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讓人感覺非常神必的黎山老母,她究竟是何來歷?
黎山老母,又被稱為驪山老母。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其得名就和驪山老母有關(guān)。
一種傳說是,驪山老母是上古天神,遠古時期天地巨變,一場特大災難降臨人間。于是,驪山老母帶著兩個女兒煉石補天,而后補地。
期間,小女兒變成了一匹飛馬,馱著母親和姐姐到處飛。等一切結(jié)束后,小女兒太累了,便沒有變回原來的樣子,而是就地休息。之后,一覺醒來,覺得四周有山有水,實在太美了,便留了下來,化作了一座大山,形似一匹驪馬,從而得名驪山。
在《漢書·律歷志》中是這么解釋:驪山老母生活于驪山一帶,故被稱作“驪山女”,后被認為是女仙,尊為“老母”。那么,究竟是驪山老母以驪山得名,還是驪山以驪山老母而得名?估計沒有人會太深究這個問題。因為,大家的興趣更在于第一個傳說,其中的故事和“女媧補天”幾乎同出一轍。
在驪山,同樣存在著對女媧的信仰。
北宋年間的《長安志》如是描述:“驪山有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其處。”可見,驪山老母不但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而且她就是女媧。除此之外,驪山老母還是道教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很多地方都有她的神廟,尤其以驪山的老母殿最為著名。
老母殿最初修建于秦朝時期,主殿內(nèi)供奉著驪山老母(女媧)的金身神像。現(xiàn)今,老母殿位于古都西安以東20公里的驪山第二峰頭上,是一座歷史悠久,殿宇恢宏的巨型宮觀,供奉著聞名遐邇的人類始祖驪山老母。有道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可以說,驪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偉大的人類老祖母,而聲播四海、游人如織。每年的六月十三日,便是驪山老母廟會,歷時五天,屆時,各地香客、民眾數(shù)萬人上山朝拜、祭祀這位功德無量的遠古尊神,是正其源而志其德也。
那么,為何后人更熟悉“黎山老母”這個稱呼呢?
這得感謝《西游記》,各路神仙在這部書中都有客串,當然也不會落下黎山老母。其中的取經(jīng)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玄奘前去西域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先后出現(xiàn)了兩部著作《大唐西域記》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前者重點是宗教信仰,后者則是添加了神話故事元素,突出了取經(jīng)過程中的艱辛。到了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則有了大師兄的原型。
進入元代,戲曲界開始出現(xiàn)了相關(guān)的主題戲曲,使得《西游記》的故事基本定型,并且,在此時的元雜劇《西游記》里,驪山老母就是孫悟空的義姐。后來,作者更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人物形象的重塑,讓原本一個取經(jīng)的佛教故事,成了一個對話詼諧有趣的神話故事。所以,作為道教尊崇的上古神仙“黎山老母”,也有了出鏡的機會,只是次數(shù)不多罷了。
其中,在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中,“黎山老母”可視化作了一個母親,而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則是化作了她的三個女兒。
單從這個“角色”的設計上,就可看出作者的用心。
看似很普通的民間“輩分”關(guān)系,卻是隱含著四位天神的仙班座次。由此可以看出,在隱約中,道教似乎蓋過了佛教。
也許,這要從明朝當時的社會宗教信仰去解釋。
西域取經(jīng)發(fā)生在唐朝,足見佛教的興起。不過,進入宋朝之后,皇帝基本都是道教的狂熱信奉者,使得道教得以廣泛傳播。到了元朝,則是一個多宗教自由發(fā)展時期。而到了明朝,朝廷則是重點扶持佛教和道家,主要是想通過這些宗教力量來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不過,明朝的大多皇帝都是信奉道教,這必然就會帶來一些傾向性。
由于,明朝將宗教信仰視作一種“民俗”,所以,這個時期民間的宗教發(fā)展是很快的。《西游記》既然是神話,那就一定會出現(xiàn)民間熟悉的各路神仙,而且,和人間一樣,也有“座次排序”。所以,作者將“黎山老母”放在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上,是符合當時社會的一種排序現(xiàn)象的。
不過,畢竟講的是取經(jīng)故事,所以,也決定“黎山老母”出場的次數(shù)不會太多。
當然,也有人質(zhì)疑“黎山老母”和女媧不是同一人。說她們一個是天仙,另一個是上古女神,怎能“合二為一”。其實,在我國的民間神話以及道教中,很多時候仙就是神,神就是仙。
可能,“黎山老母”也和其他神仙一樣,有多種“法相”,簡單理解就是“分身”。也正是由于她在民間的地位很高,使得后來出現(xiàn)的一些優(yōu)秀女性,都和她有關(guān)。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樊梨花、鐘無艷。甚至還有一種說法,白娘子白素貞也是她的徒弟。然后,她還在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心的時候,跑去他面前磨繡花針,等著李白問她:“你磨什么呀?”她就說:“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然后,李白大受啟發(fā),從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詩仙。清代居然有刻本小說講祝英臺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了起來,還教了一身法術(shù),當了女劍仙。
其實,看“黎山老母”的弟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危急關(guān)頭黎山老母總能挺身而出,從而符合了“黎山老母”原本的形象。
至于“黎山老母”的形象被強化,后來跟女媧合二為一,也是有原因的。
女媧故事的產(chǎn)生,應該是有著很深的原始母系社會的女性崇拜觀念。只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遷,人的地位發(fā)生了變化,使得神的地位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她是女媧的化身,女媧補天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而西游記里面的黎山老母則是女媧的化身。在西游記里面她的地位可非常的高,而且也會讓人肅然起敬。
西游記中,讓人感覺非常神必的黎山老母,她究竟是何來歷?
