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法界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清凈法界的印相是這樣的:將左右手握成拳頭,兩個拇指相扣放入掌心,然后伸直兩個食指。其真言為“沒弊”:南謨?nèi)喾鹜幽希w命普遍諸佛)、達摩馱都(法界)、薩嚩婆嚩(自性)、俱唅(我),這也被稱為法界生真言。在這句話中,“法界”指的是佛身,“我”則是指法界。即使修行者未能立即體悟真性,但只要做出這個手印、念誦這個真言,也能與法界合一。
清凈法界的另一個真言是:(唵)枯喚族([口*藍]),其中“唵”字是金剛界的歸命語,代表三身等含義;而“[口*藍]”字,根據(jù)《瑜伽蓮華部念誦法》的記載,如果接觸了不凈之處,應(yīng)該在頭頂上觀想出法界生字,它會放出赤色光,這就是所說的[口*藍]字。在所吃的食物上加持這個字,食物就不會變成不凈之物。在所有的供養(yǎng)如香華等物品上,都加持這個字,它會放出白色光,這樣就沒有不凈之觸,所供物品也就遍滿了法界。〔參考資料:《大日經(jīng)密印品》、《大日經(jīng)疏》卷十三〕
佛法中“界法”的意思!
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虛妄性,所以稱為“空相”。聲聞乘的行者就是從行、住、坐、臥當中去如實的觀察十八界是無常、空而產(chǎn)生無我的智慧,由此斷我見我執(zhí)成阿羅漢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礎(chǔ),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無常、苦、空、無我,才能發(fā)起大心去尋覓那“常、樂、我、凈”的真我——真如佛性 ...
桑蓮法界是什么意思
桑蓮法界是一種佛教文化中的概念,指的是一種超脫塵世、達到心靈清凈的境界。詳細解釋:桑蓮法界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在佛教中,桑蓮象征著清凈與神圣,代表著一種超越塵世煩惱的境界。法界則是佛教中對宇宙萬物的分類和認知,包含了眾生所處的各種存在狀態(tài)。桑蓮的意義:桑樹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十法界指什么最后消失的經(jīng)是什么
4、聲聞法界:謂聞佛聲教,依四諦法而修證真空 。5、天法界: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清凈光明。6、人法界:人者,忍也。于世違順之境,皆能安忍也。7、阿修羅法界:梵語阿修羅,華言非天。8、鬼法界:謂此鬼類,遍于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廟神,無福德者居不凈處。9、 畜生法界:...
用大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為體、相、用三大之一。大,即周遍法界、廣大無限等義。據(jù)大乘起信論載,用大,系指真如之作用,即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善果之廣大作用。亦即眾生心之體性,具足一切功德,內(nèi)潛于源底而薰染妄心,外現(xiàn)報、化二身以教化眾生。依此內(nèi)外二用,使人初修世間之善而得世間之善果,后修出世間之善...
十海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一)乃指佛陀開悟之十種境界。其境廣大無邊而難以量度,故以海譬喻。據(jù)舊譯華嚴經(jīng)卷二盧舍那佛品所載,即:(一)世界海,為佛陀教化之場所。(二)眾生海,教化對象之眾生。(三)法界方便海,此法界具有理性(理本來具足之真實本性)、染事(迷之諸現(xiàn)象)、離垢(即離煩惱)、凈用(菩提清凈之作用...
凈穢四相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故稱唯染。(二)唯凈,凈,即清凈。佛于華藏世界宣說華嚴經(jīng),其地無有染相,故稱唯凈。(三)染凈俱,佛隨于一處宣說華嚴經(jīng),然因眾生根機之不同而所見或染或凈,故稱染凈俱。(四)非染凈,佛隨于一處宣說華嚴經(jīng),大乘之機者不見染凈之相,而視其為同一法界,故稱非染凈。 p4712 ...
法,佛法,法界,誰能清楚地解釋一下"法"的含義
)、法界(梵dharma -dha^tu )。〔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三、俱舍論卷一、法蘊足論卷十處品〕【法 】《丁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者梵云達磨Dharma,為通于一切之語。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為法也。唯識論以自體任持與軌生物解二義解法...
無邊法界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梵語 ananta-dhātu。法界廣大無邊際之意。法界系成正覺者所見之世界。又無邊法界乃妙有之世界、無盡緣起之世界。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一(大三?二九五上):「諸佛體用無差別,如千燈照互增明,智慧如空無有邊,應(yīng)物現(xiàn)形如水月,無邊法界常寂然,如如不動等虛空,如來清凈妙法身,自然具足...
法身是什么意思
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實佛、第一身。據(jù)大乘大義章卷上、佛地經(jīng)論卷七等載,小乘諸部對佛所說之教法及其所詮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無漏功德法等,皆稱為法身。大乘則除此之外,別以佛之自性真如凈法界,稱為法身,謂法身即無漏無為、無生無滅。三身分別為法身、...
自性清凈心什么意思?作何解釋?
謂吾人之心本來清凈,亦即心性本凈之意。又作性凈心、本性清凈心。為小乘大眾部之主張,大乘則將此心稱為如來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依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對自性清凈心之解釋,謂心于無始以來即為無明染法所覆,然以性凈不改之故,稱之為「凈」;以無有無明染法與之相應(yīng)之故,稱之為...
相關(guān)評說: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答案] 一方一凈土,是說唯心凈土,遍賅法界, 法界性空緣起,所以一笑一塵緣. 因為萬法唯心,所以一念清凈,則佛土凈,如同極樂凈土蓮花開放. 大義是凈土是法界緣起,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觀經(jīng)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他用詩意...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勝」就是無邊的殊勝.「凈」...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盧舍那法界 盧舍那 就是 毗如遮那 都是一個音譯 他的含義是大日便照 這個應(yīng)該在菩薩戒那個經(jīng)中 提到過 盧舍那佛 就是大家廣為流傳的 毗如遮那佛 其實 他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 所以 盧舍那法界 根據(jù)在下的學(xué)識認為 阿彌陀佛是法身佛 他自己的凈土 叫極樂世界 盧舍那法界 如果這么說的話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所在的他自己的凈土 你如果能提供經(jīng)文的話 我能提供更好的解釋方式而且更準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種世界,一切輪回的凡夫都在這三界中,如果能離開三界,那就沒有生死,獲得了永生,這就成為了圣人.這句話意思就是:三界外的法界,是佛菩薩羅漢等圣人的世界.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地藏經(jīng)》中:“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只劫”、“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凈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清凈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諸佛如來之身,具三身也.清凈法身周于法界,橫窮三際,豎遍十方,...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香表示戒香,定香,慧香.如果我們的如法修行戒定慧,那我們這樣的心香,無處不在.也就是與諸佛相同了.阿彌陀佛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色”、“相”,佛教用語. 無色無相是修行者追求的一種境界,此四字并無直接出處,但在鳩摩羅什(公元343~413年)譯《金剛經(jīng)》(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里經(jīng)常論及.其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我想應(yīng)該是對無色無相最好的解釋吧.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法界眾生就是指的各空間的眾生 西方凈土: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是臺宗基本教義之一.《摩河止觀》卷五中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同書又設(shè)問云:”問:“一念具十法為作念具?(即作意具...
湘東區(qū)拉伸: ______ 法身如同虛空,無形無相,遍一切處