》、《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虎丘山》、《天賜祿》、《馬龍記》.這些戲在群眾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故而民間編出一些很流行的順口溜來,有“頭冀州、二冀州,姚剛征南,對抓鉤”,“打金枝,罵金殿,曹莊殺妻、牧羊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