驪山老母,亦稱黎山老母,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中的一個重要女性神祇。關(guān)于她的來歷,流傳著多個版本的傳說。其中,一種說法認為驪山老母源自上古時期,她協(xié)助煉石補天,為人類免受災難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些傳說則將她與驪山的命名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她因疲憊而化身為驪馬,最終化為驪山,成為永恒的傳說。
西游記中,讓人感覺非常神必的黎山老母,她究竟是何來歷?
當然,也有人質(zhì)疑“黎山老母”和女媧不是同一人。說她們一個是天仙,另一個是上古女神,怎能“合二為一”。其實,在我國的民間神話以及道教中,很多時候仙就是神,神就是仙。可能,“黎山老母”也和其他神仙一樣,有多種“法相”,簡單理解就是“分身”。也正是由于她在民間的地位很高,使得后來...
梨山老母驪山老母
“驪山姥”或“黎山老母”,是道教崇奉的女仙。據(jù)《太平廣記》卷六十三引《集仙傳》記載,驪山姥不知何代人,李筌在嵩山虎口巖石室中得《黃帝陰符》本后,對其中深奧的義理不解,后在驪山下遇到了一位老母。老母鬢髻當頂,余發(fā)半垂,敝衣扶杖,神態(tài)奇異。老母預言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尅,讓李筌震驚。
黎山老母在神話中是何方神圣?她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
類似這樣的記錄很多,這說明兩件事情,一是黎山老母確有其人,并不是子虛烏有;二是黎山老母有廣大的信眾基礎,所以他的記錄才是如此的廣泛。黎山老母,也可以稱作驪山老母,她本是申候的女兒,胥軒的妻子,還給胥軒生了孩子,讓周的西部保持和睦,黎山老母是在做和親的事情,并且功勞很大,唐宋以后...
黎山老母到底是誰
黎山老母在神話中是何方神圣她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西游記》中,黎山老母出場兩次,第一次是在四圣試禪心這一回,黎山老母是觀音菩薩請下山,試探唐僧取經(jīng)之心是否堅定,黎山老母化身成為寡婦莫賈氏,而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則化身為黎山老母的女兒,上演了一出豬八戒摸媳婦的好戲。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
都知道黎山老母,黎山老母真實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由此可見,黎山老母的身份確實叫人有點難以捉摸。 不過更多的說法是說黎山老母是商朝貴族戎胥軒的妻子,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先祖,道教的玉清圣祖紫元君。我個人也比較贊同這種說法。《史記·秦本紀》中有言“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
西游記黎山老母究竟有何能耐,竟讓觀音菩薩尊其為母呢?
只因黎山老母的資歷太老,在仙界的地位太高!別說是觀音菩薩,便是如來佛祖,那也是黎山老母的小字輩。黎山老母的資歷究竟有多老?很遺憾,在《西游記》中沒有提及。不過,各種典籍、小說中對這位老母所有記載。我們可以參看一二。黎山老母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她本是秦國先祖。《史記.秦本紀》:&ldquo...
黎山老母是誰?
黎山老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驪山老母”。據(jù)《驪山老母玄妙真經(jīng)》記載,老母乃斗姥所化,為上八洞古仙女。斗姥者,先天元始陰神,因其形相象征道體,故又稱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靈光圓大天寶月,號曰九靈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于九曲華池中,涌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斗姥...
