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雪山文言文翻譯及答案
1. 文言文翻譯:韓思彥,以御史巡察于
出自唐朝劉肅的《大唐新語》 ,原文為:
韓思彥,以御史巡察于蜀。成都富商積財巨萬,兄弟三人分資不平爭訴。長吏受其財賄,不決與奪。思彥推案數(shù)日,令廚者奉乳自飲訖,以其余乳賜爭財者,謂之曰:“汝兄弟久禁,當(dāng)饑渴,可飲此乳。”才遍,兄弟竊相語,遂號哭攀援,相咬肩膊,良久不解,但言曰:“蠻夷不識孝義,惡妻兒離間,以至是。侍御豈不以兄弟同母乳耶!”復(fù)擗踴悲號不自勝,左右莫不流涕。請同居如初。思彥以狀聞,敕付史官,時議美之。
譯文:
韓思彥,以御史職務(wù)到蜀地巡察。成都富商積累財產(chǎn)極多,(死后)兄弟三人因分財產(chǎn)不平均到官府爭訟。官員們收受了他們的賄賂,卻不作出判決。韓思彥審問這個案件好幾天,讓廚師拿著奶送上來,自己喝完之后,把剩下的賜給爭財產(chǎn)的三兄弟,對他們說:“你們兄弟被關(guān)押這么久了。應(yīng)該又餓又渴了。可以喝這個奶。”才全喝完,兄弟三個人偷偷相互說話,于是相互抓著號哭,還相互咬肩膀胳膊,很久都不松開。只說:“我們是蠻夷,不知道孝義。壞人和妻兒離間我們,才到今天這個地步。御史大人難道不是以兄弟同和母乳這件事來教育我們嗎。”又捶胸頓足悲傷號哭傷心不已,左右侍從看到的也沒有不感動流淚的。于是兄弟三人請求像原來一樣住在一起(不再分家)。韓思彥把這件事的情況報告,皇帝下旨史官把這件事記錄下來。當(dāng)時的輿論都認為他處理得好。
2. 積習(xí)難改的文言文翻譯
清代文學(xué)家劉蓉年少時在養(yǎng)晦堂西側(cè)一間屋子里讀書。
他專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內(nèi)踱來踱去。 這屋有處洼坑,每經(jīng)過,劉蓉總要被絆一下。
起初,他感到很別扭,時間一長也習(xí)慣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樣安穩(wěn)。劉蓉父親發(fā)現(xiàn)這屋地面的洼坑,笑著對劉蓉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還能治理國家么?”隨后叫仆童將洼坑填平。
父親走后,劉蓉讀書思索問題又在屋里踱起步來,走到原來洼坑處,感覺地面突然凸起一塊,他心里一驚,低頭看,地面卻是平平整整,他別扭地走了許多天才漸漸習(xí)慣起來。劉蓉不禁感慨道:“習(xí)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學(xué),貴乎慎始。”
意思是說:一個人學(xué)習(xí)時,初始階段的習(xí)慣非常重要,君子求學(xué),貴在慎重地對待開始階段的習(xí)慣養(yǎng)成。
3. 桑懌傳 文言文翻譯及答案
原文:
桑懌,開封雍丘人。舉進士,再不中,去游汝潁間,得龍城廢田數(shù)頃,退而力耕。歲兇,汝旁諸縣多盜。懌白令:“愿往來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盜不可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諾。里老父子死未斂,盜夜脫其衣。里老父怯,無他子,不敢告縣,裸其尸,不能葬。懌聞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明日遇之,問曰:“爾諾我不為盜矣,今又盜里父子尸者,非爾邪?”少年色動,即推仆地縛之。授郟城尉。天圣中,移澠池尉。歲余,改授永安縣巡檢。樞密吏謂曰:“與我銀,為君致閣職”。懌曰:“用賂得官,非我欲,況貧無銀!有,固不可也。”吏怒。懌不甚知書,然其所為皆合道理,多此類。
譯文:
