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因果,因緣,第一因,第一緣在哪? 佛說為什么沒有第一因
問:我抄佛經想到了,疑問在我腦海里出現(xiàn),抄經抄不下去了,抄經心思很亂,如何堅定我的信念?
答:抄經、讀經、念佛的時候的確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會起妄想,這不是因為在這種時候特別容易其妄念,而是平常我們就是這么多妄念而沒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心定下來了才發(fā)現(xiàn)。如果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的時候出現(xiàn)妄念,能夠馬上把注意力收回繼續(xù),這種鍛煉時間久了,慢慢就會發(fā)現(xiàn)妄念少了,抄經、念經、念佛主要起的就是這個作用,只是適合的方法不同。也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以心除心”。
在我小的時候跟隨家人信基督教,我經常問阿姨:神既然無所不能、而且神還永遠不會死,那他能把自己殺死嗎?如果能那就還得死,如果不能那就不是無所不能。我的問題無人能答。過了10多年,我博覽群書才弄明白這個問題:先要明白什么是“死”,例如孫悟空可以把自己殺死,(人的定義是見了閻羅王就死了。他去地獄就是等于把自己殺死了,然后在從地獄回來就是又活過來了。所以孫悟空就是一個既能把自己殺死又能永遠不死的存在。
你的問題也困擾我多年,一直在追尋最初的因,以及宇宙形成之前。他當然有最初的因,也有最初的起點。首先我們要弄明白我們的世界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就好像弄明白“死”是什么一個道理)。我們的世界是個陰陽的世界,是個對立的世界,善惡、美丑,等等一切都是同時存在的,因果也一樣,有因就又果,有果就又因,他們也是同時存在的。
重點:那么這個陰陽的世界是怎么來的。聽好了:陰陽之前是無極。無極就是佛的境界,就是空,就是虛無,就是什么都不存在。那么從不存在到陰陽是怎么過渡的。因為陰陽是對立,所以不是先產生陰或者先產生陽,必定是同時產生的。因果也是同時產生的。如果單方面造一個因而沒創(chuàng)造果,那么就不是對立的世界,也就還處于無極狀態(tài)而沒有過渡到陰陽狀態(tài)。
每個人都是佛,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里,而是活在自己創(chuàng)在的世界里。你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以及仙佛鬼神都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我們在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同時創(chuàng)造因和果的。
我們的宇宙不是某一天創(chuàng)造然后結束于某一天的,而是無時無刻不在創(chuàng)造,無時無刻不在滅亡。你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宇宙,這個念頭沒了下一個念頭在出來又是另外一個宇宙了。(這就是“一念一世界”)。就好像一個人從小孩長到大人,不能說這個大人就是那個小孩,也不能說這個大人跟那個小孩沒有關系。小孩到大人是個過渡,后念起前念滅也是一個過程。明天和今天也是這個關系。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造因,無時無刻不在了果。今天的因果,明天滅了,后天可能又出來了,因為今天、明天、后天我們根據前念后念所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世界(宇宙)。
基督教:神(無極)創(chuàng)造了一切(對立的世界),
佛教:佛(無極)創(chuàng)造了一切(對立的世界),
道家:道(無極)創(chuàng)造了一切(對立的世界),
科學家:奇點(無極)創(chuàng)造了宇宙大爆炸(對立的世界),
你要問的是第一因,我可以告訴你:第一因和第一果是同時存在的同時滅亡的。他是無明產生的,無明是什么?這個《楞嚴經》里面世尊有寫。一個人照鏡子,突然發(fā)現(xiàn)鏡子里面的人好漂亮,沉迷于其中,忘記了鏡子里面的是自己,這就過程就是無明。從無極到對立的世界就是這么產生的。然后根據我上面講的,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因果同時滅亡因果,一個無明接著一個無明。每一分、每一秒是都第一因。
你說前世的種種因,其實沒有前世,前世因果早都沒了,我們就活在當下,你腦海里前世這個意識也是當下創(chuàng)造的這個宇宙里的產物。都是幻。你受的果報也是當下創(chuàng)造的宇宙里的產物,不是什么前世之因。要說前世之因,也只能說你剛才滅了的那個念頭(世界)。你剛才滅了的那個念頭已經是你的前世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什么地方不明白你在追問吧,我已經盡力用白話文,平常的語言來描述了。
來看看法師的開示,依止法師我覺得會更加靠譜
問:萬法皆是緣起,第一緣如何而起?誰來決定因果報應?
