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話與粵語是完全相同的一回事嗎 香港人說的粵語是和廣東人說的完全一樣嗎
粵語只是學術名稱,在廣東/廣西的民間一般將粵語稱之為"白話",香港人則把粵語叫做"廣東話".由于粵語以廣州口音為標準口音,官方一般以廣州話指代粵語.無論是"粵語"還是"白話"抑或""廣東話"其實都是一回事.
廣東省各地的粵語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口音,相對而言廣州口音的粵語(廣州話)和香港口音的粵語反而是非常接近的(因為香港口音的粵語本身就是從廣州話發(fā)展而來的),廣州話腔調相對聲調稍高顯清脆,香港人說話腔調則相對較為低緩平和,此外香港人還有一些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詞匯.
綜合來說兩地的口音雖然有一些的差別,但此種差別相當微小,如果對粵語不是非常熟悉的人是根本無法區(qū)分廣州話和香港粵語兩者的差異的.
----------------------------------------------------
轉一篇香港人寫的文章,該文章的作者"香港來的沛"原籍浙江.
香港在內地抗戰(zhàn)前人口約80萬,至內地尤其廣東省大面積淪陷后,因難民涌入,人口一度急升至160萬(1941年),至香港淪陷期間因港日政府的強迫歸鄉(xiāng) 政策,人口又跌回60萬。和平之后,除了被迫歸鄉(xiāng)的人回來,還有大量為逃避內戰(zhàn)而涌港的難民。至1946年,人口已攀升至160萬,回到戰(zhàn)前水平。至 1949年,內地政權全面易手,難民潮到達高峰,每月有數(shù)十萬人涌港,1950年人口已迫近240萬。
1951年,國內為了制止人民逃離,宣布封鎖邊境。至1979年才重新開放邊境。這近30年的封鎖時期,使香港與內地尤其廣州的傳統(tǒng)聯(lián)系中斷了。
大批難民涌港、然后的長期邊境封鎖,這兩件事是香港口音形成的重要歷史背景。
涌港的難民中,雖然有大量是來自廣東省的,但來自其他地方的難民也極多。在外來難民的沖擊下,于1950年代初,香港的粵語人口比例曾跌至48%,剛好不過半。其余的52%人口,則講各種各樣的方言,主要有潮州話、客家話、上海話、福建話、官話等。
那 些非粵語的民系在戰(zhàn)前也存在,而且長期能保持自己方言在香港的地位。那是因為在戰(zhàn)前香港各民系都有「民系內通婚」的習慣,例如潮州人的家庭,孩子在香港找 不到潮州藉的姑娘,就寧可回鄉(xiāng)娶一個帶她到香港。上海人也是這樣,極不樂意與廣府人通婚,相對廣府人的家庭也不喜歡娶上海人過門。由于這種心理,戰(zhàn)前各大 小方言,都能形成自己的小社群,在社群里保持自己的方言。
邊境封鎖后,新的社會環(huán)境和條件,使本來說各種方言的人都改說粵語。一是各民系雜居,需要共同的交際語,而粵語雖然已不占半,但依然是人口最多、傳統(tǒng)勢力最大的方言,所以各民系之間都習慣用粵語作交際語,即是說,一個潮州人如果見到一個上海人,他們之間最可能是講粵語。
另 一個因素是,是由于邊境封鎖,各民系回鄉(xiāng)嫁娶已變得不可能,只能在香港找對象。尤其是年輕一代,在社會上認識時你也說粵語,我也說粵語,根本不知對方的家庭語言是甚么,這樣跨民系通婚就變得很正常了。兩個家庭語言不同的男女結合后,例如丈夫家里是說客家話,妻子家里說潮州話,他們組織新家庭后,大家就只能講粵語,生下來的孩子也以粵語作母語了。
第三,五六十年代電臺廣播平民化,家家戶戶都能有收音機。后來無線電視開播,走進千家萬戶。這些大眾傳媒,都是講粵語的。以前香港電臺還保留了少量客家話、潮州話和國語的廣播,但至70年代因聽眾太少也取消了。
第 四,香港的教育一直分中英文兩個系統(tǒng)。在戰(zhàn)前不少中文學校是用國語授課的(因為那些學校都同時向國民政府教育部注冊),邊境封鎖后,這種傳統(tǒng)聯(lián)系消失,當 時的中文學校雖然還有不少堅持國語授課,但問題是中文學校的認受性已大不如前。少數(shù)親共的左派中文學校,則無所謂用粵語國語,多數(shù)都隨老師和學生的口語習 慣使用粵語。真正的關鍵是,戰(zhàn)后由于中文學校背后的政治勢力消失,而在香港英語能力才是謀生的本錢,使得各大小學校都紛紛改為英文中學,以作招倈。問題是 這些學校根本沒有足夠的條件實施完全的英語教育,所以長期以來香港絕大多數(shù)的「英文學校」都只限課本作業(yè)測驗考試和學校文件用英文,平時上課為了使學生聽 得明白就用粵語授課。(這情況至回歸后才改變)。這種局面使學校的實際交際語完全是粵語,所以凡是在香港普通的學校接受教育的年輕人,都必定會說粵語。
