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原道第一的作品注釋
(1)璧:環(huán)狀的玉。疊璧:《尚書》中曾傳說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樣重疊起來。
(2)煥綺:光彩綺麗。煥,光彩;綺,有花紋的絲織品,此處用來指文采。
(3)吐曜(yào):即發(fā)光,指日、月、星。曜,光明照耀。
(4)含章:蘊涵著美,多指地理風光。章,文采。
(5)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是組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元素。
(6)賁(bì):裝飾。華:花。
(7)球:玉磬,一種敲擊樂器。锽:三刃劍型的儀仗用器。
(8)郁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文采之盛。
(9)庖(páo)犧:即伏羲,傳說中的“三皇”之一。
(10)洛書:相傳大禹治水時有神龜獻出書來,大禹取法而制訂了《九疇》。九疇:九類,指治理天下的各類大法。九是虛數(shù),指各類。
(11)益稷:舜的大臣,伯益和后稷。陳謨:陳述計謀。謨,計謀,謀議。
(12)《雅》《頌》:《詩經(jīng)》中的《雅》詩和《頌》詩。被:及,這里指影響所及。
(13)振:振興、發(fā)揚。徽:美。烈:功業(yè)。
(14)席珍:儒者講席上有珍貴的道德學問供別人請教。席,坐具,指傳教講學的講席。流:流行傳布。
(15)爰(yuán):于是。風姓:指伏羲,伏羲為風姓。
(16)暨(jì):及。
(17)玄圣:遠古的圣人,指伏羲等人。玄,遠。
(18)素王:空王,指孔子,漢代人認為孔子有帝王之道而無王位,所以稱之為素王。
(19)道心:指自然之道的精神。這個“心”和上文“天地之心哉”的“心”意思一致。敷:作“裁”。
(20)取象:取法。
(21)數(shù):術數(shù),指未來的命運。蓍:草名,古時用它的梗來占卜吉兇。龜:龜甲,古代在龜甲上鉆孔再燒,看它的裂紋來卜吉兇。這句是說從蓍草和龜甲中去求知定數(shù),指占卜吉兇。
(22)經(jīng)緯:織布的經(jīng)線和緯線縱橫交織,指治理。區(qū)宇:區(qū)域空間,指疆土、國家。
(23)彌綸:包舉、綜合的意思。彝憲:常法,經(jīng)久不變的大經(jīng)大法。彝,常;憲,法。
(24)輝:作“揮”。
(25)彪炳:像虎紋般光彩鮮明。彪,虎紋;炳,光明。
(26)旁通:廣通。滯:停留,阻礙。
(27)匱(kuì):竭,缺乏。
(28)辭:《易·系辭上》的原意指卦、爻辭,劉勰借用來泛指一般的文辭。
(29)贊:助,明。古代一些文章末尾有贊文,用以總括說明全篇大意。《文心雕龍》每篇都有贊。
(30)元圣:指孔子。元,同“玄”
(31)仁孝:泛指古代圣賢提出來的倫理道德。
(32)胥(xū):全,都。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作品注釋
璧,環(huán)狀之玉。《尚書》曾有日月重疊似璧之傳說。煥綺,光彩絢爛。煥,光彩;綺,有花紋之絲織品,喻文采。吐曜,日月星辰之發(fā)光。曜,光明照耀。含章,蘊美之地貌風光。章,文采。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視之為天地萬物之源。賁,裝飾之美。華,花卉之色。球,玉磬,擊樂器。锽,鐘聲...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的作品注釋
(1)璧:環(huán)狀的玉。疊璧:《尚書》中曾傳說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樣重疊起來。(2)煥綺:光彩綺麗。煥,光彩;綺,有花紋的絲織品,此處用來指文采。(3)吐曜(yào):即發(fā)光,指日、月、星。曜,光明照耀。(4)含章:蘊涵著美,多指地理風光。章,文采。(5)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
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原道第一原文欣賞
五、總結- 贊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以上是《文心雕龍》原道第一的原文欣賞,展示了作者對文學與天地、萬物、人文之間關系的深刻洞察。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作品譯文
《周易·系辭上》里說:“能夠鼓動天下的東西,主要在于文辭。”文辭之所以能夠鼓動天下,就是因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緣故。
文心雕龍作品解析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精簡:- 文字與天地并生,是自然之道的體現(xiàn)。萬物皆有文采,文章以抒情述志為本。圣人創(chuàng)制文籍,旨在闡明“道”,文章與圣人、道相互關聯(lián)。圣人通過象數(shù)、天文、人文研究,溝通天地,闡明事業(yè)與辭義。文章沿圣之道垂文,圣人因文明道,兩者旁通無滯。這兩段文字強調了文章與...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作品評析
