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8《拿來主義》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和大家一塊就教學上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現(xiàn)在有幾句流傳很廣的順口溜,說中學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就是說中學生不喜歡魯迅的作品。反映在新課改的語文教材中就是“金庸的擴張和魯迅的淡出”,這個問題在2007年曾經引起過不小的爭論,在最近的網絡和報刊中,魯迅作品的淡出又引起關注,我剛剛關注了2009年8月26日的《中華讀書報》上王鐵仙的一篇文章,《中學語文教材中不能沒有魯迅的作品》,王鐵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教材的編者,他在這篇文章里反復論述魯迅文章的經典性。我也始終認為,無論就思想性還是藝術性而言,魯迅的作品在語文教材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魯迅的《拿來主義》,《拿來主義》這篇文章,在坐的各位都很熟悉,有很多老師都教過這篇文章,雖然有些老師沒有教過這篇文章,但我敢肯定地講,在座所有的老師都被教過。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中學語文課本歷次修訂,而60年長盛不衰、碩果僅存的篇目之中就有《拿來主義》。這篇文章堪稱經典之作,在目前魯迅的作品在語文教材中式微的大背景下,全國通行的幾個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中都選了這篇文章。人教新課標版在必修4第三單元第8課。
下面我開始進入正題。
根據(jù)課程標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論證思路,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論證等方法把深奧的抽象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論證藝術;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特點。
2.學習本文,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tài)度——批判地繼承,并能運用正確的觀點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的能力。
[教學設想]
1.以本文作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教材,重點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學生弄清楚什么是“拿來主義”;
2.文章前半部分是難點,著重使學生認識“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不在個別實例和語句上糾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過詞語表面,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歷史背景,揣摩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我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新課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從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入手,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有效開啟一堂課的很好方法。導語要做到先聲奪人,結語要做到余音繞梁,讓人回味不盡,這在課堂結構設計上叫“金聲玉振”。
就一般人和我們的教學參考書對《拿來主義》主題的理解,本文是談的對中外文化遺產繼承問題的態(tài)度。我設計的導語是從于丹解讀《論語》和《莊子》所引發(fā)的爭論而切入的。,配合多媒體課件的圖片展示,就把學生帶入一種問題現(xiàn)場當中。我們今天作這節(jié)課的話,就可以不久前去世的季羨林和任繼愈先生為話題導入。關于他們的道德文章,他們文化遺產的繼承問題。我在這里就二老談文化遺產的繼承問題,不是僅僅對這兩個人感興趣,而真正科學的繼承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是對兩位先生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那才是中華文明的真正遺產。
【幾十年來,季羨林辛勤從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學作品的研究與翻譯,發(fā)表、出版的譯作將近四百萬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印度簡史》、《羅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簡明東方文學史》、《糖史》、《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等。主要譯著:譯自德文的有馬克思著《論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譯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詩《羅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劇《沙恭達羅》和《優(yōu)哩婆濕》、印度古代民間故事集《五卷書》等;譯自英文的如梅特麗耶•黛維的《家庭中的泰戈爾》。此外,季羨林還主編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書。
任繼愈先生著述:專著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任繼愈學術文化隨筆》、《老子全譯》、《老子繹讀》等;主編有《中國哲學史簡編》、《中國哲學史》(4卷本)、《中國佛教史》(8卷本,已出第1、2卷)、《宗教詞典》、《中國哲學發(fā)展史》(7卷本,已出第1、2卷)等;此外,還主持《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的編輯出版工作;主要論文收集在《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和《中國哲學史論》中。】