桑懌是開封雍丘人。考進士,兩次沒有考中,離家到汝潁一帶游學(xué),得到龍城幾頃廢田,回來后竭力耕種。年成不好,汝潁旁邊眾縣盜賊很多。桑懌向縣令說:“我愿意往來其中察訪不法之徒。”于是召見鄉(xiāng)間少年,告誡他們說:“偷盜不可做!我在這兒,不容許你們(偷盜)!”少年們都答應(yīng)了。鄉(xiāng)里有一個老人兒子死了還未裝殮,盜賊在夜里盜走了他的衣服。老人害怕,沒其他孩子,不敢上告, *** 著兒子的尸體,不能安葬。桑懌聽說后很同情他,可是他懷疑是姓王的少年所為。夜里潛入他家,探摸他的箱子,沒讓王生發(fā)覺。第二天遇到他,問道:“你答應(yīng)我不偷盜,現(xiàn)在又偷盜鄉(xiāng)里老人的尸衣,不是你嗎?”王生很震驚,(桑懌)就將王生推倒在地捆綁起來。(桑懌)后來被授予郟城尉。天圣年間,該任澠池縣尉。一年多,又改任永安縣巡檢。樞密史對他說:“給我銀子,我為你謀個內(nèi)閣職務(wù)。” 桑懌說:“用賄賂獲得官職,非出我心,何況我貧窮無銀。即使有,本來也不能那樣做。” 樞密史很憤怒。桑懌學(xué)問不深,行事卻合乎情理,事跡大多如此類。
(桑懌)當(dāng)初居住在雍丘時,遭遇大水,有兩米倉的糧食,將用船運送。發(fā)現(xiàn)那些逃難躲水患的百姓,就拋棄了糧食,用船載讓百姓。看到百姓年成不好,會聚鄉(xiāng)里供養(yǎng)他們,直到糧食沒有了才停止。桑懌擅長使劍和鐵簡,力量可抵過幾個人,并且很有謀略。遇人時常表現(xiàn)的畏怯,好象力量不夠。他為人不自大,也很注重在威儀方面修養(yǎng),言語好象言不由衷。猛然與他相遇,不知他身形矯健并且勇武。廬陵歐陽修說:“勇力是人都所有的,可是能真正運用其勇力的太少了。像桑懌,可謂是義勇之士。他的學(xué)問不深卻能做到,可能是天性。我本來就樂于為人作傳記事,尤其喜歡司馬遷善于作傳,可是他所書寫的都是偉烈奇節(jié)之士,喜歡讀書,想學(xué)習(xí)他的作法,奇怪現(xiàn)今之人像司馬遷那樣作史的人太少了! 于是懷疑司馬遷只是文筆雄健,在敘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這樣。 等到了解到桑懌的事跡,才知道古時的人也有這樣的情況,司馬遷的書并沒有說假話,知道今人中本來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曉而已。”
4. 文言文翻譯《鱔救婢》
原文
高懷中,業(yè)鱔面于揚州小東門,日殺鱔以千數(shù),一婢憫之,每夜竊部分缸中鱔從后窗投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倉皇出逃,為火所傷,困于河濱。夜深入睡,比醒而痛減,傷盡愈。視之,有河中污泥敷于傷處,而周有鱔之行跡,始知向所放生之鱔來救也。高懷中感其異,遂為之罷業(yè)。及拆鍋,下有洞,生鱔無數(shù)盤其中,悉縱之于河。
譯文
高懷中經(jīng)營鱔魚面在揚州小東門,他每天要殺幾千條鱔魚。有一位女傭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里撈一部分鱔魚,由后窗拋入河中,就這樣過了幾年.。有一天,店里發(fā)生火災(zāi),女傭匆匆忙忙地逃出,被火所燒傷了,她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才睡著了。等到醒來以后,發(fā)現(xiàn)傷口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愈合了。看傷口,有河中的污泥敷在傷口,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高懷中被女傭的行為所感動,于是停止行業(yè)。拆除鍋爐,下面有洞,將洞中的無數(shù)條鱔魚,全部放到河里。
字詞解釋