以 上各種情況的總體表現(xiàn)就是,從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末,這三十多年間,在社會的自由發(fā)展下,粵語由本來不占半的語言,成為各民系之間的交際語,再 因在港出生的移民第二代完全改以粵語作母語,使得粵語的地位更加鞏固下來。至1970年代末,當年從各地涌港難民在香港的第二代(尤其是50年代初嬰兒潮 出生的那一批)已長大成人,他們全部都是講粵語的,頂多只在家里與長輩保持使用本身方言。至1980年代初,95%的香港華人都以粵語作主要語言。今日這 比例更升至98%,甚至大批非華裔的少數(shù)族群,尤其葡裔和印巴裔的,都改用了粵語。
如果明白了這段傳奇的、在一代人之間完成的語言變遷, 就自然可以明白香港口音是如何形成的。50年代的香港粵語口音與廣州是一模一樣的。但因之后30年邊境封境,又同時社會內占52%非粵語人口在一代人之內 全部改用粵語,自然會使語音產(chǎn)生變異了。事實上,這30多年香港粵語語音變化之急速,使得我們今日看50年代60年代的香港粵語黑白電影,能清楚地感到當 年人們說的話與我們不同。而今日香港粵語依然在急速變化,產(chǎn)生了俗稱「懶音」的新音系,如「你」由「nei」變成「lei」,「我」由「ngo」變成 「o」。這題目在粵語研究里一直很受關注。
我本人的家族史也正是香港語音變遷的活例子。我家族都是浙江上海人,多數(shù)成員是戰(zhàn)前解放初遷港 的。我爺爺那一代只懂浙江話和上海話,粵語說得很差而且口音很重。我父母那一代主要說粵語,但浙江話依然流利,他們的粵語沒有明顯口音,但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 不少繼承自吳語方言的語音變異。我作為第三代,粵語是我唯一的母語,但我的粵語依然繼承了父母的語音變異。很多廣府人分得清清楚楚的音,我是完全分不出來 的,這大抵就是語音變遷的微觀例子了
要看定義,以當世人的話是這么一回事,要深究就是廣東話是粵語的部分,粵這個字是越的通假,古時嶺南地區(qū)稱為南越,顯而易見古時粵語涵括了整個嶺南地區(qū),而如今粵這個字通常用在廣東地區(qū),其實廣西等地一樣可用,只不過是廣東更早獨占這個字罷了
廣東話>粵語。廣東話>白話。廣東話>廣府話。粵語=白話=廣府話。廣府話分狹義和廣義,狹義:廣州方言口音代表著,廣義:已粵語(廣府片、莞寶片、四邑片、羅廣片、邕潯片、欽廉片、吳化片、高陽片、勾漏片、桂南平話以及儋州話)都是廣府話、白話、粵語。粵語、白話、廣府話都是被廣府片中的廣州方言口音代表著。廣東省內包含著3大語系列多種方言,粵語系列,閩南語系列,客家語系列,在3大語系列下還有多種方言,比如粵語廣府片中的廣州方言和粵語四邑片(四邑方言)都是勉強互通,聽不懂對方語音。
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白話,是一種聲調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在中國南方的廣東中西部、廣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或地區(qū),以及海外華人小區(qū)中廣泛使用。它的名稱來源于中國古代對南方的稱謂“越”或“粵”。所以,廣東話與粵語是完全相同的一回事。
知識拓展:
粵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地區(qū),源於古代中原地區(qū)的雅言,于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qū)與當?shù)匕僭秸Z相融合產(chǎn)生的一種方言,漢語七大方言 之一 ,雖在中國被定義為方言;而普遍香港、海外語言學者以至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都認為其為語言,眾多海外頂尖名校皆有粵語獨立研究機構。
