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導語:初級階段是留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開始,對留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口語課是一項以培養(yǎng)和訓練留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為目的的技能課,在“聽”、“說”、“讀”、“寫”4項技能中,“說”是運用得十分廣泛且為眾多留學生關注的一項技能。因此,把握適當?shù)脑瓌t,運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口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
口語教學在整個對外漢語教學體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首先,它是一門基礎課;其次,它是留學生由課本知識到具體的實際運用之間的一座橋梁,具有強烈的實踐意義。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來看,初級階段是整個教學的開始階段,此階段的學習對于留學生今后的學習起著極為重要的鋪墊作用。“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的留學生們,由于學習的是非母語,因而此階段的教學更不可忽視。呂必松先生(1996)指出:“口頭表達訓練是促進語言習得的手段之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過去只是在初級階段開設一門口語課,以會話體為主,現(xiàn)在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中級口語,高級口語或類似的課程,但是對這門課的性質(zhì)和任務還缺乏統(tǒng)一的認識,還沒有形成口頭表達訓練的明確目標和完整體系”,那么,與教師教學密切相關的教學方法也必然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留學生通過口語課來了解自己對于漢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反應能力,口語課老師則通過教學過程評估留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其他漢語課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過程是一個有序整體,而其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會更加緊密有效地結(jié)合在一起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我們可將口語課的教學方法劃分為語音、詞語、句子和段落表達四類。根據(jù)留學生的人數(shù)量,可將口語課的教學方法劃分為獨白性訓練和會話性訓練(包括兩人與多人會話)兩類。
(一)適宜于初級階段口語課的教學方法
1、語音教學法。口語是有聲語言,無論是聽還是說,都是以清晰準確的語音為前提的,因此語音訓練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呂必松先生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提出了以下方法:以音素教學為綱、以話語教學為綱、音素和話語教學相結(jié)合。以音素教學為綱是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主要采用的方法。這是因為這種教學方法較利于初學者對目的語的識記。語音教學中我們可運用的具體的教學方式有:圖表演示、反復示范、循環(huán)模仿等教音法,獨唱合唱、說讀結(jié)合等練音法,夸張、對比的提示法和手勢體態(tài)的演示法等糾音法等。但在教學中我們無論運用哪一種方法,哪一種具體方式,都應把重心放在音素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上。
2、詞語教學法。訓練單個詞的形-音-義的關聯(lián)的,如直接法(指物說詞或根據(jù)動作說詞等)、認讀法(根據(jù)板書念詞語等)、釋義法(對指定詞的意義進行闡釋)。訓練對不同詞的聚合、組合關系的把握的,如語素法(讓留學生說出一個含有與所給詞相同語素的詞)、替換法(用近義詞替換句中的某個指定詞語)、聯(lián)想法(說出與指定詞語相搭配的詞或其反義詞)。訓練母語與目的語的關聯(lián)的,如翻譯法(將漢語詞與母語詞對譯)。上述方法中直接法和認讀法是兩種基本的方法,具有直觀、通俗易懂的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零起點及稍高于該水平的留學生。在初級階段,對于非抽象詞,宜采用提供實物或利用動作幫助留學生理解的方法;對于抽象詞來說,宜采用設置情景來理解的方法,而不宜采用另一個抽象的詞解釋生詞的方法。
3、句子教學法。機械練習法,主要以模仿為主,模仿的內(nèi)容包括句重音、語調(diào)、語速、停頓等。句式變換,對句中的詞語進行替換的練習等也屬此類。由于該類練習對留學生要求較低,也不要求留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因而我們認為它主要適用于零起點與學習時間在4-5個月以下的留學生。造句練習法,即用指定的詞語造句或?qū)υ捬a充完整。該類練習對留學生的要求較上述第1類練習來說稍高,且需建立在留學生具有一定的詞匯和語法構(gòu)成的知識之上,因而較適用于學習時間在半年左右的留學生。交際練習法,包括情景問答、自由問答等。該類練習對留學生要求是上述3類中最高的,它不僅要求留學生運用相關的語法知識將已知詞語組合成句,而且必須在同時正確理解對方的話語。