(1) 以千數(shù):意為用千來計算,即數(shù)千條。 (2) 憫:憐憫。 (3) 比:等到。 (4) 業(yè):以……為職業(yè)。 (5)婢:女仆 (5) 周:四周。 (6)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詞兼介詞)。 (7)濱:邊。 (8)向:從前。 (9)罷業(yè):停止?fàn)I業(yè)。 (10)累年:過了幾年。 (11)縱:放走。 (12)始:才。 (13)困:疲倦。 (14)婢:侍女;此指女傭。 (15)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5. 羅紹威 文言文全篇翻譯
羅紹威,魏州貴鄉(xiāng)人。
父親羅弘信,本名羅宗弁,開頭做馬牧監(jiān),服事節(jié)度使樂彥貞。光啟末年,樂彥貞的兒子樂從訓(xùn)驕橫太盛,招聚兵馬,想誅滅魏州牙軍。
牙軍大怒,聚集吶喊攻打他,樂從訓(xùn)出逃據(jù)守相州。牙軍廢除樂彥貞,囚禁在龍興寺,逼著要他做僧人,不久便殺死了他,推舉小校趙文建任留后。
此前,羅弘信自己說,在居住的地方遇見一位白胡須的老頭,對他說:“你將成為一方土地的主人。”這樣做夢遇見了兩次,內(nèi)心覺得怪異。
不久趙文建與軍心不協(xié),牙軍們相聚呼喊說“:誰愿做節(jié)度使?”羅弘信立即應(yīng)聲回答說“:白須老頭早就告訴我,可以做你們的君長。”唐朝文德元年(888)四月,牙軍們推舉羅弘信為魏州留后。
朝廷聞訊,就正式授給他節(jié)旄。 乾寧年間,太祖急攻兗州、鄆州,朱王宣向太原求援,這時李克用派大將李存信領(lǐng)兵前往赴援,向魏州借用道路,屯駐在莘縣。
李存信帶兵沒有法度,不斷征取魏州的牛馬,羅弘信對此不平。太祖乘機派使者對羅弘信說“:太原晉人志在吞并河朔,當(dāng)回師之日,貴道就很可憂慮了。”
羅弘信便感到害怕,于是與太祖結(jié)好,又出兵三萬人攻打李存信,打敗了他。不久,李克用領(lǐng)兵攻打魏州,扎營于觀音門外,魏州所屬城邑多被晉軍攻占。
太祖派葛從周援救羅弘信,在洹水與晉軍交戰(zhàn),活捉了李克用的兒子落落獻上,太祖令將落落送給羅弘信,羅弘信殺了他,晉軍才退。這時太祖正在圖取兗州、鄆州,擔(dān)心羅弘信背離自己,每年歲時節(jié)日都送給他財物,必定言辭謙卑、禮物豐盛。
羅弘信每有回禮,太祖必當(dāng)著魏州使者的面朝北方拜揖而接受,說:“六兄是比我年紀(jì)大一倍的兄長,兄弟之邦,哪能用通常鄰邦的禮儀看待。”所以羅弘信以為太祖很看得起自己。
后來羅弘信歷官至檢校太尉,被封為臨清王。光化元年(898)八月,在任上去世。
羅紹威繼承父親的職位自稱魏州留后,朝廷也就順便任命他,接著正式授與他旄節(jié)斧鉞,加封為檢校太尉、兼侍中,封為長沙郡王。唐昭宗東遷洛陽,太祖命各道營修洛邑,羅紹威單獨營修太廟,詔令加封他為守侍中,進封為鄴王。
當(dāng)初,至德年間,田承嗣盜取占據(jù)相、魏、澶、博、衛(wèi)、貝等六州,招募軍中子弟,安置在部下,稱為“牙軍”,都供給豐厚的賞賜,使牙軍不勝驕寵。年代久遠,父子相承,親戚黨徒交結(jié)牢固,那兇暴的人,強取豪奪,違犯法令,官員不能制止。
牙軍們隨便變換主帥,就像兒戲,從田氏以后,近二百年,主帥的廢立,全出于牙軍之手,如史憲誠、何全白皋、韓君雄、樂彥貞,都是他們擁立的,對他們的優(yōu)待獎賞稍不如意,就全家被誅。羅紹威苦于牙軍以往形成的弊病,雖以財貨收買姑息遷就,但內(nèi)心不滿他們。
羅紹威繼承父職的第二年正月,幽州劉仁恭擁兵十萬圖謀擾亂河朔,進攻占領(lǐng)貝州,長驅(qū)直攻魏州。羅紹威向太祖求援,太祖派李思安援助他,屯駐在洹水,葛從周自邢州、氵名州領(lǐng)軍進入魏州,燕軍將領(lǐng)劉守文、單可及與太祖的軍隊在內(nèi)黃交戰(zhàn),燕軍大敗,太祖的軍隊乘勝追擊。
遇上葛從周也出軍掩擊,又打敗燕軍。斬首三萬余級。
三年,羅紹威派使者與太祖會合軍隊,一同進攻滄州以回報太祖。從此羅紹威感念太祖援助之恩,深為仰慕并依附于他。
羅紹威眼見唐朝國運衰落,群雄交相作亂,太祖兵力強于天下,知道他必定有受禪代帝的意圖,所以全心全意依附交結(jié)他,成就他的事業(yè),又經(jīng)常擔(dān)心牙軍發(fā)生變亂,內(nèi)心不安。天..初年,州城的地面無故下陷,不久小校李公亻全謀變,羅紹威更加害怕,于是定計除掉牙軍,派使者告訴太祖請求他做外援。
