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袁先生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袁先生,諱溉,字道潔,汝陰人也。嘗舉進士,免貢②,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鄉(xiāng)民為保聚,與金人及群劫抗,屢克。后移居蜀之富順。
先生初從二程先生學,聞蜀薛先生名。富順鄰家薛翁以賣香自給,其子晨以香出,父則掩關待之。子莫而歸,因不復事鄰里,莫詳其趨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謁之,薛翁慢罵不應。先生固已疑之矣。間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積日屢造其門,薛翁喜而見之。先生與之語,不對;再見談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見縱論六經(jīng),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學已博,然寡要。夫經(jīng)所以載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將以會道爾。”薛翁擊節(jié)稱善,因以所學授之。居月余,勵先生出關,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關至夏口,岳開府飛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見而出,不辭而行。語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無圓機之士,難乎免矣!”未幾而及難。先生因家荊州,往來夷陵、秭歸諸郡,與士夫言必稱善,悅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為汝陰盛族,嘗有客過其舍,先生察其狀貌有異,白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來,遂與鄉(xiāng)社義兵斗死。后眾欲據(jù)前山為保,先生爭之,不聽。獨將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沒。金人大至,欲以萬眾攻山后營。先生塢中兵不滿千,召其眾計曰:“虜則勢盛,吾知數(shù)術,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虜砦山阿、先生使數(shù)十人各執(zhí)鼓燧,如四山伏,約虜軍噪擾,燔山擊鼓為應。有談經(jīng)客愚甚,先生激使為虜裝,竊虜號入宿虜酋帳下,以二矢授曰:“夜中發(fā)矢而竄。”客如先生計,恇恇④僅能發(fā)箭。虜營驚亂,顧見火光并起,鼓聲四合,因潰自相攻殺數(shù)百人,遂不敢復至。
甌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學不可復見,走于先生焉取焉?嘗侍先生觀弈,能為負棋,易置數(shù)子,以弱為強。外舅強先生弈,則曰:“先人嘗以弈為廢事⑥,所不忍違。”走從問義理之辨,先生曰:“學者當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請終身誦服斯語。(有刪改)
【注釋】①本文是南宋哲學家薛季宣為其師袁溉所作的傳記。②免貢:沒有考中③刺:名帖,名片。
④恇恇:害怕,驚恐。⑤薛某:“某”與下文的“走”,均為謙辭,指作者。⑥廢事:耽誤做事
《袁先生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子莫而歸 莫:傍晚
B.勵先生出關,薛翁因亦遁去 遁:逃跑
C.天下兵荒甫起 甫:始,剛
D.如四山伏 如:到……去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與金人及群劫抗 吾與點也
B. 其子晨以香出 失其所與,不知
C. 因以所學授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 先生一見而出 搶榆枋而止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不復事鄰里,莫詳其趨步于是不與鄰里往來,沒有人了解他的行跡
B.幕府無圓機之士,難乎免矣幕府里沒有圓滑機巧的人,災難可以免除了
C.竊虜號入宿虜酋帳下竊取敵人的口令進入,并在首領的帳下過夜
D.圣人之學不可復見,走于先生焉取焉(如果)圣人的學說不能再見到,我到先生那里學習什么呢
12將下面的 句子 譯為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夫經(jīng)所以載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為!
②走請終身誦服斯語。
13.根據(jù)第二段內容,請用三個熟語(包括 成語 )從不同角度概括薛翁這一人物的特點。(3分)
14. 文章 寫了袁溉的哪些過人之處?請概括回答,并選擇其中一點談談你獲得的啟示。(5分)
《袁先生傳》文言文 閱讀答案
9. (3分) B 10.(3分)D 11.(3分)B
12.(6分)
①(3分)經(jīng)書是用來承載道的,言辭是用來闡明道的,哪用得著這么多呢!