【首先請大家認識一個人,(多媒體展示于丹像)請大家告訴我這是誰?她是干什么的?(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對,這是于丹,被稱為2006年的“超級女聲”,只因為她在央視百家講壇里解讀《論語》和《莊子》而暴得大名。(多媒體展示《于丹〈論語〉心得》書影)再請大家認識一個人,(多媒體展示徐晉如像),請大家告訴我他是誰?(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他叫徐晉如,于丹《論語》心得在百家講壇播出后好評如潮,但聲討的聲音也十分強烈,有人在博客上撰文《孔子真要被于丹弄哭了》、《中國進入文化奶媽時代》來質疑于丹。以徐晉如為首的十博士更是聯(lián)名討伐于丹,徐晉如也主編了一本書《解“毒”于丹——告訴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和莊子》,并稱他們的行為不是“醋意大發(fā)”,而是出于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多媒體展示《解“毒”于丹——告訴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和莊子》書影)。現(xiàn)在請大家告訴我,2006年6月10日,這是一個什么日子,這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個“文化遺產日”,《論語》是什么?是我們的文化遺產。無論是于丹解讀《論語》,還是徐晉如解“毒”于丹,他們的初衷都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孔子,一部真實的《論語》。那么誰是對的,我們應該相信誰?當我們還沒有讀《論語》的時候,我們相信任何一方都是虛妄而不負責任的。魯迅先生告訴我們首先要拿來,把《論語》拿來,自己去解讀,讀懂讀不懂沒關系,但是,我們首先要拿來,此之謂“拿來主義”。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多媒體展示課題)。】
二、文章背景介紹。(多媒體展示背景)請一位同學朗讀。
【要點:
①清朝政府實行“閉關主義”,其結果是落后挨打;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軍閥奉行賣國政策即“送去主義”;國民黨反動政府繼承他們的衣缽,政治上投靠帝國主義,經濟上以至文化上繼續(xù)實行“送去主義”。
②當時在文化工作者中間,在對待外國文化問題上,存在兩種錯誤認識,概括起來,就是“全盤否定”和“全盤西化”。
③針對這些錯誤認識,魯迅寫了這篇文章,提出了“拿來主義”的口號,闡明了對待外國文化的正確態(tài)度。】
三、放課文錄音(或找學生誦讀),理清文章思路。
1、請大家思考課文的結構層次,帶著這樣兩個問題。第一,“拿來”的觀點是在那一段提出來的,是從哪一段開始正面論述的。第二,課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論述什么,和“拿來主義”有什么關系?
【學生讀完課文,找同學回答以上兩個問題。[第一,“拿來”的觀點是在那一段提出來的,是從哪一段開始正面論述的。明確:第2段點到“拿來”后,第5、6段再次點到,直到第8段,才開始正面闡述“拿來主義”這一主張。第二:課文前半部分主要論述什么?和“拿來主義”有什么關系?明確:課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義”,為正面提出“拿來主義”作鋪墊。]】
2、本文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
分析: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義”,樹立自己的觀點。
(1)(1—2段)揭露“送去主義”媚外求寵,自欺欺人的可恥行徑,提出“拿來”的主張。
(2)(3—5段)指出“送去主義”的危害,進一步提出“拿來主義”的主張。
(3)(6—7段)指出“送去主義”產生的另一危害,明確提出本文論點。
第二部分(8—9段)闡明“拿來主義”的具體內容。
第三部分(第10段)總結全文,并提出實行“拿來主義”的人應具有的條件,以及實行“拿來主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多媒體5展示)
四、研習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體會幽默、諷刺的語言在批判錯誤觀點時的表現(xiàn)力。設置3個問題
提問:(1)第1段“別的且不說罷”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來揭露國民黨政府實行“送去主義”的媚外丑態(tài)的?
【討論,明確:這一句把所要揭露、論述的范圍加以嚴格的限制,只講文化上的事。鴉片戰(zhàn)爭洋人的槍炮打破了中國的“閉關主義”大門之后,中國的反動政府“送去”了什么嗎:國土、主權、白銀、文物、苦力、奴隸,從“古董”到“活人”,從人格到國格。就在魯迅寫作本文的時候,國民黨政府給日本帝國主義送去了東三省和熱河省,還給別的帝國主義國家送去了“租界”等等,美其名曰“寧贈友邦,不與家奴”,以至于在中國的土地上竟也被掛上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因此,用“別的且不說罷”的句子,不僅使論述的范圍明確,而且增強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舉了三個“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無回,這是媚外的可恥行徑;還有幾位“大師”們捧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捧”何其鄭重、恭敬,媚態(tài)可掬,幾張畫“一路的掛”,何其賣力,何其寒傖可笑,“發(fā)揚國光”,反語,諷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用這種方式來顯示一點進步,多么可憐,暗示“學藝”上的東西已經相當貧乏。作者諷刺批判的鋒芒不是對著幾位藝術家,而是指向賣國媚外的反動當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間充滿著憎惡和鄙視。】
提問:(2)一味奉行“送去主義”會產生什么嚴重后果及危害?