鐵杵磨成針的黎山老母,到底是何方人物?
黎山老母是中國古典神話中一位地位顯赫的大神,實力,輩分都是一等一的。假如我們讀過《西游記》的話,想必會對其中的一個人物印象深刻:她在“四圣試禪心”一章中,扮演觀音菩薩的母親,考驗了唐僧師徒的道心;后來,她現(xiàn)出真身,讓孫悟空,豬八戒等人誠惶誠恐,震驚不已。沒錯,她就是...
黎山老母是誰?黎山老母為何是地仙之祖
小說或戲曲中多作“黎山老母”。如傳說中的女將樊犁花,即為黎山老母的弟子。《史記。秦本紀》:“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清俞樾《小浮梅閑話》云:“驪山老母,亦有其人,...
相關(guān)評說:
洪湖市曲柄: ______ 李炳南老居士---西游記是小說,安可扯來以方佛經(jīng),涉戲論矣.問:圓瑛法師著「楞嚴經(jīng)講義'第一卷32.頁書明此經(jīng)藏于龍宮,龍宮在何處?是不是西游記中的水簾洞?甚是神奇怪論,用現(xiàn)代眼光觀之,是有其事實否?李炳南老居士答:龍宮在海,有通者能見能入,非我輩凡夫所知,如對此懷疑,指為神奇怪論,居士既是佛教徒,自然信奉佛經(jīng),試問天堂與地獄,又在何處,豈非皆是怪論.至云現(xiàn)代眼光,是欲尊重之耶,或欲迎合之耶?所謂眼光,即是見解,現(xiàn)代人如已悟入佛之知見,其眼光自屬正確,否則惑重障深,知見自謬,既不足尊重,更無須迎合,吾徒應依法不依人,彼等可隨其便.設為弘化著想,契機契理,自有善巧方便之語,不弘法守默可也.西游記是小說,安可扯來以方佛經(jīng),涉戲論矣.
洪湖市曲柄: ______ 西游記它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4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打敗無數(shù)妖魔鬼怪,從西天取回真經(jīng)的故事.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西游記第十回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西游記第...
洪湖市曲柄: ______ 黎山老母變幻成母親,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分別變幻成“三個女兒”.
洪湖市曲柄: ______ 孫悟空請來靈吉菩薩2113降服了黃風怪,在流沙河木叉奉觀音菩薩的命令幫助三人收降沙悟凈.黎山老母帶領(lǐng)觀音,文殊,普賢設下迷局考驗5261師徒四人,結(jié)果八戒依舊迷戀女色,被菩薩設計,到4102達五莊觀,孫悟空偷吃人參果,推到果樹,按語鎮(zhèn)元1653大仙的約定四處尋找救活靈樹的藥方,最終觀音前來幫助.利用變化之術(shù),迫使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專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但唐僧卻被黃袍怪抓取,寶象國公主希望唐僧送信,結(jié)果沙僧被抓,白龍馬請屬求八戒請回悟空
洪湖市曲柄: ______ 四圣: 黎山老母、南海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三藏聞言,合掌頂禮,又只見那后邊古柏樹上,飄飄蕩蕩的,掛著一張簡 帖兒.沙僧急去取來與師父看時,卻是八句頌子云——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圣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洪湖市曲柄: ______ 寡婦是黎山老母,女兒是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
洪湖市曲柄: ______ 第1集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 群仙獻策,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兜率宮,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過了...
洪湖市曲柄: ______ 西游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 在過了流沙河之后的某天,師徒四人路過了一戶莊院,請求在那里借宿一晚.這家有三個女兒,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們幾個人招為女婿,就勸說他們,其他人不在意, 只有豬八戒心里蠢蠢欲動,晚上...
洪湖市曲柄: ______ 應該是黃風怪 黎山老母說過 他的神風能刮天地暗 善刮鬼神愁 天底下只有靈吉菩薩能定的了他的神風 可見他的風厲害
洪湖市曲柄: ______[答案] (1)題干中對故事前半部分的描述很精煉,只需要結(jié)合原著內(nèi)容用精煉的語言補寫完整即可,主要是表述四人的不同表現(xiàn)和結(jié)局. (2)充分表現(xiàn)了八戒的意志不堅、貪財貪色,最終被吊起來戲弄. 答案:(1)示例:唐僧、悟空和沙僧不為財貨、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