濟群法師答:如果有第一個緣,世界就不是緣起的了。佛法的緣起理論,其最大特點是否定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緣的相互作用構成,是相互依賴的。比如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什么是第一因,什么是第二因?
至于因果報應,佛法認為,這是事物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就像一顆種子埋到地里,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并沒有誰來決定它的生長。沒有人決定,也不妨礙它的生長,它只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變化。又如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誰來決定的呢?也沒有,只是客觀規(guī)律。如果由誰來決定,就變成有神教了,就像基督教以上帝作為決定一切的主宰那樣。
同修可以去看濟群法師和慧律法師的開示,在法師的開示里就有相關的很多開示。大德們都說過佛法里沒有第一因,具體的分析同修去查看法師們的開示
我是初,我是終。我是起初的,我是末后的,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
我手所做的功,和我的眾子,你們可以求我命定!
一切不是無償,而是命定。
神的作為,人始終不能測透,為要人存有敬畏之心!
你們要呈上你們的案件;雅各的君說:你們要聲明你們確實的理由。
可以聲明,指示我們將來必遇的事,說明先前的是什么事,好叫我們思索,得知事的結局,或者把將來的事指示我們。
要說明后來的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你們或降福,或降禍,使我們驚奇,一同觀看。
看哪,你們屬乎虛無,你們的作為也屬乎虛無。那選擇你們的是可憎惡的。
(第一個因都不存在,后來的因那真是無中生有了。呵呵!)
愚頑人心里說,沒有神.
(個人見解)
沒有最開始的時候。
-----------------------------------
《金剛經》: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
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這個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世之心。都沒有獨立自性。都是無常。都不可得。
所以在空性智慧里沒有什么。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因緣也就不存在說有什么過去的因。現(xiàn)在的因。未來的因。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20分懸賞)“因果因果,先有因,后得果。”——那么最原始的那個“因...
在佛教看來,思考宇宙產生于何時,以及第一因如何產生就象是我們在屁股中箭之后還有閑情逸致去思考這支箭是否符合國家檢測標準一樣。佛教不認為你可以就此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因此佛教不鼓勵你在這上面花費時間的任何行為。我們之所以認為凡事有因果的話,那么就可以追述到“第一因”,但是我們忘記了自己...
佛教所謂的十二因緣
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緣、十二支緣起、十二因緣起、十二緣起、十二緣生、十二緣門、十二因生。即構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條件(即十二有支)。(一)阿含經所說根本佛教之基本教義,即:無明(梵avidya^ )、行(梵sam!ska^ra )、識(梵vijn~a^na )、名色(梵na^ma -ru^pa )、六處...
十二因緣
據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后者亦滅,故經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佛祖講的"十二因緣"具體是哪些?
有,因果不昧,因愛取有造作未來三支苦因。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出世投生。老死,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最后走向死亡,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guī)律。十二因緣為惑業(yè)苦三道流轉,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故稱為還滅門。緣覺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緣道理,揭示過去、...
“緣”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終?
《辭海》“緣分”是因緣、機緣,指出“緣”為梵語,經典解釋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稱為“因緣”。下面整理四種對緣的不同解釋僅供參考。 緣也是眾生造作,離開眾生造作,因、緣、果都不可得。現(xiàn)在我們講因,前生的造作,前生的造作是因,這一生造作的是緣,所以有前世的因,有今世的緣,...
舉例說明佛學里的因果與因緣有什么區(qū)別?