4、簡單的段落表達教學法。事件包含的命題之間具有先后、因果、推理、轉(zhuǎn)折等關系,反映在語言形式即句群中也有相應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的表現(xiàn)形式或為使用關聯(lián)詞語連接兩個句子,或不依靠關聯(lián)詞語連接,而依靠句子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組合成句(如緊縮復句等)。此項訓練大多在中級階段才開始進行。但我們更提倡在初級階段就著手進行簡單的成段表達訓練,然后再逐步過度到中級階段較為復雜的成段表達訓練。這樣,留學生不會感到初級與中級的跨度過大而難以適應。簡單的成段表達訓練可分為以下類型:看圖說話或講故事、連句成段、復述及轉(zhuǎn)述短文。在用這3種方法進行練習時,我們應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順序是否合理、恰當,尤其是語段中的連詞運用得是否正確。
(二)適宜于初級階段口語課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模式中,“互動”是相對“傳統(tǒng)型”中的“填鴨式”的“施動型”而言的。也就是說,“傳統(tǒng)型”的口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和課文是課堂教學的主導,留學生處于靜止的接收狀態(tài),按照既定的提示與要求進行合乎規(guī)范的反饋。而“互動型”將雙方放置在平等而開放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教學中的雙方是面對面的交流,是“即時性”的交際,手段、信息的走向都更加豐富多彩,更為復雜。在這種模式中留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循環(huán)是周而復始,永無終點的,循環(huán)的“箭頭”是永久流動的,從而形成了一個平等、開放、充滿活力的、堅韌的良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互動型”教學模式在課堂實踐中,具有鮮明的特色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1、“互動型”教學模式演化成一種組織課堂的框架。教材的組成部分將由原來單純的書本訓練擴充為“書面材料+教師設計+各種外部手段+即興內(nèi)容”這樣一種混合型教材。教師是教材的第二作者,即再創(chuàng)造者,教材的構(gòu)成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一種建立在循序漸進的詞匯、語法、綜合知識基礎上以及經(jīng)過心理測試的步驟后形成的可以自由搭配、組合、修正以及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的書面材料。
2、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屬于“第二語言課堂”,即大背景是目標語環(huán)境,課堂內(nèi)的小語言環(huán)境與教室外邊的大語言環(huán)境是既統(tǒng)一又區(qū)別的'。統(tǒng)一之處在于都是漢語環(huán)境,區(qū)別則在于課堂內(nèi)是目的性、操作性、秩序性很強的單純教學,而留學生在課堂外是目的性、操作性、秩序性較為模糊雜亂的混合吸收。當然,課堂內(nèi)外環(huán)境的巨大落差,甚至完全脫節(jié)的狀態(tài)是我們在口語教學中極力避免的現(xiàn)象。因此,找到一條連接內(nèi)外課堂之間的有效捷徑。留學生們在社會實踐中從最初的“完成老師的任務”的被動狀態(tài),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變成試圖參與、加入、融合的狀態(tài),當他們把從實踐中得到的語言文化知識在課堂上重現(xiàn)的時候,他們的姿態(tài)就完全轉(zhuǎn)變?yōu)?ldquo;施動”的姿態(tài),“創(chuàng)造者”、“傳播者”的姿態(tài)。
3、進行藝術性的教學,能使留學生的感官保持興奮和集中,從而獲得信息的效果也高。從感官的特性來說,留學生的感官喜歡以藝術的形式呈現(xiàn)的教學內(nèi)容,而對那些枯燥乏味、呆板陳舊的形式呈現(xiàn)的教學內(nèi)容則不愿意感知,甚至排斥,產(chǎn)生一種“教學的逆反心理”。那么,教學藝術必須遵循人的感覺感受性規(guī)律。開放的、互動的口語教學模式,對口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合理地組織課堂、設計場景,還要適度地將這些設計“隱藏”在教學過程中。使留學生與教師相對的教學狀態(tài)變得融為一體。如可以給留學生欣賞短片、新聞報道、閱讀剪報、廣告、聽民族音樂,進而引入正題。
4、教學模式的自由組合。“互動型”的教學模式是有序循環(huán)的,因此可以將傳統(tǒng)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開始,每個切入口都將開創(chuàng)和建立一個有序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例如,筆者的口語課上時常會有5分鐘左右類似于“今日閑談”的時間,假如一個留學生穿了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大家很感興趣,要求他到前面展示一下,教師就引導留學生盡力表達他們的看法。如A、這件衣服很適合你(你穿很合適)。B、是你們國家的傳統(tǒng)服裝嗎?C、你們常在節(jié)日和重要的紀念日穿,還是平時也經(jīng)常穿?D、這種服裝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嗎?E、你們國家的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怎么看?教師在留學生自由表述之后,對這些句子中出現(xiàn)的詞匯、句型、語法、文化現(xiàn)象進行有選擇的分析與操練,同時對留學生學習過程中概念不清的地方進行梳理,對相關知識進行有目的的擴充,讓留學生加強記憶,體會句型變化的多種可能性與詞匯搭配的基本規(guī)律。這樣的一場熱身,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主動地表達,主動地尋求解答,這種心態(tài)對下面的口語學習極其有利。