太祖答應(yīng)了他,派李思安會同魏博鎮(zhèn)軍隊再次攻打滄州。在這以前,安陽公主在魏州去世,太祖乘機派遣長直軍校馬嗣勛挑選士兵一千人,將兵器藏在巨大的口袋中,用肩輿抬入魏州,說是贊助安陽公主的葬事。
天..三年(906)正月五日,太祖親自領(lǐng)軍渡過黃河,聲稱到滄州、景州視察行營,牙軍很懷疑他的行動。這月十六日,羅紹威率領(lǐng)數(shù)百家奴門客與馬嗣勛共同攻打牙軍,當(dāng)時住在牙城的一千多牙軍,到天亮?xí)r全被誅殺,共八千家,都被滅了族,州城為之一空。
第二天,太祖從內(nèi)黃奔到鄴州。當(dāng)時魏軍二萬,正與朝廷軍隊一同包圍滄州,聽到魏州城中發(fā)生事變,魏軍于是擁著大將史仁遇固守高唐,六州之內(nèi),皆為勁敵,太祖派眾將分兵征討他們,半年才平定。
從此羅紹威雖然清除了逼迫自己的牙軍,然而立刻又后悔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不到幾個月,又發(fā)生浮陽戰(zhàn)役,羅紹威飛車饋送運輸軍需,從鄴都到長蘆五百里,車軌交疊,不絕于路。
又在魏州建立元帥府,沿路設(shè)置亭候,供應(yīng)牲牢、酒備、軍幕、什器,太祖上下全軍幾十萬人,所用軍需都不缺少。到太祖從長蘆回來,再次經(jīng)過魏州時,羅紹威乘機對太祖說“:..州、岐下、太原終有狂妄詭密的意圖,各以復(fù)興唐朝王室為名,大王應(yīng)當(dāng)自己奪取國家政權(quán),以斷絕別人的企圖,上天賜與的而不要,是古人就非議的。”
太祖深深感謝他。到太祖登帝位,加封羅紹威為守太傅、兼中書令,賜與扶天啟運竭節(jié)功臣名號。
御駕將進洛陽時,羅紹威奉詔令重修五鳳樓、朝元殿,巨大的木材和精巧的工匠都非當(dāng)時所有,而建筑忽然。
6. 語文.文言文《宋史,尹洙》翻譯
尹洙,字師魯,河南人。年輕時與哥哥尹源都以儒學(xué)出名。考取進士,調(diào)任正平縣主簿。歷任河南府戶曹參軍、安國軍節(jié)度推官、光澤知縣。考試書判成績優(yōu)秀,改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掌書記、伊陽知縣,有能干的名聲。因為大臣的推薦,被召回朝考核,任館閣校勘,升太子中允。正好范仲淹被貶官,皇帝在朝堂中宣讀詔諭,警誡各級官吏不要結(jié)黨營幫。尹洙上奏說“:范仲淹素來赤膽忠心光明磊落,臣與他是師生兼朋友的關(guān)系,也就是范仲淹的黨羽。如今范仲淹因為結(jié)黨營幫被治罪,臣也不能茍且免罪。”宰相發(fā)怒,革了他館閣校勘的職,再去任掌書記、唐州酒稅監(jiān)。
西北地區(qū)長期平安無事,尹洙做了《敘燕》、《息戍》兩篇文章,認為戰(zhàn)備不可松弛。
尹洙又寫了《述享》、《審斷》、《原刑》、《敦學(xué)》、《矯察》、《考績》、《廣諫》,與上兩篇合成《雜議》共計九篇奏上給朝廷。
尹洙為人內(nèi)剛外和,博學(xué)有才,尤其精通《春秋》。自唐末經(jīng)過五代,文風(fēng)柔弱。到宋初,柳開開始做古文,尹洙與穆修再發(fā)展這一文風(fēng)。他的文章簡練而有法度,著有文集二十七卷。自從趙元昊叛亂,尹洙無時不在軍隊中,所以對于西疆的事最熟悉。他的兵制學(xué)說,闡述作戰(zhàn)防守的勝敗,全面論述了當(dāng)時邊疆戰(zhàn)爭的利與害。他又想訓(xùn)練當(dāng)?shù)孛癖媸剀姡詼p少邊疆軍費,作為抵御外敵的長期政策,但都來不及實施,趙元昊就已臣服,尹洙也被調(diào)離并且被治罪了。降為崇信軍節(jié)度副使,全天下人都認為是劉的奏文害了他。調(diào)任均州酒稅監(jiān)官,感染疾病,沿著送公文的路到南陽訪求醫(yī)生,后去世,年僅四十七歲。宰相韓琦為尹洙講話,于是朝廷追認恢復(fù)他的舊官,并將他的兒子尹構(gòu)錄用做官。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滿意的話望采納!