【討論,明確:作者以尼采自詡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作類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不是“豐富”,還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樣是愚蠢可笑的。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幾百年之后呢”?我們的子孫,“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磕頭”、“討”和“殘羹冷炙”、“獎賞”等詞語,形象、深刻地寫出了“送”的結果是我們的子孫后代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多媒體6展示)】
提問:(3)我們奉行“送去主義”的同時,帝國主義對我們實行什么政策?
【討論,明確:帝國主義對我們實行“送來主義”,“送來”的實質是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的經濟、軍事、文化侵略和掠奪,是“拋給”的同義詞。(多媒體7展示)】
五、研讀第二部分:理解“拿來主義”的主張,領會運用形象的比喻闡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寫作方法。
提問: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魯迅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娜拉走后怎樣?》,這個題目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追問,我們不妨在這里化用一下,拿來之后怎樣?第8段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的哪幾種錯誤態(tài)度?第9段闡述了“拿來主義”者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和方法?。運用什么論證方法,這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多媒體8展示)“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
怕:徘徊不敢走進門(逃避主義)孱頭。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虛無主義)昏蛋。
羨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義)廢物。
以上三種人對待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都是錯誤的。
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tài)度:(多媒體9展示)
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選”。“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無從“挑選”;“挑選”是關鍵,不“挑選”,“占有”就毫無意義。
“挑選”的具體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魚翅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使用,吃掉)。
鴉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類事物(存放,供治病)。
煙槍、煙燈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類事物(送一點進博物館,毀掉)。
姨太太比喻供剝削階級欣賞享用的腐朽淫靡的東西(走散)。
文中運用“大宅子”、“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等當時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這個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道理淺顯化,將怎樣“挑選”說得具體形象又清楚透徹。尤其是對“孱頭”、“昏蛋”、“廢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豐富,耐人尋味。】
六、研讀第三部分:要求學生朗讀文章最后部分。
提問:這一段共5句話,如果這5句話是5個問題的答案,那么應該是哪5個問題
【明確:(多媒體10展示)①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文化遺產?②對文化遺產應該怎樣區(qū)別對待?③正確對待文化遺產有什么積極意義?④要處理好文化遺產我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⑤實行“拿來主義”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多媒體11展示)】
七、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設計有價值的問題,拒絕假命題和偽命題,比如,問學生一些幼稚的問題,你“你們喜歡魯迅嗎?這篇文章好不好?)
1、從論證的層次結構上來看,本篇文章是一篇典范的議論文。第一段以清政府的閉關主義起筆,閉關主義的實質是閉關鎖國,最后導致“送去主義”,第三段講“送去主義”的危害,“送去主義”的實質是賣國主義,而這種賣國主義又加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即第四段和第六段談的送來主義。送來主義即侵略主義最終導致亡國滅種,所以魯迅在第七段提出拿來主義。拿來之后怎樣,第八段批駁三種錯誤做法,第九段提出正確主張,第十段總結全文。整篇文章渾然天成,有破有立,層層推進。但是,如果第一部分里有兩段如果去掉,卻能夠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湊,請大家認真分析,小組探究,告訴我哪兩段應該去掉?學生回答(2、5段)魯迅先生為什么不把它去掉,這是一處敗筆嗎?這兩段的作用是什么?(這是議論文寫作種重要的筆法:點題。希望大家在寫作中注意學習。)聯(lián)系議論文的寫作實踐來講此問題,目的性明確,又鼓勵了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的精神。魯迅的文章也有問題嗎?
2、我現(xiàn)在請大家來思考一個關于本文主題的問題,魯迅先生是針對什么問題提出拿來主義的,拿來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還是外國的文化遺產,還是二者兼而有之?告訴我你的理由?