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改變對外漢語教學中初級口語教學階段的僵化模式,發(fā)揮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刺激他們的求知欲,塑造開放型的課堂,促成知識傳播的良性循環(huán),還有漫漫長路需要我們?nèi)ヌ剿骱妥穼ぁ?/p> ;
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一)適宜于初級階段口語課的教學方法 1、語音教學法。口語是有聲語言,無論是聽還是說,都是以清晰準確的語音為前提的,因此語音訓練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呂必松先生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提出了以下方法:以音素教學為綱、以話語教學為綱、音素和話語教學相結(jié)合。以音素教學為綱是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主要采...
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有哪些好的互動方法
考慮到初級階段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應特別注意課堂用語要簡單易懂,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專業(yè)語法術語,用學生已掌握的詞語和語法點來解釋生詞、課文,回答學生的問題;語速方面,教師應有意識地放慢語速,清晰、準確地發(fā)好每一個音。 (二)針對性原則 1.教材和課堂話題的選取 歐洲文化合作委員會70年代推出的大衛(wèi)·威你...
對外漢語初級\/零起點如何教學
所以初級教學的原則是 1. 以實用性為主 2. 注重語音和口語 3. 鋪設基本的語法體系,但是不過于深入地講解語法 4. 漢字不作為重點,最多只是興趣教學 5.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 6. 教授標準用語,俗語,成語,歇后語,古漢語,書面語盡量不講,不過也可以講點流行俗語,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但是一定要短小簡單好理解。 7. 不...
初級漢語口語1內(nèi)容簡介
初級漢語口語1是一本面向零起點學習者的教材,主要依據(jù)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甲級詞匯進行教學。第二版在原有教材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增加了新的內(nèi)容,原書分為上下冊擴充為現(xiàn)在的第一、二、三冊。教材編寫遵循語言學習的自然規(guī)律和初級口語教學法,摒棄了傳...
對外漢語教學中對話體的課文如何處理?分初中高級
高級,課文中的文化要素應該大量滲入,其中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差異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復述課文也要增加難度,變換不同的人物視角來復述。還可以把對話體改成其他文體來練習,或者讓學生根據(jù)對話發(fā)揮想象改編成劇本并表演,還可以采取任務法教學,設計一個不同小組能交叉參與練習的大的任務來進行交際訓練。希...
對外漢語初級教學中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與應用
二、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 教學是一種藝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通過綜合利用語言、姿勢、音樂、圖片、板書、實物等教學手段,努力去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物”激“情”,以“情”發(fā)“辭”,以“辭”促“思”,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
對外漢語教學入門:教學法、要素與技能如何融合?
第四章:語音教學 4.1 語音介紹 4.2 語音教學原則 4.3 教學方法與技巧 下編:語言技能教學及測試 第十三章:中級口語課 第十八課:語言測試與成績分析改寫后的文章以HTML列表形式展示了對外漢語教學入門目錄,包括上編、中編和下編的主要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有相應的子標題,直觀地呈現(xiàn)...
對外漢語教學基本方法_對外漢語教學中課前說話訓練的運用
摘 要:實踐證明,課前說話訓練是提高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的好方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正確運用課前說話訓練,可以一舉多得:既能傳達豐富的信息,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加熟悉、融洽,又可鍛煉學生的膽量、口語、聽力;既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又能樹立榜樣、激發(fā)競爭。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的...