因果,就是有“因”然后有“果”,但是因為有“緣”的存在,會使“果”不同,這就是“因”和“緣”。條件邏輯里,“因”是充分條件,“緣”是必要條件,“因”“緣”合和則是充分必要條件,而后成出現(xiàn)“果”。舉例:我吃了一個蘋果,后來肚子痛,為什么呢?發(fā)現(xiàn)是蘋果沒洗干凈,有殘留農藥。這...
佛家說有緣自會相見,請問佛家說的緣,何為緣?何解???
《成唯識論》中提到:“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這里解釋了心如何通過攀緣來感知和認知外在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大乘佛教中,緣還有“由藉之義”,意味著依賴或依靠其他因素。佛家將緣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和增上緣,以此來解釋事物是如何依賴各種條件而產生和變化的。此...
何為因果?
1、小乘佛教中的說一切有部關于因果觀念主要是六因、四緣、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惡果報的各種條件或作用時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和異熟因。四緣是一切有為法產生時的因,是從一般的果的產生角度來進行分析時所作出的對因的分類,包括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和...
什么叫因緣法什么叫緣起法什么是緣生法
因緣法、緣起法和緣生法是佛教哲學中的重要概念,它們揭示了現(xiàn)象產生的根本原理。因緣法強調,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而是由特定的因緣條件所促成。這種因果關系并不是單一的、線性的,而是復雜的、多層次的。因通常指內在的原因或條件,緣則指外在的原因或條件。緣起法則認為,萬事萬物都不...
凈界法師:因果究竟是同時還是不同時
第二、另外一個思想就是真如緣起:是講當下的因果,就是因果同時,你在造業(yè)的當下,其實你的果報之火,那個功能、種子已經成就了。我們剛剛談到:琉璃王滅了釋迦族,七天后,墮入地獄;七天還沒有到,但是佛陀已經看到他地獄之火成就了。佛陀的神通是現(xiàn)量境,佛陀不做假設,佛陀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佛陀...
相關評說:
平南縣彈性: ______[答案] 敬請搜看:根除煩惱的秘訣. 淺說因果規(guī)律2009-08-05 11:12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業(yè)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它和循環(huán)周期輪,生滅變化法則一起是宇宙人生的三大定律,其中循環(huán)是表現(xiàn);生死是根本;因果是動力.現(xiàn)代枓學家說,如果沒有因果律,...
平南縣彈性: ______[答案] 佛說萬事有因果:佛教的理論之一,緣起性空.一起法的升起,都是因緣和合.所謂“法不孤起,仗緣而生”.另一個理論是因果論.一起事物都是有因果的. 魔說一切皆在我:印證佛教與外道根本的區(qū)別是三法印--“諸行無...
平南縣彈性: ______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學佛者要學習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 圣諦及十二因緣.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 緣.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yè)行及苦果 (即惑、...
平南縣彈性: ______ 世界為帝網(因陀羅網),緣即為網聯(lián),并無玄妙!!
平南縣彈性: ______ 我們常常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不到.其實這句老話真是說的很有道理,有因有緣有果,“因緣果”這又是三個方面,那么這個“因緣果”就是對“體相用”的“相”字的一個變化規(guī)律的一個探究,那就是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三個條件...
平南縣彈性: ______ 起法是佛法的核心.無論信佛和不信佛的人,如果對佛教的緣起法有了一定的認識,... 其中,共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第一重,過去因到現(xiàn)在果:過去因,為“無明”和...
平南縣彈性: ______[答案] 詞目:因果 拼音:yīn guǒ 1.[cause and effect]∶原因和結果,合起來說,指二者關系 因果關系 2.[preordained fate;karma][佛教]∶今生種因,來生結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結果,種什么因,結什么果 因果報應 1.佛教語.謂因緣和果報.根據佛教輪回之說,...
平南縣彈性: ______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 ,隨緣.
平南縣彈性: ______ 關于“緣”的話題,可以說是一個既古老又現(xiàn)代,既傳統(tǒng)又鮮活,既通俗又玄妙的話題,是一個一聽就明白,一講又糊涂的問題……那么究竟什么是緣? “緣”,作為中國傳統(tǒng)中的一個文化概念,最早來源于漢晉之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漢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