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如是的意思
1. 文言文中 如的意思
如
釋義 rú
①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
②依照;遵從.《中山狼傳》:“先生~其指,內(nèi)狼于囊.”
③順;符合.《赤壁之戰(zhàn)》:“邂逅不~意,便還就孤.”
④像;如同.《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車蓋.”
⑤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地利.”
⑥用于短語“如……何”中,表示“對待……怎么辦”、“把……怎么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
⑦不如;應(yīng)該.《子魚論戰(zhàn)》:“若愛重傷,勿傷.”
⑧如果;假如.《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相問.”
⑨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安見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⑩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其禮樂,以俟君子.”
⑾詞綴.用于形容詞后,表示“……的樣子”,也可不譯.韓愈《答李翊書》:“仁義之人,其言藹~也.”
2. 文言文是的三種含義
文言文中“是”字的含義:是 shì〈名〉(1)商業(yè)、職業(yè)或 *** 的事務(wù)、業(yè)務(wù)或國務(wù) [affairs]“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
——范曄《后漢書》(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3)姓◎ 是 shì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總數(shù)非常少,已屬極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灝亮〈代〉(1)此,這 [this;that]是謂伐德。
——《詩·小雅·賓之初筵》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漢· 賈誼《論積貯疏》而獨(dú)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2)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里;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shì〈形〉(1)會意。
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同本義 [right]是,直也。——《說文》。
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體。
——《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jì)》(3) 對的,正確的 。
[correct]王弗是。——《國語·楚語》。
注:“理也。”使目非是,無欲見也。
——《荀子·勸學(xué)》。注:“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wù)》。
注:“善也。”彼人是哉。
——《詩·魏風(fēng)·園有桃》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的場所);(5)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是 shì〈動〉(1)贊同;認(rèn)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清· 劉開《問說》(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xiàn)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訂正 [correct]。
如:是正(訂正;校正)(4)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
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5)關(guān)系詞。
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正是四國。——《詩·曹風(fēng)·鸤鳩》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
——清· 林覺民《與妻書》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6)又如:今天是端午節(jié);只能是他來電話(7)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原其理,當(dāng)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
——宋· 沈括《夢溪筆談》(8)又如:他不是學(xué)生(9)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
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tuán)(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場(12)表示讓步 [be…,but]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
——宋· 柳永《雨霖鈴》(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diǎn)(14)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15)嘗試。
用同“試” [try]。如:是猜(試猜)(16)像;似 [like;resemble]。
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cè)擊)◎ 是 shì〈副〉(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務(wù)必);是須(必須,務(wù)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2)“是”不重讀時,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
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3)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興同你一起進(jìn)午餐(4)很,非常 [very]。
如:是處(極為緊張?zhí)帲坏教帲?是 shì (1)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
雖則是)(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
(3)有雖然的意思。用于轉(zhuǎn)折句。
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4)表示原因、目的。
“是”后可加“因?yàn)椤⒂捎凇榱恕?[because (of)]。如:他犯錯誤是[因?yàn)閉平時太驕傲了(5)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還是……?”“是……是……?” [(whether……or]。
如:今天誰值班?還是你還是小王?(6)或者 [or](7)回答選擇問句,要重復(fù)問句的一部分,一般不連“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8)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你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范圍。
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 shì〈助〉古漢語結(jié)構(gòu)助詞,一般用于成語中,輔助動詞賓語前置,通常與“唯”聯(lián)合使用(有例外)。如: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今周與四。
3. 是的古文意思是什么
古文_詞語解釋
【拼音】:gǔ wén
【解釋】:1.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戰(zhàn)國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如《說文》和曹魏時代《三體石經(jīng)》中所收的古文及歷代出土的六國銅器、兵器、貨幣、璽印、陶器及近年長沙仰天湖楚墓中所發(fā)現(xiàn)的竹簡上的文字。至唐代則指隸書。2.指秦以前的文獻(xiàn)典籍。3.“古文經(jīng)學(xué)”的簡稱,漢經(jīng)學(xué)的一派。4.文體名。原指先秦兩漢以來用文言寫的散體文,相對六朝駢體而言。后則相對科舉應(yīng)用文體而言。5.泛指文言文。
【例句】:經(jīng)過語文教師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講解后,我們才豁然開朗,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如是的意思
2. 文言文是的三種含義 文言文中“是”字的含義:是 shì〈名〉(1)商業(yè)、職業(yè)或 *** 的事務(wù)、業(yè)務(wù)或國務(wù) [affairs]“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
文言文如的意思 文言文如是什么意思
12、如: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假如,如果。例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詩·秦風(fēng)·黃鳥》)13、如:表示承接關(guān)系。而,就。例句: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詩·小雅·車攻》)14、如: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至于,卻。例句: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fù)。(《書·舜典》)15、如:表...