7. 文言文 秦士錄 翻譯
【參考譯文】
鄧弼,秦地人,身高七尺,能夠憑氣力在眾人中稱雄。鄰家的牛正爭斗得難以分開,鄧弼用拳頭擊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折斷,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并且酒后使性,怒視旁人,人們見了他總回避,說:"狂徒不可接近,接近他就一定要受到羞辱。"
一日,鄧弼獨自在青樓飲酒,兩位書生經(jīng)過樓下,他急忙拉對方入樓內(nèi)一起喝酒。兩位書生向來瞧不起他這個人,便竭力拒絕他。鄧弼發(fā)怒說:"你倆如果一定不依從,我一定殺死你倆,然后逃進山林里,我絕不能忍受你倆的羞辱!"兩位書生迫不得已,只好聽從了他。酒喝得很盡興,鄧弼解開衣服,兩腿岔開,席地而坐。兩書生向來聽說他酒后會撒酒瘋,便想起身離開,鄧弼制止他們說:"不要走!我今日并非想請你們喝酒,而是想略吐胸中不平之氣罷了。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書籍任憑你們詢問,如果不能回答,就讓這把刀沾上鮮血。"兩書生隨即摘取《七經(jīng)》數(shù)十則義理來考問鄧弼,鄧弼都能一一列舉古書中對經(jīng)文的注解來回答,一點都沒有遺漏。鄧弼笑著問:"你倆服還是不服?"兩書生再也不敢提問。鄧弼披頭散發(fā)跳著說:"古人學(xué)經(jīng)是要養(yǎng)氣,如今的人一穿起讀書人的衣服,反而就毫無生氣,只想賣弄學(xué)問,把世上的豪杰當(dāng)作小孩子看待,這怎么可以呢?你兩個算了吧。"兩書生向來自恃博學(xué)多才,聽了鄧弼的話,感到非常羞愧。他倆回去后去詢問與鄧弼交往的朋友,鄧弼的朋友也說從未看見鄧弼拿書本吟詠誦讀過。
泰定末年,德王任職西御史臺,鄧弼寫了數(shù)千字的文書,籠在袖中去拜見德王。守門的士兵不替他通報,鄧弼便接連擊倒好幾個人,德王命令差役把鄧弼揪了進去。鄧弼用咄咄逼人的語氣說:"您為什么不禮遇壯士?今天雖然號稱天下無事,但東海島上的部族(指日本),還沒有稱臣降服;西南眾多野蠻部落,雖然說稱臣進貢,卻行使與中原皇帝一樣的禮制。如果您能得到一兩個像我這樣的人才,讓他們帶領(lǐng)十萬精銳善戰(zhàn)的士卒去征伐,那么普天之下,就沒有哪一處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大王您怎么不禮遇壯士呢!"德王說:"你自稱壯士,那么你在百萬軍中,能夠斬殺大將嗎?"鄧弼回答說:"能夠。"德王看看左右說:"姑且試試看。"德王暗中命令五十名擅長使槊的人,騎馬趕快到東門外。等到鄧弼來到,眾槊齊發(fā);鄧弼大呼奔走,那五十人急忙后退五十步躲避。一會兒,煙塵漫天,只見雙劍飛舞,頃刻馬首被紛紛砍落墜地。德王拍著大腿高興地說:"真是壯士啊!真是壯士啊!"于是吩咐拿酒獎賞鄧弼,鄧弼就站著喝酒,也不跪拜。
德王于是上書把鄧弼推薦給天子,正巧丞相與德王不和,便故意阻撓,致使德王舉薦不成。鄧弼知道后慨嘆道:"上天生我一具銅筋鐵肋,卻不讓我在疆場上建立功勛,竟然讓我默默無聞地困死在草野,這是命運啊!這也是時運啊!還有什么可說的呢?"隨后就跑進王屋山做了道士,十年后死去。
史官評說:鄧弼死后不到二十年,天下大亂。中原數(shù)千里,人才盡絕。燕子飛來,卻無家可歸(喻指人才投靠無路),都競相跑到山林里。假如鄧弼還健在,那一定有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可惜啊!鄧弼的魂魄不顯靈則罷了,如若顯靈,我知道他一定會怒發(fā)沖冠的!