粵語本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漢語,是中國現(xiàn)存是擁有最多古漢語元素的語言。由于在中國歷史中,華北及華中曾長期遭受異族入侵,直接帶來了語言上的沖擊,故雅言在嶺南反而保存的較為完整。粵語共有九音,相比普通話的四音更顯古色古香。
粵語主要通行于廣東大部分地區(qū)、廣西部分地區(qū)及港澳。在加拿大粵語是第三大語言(次于英語和法語);美國第三大語言(次于英語和西班牙語);在澳大利亞,亦是第四大語言(次于英語,意大利語和希臘語),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口約有1億,在世界熱門語言排行榜中位居第16,居意大利語之前。此外,粵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漢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粵語外擁有完善文字系統(tǒng)的漢語,可以完全使用漢字和粵語字表達[2] ,獨立使用粵語拼音輸入法輸入漢字。
廣州話的六個語調分別對應普通話中的哪個聲調
1、粵語的第1聲與普通話的第一聲完全一樣。這里舉一些粵語與普通話的讀音、音調完全相同的字(事實上,這樣的字極少):衣、依、醫(yī)。 2、粵語的第2聲,與普通話的第二聲相同。粵語的第2聲的字實例:與、雨、語、走、土、稿、海、打。 3、粵語的第3聲,是普通話沒有的,它介于粵語的第1聲與第6聲之間。粵語的...
廣東話為什么又叫做粵語?
粵語的起源和發(fā)展成熟的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兩粵)初分之前。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嶺南地區(qū)語言),而非特指“廣東話”。 就像英語一樣,不是特指英國。粵語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會寫成広東語,即一般人俗稱為“廣東話”。 自古以來,兩廣山水相連,人文...
粵語竟然是方言為什么有自己的文字 有自己的文化
2,使用粵語的人口沒有一億,只有7000-800萬,廣東大約4000萬,廣西大約1500萬,港澳700多萬,海外幾百萬.3,粵語并沒有"自己的文字",那些所謂的"粵語字"其實是近現(xiàn)代才出現(xiàn)的借音字,也就是使用現(xiàn)成的漢字加上口字旁來代替無文字的口語發(fā)音.4與粵語能對應的是唐宋時期的中古音韻,這表明現(xiàn)代粵語繼承的...
論述六大方言(除北方方言)的歷史淵源和過程
粵方言內部被分為8個片,但語音與標準粵語廣州話相對來說比較一致。 (1)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海片,通行地域: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粵西地區(qū)、粵北地區(qū)部份縣市和廣西梧州地區(qū)。 (2)以臺山話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廣東江門地區(qū)(新會、臺山、江門市、開平、恩平和鶴山一部分)。 (3)以韶關粵語為代表的粵北片,通行...
廣西說粵語嗎?
、梧州粵語(梧州話)、勾漏粵語(玉林話)、欽廉粵語(欽廉話)等。 廣西說粵語的地區(qū)集中于中南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幾乎占廣西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約1000萬。廣西的粵語特點是,由于廣西民族眾多,一些粵語與本地民族語言混雜后,使得各個地區(qū)的粵語都有不同口音,雖然如此,但互相之間都可以聽得懂和交流。 問題二:...