②(3分)我要終生記住并踐行這句話。
13.(3分)答案示例:聲名遠揚(聞名遐邇),鴻儒碩學(博學多才),深居簡出(真人不露相,神龍見首不見尾),不慕榮利(淡泊名利),洞若觀火(洞見癥結,高屋建瓴)
評分標準:答對一個得1分,從不同角度答對三個即可得3分。
14.(5分)參考答案:
(3分)過人之處:有立雪程門的精神;有見微知著的預判力;有明察秋毫的辨別力;深諳以寡御多、以簡馭繁之術。
(2分)啟示:略。
評分標準:“過人之處”一點1分,答對三點即可得3分。
《袁先生傳》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袁先生,名溉,字道潔,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曾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中,避世隱居于潁州西面的山中。建炎初年,聚集鄉(xiāng)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與金人和劫匪對抗,屢次戰(zhàn)勝他們。后來搬到蜀地富順縣居住。
先生當初跟從程頤、程顥先生學習,(就)聽說了蜀地薛先生的名聲。(現(xiàn)在富順縣居住,)鄰居家姓薛的老翁以賣香為生,他的兒子早上帶著香出門,老翁就關上門等待兒子回來。兒子傍晚回來后,就不再和鄰里有來往,沒有人了解他的行跡。先生懷疑他就是薛先生,準備了名帖去 拜訪 ,薛翁謾罵、不理睬他。先生本來就懷疑薛翁是薛先生,(現(xiàn)在更加確定了)。隔了一天又去,同樣不能接近,這樣連續(xù)幾天多次登門拜訪,薛翁才高興地見他。先生和薛翁講話,薛翁不予回應;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先生談論古今諸子百家學說,又沒有得到薛翁的任何回應;第三次見面先生縱談六經(jīng)學說,薛翁臉上才有高興的神色。薛翁說:“你的學問已經(jīng)很廣博了,卻缺少要領。經(jīng)書是用來承載道的,言辭是用來闡明道的,哪用得著那么多呢!”先生說:“正像您所說,我一定會用心去領會道。”薛翁十分贊賞,于是把所學的教給了先生。過了一個多月,(薛翁)勉勵先生離開四川,自己也就離開了富順。
先生離開四川到了夏口,岳飛一定要請他到幕府任職,先生和岳飛見了一面就出來了,不辭而別。他對朋友說:“岳公是武將,又拘泥古代禮法,他幕府里沒有靈活變通之人,免于災禍就很難了!”沒多久岳飛就遇難了。先生就把家安到荊州,往來于夷陵、秭歸等地,與士大夫交談一定稱贊他們的優(yōu)點,欣賞他們的想法,然后調和、折中他們的言論,表現(xiàn)出溫厚平和的樣子,于是人們知道他是厚德的君子。
當初,靖康之役后,天下兵亂剛起,先生家是汝陰的望族。曾經(jīng)有個客人拜訪他家,先生觀察到其舉止樣貌有異,就告訴父輩們說:“這個客人是壞人。”他讓家人轉移躲避。這天晚上客人果然帶著賊寇來了,于是先生和鄉(xiāng)社的義兵一起與賊寇殊死搏斗。后來眾人想仗據(jù)前山自保,先生與他們爭論,他們沒有聽。先生獨自帶領妻子兒女及士兵保衛(wèi)山后。不久,前山果然被攻陷。金人大隊人馬到來,想憑借萬人之眾攻打山后營壘。先生營壘中的兵士不足千人,他召集眾兵士商量說:“敵人聲勢很大,我知道五行、占卜的學問,保證用一支箭打敗他們。”那天晚上,金兵駐扎在山上,先生派數(shù)十人各自拿著鼓和取火的工具,到山周圍埋伏,相約等到金兵慌亂起來,燒山擊鼓作為響應。有個談經(jīng)客很愚鈍,先生鼓動他,讓他換上敵人的衣服,竊取敵人的口令進入敵營,在敵人首領的帳中過夜,把兩支箭給他說:“夜間 射箭 ,然后逃跑。”談經(jīng)客按照先生的計策去做,驚恐得只能射(一支)箭。敵營驚慌混亂一片,看到山上火光燃起,鼓聲四面八方傳來,于是潰散,自相殘殺的有幾百人,于是不敢再到后山了。 永嘉薛某說:(如果)圣人的學說無法再見到,我到先生這里來學習什么呢?曾經(jīng)陪侍先生觀棋,他善于下將要輸?shù)舻钠澹淖儙讉€棋子,棋局就能由弱變強。我岳父勸勉先生下棋,先生說:“我的先人曾說下棋耽誤做事,我不忍違背。”我問先生義理的分別,先生說:“求學之人應當自己去探究,別人說得再好,不是你自己獲得的。”我要終生記住并踐行這句話。
猜你喜歡:
1. 明史李鉞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2. 南史袁淑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3. 宋書·顏竣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4. 明史·節(jié)寰袁公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5. 新唐書裴潾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金圣嘆先生傳文言文閱讀
C.明清易代后,金圣嘆絕意仕進,更改名字,表現(xiàn)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氣節(jié)。D.作者經(jīng)過吳縣家門,拜訪了金圣嘆的故居,并寫詩作傳來憑吊金圣嘆。9.斷句和翻譯。(10分)(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劃線部分斷句。(4分)曲江廖燕曰予讀先生所評諸書領異標新迥出意表覺千百年來至...