8. 文言文《宗定伯》翻譯
《宗定伯》原文
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 ”誰?”鬼曰: ”鬼也。 ” 鬼曰: ”卿復(fù)誰?”定伯欺之,言: ”我亦鬼也。 ”鬼問: ”欲至何所?” 答曰: ”欲至宛市。 ”鬼言: ”我亦欲至宛市。 ”共行數(shù)里,鬼言: ”步 行大亟,可共迭相擔(dān)也。 ”定伯曰: ”大善。 ”鬼便先擔(dān)定伯?dāng)?shù)里。鬼 言: ”卿大重,將非鬼也?”定伯言: ”我新死,故重耳。 ”定伯因復(fù) 擔(dān)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fù)言: ”我是新死,不知鬼悉何所 畏忌?”鬼曰: ”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 聽之,了無聲。定伯自渡,漕漼作聲。鬼復(fù)言: ”何以作聲?”定伯 曰: ”新死,不習(xí)渡水耳,勿怪。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dān)鬼至頭上, 急持之。鬼大呼,聲咋咋,索下,不復(fù)聽之。徑至宛市中著地,化為 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乃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于時,言定 伯賣鬼得錢千五百。
《宋定伯》出自馮夢龍《醒世恒言》。
《宗定伯》譯文
南陽宋定伯年輕的時候, 夜里出行遇見了鬼。 宋定伯問: 你是誰?” ” 鬼說: 我是鬼。 ” ” 鬼問道: ”你又是誰?”宋定伯欺騙他,說: ”我也是鬼。 ”鬼問道:” 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宋定伯回答說:”我要到宛縣的集市上去。”鬼說:“我也要到宛縣的集市上去。”于是一 起走了幾里路,鬼說:“步行大亟(?),兩人可以交替的背著。”宋定伯說:“好。”鬼 就先背宋定伯走幾里。鬼說:“你太重了,難道不是鬼?”宋定伯說:“我是新鬼,所以身重。”宋定伯于是又背鬼,鬼一點幾乎重量都沒有。他們像這樣換了兩三次。宋定伯又說: “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說:“只是不喜歡人的唾沫。”于是又一起走。 遇到了河,宋定伯讓鬼先渡過去,聽聽,完全沒有聲音。宋定伯自己渡過去,水嘩啦啦地發(fā) 出聲響。鬼又說: “為什么有聲音?”宋定伯說:“我是剛剛死變鬼,不熟悉鬼渡水的緣故,不要奇怪。”快要走到宛縣的集市,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聲呼叫,聲音“咋咋”(?),祈求放他下來,宋定伯不再聽從他。一直到宛縣的集市上才將鬼放下在地上,鬼變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賣了。宋定伯擔(dān)心它有變化,于是朝他吐唾沫。得到一千五百文錢,就離開了。于是后來,(大家)就傳言宋定伯賣鬼得了一千五百文錢。
9. 文言文《荀臣伯》翻譯緊急
譯文: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視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賊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巨伯說:“我現(xiàn)在快死了,你可以趕快離開。”巨伯回答道:“我遠道來看你,你讓我離開,敗壞‘義’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的行為!”賊兵已經(jīng)闖進,對荀巨伯說:“大軍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樣的男子,竟敢獨自留下來?”荀巨伯說:“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丟下他,寧愿用我的身軀替代朋友的性命”。賊兵相互告訴說:“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了有道義的國土!”便率軍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財產(chǎn)到得到了保全。
從軍行王昌齡原文及翻譯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云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guān),遠隔千里,遙遙相望。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dāng)常牟环祷丶亦l(xiāng)。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注釋:1、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
袁中道的《游岳陽樓記》原文及翻譯是什么?
16歲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成年后科場考試,幾經(jīng)落第,于萬歷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jiān)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其績稍遜于宏道。其文學(xué)主張與宏道基本相同,...