明確:這是50年來一直聚訟不已的一個問題,也是一直被誤解的一個問題,本篇文章是針對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而直接提出來的,顯然是對外國文化實行拿來主義。文章第一部分一直談的都是中外文化問題,第二部分沒有理由該談中國文化遺產。當然,拿來主義的觀點是適合對待一切文化遺產的。【關于此觀點,請參閱于發(fā)忻的文章《為魯迅的<拿來主義>叫屈》】
八、總結全文:
提問: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先驅,一個時代的偉人。他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園。這篇深刻的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歷史的車輪碾過歲月,今天我們已經邁入一個高度開放的時代,全球一體化,信息社會,地球村意識,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世界是如此之廣闊,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矚目中國。那么,作為一個青年人,在民族復興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取舍?請大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今天我們是否還需要拿來主義?[參考事例:于丹的簽售現(xiàn)場,反對者穿上“孔子很著急,莊子很生氣”的文化衫攪場。宋祖英在肯尼迪藝術中心開演唱會了,大長今來了,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情人節(jié)也來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活動相繼舉辦了(多媒體12、13展示)]
學生回答后總結:
想想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學習繼承真是令人汗顏,復旦大學組織的中文考試奪魁者竟然是新加坡人,當你想給某個心儀的女孩寫封信的時候,肯定不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起興了,你寫的是“抱著那妹妹上花轎”,當你終于要向她求婚的時候,你不會用“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你說的是“我想和你結婚”,上次我在改作文時有個學生竟然在作文中痛心疾首懺悔道:“我對不起‘劣祖劣宗’”。是啊,你這樣的不肖子孫怎能對得起“劣祖劣宗”。
讓我們還把話題放到于丹上來,十博士那邊陣陣“下課聲”剛把“學術超女”罵了個狗血噴頭,這邊于丹立馬回應“需要上課的人比需要下課的人多”。網上論戰(zhàn)雙方一邊是力挺百家講壇文化傳播效應的“學術粉絲”派,一邊是聲討學術明星庸俗化的文化保守派。如果我們跳出爭吵的小圈子,尋找雙方原本就具有的共識性的訴求,我們發(fā)現(xiàn),以現(xiàn)實語境來看,保證傳統(tǒng)文化傳承延續(xù),加快民族文化繁榮復興,也就是要正確繼承文化遺產,應是大家的共識。人類文化的演進史表明,“傳統(tǒng)”只有和“現(xiàn)代”不斷的發(fā)生沖突和博弈,文化經典才能在動態(tài)中尋求長足的發(fā)展。社會主義的草如果是毒草我們也要拔掉,自本主義的苗長出的糧食也能填飽社會主義中國7000萬貧困人口的肚子。“不薄洋人愛古人”,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首先要拿來。然后再進行挑選、創(chuàng)新。
我們不但要拿來,也要勇敢的送去,宋祖英在肯尼迪藝術中心開演唱會了,郎平去美國執(zhí)教后又執(zhí)教中國女排了,大長今來了,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情人節(jié)也來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活動相繼舉辦了,全球同此涼熱了,然而我們的民族文化更加異彩紛呈,我們的民族也更加充滿活力而蒸蒸日上了。是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我們繼承文化遺產,不是文化遺產繼承我們,正如人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因為我們是新主人,因為我們拿來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讓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沐浴在古今中外文化圣賢的光輝里學會成長。(多媒體14展示)
九、板書設計:
關于《拿來主義》的說課稿
教學過程分為幾個階段:首先,通過導入,讓學生認識到《拿來主義》作為魯迅先生雜文的典型之作,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其次,運用巧析思路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標題出發(fā),探索文章結構與論證邏輯;再次,通過對比分析,理解“為什么實行拿來主義”,并深入探討論證方法,如因果論證與對比論證;最后,通過還...
《拿來主義》說課稿
《拿來主義》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拿來主義》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必修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屬于議論文。此文選自于《魯迅全集》第六卷,是魯迅先生就如何繼承文化遺產的問題所撰寫的一篇雜文。魯迅的雜文具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語言特點,并且善于運用因果論證、比喻論...
魯迅拿來主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拿來主義》為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首篇講讀課文,議論文體,出自《魯迅全集》第六卷,旨在探討如何正確對待文化遺產。魯迅文字犀利幽默,善于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學習此文,能感知議論文寫作特色,領略魯迅雜文語言風格。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文章背景與魯迅批判繼承...
關于《拿來主義》的說課稿
本節(jié)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拿來主義》一文,掌握其核心思想與表達藝術。通過本節(jié)學習,學生將能夠:1、把握文章邏輯結構與論證方法,理解作者如何運用諷刺與幽默的語言。2、領悟“拿來主義”的內涵,思考在處理外來文化和本國文化遺產時的正確態(tài)度,理解其現(xiàn)實意義。教學重點與難點:1、深入剖析文章的論...