袁先生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我岳父勸勉先生下棋,先生說:“我的先人曾說下棋耽誤做事,我不忍違背。”我問先生義理的分別,先生說:“求學之人應當自己去探究,別人說得再好,不是你自己獲得的。”我要終生記住并踐行這句話。 猜你喜歡: 1. 明史李鉞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2. 南史袁淑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3. 宋書·顏竣傳文言文閱...
萬貞文先生傳閱讀答案附翻譯,萬貞文先生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先生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師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館于督少為寬假,先生歷數(shù)其罪以告之。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錢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為之營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嘗倦也。父友馮侍郎躋仲諸子沒入勛衛(wèi)家,先生贖而歸之。不衿意...
文言文朱竹君先生傳
3. 甫里先生傳文言文翻譯 甫里先生,人們看見他在甫里耕種,所以這樣叫他.先生的個性放縱不拘,喜歡讀古代圣人的書,其中最喜歡《春秋》,挑出其中的小毛病.看見文中子王仲淹所寫的一本書,其中說“《春秋三傳》寫出之后,《春秋》就失去其意義了”,他很贊同這種觀點.韓晉公曾經(jīng)寫了《春秋通例》,把它刻在石頭上...
文言文鮑竹溪先生傳袁枚
摘自:http:\/\/www.lyyww.com\/yw\/wyw\/2017\/5713.html 原文 乾隆乙未,余過真州,同年沈椒園廉使以所撰《同老會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為會以聊昆季之歡也。會主為鮑竹溪先生,余心欽遲之,未由修士相見禮。今歲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狀》乞傳。余不禁謖然斂袂...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閱讀理解
’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 2.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五柳先生傳》全文翻譯加分析 《五柳先生傳》翻譯 原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
文言文楊仲舉先生傳翻譯
這段文言文翻譯:楊仲舉先生,曾經(jīng)在胥溪之上講道,學生和門徒很多。楊士奇從廬陵來,尋求做講學教師的機會,楊仲舉先生與楊士奇談論經(jīng)史,認為他學問很好。于是告訴主人說“我不足以當你的老師,還應該尋找我的老師來教你。于是請求告辭離開。主人問能當他的老師的人是誰,他指的就是楊士奇,最后...
劉海峰先生傳文言文翻譯
劉海峰先生傳文言文翻譯如下:劉海峰先生,名叫大櫆,字才甫,海峰是他給自己起的號。劉海峰生性喜歡學習,讀古人的文章,就明白它的意思,并且善于模仿古人的文章。二十多歲時,到了京城。正當康熙末年,侍郎方苞在京城的名聲很大。見到了劉海峰,認為他非常奇特,就對人說:像我方苞有什么值得說的呢?我...
五斗先生傳文言文答案
1. 五柳先生傳的文言文練習 譯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連飯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因為家里窮,所以經(jīng)常沒有...
醉吟先生傳文言文閱讀
1. 白居易 《醉吟先生傳》原文 先生姓白,名居易,字樂天,其先太原人也,秦將武安君起之后。高祖諱志善,尚衣奉御。曾祖諱溫,檢校都官郎中。王父諱鍠。侍御史、河南府鞏縣令。先大父諱季庚,朝奉大夫,襄州別駕,大理少卿,累贈刑部尚書、右仆射。先大父夫人陳氏,贈潁川郡太夫人,妻楊氏,弘農郡君。兄幼文。皇浮...
相關評說: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語文考試文言文解題技巧,希望對您有所...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竹賦原文及翻譯如下: 竹賦原文: 晦叔讀書南齋之上.路折西南,萬竹蒼然.其偃蹇挫折者,如忠臣節(jié)士赴患難而不辭.其嬋娟蕭爽者,如慈孫孝子侍父祖而不違.其挺拔雄勁者,氣毅色嚴,又如俠客與勇夫.其孤高介特者,格清貌古,又如...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小題1:⑴稱:稱贊、贊許 ⑵效法 小題2:老 父 在 太 丘 /強 者 綏 之 以 德/ 弱 者 撫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小題3:第一次問元方父親在太丘為官時是如何贏得稱贊的,第二次問自己和元方父親究竟誰效法誰. 小題4:借周公和孔子沒...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作者:老 蘇先生墓志銘歐陽修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義修于家,信于鄉(xiāng)里,聞于蜀之人久矣.當至和、嘉祐之間,與其二子軾、轍偕至京...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zhui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jiong,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xin其中,苫shan蔽bi成丘...
宛城區(qū)外齒: ______ 原文]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