對外漢語課程有哪些
綜合漢語課程是對外漢語教育的基礎課程,旨在全面提高學習者的漢語語言能力和應用能力。這類課程通常包括漢語語音、詞匯、語法、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習者掌握基本的漢語知識和語言技能。二、漢語技能課程 1. 漢語口語課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實際對話、模擬場景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
對外漢語語言技能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
對外漢語語言技能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聽、說、讀、寫、譯教學。具體介紹:初級階段是對外漢語學習的入門階段,學習者主要以掌握基本的漢語知識和技能為目標。在聽力方面,初級學習者應能夠聽懂簡單的日常對話和指令,并能夠獲取基本的信息。在口語方面,初級學習者應能夠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日常交流,能夠介紹自己、談論...
相關評說:
冠縣分度: ______ 1.圖示法 圖示法是指教學借助掛圖或直接通過畫圖的方式來輔助教學.圖示法具有直觀、生動、具體、快捷等特點,效果最為明顯.比如:在講聲母的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發(fā)音器官示意圖,在圖上直接指出發(fā)音的部位及氣...
冠縣分度: ______ 《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原則方法(第2版)》的重點放在討論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原則和方法上.全書分縱橫兩條線.橫線是,敘述和討論我們確定了什么樣的教學目的,采取了什么樣的教學原則,運用了一些什么樣的方法.分六個問題來敘述和討論:(1)語言教學目的;(2)漢語語音教學;(3)漢語語法教學;(4)結(jié)構(gòu)與功能;(5)中國文化教學;(6)語言教學法.縱線是,其中每一個問題都介紹其現(xiàn)狀及發(fā)展過程.比如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問題,既介紹當前我們確立了什么樣的教學目的,又介紹我們在教學目的方面的探索過程.因此,這六個問題分開來看,大致可以了解這些問題的發(fā)展歷史.
冠縣分度: ______ 初級教學很重要,教好了,孩子們會燃起對中文的濃厚興趣;反之,則會打擊他們學習中文這門語言的積極性! 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尤其是剛?cè)胄械男氯?我們常常不知道該從哪里著手準備課件?到底該教哪些內(nèi)容呢?其實,對于新手老師,學校也會考量,會把一些零基礎的學生讓老師來帶,納悶對于這些零基礎的學生來講,學那些東西比較容易掌握呢? 1. 拼音,非常重要,基礎一定要打好,否則學生拼音學不好可能會直接放棄. 2. 課文,實用性第1. 3. 語法,還是得教,但是注意要反復練習,也一定要放在場景中講. 4. 漢字,簡單教就行,不是重點,如果學生實在沒興趣,或者實在學不會直接放棄.
冠縣分度: ______ “教學法”一詞有幾個含義:它可以指整個學科理論和實踐;也可以指某一教學法流派,如聽說法、交際法;還可以指教學中的具體方法,如“歸納法”“句型替換法”;還可以指教學技巧.①程棠把語言教學法體系分為三個層次:...
冠縣分度: ______ 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 近幾年來,我國與各國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對我國當前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看好,或出于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仰慕,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
冠縣分度: ______ 必須把他當做3歲小孩,拿一些看圖識字的書來,一個一個念,一個一個寫.對于你來說,一樣那本日語初步,一點一點學,慢慢和他互動.
冠縣分度: ______ 我認為用手勢來教學非常有效.我們可以把右手掌心向下,并把除了大拇指的四根指頭彎曲,當作上牙,如果發(fā)音部位在口腔上半部,我們就可以用左手指著右手某個位置來代表.反之,左手向上,四指彎曲作為下牙,演示方法同上牙.這比讓...
冠縣分度: ______ 教課不能太死板,要玩中帶知識,知識要在娛樂中學習,只要學習的知識才能記得更扎實.當他想到,某一個游戲或者某個場景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個漢語的字詞或者是句子的意思
冠縣分度: ______ 個人建議不需要把形勢搞得太華麗,只要你講課的時候足夠有激情,能夠調(diào)動下面聽課的學生不由自主地跟著你讀跟著你做,課堂氣氛就會很好,如果在PPT或者是兩個人的互動上花費太多精力老師反而不喜歡.一定要帶動學生,這是我做示范課的經(jīng)驗.
冠縣分度: ______ 分享到: 收藏推薦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對外漢語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綜合教學模式,開始按專項技能訓練開設課程,由此開設了聽力課.它的意義在于明確了聽力課是一門獨立的語言技能課,而且是專項技能課的核心主干課程.在華學習漢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