魯迅拿來主義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拿來主義》。本次說課內容共分為七部分。首先,教材分析。《拿來主義》為蘇教版第三冊第十八課的一篇精講課文,也是《文明的對話》單元的第四課。單元主題強調文化發(fā)展需堅持對話,摒棄偏見,增進交流,以促進人類文化共同繁榮發(fā)展。《拿來主義》為魯迅的雜文代表作,...
高二語文8《拿來主義》說課稿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魯迅的《拿來主義》,《拿來主義》這篇文章,在坐的各位都很熟悉,有很多老師都教過這篇文章,雖然有些老師沒有教過這篇文章,但我敢肯定地講,在座所有的老師都被教過。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中學語文課本歷次修訂,而60年長盛不衰、碩果僅存的篇目之中就有《拿來主義》。這篇文章堪稱經典之作,...
拿來主義說課稿
寫說課稿要經過深思熟慮!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拿來主義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一、授課的基本理念 最近幾年,我一直希望能形成自己的授課模式,能夠把語文課上的更有思想、更有層次、更有深度、更有廣度、更有溫度;根據(jù)自己的思考,我把自己的課堂命名為“立體語文”,力爭從語文的溫度、深度、寬度等方面挖掘、拓...
高中語文說課稿怎么寫
8. 作業(yè):課課練。 黃山記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黃山記》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內自讀課,這是一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遲用大手筆描寫黃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發(fā)了對祖國壯麗山河、對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熱愛。 《黃山記》雖是本單元的課內自讀教材,但文章語言優(yōu)美,構思謀篇獨具匠心,體現(xiàn)了...
材料議論文開頭怎么寫
①文題 如《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 ②開篇 如《改造我們的學習》 ③文章中間 如《拿來主義》《論積貯疏》 ④結尾 如《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論據(jù) 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兩種。事實論據(jù)用事實來說話,而理論論據(jù)靠經典性取勝。論據(jù)必須圍繞中心論點,這是一個...
論文的研究對象怎么寫
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xiàn)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適宜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征予以探析。 列現(xiàn)象 對現(xiàn)實中不合道德、有礙社會健康發(fā)展的現(xiàn)象進行列舉。事例選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們;羅列的豐富性,以求引起讀者共鳴;修辭的多樣性...
相關評說:
獲嘉縣離合: ______ 非常棒,離熱那亞舊港大約300米,在熱那亞市中心景點區(qū)
獲嘉縣離合: ______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jù)你的描述,考慮小孩是感冒后咳嗽了.意見建議:小孩這種情況可以給他吃保嬰丹、猴棗散等.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查明原因后,再對癥治療.
獲嘉縣離合: ______[答案] 其實很簡單,拿來主義就是魯迅先生對中國人的警醒,如何對待外面的一切.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想醫(yī)國醫(yī)人,拿來主義是他的主張,就是按照自己的所需,容納百家,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改變落后的社會,振興中華,強國富民,讓中國重新崛起在世...
獲嘉縣離合: ______ 思想的能動性不是能或可以任意提高的,否則就是唯心主義了. 在正確地認識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順應并利用這種規(guī)律性為我所用就是能動性.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而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應用.
獲嘉縣離合: ______ —滴露珠可反射整個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一個人的工 作習慣可以透出這個人的必理.如今科技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是主導授課方式. 一...
獲嘉縣離合: ______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可以利用第三方工具,比如“超級兔子”“優(yōu)化大師”“驅動精靈”都可以備份網卡和其它所有的驅動程序,當重裝系統(tǒng)后,用工具備份的驅動程序還原既可.
獲嘉縣離合: ______ 現(xiàn)實生活中,服從者與被服從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我們 能從W下幾個方面看出服從者與被服從者的關系.一是當下屬敢于和上司一同承擔責任時...
獲嘉縣離合: ______ 軍隊的政治工作完全能夠和心理學有機地結合進行,這是首先應該明確的思想理念和... 此時的政治工作,重點就應結合“什么是社會主義”、“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的保衛(wèi)...
獲嘉縣離合: 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想要用目光進行威脅,那么他就會盯著某樣東兩或者某 個人看時,送種凝視的目光會使他看上去更加威嚴,帶有較強的侵略性和攻擊性.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