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之略傳原文及翻譯
《陶潛之略傳》原文以及翻譯如下: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少懷高貴,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其親朋好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
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譯文:陶潛,字元亮,年少時便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于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jié),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樂,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曾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說:“四壁破敗蕭然,不能擋風遮陽。穿著簡陋粗布衣服,糾結破敝,盛食的簞瓢常常是空的,還是安然自若。”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說確實是這樣。
他的親朋有時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十分滿足地酣睡。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時沒酒,也照樣不停地吟誦。夏天月亮高懸的晚上,散淡而閑適,在北窗邊的床上躺著,清風輕輕吹著,感覺自己就是羲皇一樣的高尚之人了。
他天生不懂音樂,卻收藏有一張素琴,琴弦和琴徽都不齊備,每當參與朋友們喝酒的活動,也撫著琴一起唱和,還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何必在意琴的聲音呢?”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一說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說江西宜豐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后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陶潛之略傳原文及翻譯
譯文:陶潛,字元亮,年少時便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于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jié),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樂,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曾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說:“四壁破敗蕭然,不能擋風遮陽。穿著簡陋粗布衣服,糾結破敝,盛食的簞瓢常常是空的,還是安然自若。”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說確實是這樣。
陶潛之略傳翻譯
陶潛之略傳翻譯如下: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就用它作為自己的號...
桃子用文言文怎么說
桃梗謂土偶曰:“子,西岸之土也,挺(應為‘挻’,通‘埏’讀音shan一聲,用水和土)子以為人,至歲八月, 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 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 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 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翻譯 在淄水河岸上,有泥人桃木雕刻...
《崤之戰(zhàn)》的課文翻譯
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譯文】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
馬嘉文言文
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謚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于世。 附翻譯: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他舉止輕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喜好...
陶潛傳翻譯原文
陶潛傳翻譯原文如下:《陶潛傳》即記載陶淵明生平事跡的傳記。《晉書》和《宋書》均有《陶潛傳》,都對陶潛的生平、主要活動和文學作品進行了介紹,內容略有不同。作品原文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
魏書裴潛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裴潛字文行,河東聞喜人也。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潛私謂所親王粲、司馬芝曰:“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遂南適長沙。太祖定荊州,以潛參丞相軍事,出歷三縣令,入為倉曹屬。太祖問潛曰:“卿前與劉備俱在荊州,卿以備才略何如?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
北齊書盧潛傳原文及翻譯
潛曰:?“壽陽陷,吾以頸血濺城而死,佛教不聽自殺,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于是閉氣而絕,年五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兗州刺史。(節(jié)選自《北齊書?盧潛傳》)譯文:盧潛長得魁梧俊美,擅長言辭,小時候就有大人的志向。儀同賀拔勝征召他為開府行參軍,補任侍御史。世宗...
傅宗龍文言文
1. 翻譯古文求 (1) 我受到戴罪任職的恩典是因為監(jiān)視宦官的奏疏才得以批復,我心里自覺羞辱,清議也會隨著而來批評我。 我不敢接受這個恩典。(2) 不久,象升陣亡,孫傳庭代領他的部隊。 新甲與傳庭相互支持,但最終不敢出戰(zhàn)。***附原文翻譯:陳新甲傳陳新甲,長壽人。 萬歷年間鄉(xiāng)試中舉,做了定州知州。崇禎元年(162...
《晉書·祖逖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節(jié)選):晉書祖逖傳(節(jié)選)〔唐代〕房玄齡等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也。逖性豁蕩,輕財好俠,慷慨有節(jié)尚。每至田舍,散谷帛以周貧乏。后博覽書記,該涉古今,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大駕西幸長安,關東諸侯范陽王虓、高密王略等競召之,皆...
相關評說: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原文: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他的親戚朋友里面有些好事的人,帶著酒菜到他那里去,陶潛也不推辭. 有的時候沒有酒喝,也不停止吟詠(詩詞) 陶潛不懂音樂,但卻備有一張琴,琴沒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撫琴和著琴音說:"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勞煩音樂. ~~~~~昨天剛剛寫完~~~~~~ ~~~~~~~老師剛剛講過~~~~~~~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晉書|陶潛傳》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文言文《晉書陶潛傳》選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陶潛,字元亮,年輕得時候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于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jié),以真性情而高興.曾寫作《五柳先生傳》說:“看我所住得環(huán)境,不能擋風遮陽.穿著簡陋,經常沒有吃喝,又怎么樣呢.”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這樣說.當有親朋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覺.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誦.他不懂音樂,卻有一張素琴,弦也不調音,每當朋友門來喝酒.就彈琴唱歌,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就不用在意音準不準啊!” 我看著這翻譯和原文都對得上號……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出自文言文《陶潛穎脫不羈》,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第一句:因為雙親年紀大了,家里貧窮,出來做了州里的祭酒(官名),但是不能忍受所任官職必須做的事,沒幾天就自己解甲歸田了.第二句:不論是身份低賤還是高貴的人來造訪他,只要有酒就招待.陶淵明如果先醉了,就對客人說:“我醉了,想睡覺,你可以先回去了.”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他的親朋好友,有時帶著酒菜前往陶潛住處,他也從不推辭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覺很舒適.從沒有生氣的時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時不喝酒,也不停止寫詩詠嘆.陶潛不懂音樂,卻備有一張琴,琴沒有弦,每逢朋友在一起,就撫琴和著琴音說:“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樂呢?”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刺史王弘在元熙年間來到陶淵明所居住的州郡,他一直很欽慕陶淵明,晚些時候就親自去拜訪了他.但是,陶淵明以自己有病為由而不會見他,然后就對胖人說:“我的個性并不與俗世相親近,以有病在身為理由而賦閑在此.幸而我不是為了高...
武陵區(qū)減速: ______ 陶潛,字元亮,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十分破爛,盛飯的容器經常空著,但心里很坦然. ” 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認為這是實話.當有親朋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覺.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誦.他不懂音樂,卻有一張素琴,弦也不調音,每當朋友門來喝酒.就彈琴唱歌,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就不用在意音準不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