如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3. 【文言文里"而"的用法與意思,如和分辨其意思呢 ⑴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然而”、“可是”、“卻”.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③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⑵表示偏正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dāng)于“著”、“地”等,或不譯.例:①一絲而累,以至于寸.②嘩然而駭者,...
古時“語”、“言”、“文”字,各有所指,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的理解:作名詞用,“語”是指說的話,“言”有“字”的意思,“文”是文章。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你可以去查查古漢語字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里面可能有辨析。
有如字的初中文言文
4. 文言文中 如的意思 如 釋義rú ①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 ②依照;遵從.《中山狼傳》:“先生~其指,內(nèi)狼于囊.” ③順;符合.《赤壁之戰(zhàn)》:“邂逅不~意,便還就孤.” ④像;如同.《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車蓋.” ⑤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
文言文表示確定
意譯只要求根據(jù)文言文的基本意思進(jìn)行翻譯,不拘泥于字句的逐個落實(shí),甚至與原文的語言表達(dá)方式可以差別較大,具體的方法可掌握。 增、刪、留、變等四點(diǎn)。增: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部分在翻譯時要增補(bǔ)出來,如“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句可譯為“(桓侯)使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jīng)逃到秦國了”。 刪:就是把文言文中...
文言文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2. 文言詞語若在現(xiàn)代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卷子上有, 1.如果,假如:果。 有情天亦老.2.如,像:年相~.安之~素.無人.罔聞.門庭~市.3.你,汝:輩.“更~役,賦,則何如?” 4.約計:干(ɡān ).許.5.此,如此:“以~所為,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6.順從:“曾孫是~.” 7.指“海若”(古代神話中...
文言文分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當(dāng)實(shí)詞,又可充當(dāng)虛詞,其在不同的語義環(huán)境中,有著不同的意思。即: 一、當(dāng)“之”充當(dāng)實(shí)詞時 1、可以是動詞,其意思如下: 1) 本義:出,生出,滋長。例如:《說文》: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禮記》:如語焉而未之然。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
文言文用詞簡潔的特點(diǎn)
“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一、言文分離。語言學(xué)研究認(rèn)為,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二者相互影響又互相促進(jìn),關(guān)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語...
文言文某的意思是什么
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 “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
相關(guān)評說:
澄城縣齒廓: ______ 這個是,代詞,意思是這樣.
澄城縣齒廓: ______ 這里的“是”為代詞:這、此.如是:如此;像這樣. 現(xiàn)代漢語仍然保留有這個義項(xiàng).比如“于是”,其基本義就是“如此”,“像這樣”,“這樣一來”. 前面的“夫”是發(fā)語詞,只有提示作用,沒有實(shí)際意義.
澄城縣齒廓: ______ 意思是大丈夫就像,是的意思是這樣,考試考過
澄城縣齒廓: ______ 年年如是 讀音:nián nián rú shì 釋義:是:這樣. 每年都是像這樣.表示大自然氣候有很強(qiáng)的規(guī)律性,有時含有抱怨,情緒低落的意思. 近義詞:亦復(fù)如是,周而復(fù)始,年年如此. 常用佳句:花開花落年年如是,人來人往日日非昔. 例句:今年我家豐收了,爸爸高興地說:“但愿年年如是就好了.”
澄城縣齒廓: ______ 文言文中“是”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 ①代詞.此;這;這個;這樣.如《石鐘山記》:“是說也,人常疑之.” ②形容詞.對;正確.如《歸去來兮辭》:“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③活用為動詞.認(rèn)為……正確;肯定.如《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④形容詞表概括.凡是;任何;所有的.如《游園》:“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⑤動詞.表判斷.與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如《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
澄城縣齒廓: ______[答案] 是,多作指代用,這,如:是日更定!
澄城縣齒廓: ______[答案] 目測是個語氣詞.全句這樣翻譯,這樣做六七次才會停止.
澄城縣齒廓: ______ ◎ 【是】 【shì】〈形〉 (1) (會意.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 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
澄城縣齒廓: ______ 當(dāng)如是,意思是應(yīng)當(dāng)如此,應(yīng)當(dāng)這樣. 所以,這里的“是”是“如此,這樣”的意思.
澄城縣齒廓: ______ 果然如此,果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