流傳至今的眾多方言中,哪種方言最接近原始漢語?
漢語有很多方言,我們中國人把全國各地說漢語的人分成各種"方言",國外也有的學者是把不同的方言稱為"語言"的,比如分成官話、晉語、吳語、湘語、贛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語等。但是漢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無論你稱各地為方言,還是語言,他們都使用同一種漢字,因此本質上屬于一種語言。這些中國各地...
中國最難聽懂的十大方言是什么?
來傳遞重要信息,不會講溫州話的人更本沒辦法破解,可以說為后期的勝利有著一定的作用。中國地域遼闊,方言種類細數(shù)也是成百上千的數(shù)字,不同的文化在這個廣闊的大地上交融貫通,造就了我們國家現(xiàn)在多文化的集合體。當然,在我國還有許多方言也是十分晦澀難懂的,例如粵語、潮汕話、客家話等等。
白話<廣東話>的起源
以《切韻》音系跟今天漢語七大方言進行對照,可以看出,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以古代的入聲為例,北方的漢語方言由于發(fā)展迅速,語言進化較快,塞音韻尾普遍脫離,因此,現(xiàn)在這—帶的人們完全不知道入聲是怎么一回事。其他漢語方言雖然保存一些入聲,卻不完整。粵語由于和中原隔絕,處于山高皇帝遠的半蠻荒狀態(tài),所以...
你有被的方言“同化”過的經(jīng)歷嗎?
“你瞅啥,瞅你咋地”等等東北話。都是非常幽默風趣。大學生宿舍通常是4-6個人,經(jīng)常是天南地北哪里都有。但不得不說,東北口音的強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全宿舍的室友都變成東北的“大碴子味”。宿舍里4個人,只有一個東北人,其余的來自不同省份的同學一起相處一段時間,說話尾音全部上揚,全部...
粵語和普通話差別很大,它是一門語言還是漢語方言?
這也是許多人支持粵語是一門語言而不是方言的原因。粵語和普通話差距之大,甚至比一些歐洲語言間的差距還大。 首先從詞匯的角度上來說,根據(jù)1988年的一項調查,在1001個常用詞匯中,粵語和北京話完全相同的只有140多個,只占總數(shù)的10.4%[2]。 要知道,完全被視作兩門不同語言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其同源詞匯是高達89...
相關評說: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 皿的廣州音:ming5 與“ 茗冥銘”同音...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 樓上說了很多,但不對題.我只想說粵語的流行是因為廣東人,是廣東人分布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很多,并且很有影響,所以.....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答案] 多看粵語電視頻道,看時多學習里面的發(fā)音,這樣久了,就會很標準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 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香港人使用的是粵語(普通香港人稱粵語為廣東話),“是”字在粵語中的讀音與普通話中的“喜xi”字的讀音基本相同. 但在粵語口語中一般是不使用“是”這個字的,“是”這個字多用于書面語,粵語口語所使用的是“系”字.如“我是香港人”會說成“我系香港人”. 超過90%的香港人是在英國人占據(jù)香港后的移民或移民的后代,那些在英國人占據(jù)香港之前就在香港定居的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后代的母語是土白話(土粵語)圍頭話和本地客家話.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 我覺得純正廣州人的粵語跟香港是沒分別的~ 我高中有個同學是香港轉學過來的.我覺得口音跟我們沒有分別~ 但是如果不是廣州土生土長的話~后期學習的粵語就會有普通話口音咯~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 粵語和閩南語是不同的,粵語主要是廣東人講,閩南語則是福建南部的一些地方講的,有泉州、廈門、漳州,還有臺灣也是講閩南語的
惠山區(qū)升距: ______[答案] 其實當時的河南人跟現(xiàn)在的河南人是不是同一批人啊- -而且就算是同一批...說的話也會變音啊.你自己也說是跟廣東話相似而已吧.相似就是不完全一樣吧.聽不懂也挺正常的.廣東這邊是因為戰(zhàn)亂少才保留得好一點,這麼說來河南那邊是戰(zhàn)亂多,所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