《文心雕龍》的“樞紐”部分包括《原道》《征圣》《宗經(jīng)》《正緯》《辨騷》五篇,總論文章創(chuàng)作的基礎和原則。劉勰在《原道》中提出“原道”的概念,意指文章根源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即“自然之道”。他強調,有道之文源于萬物的自然文采,因此,文章創(chuàng)作應當追求動人文采,重視藝術技巧。然而...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的作品評析
《原道》《征圣》《宗經(jīng)》《正緯》《辨騷》五篇,是《文心雕龍》的“樞紐”,即總論部分。《原道》的“原”,意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所謂“自然之道”,劉勰用來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所謂有道之文,大多源于萬物的文采。這樣,劉勰就...
《文心雕龍》卷1原道詩解2文字表情圣傳文章辭鼓天下因文明道
這是由于最早有了黃河里的龍獻出了圖,洛水里的龜獻出了書。因此,在觀察天文的同時,也該學習人文來完成教育。 【注釋】 1 贊:助,明。《文心雕龍》各篇最后都有幾句“贊”,用以輔助說明(亦即總括)全篇大意。 2 微:精妙。 3 光采:指自然之道的光采。玄圣:指闡明自然之道的古代圣賢,主要是孔子。 4 ...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第一中的原什么意思?
他認為日月山川、龍鳳虎豹、云霞草木,從物到人,都是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則有其自然形成之美。這種自然美,劉勰叫做“道之文”。從這種觀點出發(fā),劉勰主張文學作品應有動人的文采,強調藝術技巧;但又反對當時過分雕琢的形式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因為這樣的作品違反了“自然之道”。這就是劉勰論文要首標“...
讀文心雕龍·原道第一
包括最后一段直接引用“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來解釋文的功用。 因此劉勰 道 的觀點一定會受《周易》的影響,而《周易》作為道家與儒家共同認同的經(jīng)典,因此劉勰的文學本質論也會受到儒道的影響。 最明顯的是儒家。先拋卻原道來說,劉勰在《文心雕龍·序志》中談到他曾經(jīng)做的兩個夢,一個是攀采祥云,另一個是他...
相關評說: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第一的^_^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一) 【翻譯】: 古代圣賢的著作,都叫做“文章”,這不是由于它們都具有文采嗎?【1】虛柔的水可以產(chǎn)生波紋【2】,堅實的樹木更能開放花朵【3】;可見文采必須依附于特定的實物【4】.虎豹皮上如果沒有花紋【5】,就看不出它們...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總論:由《原道》、《征圣》、《宗經(jīng)》三篇構成.《原道》中論述的“自然 之道”,主要說明萬事萬物必有其自然的文采:“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 劉勰據(jù)...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chuàng)作的一部理論系統(tǒng)、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專著(作者是南朝的劉勰.成書于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10卷,50篇,分上下兩編,各25篇.內容全書包括總...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答案] 文:《文心雕龍》全書中單獨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處(據(jù)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文心雕龍新書通檢》).一般來說,劉勰用這個字來指文學或文章,但有時也用來指廣義的文化、學術;有時指作品的修詞、藻飾;有時則指一切事物的花紋、彩...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文:《文心雕龍》全書中單獨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處(據(jù)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文心雕龍新書通檢》).一般來說,劉勰用這個字來指文學或文章,但有時也用來...
南票區(qū)外齒: ______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