把這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
申日,我又登巖眺望。巖后有山,北面是瓦屋山,在雅州; 南面是大瓦屋,近南詔,形狀就像一間瓦屋。小瓦屋也有光相,把它稱做“辟支佛現(xiàn)”。這些山之后,就是西域雪山,有數(shù)十百座山峰。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雪色通明,就像銀子在曙光中閃耀。這里的雪自古至今從沒化過。山綿延入天竺各國,”相距不...
雪賦原文及翻譯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城。岐昌發(fā)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fēng)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翻譯:時值年底,天色已晚,寒風(fēng)郁積,愁云不散。梁王心中不快,出游兔園。準(zhǔn)備下盛宴美酒...
六年級經(jīng)典文言文
47.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2. 六年級所有古詩古文 古文 《兩小兒辯日...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dǎo);而另一個...答案是: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原文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什么意思
意思是:早晨停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邊。注釋:1、朝:早上 2、屯:駐扎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韋元甫的詩作《木蘭歌》,前后文為:馳馬赴軍幕,慷慨?dāng)y干將。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xiāng)。譯文:縱馬趕赴軍營,豪壯地提攜著寶劍(注:干將...
雪賦原文及翻譯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fā)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fēng)》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谷凝。火井滅,溫泉冰。沸潭無涌,炎風(fēng)不...
涼州詞翻譯及原文
涼州詞翻譯及原文如下:原文: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外出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xiāng)?賞析:王翰的《涼州詞》是一首曾經(jīng)...
關(guān)于雪的詩句及翻譯
搜索答案 我要提問 關(guān)于雪的詩句及翻譯 我來答 首頁 在問 全部問題 娛樂休閑 游戲 旅游...19.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3.有關(guān)雪的詩句以及意思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詩文賞析】 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yīng)考,文題是“終南望余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無言長律。祖詠...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翻譯
“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翻譯:天啟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出自明代散文家張岱創(chuàng)作的《龍雪山》。原文為: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余登龍山,坐上城隍廟山門,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侍。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
相關(guān)評說: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由李煜所創(chuàng)作的,作者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zhuǎn)而又無奈的筆調(diào),表達了心中復(fù)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作者:閱讀下文,完成第17—22題.(18分)①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作者: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12分)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 16.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1、鄭人逃暑文言文翻譯及注釋.答案是:阿正國人害怕熱,所以他去樹下乘涼.太陽在天上移動,樹的影子在地上移動.他還移動了他的沙發(fā),跟著樹蔭走.晚上,他把睡墊放在大樹下.月亮在空中動,樹在地上動,樹影在榻上搖曳.他跟隨樹影,被露水打濕.樹的影子漸漸消失,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濕.這個人白天乘涼的方法很巧妙,晚上用同樣的方法就比較笨拙了.2、注意:避暑:乘涼;森林:樹林;反向:返回;濕:濕,濕;月流陰影轉(zhuǎn)移:跟隨月亮的陰影.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1、103010翻譯:2、關(guān)、跟隨到了孤竹國,春夏兩季回去,在回家的路上迷了路.管仲曰:“老馬之智,可以用之.”于是讓幾匹老馬走在前面,人們跟著它找到了路....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時虞允文當(dāng)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有人性寬緩,冬日共人圍爐,見人裳尾為火所燒,乃曰:“有一事,見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傷太多,然則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問何事,曰:“火燒君裳.”遂收衣火滅,大怒曰:“見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翻譯: 有一個慢性子的人,冬天與別人圍爐向火,見別人的裙擺(古時候男人也穿裙子)被火燒著了,便慢吞吞的對那人說:“有一件事,我早就發(fā)現(xiàn)了,想對您說,又怕您沉不住氣;不對您說,又怕您損失太多,那么到底是說好呢還是不說好呢?”那人問到底是什么事.回答說:“火燒著您的裙子了.”那人于是趕快把火滅了,對他吼道:“既已發(fā)現(xiàn),為什么不早告訴我?”慢性子人說:“我說您性急的吧,果然性急!”
雙清區(qū)優(yōu)化: ______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回與子路侍立在孔子的身邊.孔子對他們說:“何不各自說說你們的志向呢?”子路說:“我希望可以把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拿來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即使這些東西都破舊了也沒有什么遺憾.”顏淵說:“我希望自己能夠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說:“老師,我們也希望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老年人使他們安康舒適,朋友們使他們互相信任,年輕人使他們得到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